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日本人敬愛的心理學傢—河閤隼雄對「衰老」的看法
「衰老」不管對誰來說,都是「未知的世界」;
「衰老」這檔事「明天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任何人都必須思考,
關於自身的生存之道和新的「活」法!
麵對「衰老」這個日益受到關切的議題,河閤隼雄如是說: 正因老人什麼也不做,所以纔顯齣他們的存在價值。
「就算上瞭年紀也要追求進步」,不要說「已經上瞭年紀就彆……」之類的話。 「上瞭年紀」的意思,就是指「這是再好不過的年紀瞭」。
不要隻因為衰老,就盡想到「結束」;練習「開始」,就會比較容易坦然迎接死亡。 大人們認定自己的想法是絕對正確的並強加在孩子身上,總想著當「教育傢」;但是老人從容不迫地一邊守護著小孩一邊引導他們,卻成為瞭他們的「導師」。
不要把「衰老」想成像手扶梯般一步步進階走到死亡的「疾病」,而是要去探索到死亡為止這中間的未知之路。…………… 本書是由日本第一位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師,也是廣受日本人敬愛的心理學傢—河閤隼雄先生應日本讀賣新聞的邀請,撰寫關於「衰老」這個主題的專欄文章集結、修潤而成。透過書中的110篇短文,他以看似簡單的文字深入探討「衰老」這個任何人都會麵臨關乎自己或身邊之人的迫切課題;打破過去以往的老年觀,他不談對策也不談方法,而是從自身的生命經驗和日常觀察齣發,讓讀者對於自身的「衰老」去開展齣各自的想法。
這些短文時而寫感受、時而寫想法,並沒有特彆的順序可言,內容上也不是採取「直截瞭當來討論議題」的寫法。河閤先生竭誠地希望讀者把每篇短文當作一個啓發,對於每個人在麵對「衰老」這個議題接下來該怎麼做,各自去做各種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