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法(二版)

教育行政法(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没有教育,难得未来。教育,决定了人的一生。国家的存在既是以人民为目的,国家就应该提供人民 — 不受出生或身体「环境」限制的教育,促进人民最大可能的自我实现。如果国家做不到这件事,那只是一个不公义的国家,政党即使执政,也应感羞愧。如何让使人受限于环境的教育体制,从我们生活的社会中逐渐消逝,是一门教育的法艺术。如果说,法律是一门善良的艺术,要设计规范让人如何找到最大可能幸福;那教育的法艺术即意谓着,要设计规范去导向人们在追求幸福时,如何以自我实现的方式去达成。因此,在台湾建构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教育法学后,一方面将使每个人民的人格得以自由开展,另一方面也同时养成对他人负责的公民社会前提。这本书就是作者在:「自我实现与尊重负责」理念下的尝试,整本书总共分成六个部分,分别为: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教育法(I)、教育基本权作为纵向教育法建构(II)、宪法基本原则作为横向教育法建构(III)、教育法上的在学关系(IV)、以教育基本权为核心的学校法制(V)、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大学法制(VI)、以社区大学为核心的终身学习教育法制(VII)。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许育典

  现职

  国立成功大学法律学系特聘教授
  当代人权暨永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欧洲当代台湾研究中心(ERCCT)谘询委员
  澳门法学学术顾问委员
  中华民国宪法学会理事
  台湾教育法学会常务监事
  教育部法规委员
  台湾经济研究院顾问
  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云嘉南分会召集人
  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冤狱赔偿事件求偿审查委员会委员
  台南地方法院冤狱赔偿事件求偿审查委员会委员
  台南市法规、廉政、教育、教师申诉、文化古蹟、儿少保障委员会委员

  经历
  国立成功大学法律学研究所专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国立成功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
  国立成功大学法律学系系主任
  国立成功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长
  国立成功大学课外活动指导组主任
  德国洪堡学术基金会研究奖学金(2006-2007)
  德国洪堡学术基金会资深学者研究奖学金(2014、2017)
  国科会暨德国学术交流总署研究奖助(2003、2004、2005)
  中华民国第47届十大杰出青年
  教育部人权教育谘询委员
  原住民族委员会法规委员
  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检察署犯罪被害人补偿覆审委员会委员
  台湾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检察署性骚扰防治委员会委员
  台南市诉愿审议、特殊教育、车辆行车事故鑑定委员会委员
  财团法人永续台湾文教基金会董事
  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监事

  学历
  德国杜宾根大学法学博士
  德国杜宾根大学宗教学院研究
  德国哥廷根及杜宾根大学教育学院研究

  着作
  Selbstverwirklichungsrecht im pluralistischen Kulturstaat.(Duncker & Humblot)
  宪法(元照)
  人权、民主与法治:当人民遇到宪法(元照)
  为人民说人权故事(元照)
  从法治国家到人权保障的希望工程:以人权教育为中心(元照)
  基本人权与儿少保护(元照)
  教育行政法(元照)
  法治国与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教育法(元照)
  教育宪法与教育改革(元照)
  大学法制与高教行政(元照)。
  学校法制与学校行政(元照)
  跨领域的教育法制与教育行政(元照)
  文化宪法与文化国(元照)
  文化基本权与多元文化国(元照)
  公民文化权、文化法制与古蹟保存(元照)
  多元文化下文创产业、娱乐产业与数位网路法制(元照)
  宗教自由与宗教法(元照)
  宗教团体、宗教法制与宗教教育(元照)
  宗教自由、宗教诈欺与比较法制(元照)
  同性婚姻、同性平权与宗教自由(元照)
  基本人权与纳税义务:纳税者权利保护法逐条释义(元照)

图书目录

弱势儿童早期照护作为教育法的新方向——代序
自我实现的教育法植根——代序
本书引註格式说明

I. 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教育法
§1 人、教育与法律
壹、人、自我实现与教育/1
贰、人、教育与国家/2
参、人、国家与法律/3
肆、法律与教育交织的教育法/5
§2 国民教育相关思想的发展
壹、宗教改革的萌芽/6
贰、产业革命的影响/8
参、政治革命的酝酿/10
肆、民族主义的促成/11
§3 教育基本权的发展与意义
壹、教育基本权的发展/12
贰、教育基本权在台湾发展的文化阻碍/19
参、教育基本权的宪法意义/25
§4 从宪法到教育法的教育基本权保障
壹、自我实现作为宪法保障基本权的本质/29
贰、自我实现、多元社会与法秩序/30
参、基本权作为自我实现与法秩序的整合/31
肆、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教育基本权保障/33
伍、从教育宪法到教育行政法的教育法/35

Ⅱ. 教育基本权作为纵向教育法建构
§1 自我实现作为教育基本权核心的意义
壹、对学生的精神思想自我实现的意义/37
贰、对学生的政治自我实现的意义/38
参、对学生的经济自我实现的意义/39
§2 教育基本权的主体
壹、教育基本权的基本权主体/41
贰、保障教育基本权实现的参与者/42
§3 教育基本权功能建构的保护法益
壹、作为主观权利的功能/48
贰、作为客观法的功能/51
§4 教育基本权在我国的保障范围
壹、我国宪法上教育基本权的理论与现实/57
贰、教育基本权在我国的概念釐清/57
参、从教育基本权到国民教育法的落实/59
肆、从教育基本权分析教育基本法的立法迷思/60
伍、教育基本权在我国保障范围的釐清/61
§5 教育基本法作为教育基本权的落实起点
壹、宪法教育的积极推动/64
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经费编列与小班小校的保障/66
参、私人兴学的鼓励/68
肆、学校参与成员的权利保障/70
伍、教育事务在地方自治的落实/72
陆、教育基本法作为实证教育宪法/75

Ⅲ. 宪法基本原则作为横向教育法建构
§1 民主国
壹、民主国的发展/79
贰、民主国的主要内涵/80
参、民主国作为横向教育法建构/84
§2 法治国
壹、法治国的发展/86
贰、法治国原则的主要内涵/89
参、法治国原则作为横向教育法建构/104
§3 社会国
壹、社会国的发展与概念/108
贰、社会国的主要内涵/111
参、社会国原则作为横向教育法建构/113
§4 多元文化国
壹、多元文化国的发展与意义/117
贰、多元文化国的主要内涵/123
参、多元文化国作为横向教育法建构/127
§5 宪法教育作为教育法与友善校园的实践
壹、宪法教育在教育法与友善校园的重要性/135
贰、宪法、人权与教育的互动/138
参、人权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检讨/142
肆、友善校园作为人权教育的具体实践/147

Ⅳ. 教育法上的在学关系
§1 在学关系作为法律关系
壹、在学关系的争议及思考/155
贰、在学关系与特别权力关系/157
参、在学关系作为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161
§2 教育行政、在学关系与国家监督
壹、教育行政在权限与组织的法律关系/166
贰、国家监督教育行政的宪法规定/169
参、国家对教育行政的依法律监督/172
§3 在学关系中学校的法律地位
壹、在学关系中学校的法律意义/177
贰、在学关系中学校的主要权利与义务/179
参、在学关系中学校的维持校园秩序措施/180
§4 在学关系中学生的法律地位
壹、在学关系中学生的法律意义/182
贰、在学关系中学生的主要权利与义务/184
参、在学关系的学生成绩评定/189
§5 在学关系中教师的法律地位
壹、在学关系中教师的法律意义/191
贰、在学关系中教师的教学自由/206
参、在学关系中教师的其他权利与义务/213
§6 在学关系中学生与教师的权利救济
壹、权利救济保护的重要性/235
贰、学生申诉制度的建构/236
参、教师申诉制度的建构/241
§7 私立学校在学关系与私立学校法制
壹、私立学校在学关系的理论基础/249
贰、经许可的私立学校在学关系同于公立学校的论证/252
参、我国私立学校的相关法制/256
§8 在学关系下学校事故的国家赔偿
壹、教师作为公务员的国家赔偿/272
贰、学校作为公共设施的国家赔偿/279

Ⅴ. 以教育基本权为核心的学校法制
§1 学校法制下的教育改革问题
壹、学校法制下的防御权与教育改革/284
贰、学校法制下的共享权与教育改革/288
参、学校法制下的客观价值秩序与教育改革/292
§2 学校法制下的学校自治
壹、中小学的学校自治问题/299
贰、学校自治作为落实教育基本权的教育改革/301
参、宪法基本原则作为学校自治的理论基础/305
肆、教育基本权作为学校自治的宪法理论基础/307
伍、迈向学校自治的教育改革/314
§3 学校法制下的教师教学自由
壹、中小学教师教学自由的权源与界限/316
贰、中小学教师教学自由的保障内涵/317
参、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辅导、管教与惩戒问题/323
§4 学校法制下的教科书编制
壹、教育改革下的教科书编制与权力转变/331
贰、教科书审定制对教育基本权的限制/342
参、教科书审定制对出版自由的限制/346
肆、教科书审定制的合法性检验/353
伍、教科书审定制的正当性与必要性分析/361
陆、以学生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教科书编制/370
§5 学校法制下的学校教育财政
壹、学校法制下的学校教育财政比较/373
贰、教育经费编列与管理法下的学校教育财政/377
参、学校法制下学校教育财政的实践问题/395
肆、学校法制下学校教育财政的出路反思/402

Ⅵ. 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大学法制
§1 学术自由与大学法制的发展
壹、学术自由的保障源由/407
贰、从德国大学制度发展了解学术自由/408
参、我国宪法保障的学术自由与大学制度发展/418
§2 学术自由作为大学法制的建构基础
壹、学术自由的保障范围/420
贰、学术自由的主体/421
参、学术自由功能建构的保护法益/424
肆、学术自由下大学教授的职位要求/434
§3 公立大学公法人化作为大学组织趋势
壹、我国公立大学公法人化的争议与发展/441
贰、德国公立大学的法律地位与组织架构/445
参、我国公立大学公法人化的实践检讨/457
§4 大学入学制度的法制检讨
壹、大学入学的宪法请求权可能/467
贰、大学入学制度的规划/473
参、我国大学入学制度的检讨与建议/477
§5 大学退学制度的法制检讨
壹、二一退学所涉及的基本权/479
贰、大学生的学习自由是否受侵犯/481
参、二一退学的形式合宪性探讨/483
肆、二一退学的实质合宪性探讨/487
§6 大学学生自治事务的法制建构
壹、大学学生自治事务的法制现况/489
贰、大学学生自治的宪法基础/491
参、大学学生自治组织的法律性质/494
肆、大学学生自治组织的任务及大学的介入/500
伍、我国大学学生自治的未来出路/505

Ⅶ. 以社区大学为核心的终身学习教育法制
§1 社区大学与终身学习教育的联结
壹、人、教育与社区大学/507
贰、社区大学的发展及其理念/509
参、社区大学作为终身学习教育的实践/513
§2 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终身学习教育法制
壹、终身学习的意义、相关概念与社区大学/519
贰、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终身学习权/524
参、德国终身学习作为我国推展的参考/526
§3 社区大学法制化的问题与出路
壹、社区大学法制化的争议问题/532
贰、社区大学法制化的背景/533
参、社区大学法制化的困难及迷思/538
肆、社区大学法制化的出路/541
伍、社区大学法制化作为公民社会的愿景/547

参考文献/549
索引/555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