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需要的不只是食物,而是一次翻身的机会!
在许多国家,贫穷线最初的设定是以食物的摄取为标准,认为饥饿是穷人生活的主要困境。随之而来的扶贫政策,目标也在于解决饥饿问题,因此编列预算配发粮食或补助穷人购买粮食。这套政策背后的逻辑相信,摄取足够的热量之后,就能投入工作,赚取薪资养活自己,最后摆脱因饥饿而没有体力工作的恶性循环。
然而真是如此吗?
两位作者蒐集资料后,却发现粮食补助政策并未增加穷人对于主食的消耗量,他们宁可把省下的钱用来购买更美味的食物。穷人与一般人本无二致,人人都喜爱从食物获得心灵的慰借,但穷人却被化约为一套投入热量、产出动能的生理机制。
本书即是两位作者十五年来的研究成果,期间造访数个国家,了解每日支出低于一块美金的人们如何过活。这类关于贫穷的想像,就是《穷人的经济学》所要检视之处。
以坚实科学精神,导正失败社会政策。 让穷人的经济学,取代菁英的经济学。 本书借由解答穷人「不合理」的行为与怪异的现象,剖析相关政策失败的原因。为什么穷人不使用免费的保健服务,却愿意支付昂贵的手术费用?为什么在同样的班级,穷人家的小孩就是学不好?为什么要先借贷才能储蓄?为什么贷款做生意,收入却总是成长不了?
缺乏资源的穷人错失人生的各种机会,没有实质参与社会的基本能力,而平白流失的人力与才华也是国家的损失。本书提供详实的统计资料与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贫穷并非无法终结,关键在于以谦卑的态度倾听穷人的声音,诚实面对各项数据,让穷人的经济学取代菁英的经济学,并且做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得奖与推荐记录 2011年《经济学人》年度好书
2011年《金融时报》商业类年度好书
「这本了不起的着作把有关贫穷的辩论带往关键的问题:哪一种援助对穷人才是最好?」──《纽约时报》
「展现充分的细节与暖暖的同情心,反映出他们确实理解穷人所面对的挑战。」──《华尔街日报》
「除了实验上的巧思,本书丰富且充满人性地勾勒出赤贫者的深刻生活。两位作者说明穷人如何在最惨澹的情况下做出精彩的计算。」──《金融时报》
「两位杰出的研究者对于贫穷本质的探索,为我们带来这本精采绝伦且充满洞见的着作。」──Amartya Sen,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作者检视贫穷对于人与社会的各种影响,颠覆政府、援助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传统见解与认知,进而引领经济援助与人道救援的方式。」──《华盛顿邮报》
「他们绝对是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家,并且进行很大的工程来丰富经济学对于贫穷此复杂问题的理解,而这个问题经常遭到一般人的误解。」──《英国卫报》
「绝对要读的重要作品……如实呈现穷人的情况,值得一读,并且有机会带来实际的结果。」──《富比士》杂志
「两位作者透过各种观察与实验,探索穷国的穷人如何面对贫穷问题。我深受本书吸引,也折服于书中的论点。」──Robert Solow,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任何一位关心全球贫穷问题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有好几年的时间,不曾有一本书教我那么多东西。《穷人的经济学》将经济学推向最高的境界。」──Steven D. Levitt,《苹果橘子经济学》作者、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
各界推荐 吴宗昇/辅大社会系副教授、卡债受害人自救会顾问
洪伯勋/《制造低收入户》作者
洪敬舒/工作贫穷与租税政策研究室召集人
周于萱/台湾青年劳动九五联盟理事长
黄益中/热血公民教师、《思辨》作者
黄嵩立/国立阳明大学国际卫生学程教授
蔡明璋/中央研究院亚太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兼执行长
简钖堦/反贫困联盟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