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典藏版)

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河合隼雄以「日本故事探究日本人深层心理与文化」之经典代表作,荣获日本文化评论重要奖项──大佛次郎奖
  ★全新收录〈序说 国际化的时代与日本人的心〉,披露河合隼雄的研究初心与方法论


  河合隼雄在战败后日本学术圈的地位,
  正在于创造以研究故事为主的学术流派。——鹤见俊辅

  二次大战后,日本改弦易辙、全面拥抱欧美文化,却在不觉中丢失了自我认同。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发现西方的自我概念无法直接套用于日本人的内在,因此借镜荣格学派研究童话的路径,试图从日本民间故事中探索自身文化的根本。

  河合隼雄说:每一则故事都很耐人寻味,想做很多分析,所以找不到一个贯穿的主轴。后来赫然发现,若从「女性意识」切入,就能贯穿整体。

  他从耳熟能详的「浦岛太郎」、「鹤妻」等看似以空无、悲叹结尾的故事中,找到了不同于西方以男性意识作为确立自我准则的女性意识。日本社会的表层结构看来是父权的威权社会,然而就其深层结构观之,却是具有女性意识的柔性社会。

  在本书中,河合隼雄比较日本民间故事与西方神话传说,一方面梳理出人类相同的深层心理,一方面则从中刻画日本人独特的自我。此脉络不仅是一趟探究日本人深层心灵结构之旅;观看看似隐性的女性意识,更刺激着同为亚洲人的我们思考现代化中的自我认同。

  作者将分析焦点摆在日本民间故事的女性主角,从开篇谈隐身而去的女性,到有忍耐力的女性,最后是振作起来产生自我意志的女性,读来彷彿女性透过这整本书逐渐改变,是一部故事性非常高的作品。——河合俊雄

共同推荐

  〈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浩威(精神科医师、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兼执行长)
  李永炽(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
  吕旭亚(苏黎世国际分析心理学院毕业、IAAP荣格分析师)
  周慕姿(心曦心理谘商所所长)
  洪素珍(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IAAP荣格分析师)
  陈文玲(国立政治大学广告学系教授)
  茂吕美耶(日本作家)
  新井一二三(日本作家、明治大学教授)
  魏宏晋(心灵工坊成长学苑讲师)

 好评推荐

  河合隼雄是我非常崇敬的心理学家,也是我对童话分析的启蒙大师。《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这本书,除了有丰富的故事、令人目不暇给的分析外,其笔触,就如同邻家学识丰富的老爷爷,与你分享许多他观察、蒐集、整理出的各种「文化的心灵层面」,这种关乎「集体潜意识」的心理层面观察,实际上离我们并不遥远,仍然深刻地影响现在的日本人,甚至也影响着与日本文化接近的我们。——周慕姿(心曦心理谘商所所长)

  「弒母」不是个体化的必要条件,这只是西方以男性为表征的理性原则的象征性表达,也是西方二元对立哲思的简化。若採以东方的和谐原则,故事的说法便见不同。比如,如河合隼雄所举例的,面对各种鬼妖威胁时,日本民间故事很少出现直接冲突击杀的场面,反多以委婉的方法处理,如餵食石头、草药阻避等,更离奇的还逗鬼发笑,甚至成为家人共处的情节……,这种种「怪招」,无非是避祸之外,还希望求全。本书中,多的是各类相关故事的描写,经作者分析后,更为生动深刻,于此不加赘述,留待读者自行阅读发掘,以增乐趣。——魏宏晋(心灵工坊成长学苑讲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河合隼雄 Hayao Kawai, 1928-2007


  出生于日本兵库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数学系。1962年赴瑞士苏黎世荣格学院学习,是第一位取得荣格分析师资格的日本人。持有世界沙游学会执照,为该会创始人之一,也是日本沙游治疗的主要推动者。曾任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临床心理医师学会会长、京都大学荣誉教授等职。

  河合隼雄以深厚的心理学知识为基础,长年针对日本文学、政治、教育、社会问题等不同领域进行论述、对话。着作甚鉅,其中《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一书曾荣获大佛次郎奖,《高山寺的梦僧:明惠法师的梦境探索之旅》荣获首届新潮学艺奖。其他重要着作包括《孩子与恶》、《转大人的辛苦》、《青春的梦与游戏》、《故事里的不可思议》、《阅读孩子的书》、《阅读奇幻文学》、《佛教与心理治疗艺术》、《源氏物语与日本人》、《神话心理学》、《民间故事启示录》、《活在故事里》(以上皆由心灵工坊出版)、《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与村上春树合着)、《原来如此的对话》(与吉本芭娜娜合着)、《走进小孩的内心世界》、《心的栖止木》等。

编者简介

河合俊雄


  京都大学教授、荣格分析师。1957年出生,其父为日本已故心理学泰斗河合隼雄,于1990年于苏黎世荣格学院取得分析师执照。他目前亦身兼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副理事长、日本荣格派分析家协会副会长、河合隼雄财团代表理事。近二十年来,陆续从事多项日文版心理学相关书籍之编着译介。他的文章与着作已有英语、德语及中文版发行。个人着作包括《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从《1Q84》的梦物语谈起》(心灵工坊出版)、《概念の心理疗法物语から弁証法ヘ》、《ユング魂の现実性》、《心理临床の理论》。

译者简介

广梅芳


  临床心理师,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暨组织心理硕士,日本九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定期在国际学会和期刊上发表心理学相关研究,以及翻译十余本心理学书籍,拥有十年以上跨国企业高管经验,现旅居丹麦执业。译作有《走进父亲的花园》(探索)、《艾瑞克森:自我认同的建构者》、《忧郁心灵地图》、《慾望之心:了解赌徒心理》(张老师文化)、《理性的艺术》(心理)、《爱,上了瘾》(心灵工坊)等。(负责本书全文(包含〈解说〉、第一章到第九章、附篇及索引)翻译)

林咏纯

  台湾大学物理系、地质系双学士,日本九州大学艺术工学府硕士。曾在民间研究机构担任日文研究助理,现为专职日文译者。译有《转大人的辛苦》、《阅读奇幻文学》、《神话心理学》(以上为心灵工坊出版)、《阿德勒勇气整理术》、《亲情救赎》、《洗脑》等书。(负责本书〈序说 国际化的时代与日本人的心灵〉、〈后记〉、〈岩波现代文库版后记〉及〈典藏版编者后记〉翻译)

 

图书目录

│典藏版推荐序1│初遇河合隼雄/周慕姿
│典藏版推荐序2│对日本社会影响最深远的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新井一二三
│典藏版推荐序3│落霞与孤鹜齐飞:一个文化与理论辩证提升的深度心理叙事/魏宏晋
│二○○四年中文版推荐序│日本人的深层心理/李永炽
│二○○四年中文版作者序│中文版序/河合隼雄

序说 国际化的时代与日本人的心灵

│第一章│禁忌的房间
黄莺之居
文化差异的问题
意识体系
究竟发生了什么?
隐身而去的女性

│第二章│不吃饭的女人
山姥
母亲的形象
葫芦
打退山姥

│第三章│鬼笑
夺回美女
日本的神‧希腊的神
打破母=女结合的力量
露出性器
鬼的笑

│第四章│姊姊之死
天鹅姊姊
异性手足
姊与弟

│第五章│两种女性形象
浦岛太郎
母与子
龟与龟姬
乙姬——永恆的少女
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

│第六章│异类女性
鹤妻
异类妻子
世界的异类婚姻故事

│第七章│有耐力的女性
没有手的女儿
东、西方的「没有手的女儿」
幸福的婚姻

│第八章│老翁与美女
火男的故事
老人意识
父女结合
水底的三元结构
第四位元

│第九章│有自我意志的女性
烧炭富翁
女性的意识
神圣的婚姻
完全性

│附篇│
黄莺之家
忠实的约翰
三眼男
不吃饭的女人
鬼笑
天鹅姊姊
浦岛太郎
鹤妻
没有手的女儿
火男的故事
烧炭富翁

后记
岩波现代文库版后记
典藏版编者后记/河合俊雄
解说/鹤见俊辅
「故事与日本人的心」选辑 发刊词/河合俊雄

附录一 索引
附录二 延伸阅读

图书序言

序说 国际化的时代与日本人的心灵
 
西洋近代的自我

 
我在一九五九年以傅尔布莱特奖学金留学生的身分前往美国留学时,遭受到相当严重的文化冲击。我的思维从小就比其他同年龄的孩子更理性、更合逻辑,所以经常因为日本大人的不理性、不合逻辑而气愤。日本战败让我的这种倾向变得愈来愈强烈,我甚至觉得西方近代的科学思考才是唯一的正确方法。所以我原本以为自己是个西化的人,但实际来到美国之后,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仍让我惊讶。
 
尤其他们尽可能试着将想法明确化为言语的态度,特别是强烈连结到自我主张的时候,总让我觉得「真服了你们」。对日本人而言稀松平常的事情,似乎也有许多看在美国人眼里觉得不可思议。而当美国人将明确的逻辑层层堆叠起来的时候,身为日本人的我却觉得他们遗漏了最重要的事物。话虽如此,我也不认为日本比较好。我曾陷入当美国人攻击日本人时想为日本说话,但如果日本人聚在一起说美国人坏话,我也会反过来想帮美国人辩护的两难境地。
 
后来我逐渐发现,当两者彼此以带有亲切、责任感、信赖等价值的言语攻击或批判对方时,对彼此的理解程度都很浅薄,因此在以这样的价值观责备对方之前,应该去了解两者在心灵状态上的基本差异。关于这点,我之后会以父性原则与母性原则的区分来釐清两者之间的不同,譬如「亲切」是源自于父性原则还是母性原则,呈现出的状态将会大相迳庭。因此如果没有发现这点,可能就会发生断定对方「不亲切」的状况。
 
埃利希.诺伊曼(Erich Neumann)的着作《意识的起源与历史》,以具体化的表现鲜活地描述了西方近代确立的「自我」与其建立过程。我至今仍难以忘记在瑞士留学时读到本书的感动与冲击。本书也将极为简略地介绍诺伊曼的理论(原文书第二十至二十六页)(编註:本书的原文书页码为贴近内文下方之数字)。他的理论非常明快,并且强而有力带给读者体验性的理解,我一方面为此而感动,另一方面也领悟到日本做为一个整体,尚未到达确立这类「自我」的阶段,因此受到强烈的冲击。自此之后,诺伊曼的理论就一直是我经常在心里参照,并且必须对抗的存在。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