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不该正经学:哈佛笑魁开的哲学必修课

哲学不该正经学:哈佛笑魁开的哲学必修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Thomas Cathcart, Daniel Klein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笑话皮,哲学骨,
为什么聪明人都爱说笑?
因为笑话和哲学让你思辨超给力:
学会分辨真实世界里谁犯蠢?谁又犯规?
谁只在乎立场正确,不问是非?
谁又大玩文字游戏唬弄真相?

  ◎    《纽约时报》哲学冠军书,版权狂销26国!
  ◎    亚马逊书店逾300位读者5星★★★★★好评!
  ◎    「救命啊,笑死人啦!」——《芝加哥太阳报》
  ◎    「推广哲学的书籍,应当以本书为范本。」——苑举正,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    「哲学让本来已经很有趣的东西变得更有趣。」——朱家安,简单哲学实验室共同创办人
  ◎    「就像一本西方版的《世说新语》。⋯⋯这才是正确打开『哲
学』的方式。」——厌世哲学家
  ◎    警告:请勿在办公室或图书馆等该正经的场域阅读,以免三步一噗哧,五步一爆笑!

  哲学家说:「世上的一切,哲学都有解。」
  问题是,哲学家有多少,答案就有多少种。
  哲学千年殿堂令人向往,也让人畏惧,到底该从哪里敲门进入?

  ▎谁说哲学硬梆梆、很难笑?看哈佛笑魁用笑话破解哲学!

  正宗哈佛哲学系高材生汤玛斯‧凯瑟卡与丹尼尔・克莱恩俩成功挑战用笑话破解哲学,在这本书里,没有爬梳错综复杂的哲学千年史,没有各家宗师的生平比一比,作者决心一边用笑话扫射你,一边倾注你一生一定要搞懂的经典哲学思维:

  .形上学:世上这一切有什么意义?人有自由意志吗?
  .逻辑:福尔摩斯到底有多神?他连珠炮东拉西扯如何推论出人是谁杀的?
  .认识论: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知道」的事?理性论证和感官经验到底该相信谁?
  .伦理学:善与恶谁说了算?没有美剧《黑道家族》,哪来道德上的「金科玉律」?
  .宗教哲学:信神这档事,你口中的神和哲学家眼中的神可能是两码事⋯⋯
  .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想真正活着,该如何做自己?
  .语言哲学:一切都要看你如何定义「定义」,和你觉得「是」是什么意思。
  .政治哲学: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怎样的社会体系才算公平?
  .相对性:做梦的是庄子还是蝴蝶?真相其实有相对和绝对之分。
  .后设哲学:就是哲学的哲学,「哲学是啥?」的大哉问终于解开了⋯⋯

  作者认为,笑话跟哲学本是同根生,两者把大脑当正妹「撩」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先混淆你对于现实的认知,让你感觉翻天覆地之后,再帮你把内心深处那让人不舒服的人生真相给call出来。

  ▎笑懂10大哲学主题、143个重要观点,让思辨超给力,谈话超有哏!

  作者以「笑话皮,哲学骨」方式拆解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十大主题,涵盖:目的论、本质主义、决定论、自由意志、归纳与演译、循环论证、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应用伦理学、存在主义、相对性等143个最经典的哲学观点,先提精要哲思再立即辅以笑话佐证,从「不可知论」到禅学,从诠释学谈到永恆概念,你会惊唿,哲学史上最经典的哲思变身笑话却如此老少咸宜,而笑话又是如何从头到尾满满精辟哲理。在领悟哲理的同时,你也学会分辨真实世界里谁犯蠢,谁又犯规(逻辑、认识论);谁只在乎立场正确,不问是非(伦理学、社会与政治哲学),谁又只会大玩文字游戏唬弄真相(语言哲学)⋯⋯。

  苏格拉底说:「哲学的意义不在给出答案,而是为了提出更好的问题。」又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学会把重要的哲思放进生活每一天,提出「为什么」的当下,便是你和全新视野和创见相遇的时刻!想让脑袋畅快淋漓,思辨清晰,说话有哏,快将脑袋泡进哲学,当然还有笑话里!

  【笑话皮搭哲学骨,抢先尝】

  ★语言哲学
  笑话皮:
  美国前总统柯林顿曾对幕僚说,自己跟白宫实习生陆文斯基之间「(现在)不存在不正当的关系」。当陪审团质疑他这么说是在说白贼时,柯林顿诡辩说:「这要看你如何定义英文时态里的『现在』是什么意思。」
  哲学骨:
  爱耍嘴皮子的柯林顿善于操弄语言哲学,就像他可能操作过其他东西一样。一切都要看你如何定义「定义」,和你觉得「是」是什么意思。

  ★认识论/经验主义
  笑话皮:
  时值逾越节,一名犹太人在公园里享用午餐。正巧一位视障朋友在他身旁坐下,于是这位犹太人便分了一些他的午餐给对方,那是一块逾越节吃很应景的马佐薄饼 (近似苏打饼干,凹凸表面有一条条横纹)。视障者接下了饼,用敏锐的触感摸索了一下,然后心有所感地说,「这是谁写的烂东西?」
  哲学骨:
  关于外在世界的叙述真伪,我们多数人仍认同感官经验是最有力的证明,所以在这层意义上,我们所有人都是经验主义者。然而视力问题绝对不妨碍视障朋友当个货真价实的经验主义者,只不过他们的经验里会少掉视觉资料这一块。

  ★相对性/时间的相对性
  笑话皮:
  某人向上帝祷告说:「主啊,我有一个问题。」
  上帝告诉他:「是喔,你说。」
  「主啊,一百万年对您来说,真的感觉像一秒钟吗?」
  「是啊,这是真的。」
  「是喔,那一百万美元对您来说呢?」
  「一百万美元对我来说,就像一分钱一样啊。」
  「是喔,」男人说,「那我可以跟您要一分钱吗?」
  「好啊,我去拿,等我一秒钟。」
  哲学骨:
  须臾与永恆之间的对比,一直是哲学思考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哲学家多的地方,就少不了笑话。

本书特色

  第一本用笑话诠释哲学的入门书,主张哲学不该很烧脑,应该像看笑话一看就懂,且全身畅快!

  作者为正宗哈佛哲学系高材生,也是热门脱口秀及喜剧认证的笑魁,首创独门哲学研读法,带你化繁为简,化正经严肃为趣味盎然,学会用笑话观点理解哲学思维,快又有笑!

  以「笑话皮X哲学骨」的方式破解哲学史上最重要的10大主题、143个最经典的哲学观点。

  荣登《纽约时报》哲学畅销书榜冠军,已翻译成26种语言出版。

名人推荐

  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 赵少康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苑举正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Power 锟(李钖锟)
  沃草公民学院主编、简单哲学实验室共同创办人 朱家安
  「阅读人」社群主编 郑俊德
  哲学普及Youtuber 超级歪(SuperY)
  厌世哲学家

  联手笑推!

  推广哲学的书籍,应当以本书为范本。⋯⋯最重要的是,哲学不用正经学,但一样对你的人生有无限的帮助。——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苑举正

  这是一本用笑话拐你去读哲学的书。⋯⋯我期待我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在我的各种哲学教学上独占这些分类得仔仔细细的笑话。——沃草公民学院主编、简单哲学实验室共同创办人 朱家安

  两位作者以「笑话皮,哲学骨」告诉你,哲学应该不正经,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你的答案和我的答案。——阅读人社群主编 郑俊德

  《哲学不该正经学》是一本少量多餐的笑话集,也是一本入门的哲学导论,适合读者为:爱听笑话的人、对哲学有兴趣的人,还有⋯⋯早餐店饮料封膜厂商。——哲学普及Youtuber 超级歪(SuperY)

  想不到用笑话的方式来表达那些很难懂的哲学理论,竟然那么「传神」,就像一本西方版的《世说新语》。⋯⋯这才是正确打开「哲学」的方式。——厌世哲学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丹尼尔‧克莱恩 (Daniel Klein)


  一九三九年生于美国德拉瓦州的威明顿,是横跨文学、非文学与幽默领域的作家。他最知名的作品——《哲学不该正经学》,除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外,还被翻译成二十六种语言。

  毕业于哈佛中的哈佛学院,并取得哲学学士学位。在短暂为电视喜剧撰写脚本之后,便展开了写作生涯,作品遍及惊悚、悬疑与哲学幽默等主题。现与老婆大人定居麻塞诸塞州。

汤玛斯‧凯瑟卡 (Thomas Cathcart)

  是哈佛大学哲学系校友,也曾在芝加哥大学研习神学。离开校园后展开了他口中「花花绿绿」的职场生涯。曾于大学任教,也在安宁病房服务过,最后以六十七岁之熟龄开始写作人生,处女作就是与克莱恩合着的《哲学不该正经学》。目前偕妻子以纽约市为家。

译者简介

郑焕昇


  最近觉得「原作是乐谱,译作像演奏,译者是在韵味中追求不拉错的乐手」的译者。译作有《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来》全系列、《不花钱读名校MBA》、《微调5个地方,每天开心醒来》、《让顾客的钱自动流进来》等。

  赐教信箱:huansheng.cheng@gmail.com
 

图书目录

引言:超有哏哲学,登场!
第一章    形上学Metaphysics    
第二章    逻辑Logic    
第三章    认识论Epistemology    
第四章    伦理学Ethics    
第五章    宗教哲学Philosophy of Religion
第六章    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
第七章    语言哲学Philosophy of Language    
第八章    社会与政治哲学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第九章    相对性Relativity
第十章    后设哲学Meta-Philosophy
尾声:哲学重点大会串
附录一:哲学史上的关键时刻
附录二:重要哲学词汇出列!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哲学不用正经学,但一样对你的人生有无限的帮助


  大家都知道,强大的沟通能力,是人生成功的基础。我个人认为,在沟通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幽默感,因为笑话像润滑剂一样,增加沟通中的顺畅度。因此,做为一个哲学教师的我而言,最大的愿望就是,用笑话表达哲学。我知道这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在阅读完本书后,我找到了答案。

  平常我们哲学家都太严肃了,以致于很多人认为,虽然哲学有用,但是听不进去。甚至有人误解,哲学就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很复杂,让人望之却步。我一直想,这是哲学家沟通的问题,因此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告诉学生,哲学不用那么严肃,它可以很轻松。

  《哲学不该正经学》实现了我的梦想。我的梦想有三部分:第一,对于哲学的理念要能够融会贯通;第二,表达哲学理念时,要能够深入浅出;第三,教导哲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要哈哈大笑。我这三点梦想,不但充分表现在本书之中,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不停地笑。

  本书的章节包含了所有严肃哲学的科目,例如:形上学、逻辑、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等等。从一个哲学工作者的角度而言,这些严肃的科目中,包含了许多艰涩的内容,以及在历史中发展的脉络。许多人在掌握这些内容与脉络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以致于他们没有把握,确切地掌握这些哲学内容。对于这一部分,本书採取了完全不同的角度。

  在解释不同哲学科目的过程中,作者总是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在一开始提到一段对话。对话的内容很平淡,几乎有点无厘头,但的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谈话方式。这种表达的方式,让所有人会感觉到,其实哲学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这一点,我对本书作者产生肃然起敬的感觉,因为哲学要讲得深入浅出,其目的就是重现日常生活中的智慧。

  在掌握哲学理念之后,本书透过说笑话的方式,让读者了解,理解哲学的过程,就是理解笑话的过程。笑话令人发噱的主要原因,就是展示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在呈现人性的过程中,所有的事物,包含上帝、性慾、贪念、偷懒以及老婆,都是调侃的对象,但却予人一种特别真实的感受;笑话之所以好笑,就是因为真实。

  求真,就是哲学的定义,也是让我们感到生活最丰富的面向。求真并不代表我们拥有真理,却说明我们对于真理的渴望。有的时候,当这种渴望变成一种失望的时候,并不表示我们应该觉得挫折,反而应该自我解嘲,承认这就是人的限制。因为这个事实,所以我们会觉得,其实承认人有限制,可以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在这些趣味中,哲学的理念却因此而发散出来。我认为这是本书最成功的地方,也就是透过笑话,表达哲学。

  我很惊讶地发现,平常我看到的一些非常艰涩的论述,例如:存在主义、语言哲学、后设哲学等等,居然也都能够在本书中以轻松的文字表达。这让我情不自禁地觉得,推广哲学的书籍,应当以本书为范本。所有教哲学的人,都应当师法本书的编辑方式,让哲学教室成为一个愉悦的场合。让大家发现,真理其实凸显的,不是知识的无错性,而是人性中的幽默感。

  本书的阅读性之所以如此高,是因为译者的功力。他为了维持本书的幽默感,不但把笑话的内容以极为传神的方式翻译出来,甚至为了要让读者有切身之感,很多地方是用台语翻译的。这种翻译的方式,不但让我有在地的感觉,也让我深刻地体认,原来幽默感是一种可以传递到世界任何角落的自然情感。对于译者的努力,我要致上最高的肯定之意。

  最后,我要向国内所有爱听笑话的人,郑重推荐本书。我希望你们在大笑之余,也能够掌握哲学的理念。最重要的是,哲学不用正经学,但一样对你的人生有无限的帮助。
 
苑举正(本文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推荐序二

哲学可以让本来已经很有趣的东西,变得更有趣


  哲学跟笑话的关联之一,在于错误是一种令人发笑的方式。

  如果你爬山遇到眼镜蛇,最安全的应对方案包含两个步骤:
  1.冷静下来。
  2.找机会打爆牠的眼镜。

  若一个错误跟思考有关,而不只是误信不正确的观念,那么分析这个错误的方式,可能涉及哲学和思辨。

  文鸿在他的脸书贴了一张正妹照,上半身是亮眼的高领毛衣,下半身的短裙衬托出修长白皙的美腿。

  文鸿自己按赞并留言:别再说男人只会注意女生胸部了,我们才没那么肤浅。

  对,但是社会指责男人在性方面肤浅,并不是因为男人光看胸部,都不看腿,看腿并没有比看胸部更不肤浅。

  文鸿犯的错,在批判思考课堂上叫做「稻草人谬误」(straw man fallacy):把对手的说法诠释成另一个比较愚蠢的版本,再来攻击。你以为自己获胜,其实你只是痛殴了一个在你看来长得很像对手的稻草人。

  如你现在所见,许多错误分析之后,就不再好笑了。好笑话之所以是好笑话,在于作者提供恰到好处的线索,让读者凭自己的本事认出不对劲的地方。

  有时候,这些不对劲的地方不只是笑点,也包含那些让笑点成为笑点的社会背景因素,例如上述笑话利用「男人在性方面肤浅」的刻板印象,以及其他笑话涉及的弱势处境、对性的看法、关于女性怎样才算守妇道、男性怎样才算「雄壮威勐」的社会判准。

  在这里你可以看出哲学和笑话的另一种关联:政治不正确有时候也是一种引人发笑的方式。

  如果我们用哲学的眼光看,如同《哲学不该正经学》的作者们在第八章〈社会政治哲学〉里试图做的那样,那笑话就不只是笑话,而是社会的镜子。

  你可以把《哲学不该正经学》理解成一本从哲学观点帮笑话分类的笑话书。作者依照笑话涉及的主题和概念,把它们依照形上学、逻辑、知识论等哲学项目分类放好,并在每个分类底下跟主要的哲学观点串起来。

  对于念哲学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充满行内趣味的书:如果书里的哲学理论你都熟,作者搭配的笑话会让你惊喜连连。哲学很抽象,因此讨论哲学很看重具体案例,好笑的案例比不好笑的案例更好,除非你在讨论的是转型正义议题。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一本用笑话拐你去读哲学的书。说实在,就算不管哲学,    书里蒐集的笑话大多本身就很好笑了,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是:

  志彬家附近的沼泽是有名的鳄鱼栖地。志彬的表亲来访,问说:「如果晚上拿着手电筒,真的就不会被鳄鱼咬吗?」

  志彬:「那要看你晚上拿着手电筒可以跑多快。」

  如果你在欢笑之余也想知道那些笑话为什么被放在那些段落、跟上下文之间有什么哏,那么,就去念点哲学吧。哲学可以让本来已经很有趣的东西变得更有趣,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你有理由好好把握。如果你对哲学真的没兴趣,好啦,至少你也看了一堆好笑的笑话。

  最后,身为推荐人,我想说说我对这本书的期待。

  老实说,我期待我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在我的各种哲学教学上独占这些分类得仔仔细细的笑话。

朱家安
(本文作者为哲学鸡蛋糕脑板、沃草公民学院主编、简单哲学实验室共同创办人)

推荐序三

哲学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你的答案和我的答案


  有个老公公进了门,喊了喊老奶奶,老奶奶都没回应,这时老公公再次喊了喊老奶奶,老奶奶还是没有回应,老公公很生气,觉得自己老伴怎么这么重听,是不是聋了,跑到了跟前,大喊:「你是不是聋了!我喊了你三次!」这时老奶奶回骂说:「你才聋了,我回了你三次你都听不见!」

  我们总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或许真正不知道的是我们。

  过去读哲学是门硬知识,但本书两位作者以「笑话皮,哲学骨」告诉你,哲学应该不正经,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你的答案和我的答案。

  但谁的好!?那就和大师们在脑袋里打一架就会知道!

郑俊德(本文作者为阅读人社群主编)  

推荐序四

严肃又优良的哲学作品,也可以由笑话写成


  最近流传着一则关于川普的笑话:
  记者:请问你为什么入侵伊拉克?
  川普:因为我们怀疑他们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记者:好!那你为什么攻打叙利亚呢?
  川普:因为我们怀疑他们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记者:好!那你为什么不攻打北韩呢?
  川普:因为他们真的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则笑话之所以好笑在于,一方面,最后一句话在逻辑上与前面自相矛盾,另一方面,嘲笑最后一句话本身就是自身立场的展现。笑话总是涉及内容与听众之间的关系,这种两面性使笑话启发了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就发现笑话中的政治不正确与国家控管言论自由的潜在冲突。佛洛伊德认为笑话如同梦境、口误、自由联想一样,是揭露人类潜意识的管道之一。英国哲学家维根斯坦甚至说:「一个严肃又优良的哲学作品完全可以由笑话写成」(A serious and good philosophical work could be written consisting entirely of jokes)。

  这本《哲学不该正经学》就是一本优良的哲学作品,作者汤玛斯‧凯瑟卡、丹尼尔‧克莱恩借由笑话的内容分析引导读者,浅尝其中所涉及到的哲学议题,如:逻辑谬误、伦理难题、存在的意义。这本书过去曾在台湾出版过,现在重新翻译,使内文更符合读者习惯的笑话脉络,如:「机趣」(zinger) 重翻成用来当人的「爆点」、「自己订」(self-serving) 重翻成「自肥」,其中也将一些笑话对白改译,使阅读更加流畅。

  本书的章节安排依照哲学的学术传统分类,读者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着手,如果你很忙的话,不妨先翻翻看这三则让我在图书馆笑出来的笑话:第二章<逻辑> 的蕾丝边 (63-65页) 、老婆得不到性满足(69-70页)、第四章 <伦理学> 中小机机被割掉的笑话 (139页)。为什么是选这三则笑话呢?因为我很忙。

  《哲学不该正经学》是一本少量多餐的笑话集,也是一本入门的哲学导论,适合读者为:爱听笑话的人、对哲学有兴趣的人,还有... ...早餐店饮料封膜厂商。

超级歪
(本文作者为哲学普及Youtuber)

推荐序五

哲学很难懂?原来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这是一本介绍哲学的书,也是一本西方笑话大全集。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很冲突:怎么可能!哲学是那么严肃、正经的东西,怎么可能会跟笑话沾上边?——确实,哲学是一门很严肃、很艰深的学问,所以当我们把它转化成笑话的素材时,反而才形成更大的反差与荒谬感,因而造成意外的「笑果」。也许是因为我本身对哲学已经有了一点粗浅的理解,所以在读这本书时往往会心一笑,觉得书中收录的笑话真是妙语如珠,想不到用笑话的方式来表达那些很难懂的哲学理论,竟然那么「传神」,就像一本西方版的《世说新语》。如果你觉得一般市面上的哲学入门书籍都很严肃、很无趣的话,建议你可以试试看这一本,也许你会发现这才是正确打开「哲学」的方式。

厌世哲学家

前言

超有哏哲学,登场!


  迪米崔:把世界扛起来的是阿特拉斯嘛,那把阿特拉斯扛起来的是谁?
  塔索:阿特拉斯脚下踩着只乌龟啊。
  迪米崔:那乌龟脚下是什么呢?
  塔索:乌龟脚下是另外一只乌龟。
  迪米崔:那第二只乌龟的脚下又是什么呢?
  塔索:迪米崔宝贝,往下是一路都是乌龟啦!

  这一小段古希腊的对话,完美地说明了何谓哲学上的「无穷回归」 (infinite regress)。会提到无穷回归,往往是因为我们讨论到第一因 (First Cause) 是否存在,而所谓第一因,说的是生命、宇宙、时间、空间,乃至于造物者的起源。造物者一定也是有人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没办法把因果关系的最后一棒,也就是上头故事里由乌龟所代表的东西,给交到造物者的手中,然后就打完收工「全剧终」。造物者不是最后一棒,他后面那位也不是最后一棒,他后面的后面那位也不是最后一棒,因为往下是数不清的造物者。对不起我好像搞错了方向,造物者好像应该往上找,感觉比较对:

  ◆    Learn More◆

  你要是觉得无穷回归好像对你的理解帮助不大,那你可以参考看看「从虚无中创造」 (creatio ex nihilo) 的法则,也就是无中生有的意思。又或者像约翰‧蓝侬) (John Lennon) 在一个稍微不同的上下文中所言:「猫王之前,是一片虚空。」

  但就让我们再一次倾听老塔索所说。他回呛的那句「往下是数不清的乌龟!」除了内容让人振聋发聩外,听觉上也绝对有说笑料、抖包袱时那种一拳打下去,使人不禁噗哧的效果,诚可谓余音绕樑,三日不绝于耳!吧-哒-砰,原来是这样!

  但我们不该为此感到惊讶。就架构与效果而言,笑话跟哲学概念原本就是同根生。两者把大脑当正妹「撩」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哲学与笑话都源自于同一股冲动,那就是要搅乱一池春水,混淆人对于现实的认知,让我们感觉翻天覆地,进而把我们内心深处那让人不舒服的人生真相给call出来。哲人供人领悟的「见解」,就是笑匠用来当人的「爆点」。

  比方说,我们可以来看看下面这个经典的笑话。表面上,这个笑话听来只是很瞎很搞笑而已,但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笑话诉说的正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对于想要理解这世界的我们来说,什么样的资讯才真正值得倚靠?

  老莫回到家,赫然发现老婆跟自己最好的朋友卢在床上一丝不挂。但老莫还来不及开口,卢就一个鹞子翻身跳下了床说:「老莫,在你开骂之前,容我先问你一句,你相信自个儿的眼睛,还是相信我这个老朋友?」

  透过对感官经验的优先性提出挑战,卢丢出的问题是哪种资料比较滴水不漏?理由又是什么?用A办法去蒐集资料 (睁开眼睛看)一定会比B办法 (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去接受卢的说词)更令人放心吗?

  针对「笑话皮,哲学骨」,我们再看另一个范例。这个小故事开的是「类比论证」的玩笑。所谓类比论证,说的就是两个相同的果,必然有一个相同的因:

  一名九十岁的老翁在看病的时候说:「医生啊,我十八岁的太太怀孕了。」

  医生说:「是喔,那我跟你说个故事。有个男人去打猎,但他闪神把雨伞当成枪给带了出门。到了野外,一只熊朝着他冲了过来,他本能抓起雨伞,作势开了一枪,熊就这样被他打死了。」

  听完故事的老翁说:「这怎么可能,一定是旁边别人开的枪吧。」

  医生最后说:「没错,你不笨嘛。」

  这则笑话,把类比论证解释得再清楚也不过了。现代人常爱用这种哲学论述来主张「智能设计论」,他们认为眼球的结构如此精巧,举头三尺肯定有一位眼球设计师,但这真的是一种误用。

  我们可以没完没了地用笑话来阐述哲学,事实上本书就打算这么做。我们会从「不可知论」谈到禅学,会从诠释学谈到哲学上的永恆概念。我们会告诉你哲学上的概念如何变身成笑话而老少咸宜,而笑话又是如何能从头到尾满满的精辟哲理。等等,这两句话不是同一个意思吗?嗯,我们可以等会儿再绕回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吗?

  误闯进哲学课的学生常以为老师会开释一下,嗯,人生意义之类的东西,没想到上课铃响后等到的是一个外型不修边幅、猎装配色还莫名其妙的家伙。慢条斯理的他登上讲台,滔滔不绝讲起的不是人生的意义,而是「意义的意义」。

  老师一噼头的四个字会是,开宗明义。他会说在本课能回答大小任何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了解问题本身代表什么。勉为其难地姑且听下去,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其实这家伙讲的东西超级有趣。

  哲学——或者说哲学家——就是这么回事。问题会生出问题,而被生出的问题又会瓜瓞绵延地繁衍出下一代的一狗票问题。没错,往下是数不清的问题。

  问题虽然多,但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开始。比方说,「这一切的意义在哪里?」或「真的有上帝吗?」或「怎样才算做自己?」或「我是不是走错教室了?」⋯⋯但不用多久,我们就会发现想回答这些根本的问题,我们必须先问一些其他的问题。而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哲学流派也就分工了起来。这些哲学分支会各自去钻研特定的「大哉问」,而他们的做法就是针对大哉问底下的小问题去提出质疑并尝试释疑。这样大家有问题吗?

  按照这样的分流,「这一切的意义在哪里?」属于哲学里「形上学」 (Metaphysics) 的领域;「真的有上帝吗?」是宗教哲学讨论的范畴;「怎样才算做自己?」是存在主义要回答的问题;「我是不是走错教室了?」可归在哲学中一个新的分支叫做「后设哲学」 (Meta-philosophy) 。你可以把后设哲学想成「哲学学」,也就是在问「哲学是什么玩意儿?」的学问。哲学的招牌下有数不清的分支,每一个分支都对应着不同的问题组与概念群。

  我们的这本书不是按照时间,从古至今这样介绍下来,而是按照我们晃进第一堂哲学课时的内心世界来分类 – 我们当时心中怀抱着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应该去找哪些哲学分支来「对症下药」。本书很棒的一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一条哲学分支,都正好有一票笑话以同样的观念领域为家(这纯粹是巧合吗?还是有智慧生物在幕后操盘?)。话说我们会想把哲学跟玩笑话这样龙配龙、凤配凤,一大部分得从当年发生的事情说起:话说初次在下课后晃出哲学教室的我俩是那么的一头雾水,课堂上的一切都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我们深信自己的小脑袋瓜永远不可能搞懂这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儿。但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名研究所的学长朝我们漫步了过来。就是他,对我们说了老莫回家发现好友跟老婆同床的笑话。

  「这才叫哲学嘛!」他说。

  我们觉得这不单是哲学,这是超有哏的哲学。
 

图书试读

第二章 {逻辑}

缺了逻辑,理性便一无是处。
有了逻辑,你就会变成吵架王跟彻底的边缘人。

迪米崔:彼此竞争的哲学流派有那么多,当中的真伪我该如何判断?

塔索:  谁跟你说哲学里有真的东西?

迪米崔:你看看你,又来了。你干嘛老是用问题来回答我的问题?

塔索:  你有意见吗?

迪米崔:有些问题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要问,毕竟有些事情一看就是真的。比方
说二加二等于四就是一翻两瞪眼,没什么好怀疑的。

塔索:  是喔,你就这么有把握?

迪米崔:当然,怎么说我也是个聪明的雅典人。

塔索: 那可不一定,但你会觉得二加二当然等于四,是因为其逻辑无懈可击。

非矛盾律

大哥是对的,嗯,不对,塔索是对的。

但话不多说,我们先用一个经典的笑话来开场,顺便介绍一下亚里斯多德所创的「传统逻辑」。

有位犹太教的拉比(rabbi;有亲爱的智者、导师之意)在家乡的村落升堂审案。其中一名当事人施缪尔起身指控说「拉比,伊兹雅克天天都赶羊穿过我的土地,我的庄稼都被踩烂了。那地明明是我的,这太不公平了。」

拉比说:「你说的对!」

这时轮到伊兹雅克站起来反驳:「但是拉比,不从他的土地上经过,我的羊就喝不到池塘里的水。没水喝,羊不就都得死掉。几百年来,牧羊人都有池塘边的过路权,我当然也不应该例外。」

拉比又说:「你说的对!」

一切都听在耳里的打扫阿姨对拉比说:「但是拉比啊,他们不可能两个人都对吧!」

拉比回答她说:「妳说的对!」

打扫阿姨所点出的,是拉比违反了亚里斯多德的非矛盾律。对一名拉比来说,这虽然比不上垂涎邻人的婢女那么十恶不赦,但也很接近了。非矛盾律说的是一件事情不可以同时间既是怎样,又不是怎样。

不合逻辑的推理

不合逻辑的推理是哲学家的噩梦,但大家摸着良心说,不合逻辑的推理有时真的好用,要不然大家也不会用得那么兇,是吧。

一个爱尔兰人走进都柏林一家酒吧,点了三杯各一品脱的健力士啤酒,然后通通喝光光,但他喝的时候是第一杯喝一小口,第二杯喝一小口,第三杯喝一小口,以此类推,直到最后酒杯见底。然后他又加点了三杯,而看不下去的酒保说话了:「我说这位客人啊,我是建议你一次点一杯就好,这样气比较不会跑掉。」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