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在远处发生,没看见不等于不存在。
突破资本主义的毁灭性漩涡,我们可以怎么做?
享誉国际的重量级思想家柄谷行人,苦斗十年以上的经典之作
你的行为,永远不可以把人性──你的人格以及其他所有人的人格中的人性──仅仅当作手段来运用,必须始终视其为目的。──康德
乍看之下,商品是简单平凡的东西。然而对它进行分析就会明白,它其实是很麻烦的东西,充满了形而上学的歪理与神学的偏执。──马克思
本书是日本当代思想家柄谷行人于2001年出版的划时代着作,首次提出以交换模式观察历史的观念,更提出「资本-国族-国家」三位一体的视点,以及超越之道,开启日后《世界史的结构》、《帝国的结构》等重量级着作的思考工作。
柄谷行人深感资本主义带来贫富不均、社会不公、环境破坏,甚至让第三世界承受第一世界经济进步制造的恶果,试图结合近几个世纪以来的历史经验与哲思,建构出具实践性的思想体系以改变世局。
全书紧扣「移动的批判」(transcritique)概念,在伦理与政治经济学领域,以及康德式批判与马克思式批判之间移动、转码(transcoding),试图回答足以扭转现今局面的几个关键问题,如:道德有无普遍性?如何超越资本主义?
在本书中,柄谷找到了对抗资本制经济的可能──从「流通过程」(受雇、购买)下手,将能创造出不同本质的市场经济。从这理念出发,他鼓励成立小型共同体,以区域性的生产与消费对抗大财团,以期突破资本主义的重围。
只有当劳工运动同时也是消费者运动,
才能突破它局部性的限制,具有普遍的意义。──柄谷行人
本书特色 ★《世界史的结构》的源起,面对资本主义苦斗十年的结晶!
★从康德与马克思思想获得启发,在「移动」与「视差」中探讨:道德是否有普遍性?我们是否可能超越资本主义?
★不当资本主义的顺服者,我们可以怎么做?纳入纯然异质性的「他者」,找到实践的可能答案!
名人推荐 ※郑重推荐(按姓氏笔画排序)※
孙大川|监察院副院长
陈光兴|国立交通大学亚太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张历君|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
张铁志|文化评论家
黄雅嫺|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杨文全|宜兰「俩佰甲」友善耕作小农社群创办人
董启章|小说家
万毓泽|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赖青松|谷东俱乐部发起人
龚卓军|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好评推荐 「我看到一位期盼自己具有行动力的知识人,如何勇敢地踏入古今中外复杂的知识丛林,调度一切可能掌握的资讯,和那些理论巨人对话,为自己开辟出一条实践的康庄大道。」──孙大川 Paelabang danapan (监察院副院长、国立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今天的社会企业、小农经济、NGO、NPO 组织,随着传统劳工运动渐渐失去实质力量,各种新型态的『生产者-消费者』运动,却逐渐兴盛,不论是针对环境保护议题、女性主义问题、少数族群与移工问题、传统领域运动,新的生产─消费循环过程,都足以在某些时候,撼动『国族─资本─国家』这样的庞然结构。」──龚卓军(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