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你,只因为你贴着我憎恨的那个标签。
★成功挑战二战主流史观,大屠杀历史写作经典!
「为何恶魔在这座小镇里横行?」 ——1941年的炎热夏日,波兰耶德瓦布内小镇里一半的居民谋杀了另一半居民。
暴力的阴霾笼罩了整座小镇。
镇上的犹太人像狼群中待宰的羔羊,他们被棍打、溺毙、砍头、焚烧……
然而这一连串残忍的暴行并非出自人们熟知的「纳粹」,
而是拥有真实面孔和姓名的波兰人,
是这些受害者过往所熟识相交的人们:他们的同学、朋友、向他们买牛奶的人以及在街上闲话家常的人——同住在小镇里的邻人。
「大多数是年轻男人,他们非常享受抓捕和折磨犹太人的过程。」
「暴徒们拉着手风琴、吹着笛子,来掩盖妇女和孩子的尖叫声。」
「那些刽子手愈来愈兴奋,杀人的节奏也愈来愈快、愈来愈疯狂。」
「尽管事发之后一片惨状,他们还是搜刮死者身上的财物,因为据说犹太人会把值钱的东西缝进衣服里。」
证词、证据、凶手、杀人动机……参与犯罪的队伍随着真相大白不断扩大。
作者耗费数十年抽丝剥茧,展开比侦探小说还悬疑迭起、惊心动魄的历史解谜!
人类现代史上公认的受害者「波兰人」,原来也是屠杀的加害者?!
在面对和你敦亲睦邻的朋友同学、老师校长、鞋匠花匠或理发店老板娘……那些走在路上都会忍不住停下来闲话家常的亲密情谊,是怎么在一夕间消失无踪?那些亲密的邻人们又是如何心甘情愿地成为拿着斧头棍棒的刽子手?
★美国国家书评奖、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决选书单!
★翻译美、德、义、荷、西、法等多国语言出版!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各大国际媒体盛赞!
★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史坦纳、《战后欧洲六十年》历史学家东尼・贾德一致推荐!
★波兰语出版后,波兰举国震撼,成立国家记忆研究所(Institute of National Memory)重启耶德瓦布内大屠杀事件调查,并审判任何仍存活的或仍能负刑事责任的罪犯。
◎为何人会对周遭的暴力与仇恨冷漠以对?
◎我们又该如何不跨过那道蔑视人命的线? 本书引导读者思考现代社会普遍潜伏的危险———— 「一个社会的彻底瘫痪,最明显的就是对憎恨(resentment)的制度化。服膺于憎恨的人们受怂恿而相互敌视,彼此间的敌意如兽性本能般水涨船高。社会中任何细小的裂痕都可能迸裂为鸿沟,任何对立情绪都会不断恶化加剧。曾有一度,政府怂恿人们公开指责彼此,前者的队伍靠着冲突谩骂不断壮大,人们在无意识间逐渐不同程度地与政府共谋,镇压了他们自己。」——杨・格罗斯
「屠杀事件伤害了所有人,不管是受害者、加害者还是旁观者,而这些人到今日都还没能走出那伤害。」——作家、波兰文译者 林蔚昀
欧洲长期压迫、屠杀犹太人,除了「流散」造成「国家缺位」这个角度之外,本书也提供了社会史的解释。二战期间在一个波兰小镇,一半的人口(犹太人)在一个夏日,被他们的波兰人邻居掠夺、凌虐、屠杀殆尽。为什么?本书带领我们探索「波兰—犹太关系的阴暗面」。——吴介民
读《邻人》的过程中我一直想哭.....但是除了情绪的波动,它也让我能更深入肌理地了解波兰文化,了解今日许多波兰人的恐惧、脆弱、排外、自大又自卑的情绪是怎么来的,虽然很矛盾,但这些东西确实与波兰人的勇敢、坚强、热情、开放共存,像是与树共生的蔓藤。我想屠杀事件伤害了所有人,不管是受害者、加害者还是旁观者,而这些人到今日都还没能走出那伤害。虽然距离遥远,社会历史背景完全不同,我想这本书对台湾人也很有参考价值,我们都在学习如何正视伤害的眼睛,并且学习如何在伤害中继续共存下去。——林蔚昀
本书特色 ●历史总是不断颠覆历史,有时候我们以为的受害者其实才是加害者。而更可怕的是,我们都可能是这当中的一员:我恨你、我黑你、我抹消你的一切,只因你心中有着与我不同的信仰。而更可怕的是,我们都是有意识地成为了暴力的共谋者。
●这本书就像是一起残忍谋杀案的调查报告。真凶乍看在眼前,然而解开谜团更重要的是杀人动机!抽丝剥茧、心惊胆跳的叙事过程,有着读惊悚推理小说般紧凑强烈的画面感,而等在前方的真相却如此巨大到竟撼动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真相需要揭晓,但更重要的是当真相或是被发掘出的历史片段已然成为公开的资讯,社会的全体公民会选择用什么方式面对它?披露它?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格罗斯相信只要历史学家详尽记录蒐集那些未被倾听的灾难之声,罪行的记忆必定会在一代代人间流传下来。
名人推荐 ※专文推荐※(按姓名笔画排序) 伍碧雯 国立台北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周 健 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副教授
陈品谕 《转角国际》专栏作家
阎纪宇 风传媒执行副总编辑
※好评推荐※ 吴介民 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明璁 作家、社会学家
林蔚昀 作家、波兰文译者
房慧真 作家、记者
郭崇伦 联合报副总编辑、und全球了望主持人
颜择雅 作家、出版人
◢ 媒体、名人推荐 对于战争所引发的人类兽性的重要论述。——《纽约时报书评》
一个口耳相传的故事,永远不会终止……仇恨就这样在人类本性中渐渐根深柢固,随时会再次爆发。这是本书带给现代人类的预警。——《洛杉矶时报》
先锋性着作,大师级历史学家杰作。作者以非凡的叙事技巧讲述了一个震人心魄的悲剧,让本书在波兰获得极大反响,强行撬开了波兰现代史上紧闭且沉痛的一章。但《邻人》并不仅仅关于波兰,它更对这个时代和人类最紧密的种族问题做出了低回而激昂的反思。没有任何一经历或研究二十世纪的人,能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东尼・贾德,历史学家
本书揭露了尘封六十年的惊人真相,并在波兰重启新的历史自省。书中的提问却极具普遍性:「普通人」为何会突然心甘情愿变成「刽子手」?我们能从民族的历史中学到什么?现代人对于国家过往犯下的罪应如何承担且到何种程度?作者并未轻率地做出回答,但他以这段被消失的历史让人们以新的视野来思考。——大卫・恩格尔,纽约大学历史系希伯来与犹太研究教授
不论是从宽泛的二战时期犹太大屠杀来看,还是从波兰社会对大屠杀的反应此一更具体的问题来看,本书无疑是十年来我所读过最重要的着作。作者以生动的叙事提问,我阖上书时仍对其描写的事件震惊不已,同时又对于处理这沉痛、艰难、复杂主题所展露的智慧与技巧感到由衷敬佩。——安东尼・波隆斯基,波兰犹太史学者、布兰戴斯大学犹太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