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摘要
本章主要的重点在点出性侵害犯罪问题的严重性,透过了解台湾性侵害犯罪防治的缘由,及加害人的特性,进而深入了解性侵害犯罪防治的理论、治疗模式、所需的工具、操作规范、研究方法、治疗与研究伦理以及各种实务经验。一般说来,性侵害犯罪防治从业人员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工作伦理皆涵盖在本书当中,值得一读!
关键词
性侵害犯罪防治
根据台湾刑事警察局统计民国70年至80年报案强(轮)姦案件,每年平均约为497件。近十年来性犯罪则有增加的趋势,根据现代妇女基金会统计民国76年至85年的报案强(轮)姦案件,每年平均约为863件。而在民国86年至92年,根据台湾刑事警察局的统计每年平均约为1,953件,足足增加了一倍多。同时,性侵害犯罪的指数更是逐渐攀升,从民国84年的100至民国92年为止已达215,足足增加了一倍多,性侵害犯罪加害嫌疑人数更从民国80年的678人增加至民国92年的2,311人,足足增加了近四倍之多﹗可见其严重性。近年来,类似「士林之狼」的事件,几乎日日可闻。「彭婉如事件」、「陈进兴事件」,更是令妇女同胞闻之色变,人人自危,不敢夜出,无法免于恐惧的自由!引起立法、司法、监所、社会服务机构及心理卫生学家注意的犯罪行为。性犯罪的严重性已成为台湾治安的一大隐忧,而广受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关心与注意。因此,如何处置这些性侵害犯罪加害人乃成为相当重要的社会、司法与精神医学问题。然而,由于性侵害犯罪的诊疗是一种属于嘱託性质的强制诊疗(mandatory treatment),加上这类个案的人格特质与治疗情境不良的影响,因此完善的立法就变得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