读画搞懂世界经济史:22个主题,看见全球贸易是如何进化的?

读画搞懂世界经济史:22个主题,看见全球贸易是如何进化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经济体系的样貌,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有图有真相,最难懂的人类经济活动,都能在画作中看出历史脉络!

  ◎郁金香狂热:17世纪荷兰人对于郁金香的热衷,竟是人类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化的罪魁祸首!
  ◎拿破崙远征埃及,除了促进欧亚非大陆的经济交流,真的还弄塌了人面狮身像的鼻子吗!?
  ◎西元1453年,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远在义大利的威尼斯商人竟首当其冲?
  ◎千年前高瘦严肃的东正教圣人,如今成了风靡全球的圣诞老人,一切都是可口可乐的「阴谋」!?

  【注意】本书不是名画鑑赏,也不是美术赏析,而是「读画」解谜说历史!

  「全球化」就是地球缩小了,而我们却生活在更复杂交织的世界里,但是你知道吗?
  「全球化」并非直到近代才初次发生的现象,
  从张骞出西域、大航海时代,到工业革命、万国博览会……,
  过去曾有多次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有全球化衰退的时期。
  不变的是,人们踏出的每一步,都在形塑今日全球化贸易交流的面貌。

  三星经济研究所人气讲师宋炳建,将透过22个主题事件、数十张画作,
  找出隐藏在古画中的诸多暗示,带你审视世界史的各个层面,
  从创造东西合併文化的亚历山大大帝,到20世纪商业化的圣诞老人,
  介绍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政治、贸易交流如何影响全球化兴衰及经济潮流。

  本书出现的画作不限于美术史上的高价值名作,讽刺漫画、海报、广告、或时事评论漫画都是重要的蛛丝马迹。探讨的画作更不分界限,旧世界(亚洲、欧洲、非洲)和新世界(南北美洲)、儒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在强国与殖民地创作的作品全是探讨的对象。

  作者认为,要看懂经济史的时代样貌,最重要的是,必须仔细观察画作主题事件发生时代的历史脉络,以及画家作画当时的价值观。画家可能故意以特定方式呈现某个事件,也可能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所属社会和时代的特性反映在画中,甚至,有时候借由比较相同主题但不同时期的画作,所获得的启示更多。

  从〈富饶山的圣母〉看到西班牙人强迫原住民开採银矿,甚至买非洲人当奴隶补充劳动力;从〈珍‧古温夫人的肖像〉看见郁金香成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从河锅晓斋画中阎罗王脱下红道袍穿上西式礼服,看出明治维新后急速西化动盪不已的日本……重新发现这些画作的小细节,不仅带我们重新认识全球贸易的演变过程,也让我们对现代经济体系有更深的认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宋炳建


  首尔出生,小时候很喜欢到处涂鸦。虽然考上首尔大学经济学系,但是更喜欢阅读历史书籍。毕业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经济史,以研究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经济为主题,取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在剑桥大学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在英国生活时,到欧洲各处旅行,喜欢逛博物馆和美术馆。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社会的历史人口变化、劳动市场、福利政策、金融危机等,也很关注韩国与东亚的经济史。2000年开始在韩国成均馆大学经济系担任教授。2014年开始在《中央Sunday》连载《Visual经济史》专栏至今,也是三星经济研究所(SERI)的人气讲师。着作有《经济史:全球化和全球经济的历史》、《站进世界经济史》、《英国现代化的探讨》、《职业灾害的诞生》等。

  《中央sunday》付费专栏连载中
  sunday.joins.com/archives/post-owner/송병건

译者简介

林芳如


  学生时期主修英中翻译,却「不务正业」对韩文情有独钟。现任专职译者,喜欢与文字打交道的纯粹生活。赐教信箱:fangjulin2016@gmail.com
 

图书目录

序言│从画中阅读经济史
01 生命垂危者和慰问者是谁?
亚历山大—创造东西融合的全球性文化
02 汉武帝拜佛?
张骞—开拓丝路的先驱
03 长途贸易的鬼才
伊斯兰商人—编织涵盖半个地球的紧密贸易网
04 是什么将他们逼向恐怖死亡?
蒙古和平时代,东西贸易使疾病散播全球
05 吹牛大王的畅销书诞生记
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培育未来的探险家
06 君士坦丁堡的金城汤池是怎么瓦解的?
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战,动摇全球经济
07 万历朝鲜之役与全球奴隶贸易的函数关系
大航海时代,「富饶山」银矿环游世界
08 从白纸开始的欧洲知识革命
中国发明,驱动欧洲的知识大众化
09 史上最昂贵的花
荷兰金融市场,球茎导致泡沫经济
10 全球最大国的诞生背景
毛皮贸易,开启俄罗斯征服西伯利亚的大业
11 拿破崙弄塌狮身人面像的鼻子?
法国远征埃及,演变成与英国的知识战争
12 人类贪婪下最残忍的贸易商品
一千六百万名非洲奴隶被卖到美洲
13 煤炭与机器时代的灾害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灾害如何发生又如何克服?
14 英国的「三重鼎盛时代」
万国工业博览会促使工业革命遍及欧洲全境
15 改变爱尔兰人命运的「恶魔植物」
1840年代马铃薯歉收,导致爱尔兰的大饥荒与移民潮
16 日本脱亚政策的序幕
舰队司令培理的黑船—日本社会改造的开端
17 旅行如何变成中产阶级的休闲?
19世纪中叶的西方人,爱上度假
18 美洲大平原水牛的悲惨命运
生态界的全球化,破坏人类与水牛的平衡
19 印度铁路的利益流向何处?
殖民地印度—展现强迫性全球化的结果
20 大企业的黄金时代
铁道王、石油鉅子、金融大亨掌握经济
21 法国吸血鬼吸德国女子的血维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赔偿金与财务纠纷,导致全球化衰退
22 圣诞老人形象的进化过程
从圣人变身为大众消费的图像
结语│回顾全球化历史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从画中阅读经济史


  这本书不是与「美术史」相关的书籍。欣赏着名画家留下的画作、说明画法、讨论对后代的影响,这些都不是本书的目的。本书讨论的是「画作」,但是,主要目的并非「看」画,而是「读」画。换句话说,不是以审美的角度来赏画,而是结合画中内容、象征和画作绘制的时代背景,来了解历史。确切而言,本书透过画作探讨人类所产生的「经济史」潮流。

  经济史属于哪个学问领域?蝙蝠是一个很好的类比,如同蝙蝠拥有哺乳类和鸟类的特征,经济史同时保有经济学和历史学的特征。简而言之,经济史是探讨人们的经济行为历史的学科。饮食、穿衣、睡觉,以及生产、交换、掠夺、累积、分配物品等,可视为原始的经济行为,从此进化到发明、广告、管理、再分配等,则是二次经济行为。经济史是揭开原始与二次经济行为经历怎样的进化过程,达到我们现今的经济行为的研究。

  研究经济史的人,对物品与服务、劳动与资本及资源的流向很感兴趣,重视商品与生产要素如何被生产、被消费和被分配。近来,人们认为资讯和知识这些广义的经济要素,如何形成、传播和改变,也很重要。不过,光是这样还不够。经济结构与经济成果并非只受这些经济因素影响,也深受政治、文化、制度和思想等非经济要素的影响。因此,本书虽然着重于经济史,仍然广泛包含影响经济行为的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简言之,经济史探讨围绕着经济活动,以及影响经济活动的各种因素的「历史」。

  再来思考一下「历史」。「历史」可以解释成两种涵义,一种是过去实际发生的事件,也就是现实世界发生过的变化,另一种则是以各自的观点理解和评价发生过的事件与变化,也就是历史学习。然而,到了20世纪后期及21世纪前期,这两种涵义的历史都经历重大的改变。第一个层面,即现实世界的变化层面中,与过去明确不同的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已大幅进步。一言以蔽之,全球化指的是地球缩小的现象,人、商品、生产要素、知识、资讯、技术、制度、常规等,构成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无数因素在全世界交流,沟通的速度与强度都提升了。

  所以,即使地球在物理上的大小不变,但人类的活动和过去相比,变快又变多。许多因素促成这样的变化,例如,资讯通讯技术突飞勐进,苏联瓦解、东欧国家转为资本主义体系,新自由主义扩散到全世界等,都是代表性的转变。这种技术、政治和经济层面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是,我们生活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还要小的地球,或者说更复杂交织的世界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历史的第二个层面上,也就是作为学习的历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研究的重心向来着重特定集体(国家、经济圈、文化圈等)的历史变化如何形成,试图从内部的特殊性中寻找原因,并且倾向把集体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当作次要的议题。不过,近来的研究意识逐渐认为,在探究特定集体的历史时,排除和其他集体的相互作用,这样的讨论本身有很大的缺陷。举例来说,在分析某个国家的经济成功因素时,以前会强调该国特有的资源、制度、国民性等,相反地,现在则注重该国与其他地区缔结的关系、制度发展、文化多样性、社会包容性等。分析个别国家的成就时,只看国家蕴含的特殊性,是狭隘的思考,应该从全球脉络中理解该国如何有效地发挥长处。目前的历史学界广泛认为,唯有从全球角度来观看历史,才是真正均衡的研究。

  作为学习的历史中,还有另一种现代现象,即包含照片与影像的视觉资料使用率,大幅增加。虽然过去在历史学习中,也曾使用视觉资料,但大部分都是用来补充文字叙述的内容。在学习历史时正式使用图画,实际上是最近才开始的,而科技的进步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印刷技术发达,有别于过去,花小钱就能得到好的印刷品质,尤其是彩色印刷技术提升,能轻松地使用视觉效果优良的彩色资料。更关键的影响则是资讯通讯技术的发展,在萤幕上显示、变化、分享彩色资料的操作变得容易。IT技术的创新,使世界各地生产的视觉资料,能快速且低廉地散播到全世界。此外,智慧型装置的发达使人们无论在哪里都能接触、传送资料,大幅提升视觉媒体的流通速度。这样的技术进步促使视觉媒体的使用,正以耀眼的速度大幅增加。对于文字纪录比其他形态的纪录还优越的传统观念,正快速地让位给新趋势。

  不过,借由图像资料探究历史的工作,最近才正式开始,所以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未发展出有效利用的方法。本书要找出隐藏在古画中的许多线索,借此回顾经济史。换句话说,目的不在于以美学「鑑赏」,而是「阅读」画中包含的时代面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什么?

  最重要的是观察画作主题事件发生时的历史脉络,以及画家作画当时的价值观。尤其是以前绘制的「历史画」,许多画作的绘制时间和画中事件发生的年代相隔甚远,想想中世纪画家画的旧约时代大洪水,就能轻易理解。这种情况下,许多与绘制时间点相关的因素可能会影响画作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仔细观察是谁、何时、抱持什么目的作画。此外,受到谁的资助作画,特别想到谁作画,受谁影响而作画等都很重要。画家可能故意以特定方式呈现某个事件,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所属社会和时代的特性反映到画中。另一方面,画家可能因为历史知识不足,对过去的事件或背景做了错误的描写。我们必须留意这些层面,有时候比较相同主题但不同时期的画作,能得到有意义的启示。

  由于阅读画作的目标大于鑑赏,因此本书选择的画作不限于美术评价高的名作。美学水平相比之下不高的作品,临摹以前画作的作品,不曾受过正统技法训练的画家作品,都是本书关注的对象。讽刺漫画或报纸和杂志上刊登的时事评论漫画,同等重要,海报或广告形式的作品也值得瞩目。简而言之,本书探讨的画作不分界限,并且均衡地挑选各文化圈里绘制的画作,包括旧世界(亚洲、欧洲、非洲)和新世界(南北美洲),儒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以及在强国与殖民地创作的作品。

  透过视觉资料来看经济史,特别是从「全球化的进化过程」观点,娓娓道出故事,便是本书的目的。20世纪末以后,我们深知全球化快速发展,但是从漫长的历史来看,全球化并非人类头一遭经历的现象。在过去有多次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有全球化衰退的时期,以下简单地整理一下。

  对照全球化明显的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20世纪前半期经历经济大恐慌和两次世界大战,是全球化大幅后退的时期。在仇视邻国的气氛中,不可能有活跃的贸易和交流活动。在此之前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全球化以耀眼的速度进行,许多国家彼此竞争、进行工业化的结果是,各国经济往来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还要紧密,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这时也是旧世界人口大量移民到新世界的时期。学者称这个时期为「第一波全球化」,和现今的「第二波全球化」区别开来。另有学者细分第一波全球化时代,将1870年代以前称为自发性全球化,之后称为强迫性全球化。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发生了两次重要的「革命」。英国发生史上第一次的工业革命,大幅改变全球经济的结构。法国发生名为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变革,引领国际政治的变化。在那之前的17~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以重商主义之名在世界各地殖民,留下全球化的重要先例。

  15世纪末,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开拓新航路,揭开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大航海时代是将以往几乎从未接触过的旧世界和新世界,连结在一起的重要变化,地球首次变成单一经济圈。全球经济的重心,开始从亚洲移往欧洲这点也很重要。在新、旧世界各自独立活动的时期,「局部的」全球化时常发生。13~14世纪,成吉思汗的后裔统治的蒙古帝国,是带领欧亚大陆全球化的强大势力。在开放的对外政策之下,蒙古人创造了交流和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随着黑死病在旧世界各地猖獗,全球化再次衰退。不过,中世纪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儒教,各自牵引小型全球化的发生。

  在古代社会中,欧洲的罗马和东亚的汉朝都曾主导大规模的局部全球化。在那之前的古代文明和帝国中,也可以找到局部全球化的例子。最早可以回溯到,人类首次踏上非洲后为了生存而移动到其他大陆,这起事件可说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我们可以像这样试着以全球化历史的观点,重组人类的历史。

  从古代到20世纪的人类悠久历史中,本书总共选择22个主题,完成22个章节。我们将在各章观察有如谜题的画作,从中获得历史线索,审视经济史的各个层面,一边了解引领全球化的各种因素,一边细思人类如何走到现今的模样。希望各位读者能带着一一解开画作谜题的乐趣,以轻松的心情翻阅本书。
 

图书试读

09 史上最昂贵的花  荷兰金融市场,球茎导致泡沫经济

【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情况?】

(图9-1)种满郁金香的美丽花圃到处都是士兵,远方的风车显示这里是荷兰。士兵在骑马的指挥官的指示下践踏花朵,两名士兵快步跑向站在右边的人。拔剑的人和士兵不同,穿着整齐像个贵族。此人前方放着花盆,盆内种着一株红白郁金香,姿态彷彿在说:要是敢碰这朵花,我的剑绝不饶人。

郁金香在16世纪从鄂图曼帝国传入欧洲,有一段独特的历史。这一切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外交官巴斯拜克(Ogier Ghislain de Busbecq,1522~92),1554年把郁金香送到维也纳,荷兰则是莱登大学植物学教授卡罗卢斯.克卢修斯(Carolus Clusius,1526~1609)在1593年左右引进郁金香。

1588年从西班牙统治独立建国的荷兰,在此后百年跃升为重商主义的先驱国家,享尽繁荣。全球第一间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驰骋大洋,主导国际贸易。阿姆斯特丹市作为全球金融重心,名声响亮,郁金香也一跃成为新兴富国荷兰和商人阶层灿烂繁荣的象征物。

随着郁金香的品种改良,带有两色以上纹路或火花纹路的品种,比单色的更有人气。这种花纹是因为球茎被「郁金香条斑病毒」感染后产生的现象,染上病毒的郁金香不易繁殖,无法在短时间内增加产量,供不应求之下,价格必然上涨。变成高价商品之后,也需要一个霸气的名称,当时受青睐的品种被命名为「总督」、「提督」、「将军」等等。历史纪录上最昂贵的郁金香品种是SemperAugustus,意即「永远的皇帝」,这个带有白底艳红花纹的华丽品种是1630年代引领「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时代的名品之王(图9-2)。

郁金香在广受欢迎的时期,成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大名鼎鼎的家族请名画家绘制肖像画时,没有什么是比郁金香更好的道具,例如图9-3巴洛克艺术大师范戴克的画作。深受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喜爱的宫廷画家范戴克,是1630年代的贵族肖像画大师,声名远播。他画中的珍.古温夫人身穿镶着宝石的昂贵礼服,右手优雅拿着的那朵郁金香,吸引观者的视线,郁金香的人气可说超越国界。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