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人生与工作结果将彻底不同

如何思考:人生与工作结果将彻底不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思维方式
  • 批判性思维
  • 决策力
  • 问题解决
  • 效率提升
  • 个人成长
  • 职场技能
  • 人生规划
  • 自我提升
  • 影响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不论遇到怎样的境遇,
  要让正确的事继续正确下去。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回顾其一生,自认「世上没有人像我活得这么幸福」,因为他根据个人的「思考方式」,选择在一九五九年创立只有二十八位员工的京瓷乡下小工厂;一九八四年趁日本开放电信市场时设立第二电电(现称KDDI),并且顺利发展成长至今;尔后更重建日本航空,努力达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成与败是一连串选择的结果,能引导自己走向成功的「思考方式」,宛如照亮黑暗角落的光,是我们走向人生大道时,能持续指引我们走向美好人生的罗盘上的指针。

  稻盛和夫认为,身而为人,要贯彻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无论是谁,都会在人生中遭遇到始料未及的阻碍。面对困难、思考前进方向时,完全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判断,累积出一个个结果,汇成的就是自己的一生。只要我们在日常当中,把自己的思维导向正确的「思考方式」,以此做为思考基础,那么无论面对任何局面,都不会感到迷惑。如果随时都能採取正确的行动,有强烈的意识,不停地实践,就会出现美好的结果。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考方式X热诚X能力
  长年以来,稻盛和夫总想把这个公式的值扩到最大,每天努力地埋首工作。此外,也认定只有这项公式,才能说明自己人生的成功事蹟。

  这套幸福公式是由「能力」、「热诚」、「思考方式」三个元素组成。其中最具指标性的元素--「思考方式」,可以指个人的思想、哲学,也可以说是理念或信念。抑或者说成人生观、人性,或是指身为人的生活姿态,这些东西统称为「思考方式」。「思考方式」的不同,会大大左右人生公式的发展。因为「思考方式」有绝对影响结果的特点,由坏的「思考方式」到好的「思考方式」,得分可以是从负一百分到正的一百分,有着天渊之别的差异。

  稻盛和夫倾一生的工作经验,理出了如此简单明了的成功公式,给想要一窥成功与幸福堂奥的普罗大众,盖出一展航行的灯塔。

得奖纪录

  日本2017年1万名商业领导票选
  最佳商业书TOP POINT大奖第1名

专业推荐

  张广博 良机企业集团董事长
  詹文男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资深产业顾问兼所长
  许书扬 经纬智库暨保圣那管理顾问公司台湾分公司总经理
  詹益鑑 国家生技研究园区创服育成中心助执行长
  邱立基 华宇企管顾问公司人才与组织绩效顾问总监
  吴诣泓 威朋大数据集团创办人

台湾盛和塾推荐

  唐松章 台湾盛和塾召集人
  苏丽华 味苏旺股份公司董事长
  张文泽 台湾盛和塾会长、天行者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仁厚 台湾盛和塾干事兼塾长理念导引人、群仁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
  廖述伟 家式国际执行总监
揭秘思维的力量:重塑你的人生轨迹 内容简介: 在这个信息爆炸、变化加速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信息和纷繁的事务淹没,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效率低下,甚至迷失方向。我们习惯于被动地应对,被外部环境推着走,却很少停下来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本书并非一本空泛的励志口号集,而是一本深入剖析人类思维运作机制、提供切实可行工具和方法的“思维升级手册”。它将引导读者从根本上审视自己处理信息、做决策、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从而实现效率、洞察力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本书的核心在于强调“思维的质量决定了生活的质量”。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无论是事业上的突破、人际关系的和谐,还是个人内心的平静,都源于我们头脑中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第一部分:洞察思维的盲区——你真的在“思考”吗? 我们将从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人类思维的内在缺陷和常见的陷阱。我们的大脑为了节省能量,发展出了一系列“捷径”,即启发式思维,这在大多数日常情境下是有效的,但在复杂决策时却会成为最大的障碍。 确认偏误的隐形之网: 探讨我们如何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既有观点的证据,而自动忽略反面信息。我们将提供具体的测试方法,帮助你识别你的信息过滤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并教授如何构建“反向论证”的练习,强制自己站在对立面思考。 锚定效应与框架效应的操纵: 分析商业谈判、营销策略以及日常争论中,数字和表达方式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将教授如何打破既定的“锚点”,用中立的框架来评估信息价值,确保你的决策基于事实而非表象。 系统1与系统2的协作与冲突: 引入丹尼尔·卡尼曼的经典理论,深入探讨直觉思维(快思考)和理性分析(慢思考)的界限。重点在于何时信任直觉,何时必须按下暂停键,启动深度分析。很多人误将冲动当成直觉,本书会清晰界定两者的区别,并提供一套“慢思考”的激活流程,避免因思维惰性而错失良机。 第二部分:构建高效的思维框架——从信息输入到洞察输出 思维的价值不在于你输入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你如何组织和运用这些知识。本部分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思维工具箱,帮助你结构化地处理复杂问题。 第一性原理的解构艺术: 借鉴埃隆·马斯克等创新者的经验,学习如何将复杂系统拆解到最基本的、不可再分割的要素。这不仅是物理学概念,更是一种强大的思维方法论,能让你在面对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找到创新的突破口,避免陷入“别人都这么做”的思维定势。 MECE原则与结构化思考: 介绍“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这在商业分析、项目规划和演示文稿准备中至关重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教你如何用金字塔原理来组织你的想法,确保逻辑清晰、无遗漏,让你的表达极具说服力。 类比推理与跨界学习: 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本书强调如何进行有效的类比思考,将一个领域的解决方案映射到另一个不相关的领域。我们将提供一个“类比清单生成法”,激发你从看似不相干的知识中汲取灵感,实现“降维打击”式的创新。 第三部分:决策的科学与艺术——在不确定性中前行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优秀的人并非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而是能系统性地管理决策风险,并从不完美的决策中学习。 概率思维的日常应用: 摒弃“全有或全无”的二元对立思维,学习像数据科学家一样思考。理解贝叶斯定理的直觉含义,如何在获得新信息后,及时更新你的信念和预期,避免“沉没成本谬误”的纠缠。 决策矩阵与权衡分析: 介绍如何为复杂决策创建多维度评估矩阵,量化难以量化的因素(如情感价值、长期风险)。我们提供一套标准化的评分和加权方法,将主观的偏好转化为清晰的决策路径。 预先验尸(Pre-mortem)技术: 在项目启动前,假设项目已经彻底失败,然后倒推分析失败的所有可能原因。这是一种强大的前瞻性风险管理工具,它能有效对抗过度乐观倾向,让你提前准备好应对预案。 第四部分:精进心智模式——面向成长的长期思维修炼 思维模式的转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日常的刻意练习和心态的调整。 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切换: 深入解析卡罗尔·德韦克的理论,并提供具体的日常对话和自我反馈练习,帮助读者将每一次挑战都视为能力提升的机会,而非能力的局限证明。 心流状态的触发与维持: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任务难度、清晰度、以及即时反馈机制,将自己置于最佳的工作状态。理解心流的内在机制,让你在工作中体验到更少的阻力和更多的满足感。 批判性思维的社会化: 学习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挑战他人的观点,并优雅地接受他人的批评。本章将提供一套“温和而坚定”的沟通模板,让你在维护自身思考深度的同时,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从而在团队协作和人际网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结语:从“知道”到“做到” 本书的终极目标,是让你将这些思维工具内化为一种本能的思考习惯。你将不再仅仅被动地接收世界抛给你的信息,而是能主动地建构、分析和优化你对世界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书,它是一份关于如何活得更清晰、更有掌控感的行动指南。当你学会如何思考时,你的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将不再是简单的线性积累,而是指数级的飞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


  一九三二年出于日本鹿儿岛县,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系。一九五九年设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京瓷),历经总经理、董事长,一九九七年转任名誉董事长。一九八四年创办第二电电(KDDI)就任董事长,二〇〇一年转任最高顾问。二〇一〇年就任日本航空董事长,历经执行长一职,二〇一五年担任名誉顾问。着作包括《稻盛和夫的哲学》、《京瓷哲学》、《高收益企业》、《人生的王道》、《稻盛和夫工作法》、《成功与失败的法则》、《稻盛和夫的7个激励法》、《成功的要义》(以上皆为天下杂志出版)等。

译者简介    

吕美女

  一九五七年生于台湾新北市,日本上智大学新闻研究所毕业, 专职翻译。译着包括《稻盛和夫的哲学 人为什么活着》、《稻盛和夫如何让日本航空再生》、《一个人,最好》(以上均由天下杂志出版)等四十余册。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保有良善的思考方式,就能拥有光辉的人生 詹文男
人生的成功方程式 许书扬
坚持下去与挑战自己的思考力量 詹益鑑
知易行难 邱立基
你要当个「道」的经营者,或者只成为「术」的管理者 吴诣泓
与佛陀教言相契合的方程式 唐松章
指引走向美好人生的「思考方式」  苏丽华
凡事正向面对;创造不平凡的短暂人生。 张文泽
心想事成,度过美丽人生的思考方式   冯仁厚
思考美好人生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开始  廖述伟
 
序章  导入美好人生的指南针
引导我们进入幸福人生的唯一关键
留意「思考方式」与「热诚」的重要
重返身为人应有的态度与原点
好的「思考方式」与坏的「思考方式」
成为令人赞叹的人
 
一 拥有远大的志向
--具有高超的志气、描绘美好的梦想并不停追寻
开朗  面对未来,做个无止境的浪漫派
愿望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人生会就此开展
信念  毫不动摇的「信念」会振奋勇气
 
常保积极的心
--幸运肯定进驻在开朗的心
进步  追求人类的无限可能
拚命  比谁都拚命努力去做好一件事
自燃  能燃起心中热情的只有自己
 
三  不吝惜努力
--真正的充实感会降临在绝不放弃努力的人身上
勤劳  认真、拚命地努力工作
向上  不停踏实的努力是绝对必要的
热诚  做到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
 
四  诚实
--用正确的姿态,追求探究正确的事物
真挚  无论有多少障碍,自己都要活得正直
意志  大胆定下高目标,朝前努力达成
勇气  连自己都可以舍弃的人是强者
 
五  凝聚创意
--要改善到今天比昨天、明天比今天、后天比明天更好才行
完美  要求完美的姿态能带来自信
挑战  拥有不屈不挠绝不放弃的斗志
心力  倾全力于今天的事物,经常做有创造力的工作
 
六  遇到挫折也不气馁
--灾难是天赐的美好礼物
苦难  耐得了艰难困苦,人就会成长
忍耐  遭逢困难是消除过去的业障
积极  无论好事或坏事都是磨鍊
 
七  心念单纯
--成功的行动出自美丽的心思
感谢 培养纯洁心的祈祷词「南无、南无、感恩」
知足「知足」产生能感觉出幸福的心
反省 不停努力,保持纯洁的心
 
八  谦虚
--抑制对自己的爱
克己  如何面对考验,决定成功或没落
精进  提升并且维持人格
无私  让自己变无我的行动,衔接「大爱」
 
九  为世界为人类而行动
--不厌其烦、牺牲自己,为对方尽力
利他  把人类社会导向更好的「利他心」
贡献  为世界为人类,积极尽力
协调  充满爱的心,符合宇宙的意志
 
终章  充满善良的思想
拥有善良的「思考方式」,把「另一方的力量」化为朋友

图书序言

序章  

导入美好人生的罗盘

  引导我们进入幸福人生的唯一关键

  到目前为止,我过的是追逐工作和被工作追赶的人生。问题是,当我回顾这样的一生,却也深深地感觉到「世上没有人像我活得这么幸福」。因为我在一九五九年创立只有二十八位员工的京瓷乡下小工厂;一九八四年趁日本开放电信市场时设立第二电电(现称KDDI),并且顺利发展成长至今;在亲友担心我会不保晚节之下重建日本航空,总算也努力达成我的任务。

  当然,在过程中的确历经各种辛劳和痛苦。但是如今回首,包含经历过的辛劳,我都可以想成「多么幸福的人生啊」。我认为那是因为我无论遭逢任何状况,都具有「身为人,要贯彻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的强烈意识,直到现在还是不曾改变,以及不停地实践这种意识的缘故吧!

  我认为,根据个人选择的「思考方式」,既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变成非常美好,也可能让人生遭到破坏。无论是谁,都会在自己的人生当中遭遇到料想不到的阻碍。面对这些困难、思考前进方向时,完全是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在下判断,而累积这一个接一个的判断,所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自己一生的成果。如此一来,只要我们在日常当中,秉持能够把自己的思维导向正确方向的「思考方式」,以此做为思考基础,那么无论面对任何局面都不会感到迷惑。如果随时都能採取正确的行动,应该就会出现美好的结果。

  相反的,那些只能用对自己好就行的自私的心与任性、这种会把自己导向不友好方向的「思考方式」去做判断的人,行为就容易被自己不断晃动的心所左右。人类是一种很懦弱的生物,经常被环境、自己的慾望打败,导致心情紊乱,然后毫不在意的做出违反人类应守的道理的行为。正因为如此,在迷惑时能够拥有做为判断基准的正确「思考方式」才会如此重要。

  能引导自己走向正确方向的「思考方式」,宛如照亮黑暗角落的光。也是我们走向人生大道时,能持续指引我们走向美好人生的罗盘上的指针。

  留意「思考方式」与「热诚」的重要
  身为人,拥有正确的「思考方式」对我们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为了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想用一个能够代表人的生活与工作结果的公式来进行说明。

  长年以来,我总是在想要把这个公式的值扩到最大的心情下,每天拚命努力地埋首进行工作。此外,我也认定只有用这项公式,我才有办法说明自己的人生、京瓷、或KDDI的发展,以及让日本航空的重生的成功事蹟。

  我设想的人生公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考方式X热诚X能力


  我诞生在一个实际上并不富裕的家庭,年轻时期不论是中学或大学的入学考试、或毕业后的就职考试,每一次都是失败收场。历经许多挫折经验,我开始担心「能力」只有普通程度的我,要如何做才能获得比一般人更高的成就呢?担心到最后,我想到了这套公式。

  这套公式是由「能力」、「热诚」、「思考方式」三个元素组成。能力指的并非只有头脑聪明,也包括发达的运动神经,以及坚强的体能,而这些多数是与生俱来的。用点数来表现这种「能力」时,因为有个人差别,所以设了从零到一百分的点数。如果给很少练习、也不具运动能力的人零分,结果运动神经发达、身体健康、学业成绩拔群的人就可以给一百分。这种「能力」乘上另一项要素「热诚」,「热诚」也可改成另一种说法,就是「努力」。热诚也有个人差别,因此计分时也是由零到一百分。对人生与工作抱着几乎可以燃烧的热诚,凡事拚命努力的人给一百分;对那种没有干劲、没有一点霸气、没力气又不想努力的人就给零分。

  这里提到的「能力」与「热诚」,是个人可凭自己的意志力决定的因素。因此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做出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或许我的能力不如别人高,但是我想我可以拥有不亚于任何人的热诚。我的想法是,跟那些头脑很好却不努力的人比,已经自觉到自己没有能力,因此而拿出比别人更大的热诚去努力的人,应该能够留下更美好的结果才对。

  最后要加上的要素就是「思考方式」。所谓的「思考方式」可以指个人的思想、哲学,也可以说是理念或信念。也可以说成人生观或人性,或是指身为人的生活姿态,这些东西我统称为「思考方式」。

  这个「思考方式」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要素,会大大影响人生公式的结果。原因在于,先前提到的「能力」与「热诚」的得分是从零到一百分,但是「思考方式」有点不同,由坏的「思考方式」到好的「思考方式」,得分可以是负的一百分到正的一百分,差别非常大。

  不用说也知道,「能力」与「热诚」的分数愈高愈好;但是除此之外还要看自己的思考方式是正分还是负分。然而最重要的是,最后得到的数值高低,将大大地左右人生与工作的结果。

  重返身为人应有的态度与立足点
  理由在于,无论你多有才能,能多热心在工作上,也就是说无论在「能力」与「热诚」所得的分数有多高,只要「思考方式」错了,就得乘上负的数据,因此人生也绝对不可能呈现好的结果。

  例如,为工作不顺遂找借口而一味地抱怨与找理由忌妒他人、愤世嫉俗,否定正确的生活方式,如果抱持着这样的「思考方式」,就会变成负面的结果。你有多大的「能力」,或多强烈的「热诚」,也只会留给人生更大的负面结果而已。

  相反的,即使遇到很大的苦难也认真去面对,然后相信有一天自己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用开朗的心朝着人生的正前方努力生活,拚命地、一再地重复努力向前,如能秉持这种正面的「思考方式」,即使能力比别人差一点,结果还是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有趣的是,就长远的角度看,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高或低,跟成功几乎毫无关系。就算能力不如别人,只要能不哀声叹气、愤恨、腐败、忌妒、抱怨,然后重复做出不输给任何人的努力,就可以过着美好幸福的人生。

  诚如先前提到过的,这样的做法绝对不只可以带给个人幸福,同样的,也可以带给企业或团体同样的幸福。我想,由二O一O年二月起,我花费三年的时间从事的重建日本航空的工作成果,不就是可以用来说明这项人生公式的最佳佐证吗?

  上任之后立刻想到的是「传达我在经营京瓷和KDDI时不停实践的『思考方法』,让全体员工改变想法,也就是说设法改革意识。这样做之后应该就能为组织带来活力」。再者,能够持续进行员工的意识改革,效果将不仅能促进日本航空的复活再生,也可让员工的意识提高。也就是说我也想到了,把身为人所应具备的「道德」水准,提升到可以成为世界的表率,日本航空也就能变成真正优秀的企业。

  接着要衡量如何改革员工的意识。首先我集合企业的干部,彻底对他们实行领导者的养成教育。我先导出历经半世纪以上的实际经营经验,除了这些具体的经营手法,再附上「身为人如何做才正确」的判断基准、领导者应具有的资质等,让他们集中学习。但是当我提到「不做自私的判断,应该用利他的心做判断」、「针对所有的行动,都要认真拚命地努力去做」这些话时,那些拥有高学历的干部员工,脸上明显的露出「那些话不用你说我都知道,强迫我们,像教训孩子学习道德观念般的说教……」的表情。

  日本航空号称「代表日本的航空公司」,具有受尽阿谀奉承的长期历史,因此干部与员工在不知不觉中态度都变得傲慢不恭了。也因此我面对那些任性、态度不谦卑的干部和员工,都给予严厉地指责,训斥他们:「身为领导人谦虚是必要的,公司会遭逢这样的状况,必须视为自己的责任、兀自反省才对。」当初或许是因为我每次去就努力改革干部与员工的意识,一个跟公司没有任何姻缘的老人,不收取任何报酬,从早到晚只是拚命地诉说要怎么做人,他们被我这种姿态感动了吧!结果发出「啊!真的如此吶」、对我提出的「思考方式」感动心动的人就陆续现身了。结果这样的浪潮就一举在员工中间扩散开来了。

  接着我想到,这种「思考方式」不只是对干部,连那些在现场最前端接待客人的所有员工也应该灌输给他们才对。因此我也亲自前往现场去教导他们。我环绕在柜台服务员、机舱服务员、机长、副机长、整备人员、以及负责运送随身行李的服务员的工作现场,针对「必须拥有哪种思考方式、如何工作?」这件事,直接跟他们对话。接着让「就人类而言何谓正确」的判断基准变成规范,浸透到员工心中,因此,员工们的行动就马上出现既明显且完美的改变。根据这样的意识改革,全体员工的「思考方式」也变得雄伟可敬,企业的业绩也出现飞跃似的成长。

  好的「思考方式」与坏的「思考方式」
  日本人常说,「不要唯才是用」。因为有才华的人经常会炫耀自己的才能,变得很傲慢,从我刚才提到的日本航空的例子就能理解这点。

  过去日本航空的组织本质是「国家企业」,那些作风很官僚的经营干部只用头脑在带领整个企业。干部与社员几乎都是非常优秀的菁英人才。这些人拥有高学历,举止文雅有礼貌,但是多数是虚伪的礼仪,他们从不关心努力工作的重要,或何谓正确的「思考方式」等。那种只拥有才能的人如果掌握大权、执企业牛耳,将会导致组织全体忽略「身为人最重要的事物」。这样的组织当然也不会重视客户的需求,因此日本航空才会抱着两兆三千亿日圆的巨额债务,让经营出现破绽。

  就像传言说的,能够驱使才能的唯有「心」,我们必须用「思考方式」来活用自己的能力才行。失去心只剩下才能的人很容易「被才能淹没」,最后一定会走向失败。因此,就人的角度而言,持有正确、也就是正向的「思考方式」,然后朝「提高心志」去努力,这件事非常重要。

  那么,我所构想的正面「思考方式」,与相对的负面「思考方式」究竟是何物?就结论来看,正面的「思考方式」就是正义、公平、努力、谦虚、正直、博爱等语汇所表现的意思。是一种肯定的逻辑伦理观念,都是普遍通行于世界的概念。接着是反方向的负面「思考方式」,我认为,就是跟正面的「思考方式」相反而产生的概念。如果用对比的手法列举出这些概念,大概可以产生左列的项目。
 
  正面的「思考方式」
   总是向前的、肯定的、具建设性的。
  具有想要跟大家一起工作的协调个性。
  认真、正直、谦虚的努力型人士。
  不会自私,总是「知足」、具有感恩的心。
  满怀善意,总是很体贴、温柔。

  负面的「思考方式」
  总是向后看、否定的、不愿与他人合作。
  个性阴暗、充满恶意、心不善良、想要陷害他人。
  不认真、爱说谎、傲慢、懒惰。
  自私、慾望强、充满不平与不满。
  无视自己的错、憎恨他人、忌妒他人。

  如前所示,「思考方式」具有两种,正面的「思考方式」和负面的「思考方式」。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美好,那么无论在面对幸运或灾难时,都能够以正面的「思考方式」做为基础,採取行动。虽然只是这么简单的事,但是很多人在面临突然降临的机会时,往往很容易就忘记这项人生的铁则。

  当遇到堪称是灾难的困难或苦难时,这些人往往被痛苦打败,开始怨恨世界、忌妒他人,慨叹自己的遭遇、露出不平不满的情绪。我看过很多人因为这样做,让人生变得更灰暗痛苦。另外也有人遇到让人羡慕的好运,应该感激却当成理所当然,然后自己的慾望也跟着变得更大,态度傲慢不羁、忘了谦卑。这种人即便带给周遭麻烦与不便,自己也完全不留意,重复做出自私的举动。我听说,结果就是,这种人在享受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幸运的同时,也就开始走向没落了。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要开展的年轻人而言,绝对不可以重蹈这种覆辙。无论遭遇到幸运或灾难,要养成用正面「思考方式」的习惯并努力去实践,我认为,这可以说是人生铁则的极致。

  当个可爱的人吧!
  这是以我的人生体验,交叉介绍给读者如何拥有正确、清晰、强力、单纯的「思考方式」来度过美好的人生,也就是阐明建立优美高尚人格的重要性的一本书。

  此书九章的主题依次由「拥有伟大的志向」、「经常往前看」、「不吝惜努力」、「诚实」、「凝聚创意」、「遇到挫折也不气馁」、「心念单纯」、「谦虚」、「为世界为人类而行动」构成,每一项主题都是独立的,却由「人生是由思考方式形塑出来的」这个本质,彼此串联结合,成为一体,导出能为人生带来幸福的「做人应有的方法」。

  如果期待自己能将只此一次的人生,变成充满目标的美好人生,就必须努力将自己的思考方式磨练成优美、高尚的东西才能达成。也就是说把自己所有的人格特质变成完美,朝着「完人」的目标去努力才能成功。

  我理想中的「完人」,是能在善良的思惟上扎根,贯彻身为人应做的正确事务,拥有以上姿态,让每个看见她的人都会用「啊!那个人真的很棒」这句话夸奖他,是具有这等人格品质的人。还有那种不只拥有好的能力,而是能自然而然让他人想到「想跟这个人一齐走在人生道上」、「想跟这个人一起工作」、「有这个人在真好」的人物。问题是「说易、行难」,要持续实行并非易事。因此要强烈地提醒自己,一定要这样做,并且不断反省,那怕一天只进步一点点也要继续努力做下去才行。

  重要的是持续思考「我想这样做」、「自己想变成这样的人」,能这样想并拚命持续努力,人类就一定会成长。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出生就具有伟大人格的人,人类必须在一生的生活中,靠自己的意志与努力,才能学到高超的「思考方式」。对想要不断磨练自己,步向殊胜、美好人生的读者诸君,笔者诚心期待本书多少能提供些许助益。

 

图书试读

拥有伟大的志向
--具有高超的志气、描绘美好的梦想并不停追寻
 
开朗
 
所谓人生,
是充满美好希望的事物。
别忘了时常描绘梦想、
保持浪漫,
持续拥有开朗的「思考方式」,
就能开展未来
 
面对未来,做个无止境的浪漫派
 
刚创立京瓷时,我自称「爱做梦的男人」,经常对着员工诉说自己的梦,从不曾忘记追求梦想。我就这样持续抱着年轻人逐梦的心境,一直活到今天。
 
试着回顾过去,我想,自己开始留意到描绘光明梦的重要,应该是从我高中一年级时开始的事了吧!
 
那时,距离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才三年左右,我居住的鹿儿岛市内还是一片焦土荒原。我上学的高中是从废墟里挖出来的破旧小建筑,因为离海岸很近,从正面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樱岛火山不断往上窜升的喷烟。
 
高中的国文老师个性很浪漫,平常教课题材多是名作家的小说。有一天他竟然宣布:「我每天都在谈恋爱」。
 
我一边思索,不解,然后问他到底在说甚么。结果他回答:「我看着前方的樱岛,踩着脚踏车到学校,我每天都爱上那个樱岛。我爱上那雄伟的岛影,还有往外往上冒出的喷烟。我醉心在那旺盛的热情里。」
 
那时正值吃不饱的日本败战之后,我的老师却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梦,为师生全体带来希望。受他的影响,我也逐渐变得快乐和开朗,一边描绘充满希望的梦,一边过着日子,直到现在。
 
当然,现实生活绝对不是只有顺风航行。我于小学高年级时就罹患结核病,几乎濒临死亡。报考旧体制的中学考试、两度失利,大学考试也遭到失败。大学毕业之后也无法到理想的企业去就职,我经历过的可以说是挫折连连的青春时代。就算这样,我还是能够过着充实的人生,原因就是曾经被这位国文老师教导过。
 
所谓的人生,是充满美好希望的事物。别忘了时常描绘梦想、保持浪漫,持续抱持开朗的「思考方式」,未来就能开展。
 
我就算在运气不佳的青少年时代,也没有忘记做梦,持续抱持希望。我相信自己能够有今天,就是因为自己一直努力维持开朗的思考方式的缘故!
 
我经常说:「无论遭遇多么痛苦的状况,绝对不可以悲观看待自己的人生或所处的社会的未来。」虽然处于痛苦的情况,仍坚信「未来的人生一定会朝光明展开」、「公司必定会从此开始发展」,我想,我们应该抱持这种光明的思考方式。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我是一個容易焦慮的人,尤其是在面對複雜的決策或是不確定的未來時。 很多時候,我會陷入一種「想太多」的狀態,越想越亂,越想越鑽牛角尖。 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時,心裡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本書會不會教我一些方法,讓我在面對難題時,能更清晰、更有效地思考?」 讀了之後,我的確收穫良多。 它裡面探討的「問題拆解」和「多角度觀察」的觀念,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 以前我習慣性地將問題視為一個整體,然後感到不知所措。 但這本書引導我,將大的問題拆解成小部分,然後逐一去分析,這樣一來,即使是再複雜的問題,也變得比較容易著手。 另外,書中也提到關於「如何篩選資訊」和「辨識資訊的可信度」的內容,這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實在是太重要了。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但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判斷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哪些是會誤導我們的。 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導師,教我如何在這個資訊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並且做出更明智的判斷。 閱讀過程中,我會不自覺地去練習書中的技巧,然後發現,原來我真的可以變得更從容,更不害怕面對挑戰。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就非常有意思,那個簡約的藍色背景搭配燙金的書名,有種沉澱感,又帶點啟發性。我第一次翻開它,其實是抱持著一種「看看有沒有什麼我不知道的技巧」的心態,畢竟「人生與工作結果將徹底不同」這個標題實在太吸引人了,誰不想讓自己的生活和事業更上一層樓呢? 剛開始讀的時候,我還在想,市面上那麼多勵志書、成功學,這本又會有什麼不一樣? 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漸漸發現,它沒有那種直接給你「SOP」告訴你「照著做就對了」的套路。 它更多的是在引導你,讓你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以及思考的習慣。 就像是在你腦袋裡種下一顆種子,讓你開始去思考「為什麼我會這樣想?」,「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很多時候,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就像被一股腦地往前推著走,不太有時間去停下來,去問自己一些根本性的問題。 這本書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你慢下來,去覺察,去質疑,去連結。 我覺得光是讀到其中的某些觀點,就已經讓我在某些情境下,不自覺地調整了自己的反應和判斷。 以前可能遇到問題就急著解決,現在會先試著理解問題的根源,甚至從不同角度去拆解它。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我覺得最寶貴的。

评分

我是一個相當實際的人,平常工作上比較注重數據和效率。 坦白說,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心裡其實有點存疑,覺得「思考」這種東西,講得太玄虛可能不太適用於現實世界。 但因為身邊有朋友推薦,而且聽說作者在業界也小有名氣,就想說姑且一試。 翻開書後,令我意外的是,它裡面很多觀念的闡述,都非常有邏輯性,而且能結合一些實際的例子。 它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而是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思考,以及「怎麼做」可以幫助你建立這種思考模式。 例如,書裡探討的「框架效應」,我就覺得非常貼切。 我們在接收訊息、做出決策時,往往會不自覺地受到「框架」的限制,而這本書就教你如何辨識和跳脫這些限制。 還有關於「反事實思維」的部分,也讓我印象深刻。 以前我可能不太會去想「如果當時我這樣做,結果會不會不一樣」,但這本書卻鼓勵你去這樣做,去探索其他的可能性,進而從中學習。 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為自己的大腦進行一次「軟體更新」,讓它變得更靈活、更有彈性。 對於那些跟我一樣,習慣用邏輯和分析來解決問題的人,我認為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它能為你提供更多元、更深刻的思考工具。

评分

我一直覺得,人生就像一場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的旅程,而「思考」無疑是這場旅程中最為核心的能力。 關於這本書,我最欣賞的是它所展現出來的一種「深度」和「廣度」。 它不只停留在表面上的技巧,而是深入探討了許多關於認知、心理學以及哲學的觀點,並且將這些複雜的知識,轉化成易於理解和應用的內容。 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折服,他能夠看穿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背後的邏輯,並且提出一些令人豁然開朗的觀點。 像是關於「確認偏誤」的解釋,就讓我對自己過去許多判斷有了全新的認識。 此外,這本書的結構編排也非常有條理,每一章節的論點都環環相扣,能夠引導讀者逐步建立起一套更完整的思考框架。 我覺得它最棒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在「灌輸」你,而是在「啟發」你。 它讓你開始主動去思考,去質疑,去探索,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為大腦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升級」,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待問題,更從容地面對挑戰,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 總之,這是一本非常有啟發性、實用性兼具的書籍,絕對值得推薦給每一個渴望成長的人。

评分

對於一個長期在職場打滾的人來說,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像是個上了發條的機器,日復一日地重複著相似的工作,即使努力了,卻總覺得離心中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我第一個想法是:「是真的有方法能讓我脫離這種困境嗎?」 說實話,我對「心靈雞湯」類型的書籍不太感興趣,總覺得聽聽就好,實際幫助有限。 但這本書的內容,卻讓我耳目一新。 它沒有誇張的承諾,而是用一種非常誠懇、細膩的方式,引導讀者去探索自己內在的思考模式。 它探討了許多關於「假設」、「預設」和「認知偏差」的內容,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忽略,但卻又深深影響著我們決策和判斷的細節。 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回想自己過去在工作上遇到的種種情況,然後發現,原來我當時的許多想法和行為,都受到某些未經察覺的「預設」所影響。 這本書就像是提供了一面鏡子,讓我得以看清楚自己思考的盲點。 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不會讓你覺得有距離感,讀起來很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聊天,聽他分享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 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即時的解方,而是在於幫助你建立一套更扎實、更有洞察力的思考系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