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外交环境

台湾的外交环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
  • 外交
  • 两岸关系
  • 国际关系
  • 政治
  • 安全
  • 地缘政治
  • 中华民国
  • 亚太地区
  • 战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国总统川普高唱「美国第一」,基本上是在商言商,看来是盘算可以政经分离;美国副总统彭斯大肆批评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抨击对方透过威胁利诱,尝试影响美国舆论及政策;尽管如此,他还是指出「竞争并不总意味敌对」,强调川普明确表示仍希望跟中国建立建设性的关系。

  从江泽民到胡锦涛,基本上是服膺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大战略;而习近平则採取强人领导、高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难说这是防卫性的自我策励、还是攻击性的对外恫吓;同样地,也难断「一带一路」究竟是要突破美国的软围堵、还是想要一比高下。就国际关系的「权力转移」理论来看,中国若执意跟美国分庭抗礼,兵戎相见不可避免。

  两大之间难为小,台湾最好的盘算是左右逢源,最坏的情况是被联手夹杀,而维持等距则是折衷的选择。然,台湾人想要独立建国的愿望,中共敌视、国民党丑化,一丘之貉可以理解;但以「台独党纲」上台的民进党政府视之为畏途,在这回的九合一地方选举之后,意味民进党的阶段角色已尽,众人势必重新寻找定锚认同的对象。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施正锋


  现职
  .东华大学民族事务暨发展学系教授

  学历
  .Ohio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学系博士
  .Iowa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学系硕士
  .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学士

  经历
  .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院长
  .淡江大学公共行政学系主任

  服务
  .台湾国际研究学会理事长
  .台湾国际研究季刊总编辑
  .国家展望文教基金会荣誉董事长
  .台北市台中一中校友会文教基金会董事

  专长
  比较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经济、族群政治

  研究
  和平研究、民族主义、政党政治、选举制度、经济发展
 

图书目录

代序为什么我每年要出一本自己的书

美军在二次大战跳过台湾的决定
壹、美军在太平洋战争的战略
贰、美国战前对日本的『橙色作战计画』
参、海军与陆军的争辩
肆、先攻吕宋岛或台湾
伍、美军攻台的『堤路作战计画』

美国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对台湾的兴趣
壹、美国建国前后在亚洲的投石问路
贰、南北战争前到远东的美国海军
参、美国海军在十九世纪的发展
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发展
伍、加煤站、保护国、还是殖民地美国在镀金时期对台湾的觊觎
陆、牡丹社事件背后的美国因素
柒、美国在二次大战期间对台湾的盘算
附录︰美国海军陆战队到台湾

初探川普的大战略-牧师、掮客、还是恶霸?
壹、大战略的定义
贰、大战略的研究
参、战后美国的大战略
肆、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大战略
伍、川普是否有大战略
陆、美国面对挑战后的大战略
附录:对川普的看法

美国的中立政策与对中立的态度
壹、中立是美国的开国精神
贰、战后美国与欧洲中立国的关系
参、美国在冷战时期对于中立政策的态度
肆、结语

独立建国与外交承认
壹、国家的肇建
贰、独立建国的过程
参、外交承认的重要性
肆、外交承认的考量
伍、强权的外交承认
陆、美国的外交承认
柒、台湾人建国的困难点
捌、独派、绿营、以及本土派
玖、我是台湾独立运动的小兵加入台湾独立建国联盟三十年的前夕
附录1:各国独立日期
附录2:台湾独立的信念与中国统一的策略
附录3:都是为了五趴的选票
附录4:民进党的豪赌
附录5:「我主张台湾独立」的照妖镜
附录6:由和中、倾中、到亲中

国际政治中的小国
壹、前言
贰、如何定义小国
参、小国的外交行为及其解释
肆、小国可以选择的策略
伍、小国必须面对的课题
陆、小国可以发挥的影响力
柒、结语
附录:小国的自处之道

日本由甲午战争到一次大战的国际情势
壹、前言
贰、日俄战争前后十年的情势
参、甲午战争前后的日韩关系
肆、由黑船开国到偷袭珍珠港
伍、由清末到民国的日中关系
陆、结语

由民族自决权看台湾的主权取得
壹、前言
贰、由「台湾地位未定论」谈起
参、只有外来政权,何来母国
肆、中国又不是台湾的宗主国田无交、水无流
伍、台湾与美国的定位要吃苍蝇自己抓
陆、现在,台湾是台湾人的祖国
柒、     民族自决权的行使公投不是充分、也不是必要条件
捌、国家主权的取得
玖、台湾内部的自我矛盾与困惑
拾、结语
附录1︰科索沃独立的观察
附录2︰棍子策略,其实你们不懂我们的心
附录3︰克里米亚的公投宪法战经验
附录4︰马靴不能当雨鞋、蓑衣不能当大衣,更何况脖子上的刀

中国的民族主义
壹、前言
贰、马列主义与民族主义
参、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肆、中共对于民族主义
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民族主义
陆、习近平的认同观
柒、代结语:辜宽敏的「兄弟之邦」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附录2:毛泽东的〈中华民族〉(1939)
附录3:毛泽东的〈新阶段〉(1938)
附录4:引用文件

加拿大与美国的经济关系(施正锋、吴珮瑛合着)
壹、加拿大自由贸易的政治经济
贰、加拿大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参、由「美加自由贸易区」到「北美自由贸易区」
肆、由经济整合到政治整合
伍、结语
附录1: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排行
附录2:美、加、卢、日等国及OECD国家进出口佔GDP百分比
附录3:加拿大历年来的总理名单

附录一 中国国际打压及我国国际参与策略
壹、学术组织或民间团体
贰、入住旅馆或是邮购
参、学术资料平台
肆、建议
伍、台湾不缺中国的黄鼠狼拜年

附录二 两强竞逐与台湾
壹、跛鸭总统草蜢弄鸡公
贰、美中夹缝中的台湾
参、会叫的狗不会咬人
肆、美中竞逐下的台湾大选

附录三 对中国的一些看法
壹、中国就是吃定台湾
贰、「陆客」不来又怎么样
参、蔡打安全牌,不得罪任一方
肆、对岸不急,我们何必焦躁
伍、台湾与中国既非一家、也不亲

附录四 外交上的突围
壹、陆甘复交,红尴尬、绿敷衍
贰、谈台湾与日本在沖之鸟礁的渔业冲突
参、巴拿马之行,谁在试蔡的底线?
肆、蔡没有掉入一中框架的道理
伍、面对中国的地动山摇,台湾更应该展翅鹰扬
陆、台湾对于朝鲜半岛局势应该有自己的战略思维
柒、新南向政策的初探
捌、一名职业外交官的往生
代跋国际局势分析
 

图书序言

代序

为什么我每年要出一本自己的书


  将近二十年,我每年在过旧历年前后,也就是寒假的时候,会忙着出版一本自己的着作。一些朋友会客气地以着作等身勉励,我则循例回答这是量产,意思是滥竽充数。当然,就实务而言,这几乎已经是成为习惯性的责任,因为必须为大家一起创立的「台湾国际研究学会」募款,跟亲戚、好友、以及同学开口,双手空空的,总是觉得相当腼腆,寄一本书过去,算是迟来的圣诞卡、或贺年卡。话又说回来,背后其实是有不堪回首的经验。

  好多年前,还在淡江大学教书的时候,有一回在某立委在青岛东路的研究室,筹备一场学术研讨会,客人进进出出,难免要寒暄一番。没有想到一位不算熟的人很直白地问我:「施教授,你当副教授那么久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升到正教授?是不是学术研究不认真?」当下听到这样的质问相当羞愧!学术界的升等跟聘任、研究计画、及荣誉奖项一样,除了本身的努力、及专业的肯定,还有许多不是本身能决定的因素,不要说外人不知道、连本身也很可能永远不清楚。

  自认为还是相当认真的米虫,在教学、研究、以及服务的三大要求下,上课战战兢兢、社会服务全力以赴,从事研究则有点是看天田,如果人家不认识你,学术研讨会不会找你来共襄盛举。我不是国内政治学科班出身,还好,每年有国际关系的年会可以投稿、加上两年一次的国际和平研究年会,不过,毕竟是英文写的论文,没有国内的市场。另一个途径则是主动帮人家规划研讨会,自己也可以顺便写论文,一兼两顾、摸蛤仔兼洗裤,有点像是策展人也下海。

  当然,也不是说你有一些学术上的业绩就可以升等,人家摆明,必须认为有资格了就会告诉你。当时年轻气盛、偏偏就是不信邪,申请案当然被打回票,更惨的是,要吊死你还要自己编绳子,相当悲惨。我当然只好更加努力,即使私立学校的老师未必拿得到国科会(现在的科技部前身)的计画,每年可以透过书来获得甲等奖,一方面自我鞭策,另一方面是想要表达,尽管是学术界跑单帮的,落单户也有翻身的一天,也就是所谓「Every dog has its day」。

  话又说回来,当年之所以能升等,也是经过人家提点是时候了。由于意兴阑珊,就交给助理去处理,连申请表的签名都是用盖章的。日后到东华大学担任院长,除了行政会议,我只愿意参加教评会升等审查,至少可以在校级帮同仁捍卫,毕竟外部的专业审查被干扰应该降到最低的程度。在三年主管任内,升一名正教授、八名副教授、一名助理教授,有尽到责任。

  当然,做人还是要谦卑一点,所以自诩有好几个学术论文的收纳桶,包括内政、外交、以及族群,近十多年则加上原住民族,哪一个凑足8-10篇就可以装箱(出版)、收纳桶等着再放新装。感谢牵手的体谅,每年可以动用年终奖金,去出版好像不会畅销的书。回头来时路,学术界就是社会的缩影,各种无形的力量相互纠结,特别是威权时代留下来的结构性遗绪。

  由于我的安全记录不好,能偷熘回国是祖上有德,更不用说能混进大学。也因此,所有的处罚都落在内人身上。还记得有回她的主管问道,「听说你先生是什么教授会的」?她很勇敢地回了一句:「请问,翁婿(丈夫)参加台湾教授协会,究竟佔了升等多少百分比?」尽管如此,这些都是陈年往事,只要年轻学者不会再有同样的事,就过了吧!

  补注:我每年都会使用书目卡计画一年的论文撰写,2018年总共写了十一篇,加上朋友要翻译一篇,也许是因为狗年。不断地挖掘问题去处理,那是知识份子的天责。没有写论文,宛如行尸走肉。外界看到的都是官场的学者,那是学而优则仕,有学位未必优,给社会不好的观感。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