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专业临床心理师撰写的手机世代教养专书
献给第一代要负起网路教养难题的滑世代父母
你曾想过有这么一天,
我们晚上最后看见的东西和早上睁开眼第一个要看的东西,竟是手机吗?
手机世代的孩子已无法待在游泳池的安全区开心划水,
而是必须游向一片网路与资讯所汇聚的广阔大海。
他们最迫切需要的就是驾驭网路海洋的能力,让他们得以尽情且自由地生活于未来世界。
资深临床心理师▲精华经验总整理 家庭亲身经历X临床社会经验
网路、手机、电脑、偶像,手机世代父母绝对需要的教养秘诀
教你如何与滑世代的孩子共处,带领孩子上网不上瘾,滑出亲子关系一片天
你曾想过有这么一天,我们晚上最后看见的东西和早上睁开眼第一个要看的东西,竟是智慧手机吗?
根据资策会数位服务创新研究所(服创所)智媒资料组的「2017年4G行动生活使用行为调查」报告指出,有51.5%的民众每天使用手机2~5小时,属于手机中度使用者;而有28.1%的民众每天滑手机超过5小时,属于重度使用者。显示手机和网路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十一世纪已经是个「永不下线」的手机世代。
而如今,1995年后出生的孩子被称为「i世代」,他们正是从小伴随着手机与网路长大的孩子,正是典型「永不下线」的手机世代。
他们没见过黑白的电视,甚至没看过智障手机。手机「本来」就是彩色的,「本来」就可以看影片,用手机来理解世界的一切是理所当然。日本有七成以上的小学生不会操作公共电话,显示现代孩子依赖手机之深,只要手边没有手机,遇到危险时连求救都可能有困难。
对手机世代的孩子来说,手机、网路是他们的工具、玩具,甚至是与朋友联系情感的管道;但对父母来说,手机、网路可能只是工作上的用品。这群在网路和银幕下长大的孩子,遇到的问题肯定与父母有极大的差异,身为父母的我们有办法协助他们处理问题吗?我们准备好了吗?或者来不及准备好的我们,已经和他们展开大大小小的冲突呢?
现在,就让临床心理师教我们如何跟上「滑世代」的脚步,带领我们与永不下线的孩子们一同面对这个可怕也可爱的网路世界。
本书特色
|临床心理师的精华经验总整理| 家有两个青春期女儿的资深临床心理师,汇集数十几年来的家庭亲身经历、临床社会经验,献给第一代要负起网路教养难题的滑世代父母。
|资深心理师的建议/心得/观察| 以资深临床心理师的角度,从数十几年来不断累积的实务经验中,给予最恰到好处的建议、心得、观察。
|深入浅出、浅白易懂的文字| 不讲深奥的心理学理论,不刻意扮演教养专家,以深入浅出、浅白易懂的文字娓娓道出与两个青春期女儿相处的点滴日常。
|三大单元X50篇文章,手机世代父母不可不知的教养诀窍| 手机世代的临床现象X临床心理师的手机世代X手机世代的社会现象,从临床诊间内的各样经历,到心理师亲身面对的家庭经验,还有身处手机世代每个人的社会问题,五十篇文章详细剖析滑世代的每个面向。
滑起来推荐
陈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疗所执行长
凯若/亲子类畅销书作家
廖翊君/作家、内容经纪人 这是一部议题丰富、观点专业,同时又深入浅出的好作品,让每一位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各种状况而感到不知所措并犹疑的家长,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与孩子之间安适的相处之道。(陈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疗所执行长)
在将所有教养问题归责在手机与贺尔蒙之前,读一读南琦的这本好书,让我们用一个「生命同路人」的角度来与我们的孩子相处,或许,我们不只协助孩子面对了他们的问题,更解开了我们自己的结啊!(凯若/亲子类畅销书作家)
然后有一天,南琦去刺青。「我刺在后颈~」南琦撩了一下头发,那是很有气质的图案。她刺青,除了自己原本就想尝试外,相信还有个原因是,她想与孩子们在一起。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心思,那是父母们无法走进的世界,南琦,用她的方式守护孩子的同时,也让孩子知道她是可以聊次文化,聊心情的妈妈。(廖翊君/作家、内容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