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思想全史

日本思想全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纪伊国屋2015本屋大赏读者票选人文书
  一本从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现代角度,掌握日本从古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思想
  细查过去的选择与受容,思考如何在过去的积累上建构未来,正是日本思想的课题
  揭举从古代至现代之代表性的思想、思想家以及思想性的作品,着眼于共性基础的思想史


  日本为何有那么多认真的职人,严守自己的岗位做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日本人面对天灾为何总能冷静自处,并在灾后迅速复原?
  让日本人自己来告诉你,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

  日本思想史学者清水正之带我们逐一检视日本每个时期的重要思想,从古代到现代,全面了解这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他试图告诉我们的是,愿意接受外国宗教与哲学的日本人,其思想的底蕴为何?

  这个国家的人们选择性地接受外部思想,并提出了「什么是人」的问题。这种思维模式是基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为了不沦于意识型态的历史与探索,有必要同时从日本国内与国外的多重角度来全面思考这个问题。

  为了掌握日本思想全貌,清水正之列举了从古至今所有具代表性的思想、思想家以及思想性的作品,同时有别于一般重视学派或学统的个别思想史,全面地探讨日本文化脉络。

  日本的思想性作品既有合乎哲学内涵的东西,当然也有採用诗或文学形式的表达,或是历史叙述等也都在此对象的范围内。将这些多样类别所共有之广义的人类观、世界观作为对象,始得以展现它的样态。本书一方面将阐明这些日本思想的实质内涵,同时也希望从伦理思想史的观点来思考日本的思想。本书里的思想史,也是以读解包含思想内容的文本为主轴。正如同国学重新参照《古事记》、《日本书纪》,阿罗罗木派重新评价《万叶集》一样,日本的思想其实也是不断地想起和反覆。本书特别描绘了这种思考的纠缠,以此而言实足以称之为全史。思想史当中还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对其加以探讨也是全史的课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清水正之


  1947年出生于横滨。日本伦理学者,专攻伦理学、日本伦理思想史。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修毕,御茶水女子大学博士。曾任东京理科大学教授等职,现任圣学院大学人文学部教授。主要着作有:《国学の他者像:诚実と虚伪》(东京:ぺりかん社,2005)、《日本の思想》(东京: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2008)、《日本思想全史》(东京:筑摩书房,2014)等。

译者简介

田世民


  台湾南投县人。东吴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学士,淡江大学日本研究所硕士,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硕士、博士。曾任淡江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现任国立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副教授,以日本思想史、东亚比较思想史为研究领域。主要着作有:《近世日本における儒礼受容の研究》(东京:ぺりかん社,2012)、《近世日本儒礼实践的研究:以儒家知识人对《朱子家礼》的思想实践为中心》(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2)、《诗に兴り礼に立つーー中井竹山における『诗経』学と礼学思想の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4)等。
 

图书目录

绪论
何谓日本思想?/受容与选择,外与内──思想史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第一章 古代
1 「日本」这个境域
自然史及思想史/列岛的形成/他者眼中的日本──中国史书及地缘政治学上的地位
2 神话中的思想
《古事记》──神话的思维/历史编纂的尝试/天地伊始的神话/国土禅让──高天原之神的降临/何谓神?/《古事记》与《日本书纪》──记纪的思想史
3 歌谣的发生与《万叶集》
歌的发生/大国主神与出云神话──歌谣的发生/《万叶集》与思想史/作为古代歌谣集大成的《万叶集》/世界──人、自然、诸神/歌的形态──杂歌、相闻歌、挽歌/地方或者民众/《万叶集》的时代──社会变革/《万叶集》的思想史
4 佛教的受容及其展开──古代佛教的形态
佛教的受容及思想史/何谓佛教?/佛教的东传日本──「佛的相貌端严」/佛教的受容史与《日本灵异记》/因果应报的观念/神与佛
5 圣德太子的传说
二世界说/太子信仰/何谓奈良佛教?
6 佛教的深化──平安佛教的思想
平安佛教的成立/最澄及天台的思想/差别与平等/本觉思想/空海/《三教指归》──东亚的思想俯瞰/《十住心论》与心的阶梯/中国佛教与天台宗、真言宗/何谓密教?
7 王朝的文化及思想
国风化的意义/平假名的出现/平假名的文学/和歌的兴盛/物语的成立/贵族的生活及思想──从《紫式部日记》观察/自负、忧愁、踌躇/净土信仰的胎动/政治的思想──日本律令的成立及其变质/惠信僧都源信与净土信仰/净土信仰的渗透
 
第二章 中世
1 历史物语、中世历史书的思想──贵族的荣华与武士的登场
武士的登场/荣华的记忆──《大镜》及四镜
2 《愚管抄》与《平家物语》
王法与佛法/事中显露的道理/历史下降的必然与超越性的存在/作为中世人的慈圆/《平家物语》──诸行无常
3 《神皇正统记》──正理与历史
神国日本/正统与正理/对后世的影响/伊势神道
4 净土教与鎌仓佛教的思想
鎌仓的新佛教──净土信仰与法然/《选择本愿念佛集》/称名念佛之行/亲鸾──绝对他力的信仰/恶人正机说/往相的廻向、还相的廻向/绝对他力/道元──修证一等/日莲──《法华经》的行者及题目/他宗的批判──四箇格言
5 艺道论与室町文化
室町期与思想、文化/中世歌论的美感意识──和歌与幽玄/《徒然草》与无常观/悟知无常/自然的慰借与无常/世阿弥与能的思想/《风姿花传》/时分的花、离见的见/从<井筒>的观察/镇魂的形式/歌论与连歌论/水墨画、庭园、茶汤、花/民间的艺能及歌谣集/五山的思想与文学
 
第三章 近世
1 天主教的传来及其思想
基督宗教向东亚的传播/天主教的教义/上帝与神/无的宗教与天主教/对宗派具体形态的视线与宗论/知性人物的群像/天主教与日本思想/新的世界观
2 朱子学派的登场
从禅到朱子学/藤原惺窝/松永尺五/林罗山与朱子学/儒教的展开与朱子学/朱子学与阳明学/山崎闇斋及崎门派
3 儒教思想的多元开展──朱子学与反朱子学
对朱子学的怀疑──围绕「理」的论述/贝原益轩/中江藤树与阳明学/熊泽蕃山/山鹿素行
4 古义学、古文辞学的成立
伊藤仁斋/白日十字街头之学/荻生徂徕
5 儒教的学问及教养的进展
多元的学问开展/新井白石/宽政异学之禁
6 武士道与近世思想的诸相
武士这个存在/《三河物语》/《叶隐》/近世佛教的思想
7 国学的思想
何谓国学?/前期国学/户田茂睡/恋的发现──不伦之恋/僧契沖/贺茂真渊──「似同而异之心」的风景/宣长的思想──歌论及物语论/物哀论与理的批判/宣长知性世界的风景/平田笃胤/平田派与幕末国学
8 町人、农民的思想
町民、商人的独特思想/井原西鹤/近松门左卫门/石门心学/石田梅岩/怀德堂──大坂町人的学舍/有特征的思想家──安藤昌益/农民的思想──二宫尊德
9 兰学与幕末的诸思想
兰学/儒学的实学化/幕末的儒学/水户学/藤田幽谷/会泽正志斋/洋学者──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近世、幕末的民众宗教(新宗教)
 
第四章 近代
1 明治启蒙思想及其展开
西洋文明的摄取与近代化的思想诸相/西洋科学的受容
2 明六社及其同人
明六社与《明六杂志》/福泽谕吉/西周
3 自由民权运动
自由民权运动的发端/自由民权运动的思想/植木枝盛/中江兆民的思想/自由民权运动的衰退及国权派的伸张/志贺重昂与《日本风景论》
4 国民道德论与基督教
西村茂树──世教与世外教/发自儒教启蒙主义的反宗教/基督教与国家主义的冲突/内村鑑三与不敬事件/新渡户稻造
5 社会主义的思想
社会问题与工会运动/社会主义的思想
6 向内部的沉潜
浪漫主义、独我论──北村透谷/夏目漱石/森鸥外、永井荷风
7 大正民主的思想及其归结
大正民主的契机/吉野作造及民本主义/美浓部学说/各式各样的巧思/新女性
8 昭和的超国家主义与战时的思想
超国家主义的抬头/北一辉及其思想/何谓超国家主义?/战时体制下的思想与哲学──京都学派/战时体制下的其他思想/近代的超克/转向的事态
9 近代日本的哲学
思想史与哲学/哲学这个用语/讲坛哲学的形成/西田哲学的诞生/西田哲学的展开/和辻哲郎──伦理学与文化研究/「作为人间之学的伦理学」及体系/伦理思想史的研究/近代日本的哲学史
10 近代的日本思想史与哲学
德国文献学与国学──芳贺矢一与村冈典嗣/从文献学到诠释学──和辻哲郎/唯物论、马克思主义──永田广志与三枝博音/汉学的传统──津田左右吉/现象学立场──土田杏村/近代主义──丸山真男/近年的动向/在败战的预感之中──《日本的灵性》与《先祖之话》
 
第五章 现代
1 战后思想的出发
战后价值的思想──丸山真男/自然与作为/何谓近代的主体?/战后思想的展开与转换/何谓近代主义?
2 战后思维的相对化──主体、作为的掌握方式
家族的变貌/森有正──二元方式与三人称/围绕心灵习惯的思索,或是日语的哲学性分析/战后价值的相对化或深化──竹内好/大众与思想──吉本隆明/生活的观点──鹤见俊辅/战后思想史的转捩点──新的相对化与后现代思想
3 战后的哲学及其变迁
新学术的哲学/战后的哲学的倾向/朝往事物本身/应用伦理学的追问──朝往事物的现场/生命伦理学的定位
 
结论 二层建筑的哲学
 
后记
参考文献
学习日本思想史的文献’
日本思想史年表
 

图书序言

第一章古代
 
1「日本」这个境域
 
自然史及思想史
 
思想史是由文字化的文本及其读解而形成的。而日本的思想,指的是以这个列岛上固有的语言所生成及展开的思想。不论是个人的意识或集团的意识,如果将包含初发性的意识阶段都称为思想的话,要去追问那样的意识的起源或始源是怎样的面貌并不容易。有关自我意识或集团意识被记录以前是何种样态,以及对其给予规定的东西,可以举出以下三项:列岛的成立及自然史,考古学的见解,中国史书所描绘的日本。
 
由于这个列岛的人类长久以来不具备文字,因此具有自我意识之人类的形态首先是在与他者—亦即中国大陆—的关系当中,借由大陆对列岛的关注并留下文字(汉字)记载而初发形成的。但是,那种他者的视线本身所成立的根据,是在于自然史之中。在日本至今所建立的文化里面,与大陆及朝鲜半岛之间的地理关系扮演着很大的角色。
 
列岛的形成
 
从地球诞生至数十亿年之间,日后的日本列岛尚未形成而仍旧是大陆的一部分。新生代的新第三纪,也就是二千五、六百万年前,大陆的东边出现一个裂缝并形成了原日本海。接着,虽然仍旧与大陆是相连的,日本列岛的原型开始出现是距今一千万年前。之后,进入人类诞生的洪积世,造山、火山活动开始活络起来。冰河时代的中期,琉球群岛首先与大陆分离,接着列岛从大陆分离开来。接着不断重复冰期和间冰期,到了二万年前之最后的沃姆(Wurm)冰期,海平面下降后出现连结大陆与列岛间最后的陆桥,并且有人类及动物的移居。之后,在一万八千年前形成朝鲜海崃,一万二千年前形成宗古海崃,今天日本列岛的雏形大致确定了下来(平朝彦,《日本列岛的诞生》)。
 
琉球群岛较本州及其他的岛屿更早从大陆分离开来。这一点与琉球群岛在现在被称为日本的境域里,在自然、语言、文化方面保有文化的独特性一事息息相关。
 
这个列岛根据板块构造学说(plate tectonics)是由四个板块在近海相衔接的地方形成,并且频繁地遭遇巨大的地震和海啸。之前的东日本大震灾即具有重新回顾这样的自然史的意义。在列岛上孕育成长的思想对自然及人类所关怀的是与如此的自然史具有深远关联性的种种,同时对思想史来说亦具有根源性的意义。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