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奇莱雅族神话与传说及火神祭

撒奇莱雅族神话与传说及火神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撒奇莱雅族
  • 原住民文化
  • 神话传说
  • 火神祭
  • 台湾原住民
  • 文化人类学
  • 民俗学
  • 宗教信仰
  • 传统文化
  • 萨奇莱雅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07年正名的撒奇莱雅族,分布于花莲奇莱平原,受十九世纪末期加礼宛事件影响,族人的文化长期被隐没在历史洪流中。经实地口传调查与研究,本书揭开撒奇莱雅族口传神话与传说之多元面向,包括完整的故事分类,进一步看见撒奇莱雅族最深层的生命史。此外,对播粟祭、捕鱼祭、收成祭、丰年祭与收藏祭等民族志纪录,以及为纪念加礼宛事件中丧生的头目与族人而举行的火神祭,皆有第一手的口传採访、踏查与记载,是了解撒奇莱雅族必备参考典籍。

本书特色

  1.台湾原住民十六族当中,撒奇莱雅族是2007年正名的第十三个原住民族。主要分佈于花莲奇莱平原的撒奇莱雅族,十九世纪末期因受汉人压迫发生加礼宛反抗事件,事件后族人逃逸融入阿美族之中,因此在日人后来的旧惯调查中无法被明显辨识。80年代后,族人开始重新建立撒奇莱雅族口传相关历史与文化,终于在2007年正式成为台湾原住民其中一族。本书即正名后的撒奇莱雅族神话与传说之实地口传调查。

  2.2006年部落举办首次火神祭(Palamal),此为纪念加礼宛事件中丧生的头目古穆夫妇,古穆头目被后人尊为「火神」。除了一年四季的农渔祭仪──播粟祭、捕鱼祭、收成祭、丰年祭与收藏祭之外,火神祭已成为撒奇莱雅族近代非常重要的祖灵祭典之一,也是造访其部落不可错失的原乡深度旅游,本书有极为详尽的口传与民族志纪录。

  3.神人与巨人(阿里嘎该)传说是花莲地区非常重要的妖怪传说,除了阿美族有相关传说,撒奇莱雅族也广为流传族内的版本,神话与传说反映的是一族原始心理与文化内涵的重要资产,本书採实地田野调查口传文学,与文献纪录互相参照,是阅读撒奇莱雅族文化不可缺的用典。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田哲益(达西乌拉湾.毕马)


  南投县信义乡人,省立屏东师专史地组,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毕业。族籍:布农族峦社群卡豆诺兰人,族名:达西乌拉弯.毕马。曾任南投县政府国语指导员、常民文化通讯轮值主编、原舞者布农乐舞顾问、南投县史馆谘询委员、南投县原住民事务委员会委员。现任台湾布农文化艺术团团长、南投县布农文化学会顾问、《台湾源流》杂志编辑、理事。学术研究包括台湾原住民文化、中国民俗学、中国民间宗教及其神话与传说、中国佛寺历史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等。出版有【台湾原住民传说】《布农族神话与传说》(晨星文化)等十册、《众里寻她:南投县邹族口传文学与历史》(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台湾原住民社会运动》(台湾书房)、《图解台湾十二生肖志》(晨星)等。2015年获南投玉山文学贡献奖。
 

图书目录

推荐序  
浴火重生的撒奇莱雅族神话世界
──田哲益《撒奇莱雅族神话与传说及火神祭》序  洪清一(lakih-lo'oh)│ 国立东华大学教授
作者序  重燃光荣的火花  

第一章  撒奇莱雅族发祥历史传说
第二章  撒奇莱雅族的历史
第三章  撒奇莱雅族巴拉玛火神祭
第四章  达固部湾战役传说故事
第五章  达固部湾与加礼宛战役纪念园区的故事
第六章  撒固儿部落文化祭祀广场的故事
第七章  撒固儿部落入口意象传说故事
第八章  撒奇莱雅族的神祇神话与传说故事
第九章  撒奇莱雅族智慧之神福通神话传说故事
第十章  撒奇莱雅族祭仪神话与传说故事
第十一章  撒奇莱雅族祭物与祭器神话与传说故事
第十二章  撒奇莱雅族社会组织传说故事
第十三章  撒奇莱雅族太阳与月亮传说故事
第十四章  撒奇莱雅族器物与服饰传说故事
第十五章  撒奇莱雅族变异神话传说故事
第十六章  撒奇莱雅族阿里嘎盖神话传说故事
第十七章  撒奇莱雅族婚丧爱情神话传说故事
第十八章  撒奇莱雅族劝戒性神话传说故事
第十九章  撒奇莱雅族贤达的事迹

图书序言

作者序

重燃光荣的火花


  有关于撒奇莱雅族,比较完整而深入的研究,目前仍然罕见。由于清季(1878年)「达固部湾战役」,清军大肆屠杀撒奇莱雅族人,自此族人隐藏于阿美族人的部落中「隐姓埋名」达一百二十九年,至2007年1月17日才得以恢复族名,重返历史舞台的脉动中。

  研究台湾历史,花莲奇莱平原的历史,对于曾经是奇莱平原最重要且最强大的族群撒奇莱雅族,总是轻描淡写,语焉不详,甚或一字不提。忘记甚至湮没了撒奇莱雅族数千年就已经长久居住在奇莱平原的历史了。对研究台湾的历史,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遗憾,形同一部跛脚历史。

  对于因避难、逃亡、避免被追杀和报复,而长期隐形于他族部落的撒奇莱雅族人,社会大众都对他们很陌生,但是他们仍然存在于奇莱平原上,和迁移寿丰乡、瑞穗乡、凤林镇,甚至于桃园市等,都有撒奇莱雅的族人,是活生生的人群。

  自2006年7月1日,撒奇莱雅的族人为了让世界知道,他们仍然是一个完整的族群,举行了「百年首次火神祭」,祭祀当年「达固部湾战役」(1878年)被清军灭族性的火烧攻击与屠杀牺牲的勇士与殉难的族人,还有逃难过程中夭折的婴孩儿童等,及英勇的大头目Komod padiek(古穆.巴立克)和其妻Icep kanasau(伊婕.卡娜哨)被清军凌迟处死的伟大情操。头目Komod padiek被族人封为(火神),Icep kanasau被族人封为(火神太)。自此,每年举行「火神祭」,至今已经十二个年头了。

  日治时期,开始对台湾原住民族调查分类,在原住民「九族」当中,并没有撒奇莱雅族,是被归类于阿美族中。田代安定、罗大春将撒奇莱雅族定位于阿美族中的南势阿美,以前的文献撒奇莱雅族被归在崇爻八社里。

  若以地理区域作为依据,伊能嘉矩的奇莱阿美,似乎比南势阿美更为妥切。撒奇莱雅族因为传统就居住在奇莱平原上(今花莲市),因此归类上属北部群或是南势阿美。

  1897年,鸟居龙藏《东部台湾阿眉种族の土器制造に就て》中,以秀姑峦溪为界,把阿美族分成两群。1899,伊能嘉矩《台湾蕃人事情》里把阿美族分成恆春阿美、卑南阿美、海岸阿美、秀姑峦阿美、奇莱阿美(南势阿美)。这样的分类法成为日后学者对阿美族的分类标准。到鹿野忠雄三群分类法,即北部阿美群(即南势阿美)、中部阿美群(包含秀姑峦阿美)、南部阿美群(包含卑南阿美与恆春阿美)。

  最早独立提出讨论撒奇莱雅族的特殊性是移川子之藏。1935年与宫本延人、马渊东一合着的《台湾高砂族系统所属の研究》就曾专门讨论撒奇莱雅族的历史、口碑传说与语言,但是仍然归在南势阿美里。

  民国后,1990年7月,李来旺校长发起恢复举办祭祖大典。

  2003年3月,开始讨论「正名」议题。2004年7月10日,开始民族正名运动。2005年10月13日,向行政院申请正名。2006年7月1日,举行「火神祭」祭祀「达固部湾战役」牺牲的先烈。2007年1月17日,终于获得官方承认成为第十三个台湾原住民族「撒奇莱雅族」。

  本书以「火神祭」为主轴,探讨撒奇莱雅族的历史源流与文化及其神话与传说故事。非常感谢撒固儿部落前任头目黄德勇(Komod bulaw,古穆.布劳)的协助并到事件现场亲自解说,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也感恩同学洪清一博士帮我写了一篇序文,做为本书之导读。更冀望撒奇莱雅族族运昌隆,蒸蒸日上,又在奇莱平原上重燃光荣的火花。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