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sign CC超强数位排版达人必备工作术:文书排版、书册制作、互动电子书一本搞定(附光碟)

InDesign CC超强数位排版达人必备工作术:文书排版、书册制作、互动电子书一本搞定(附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InDesign CC
  • 排版
  • 书籍设计
  • 电子书
  • 互动设计
  • 文书处理
  • 出版
  • 设计软件
  • 教程
  • Adobe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InDesign是Adobe公司所开发的版面编排软体,透过本书的详实介绍,可以让初学者建立正确的排版观念,配合范例解说与步骤演练,可快速熟知InDesign的各项功能技巧。

  → 带领学习者最正确的设计完稿概念,有系统的学习编排知识,让学习者以不变的规则应付多样的设计需求,以及用最少的时间来完成各种类型之平面媒体编排。

  → 长篇文件或书册编排都能轻松上手,以最有效率的编排方法,节省修改的工作时程,快速晋身成为美编高手。

  → 无论是自学者,还是学校老师或补习班教学,本书不仅适合选做教材,亦是本极为理想的必备参用书籍。

本书特色

  InDesign入门最棒学习参考书,自学者的绝佳帮手


  ◆ 排版流程、排版知识、主版、图像置入、书籍装订等概念详细介绍,让初学者对数位排版有基本认知。
  ◆ 由浅入深的文字配合易学易懂的图解说明,加深学习者的印象与使用技巧。
  ◆ 内附完整范例与相关图档,方便自学者操作练习。
  ◆ 加强互动式电子书的介绍与说明,轻松学会互动式PDF和EPUB格式文件的制作。

  建构扎实的排版基础,让您快速晋升成为美编高手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主题的、详细的图书简介,旨在提供丰富的内容信息,同时完全避开您提供的特定图书内容。 --- 图书名称: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从理论基石到前沿应用 图书简介: 开启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之钥:全面、深入、实战驱动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机器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人工智能水平的核心指标。本书《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从理论基石到前沿应用》并非一本浅尝辄止的入门读物,而是一部为希望系统掌握自然语言处理(NLP)核心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复杂现实问题的研究人员、高级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深度指南。 全书以当前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为技术支撑,系统梳理了NLP领域数十年的发展脉络,并聚焦于近五年来,特别是Transformer架构横空出世后所带来的范式革命。我们摒弃了对过时技术的冗长描述,直击当前工业界和学术界最关注、最实用的核心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的夯实与数据准备(The Foundations) 本部分旨在为读者打下坚实的数学和模型基础。我们将从概率论、线性代数在NLP中的应用开始,快速过渡到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如隐马尔可夫模型(HMMs)和条件随机场(CRFs),作为对比和理解现代方法的参照。 核心聚焦于词嵌入技术(Word Embeddings)的演进。我们不仅会详细解析Word2Vec(CBOW与Skip-gram)的原理,深入探讨其负采样与窗口机制的优化;更会深入剖析GloVe如何融合全局统计信息,以及FastText如何通过子词信息处理OOD(Out-of-Vocabulary)问题。每一章节都配有大量的代码示例,确保读者能够亲手复现这些经典算法的训练过程,理解向量空间中语义和句法的表达方式。 第二部分:循环神经网络与序列建模(RNNs and Sequence Mastery) 本部分深入探讨处理序列数据的核心网络结构——循环神经网络(RNN)及其变体。我们将详细拆解标准RNN在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上的内在缺陷。 随后的章节将重点讲解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内部工作机制。通过精细的结构图解和公式推导,读者将清晰理解“遗忘门”、“输入门”和“输出门”如何协同工作,实现对长期依赖关系的有效捕获。我们还将涵盖Bidirectional RNNs(双向RNN)在序列标注任务中的优势,并讨论如何利用Beam Search等解码策略优化生成任务的结果。 第三部分:注意力机制与Transformer架构的革命(The Attention Paradigm Shift) 这是本书的核心与亮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彻底转向现代NLP的主流架构——Transformer。我们首先回顾了早期基于Seq2Seq模型中的“软注意力”(Soft Attention)机制,理解它如何解决了传统Encoder-Decoder结构的信息瓶颈。 随后,我们用数个章节的篇幅,极度细致地剖析Transformer的Encoder和Decoder结构。这包括: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的矩阵运算细节、多头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如何捕捉不同表示子空间的信息、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的必要性与实现方式,以及Layer Normalization的作用。读者将不再满足于停留在“它有效”的层面,而是能够完全掌握其内部的数学逻辑和计算效率的提升来源。 第四部分:预训练模型的深度剖析与应用(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 理解了Transformer的结构后,本书进入了对当前最前沿的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实战分析。我们将系统介绍BERT系列模型(如BERT、RoBERTa)的掩码语言模型(MLM)和下一句预测(NSP)任务,重点解释其双向上下文的训练优势。 随后,我们深入探讨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s)如GPT系列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文本生成、故事续写、以及零样本(Zero-shot)和少样本(Few-shot)学习中的强大能力。书中会详细对比BERT族与GPT族在预训练目标上的根本差异,以及它们如何决定了模型在下游任务中的适用性。 第五部分:高级应用与前沿探索(Advanced Tasks and Frontiers)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覆盖了NLP的多个关键应用场景: 1. 问答系统(QA): 从抽取式问答(SQuAD任务)到生成式问答,涉及Span Prediction和摘要生成技术的结合。 2. 文本摘要(Summarization): 对比抽取式摘要(TextRank/LexRank)与生成式摘要(Sequence-to-Sequence with Attention)的优劣,并讨论覆盖率惩罚机制。 3.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探讨神经机器翻译(NMT)的训练技巧、束搜索解码的优化,以及如何评估翻译质量(BLEU, ROUGE)。 4. 知识图谱与关系抽取: 探讨如何使用深度学习模型从非结构化文本中识别实体和关系,构建结构化知识库的方法。 全书的每一章节都辅以基于PyTorch和TensorFlow 2.x的完整代码实现,代码风格清晰、注释详尽,力求读者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立即动手实践,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希望在AI领域深耕的工程师的必备参考书。掌握本书内容,即意味着掌握了当前构建高性能、高智能语言系统的核心技术栈。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言

CHAPTER 01 数位排版的入门黄金课程
1-1 印刷排版流程
1-2 印刷排版的基础知识
1-3 主板与跨页
1-4 文字排版的基础知识
1-5 图像置入的基础知识

CHAPTER 02 InDesign 操作懒人包
2-1 InDesign 操作介面
2-2 设计辅助工具
2-3 萤幕模式
2-4 视窗显示效能
2-5 管理工作环境

CHAPTER 03 第一次数位排版初体验
3-1 新增文件
3-2 配置图像框
3-3 图片的置入与编辑
3-4 文字的加入与编辑
3-5 转存档案

CHAPTER 04 文件版面设定关键技巧
4-1 建立新文件
4-2 修改文件
4-3 编辑主板
4-4 范本的储存与使用
4-5 编辑页面内容

CHAPTER 05 框架功能彻底研究
5-1 框架种类
5-2 建立图形框架
5-3 建立文字框架
5-4 文字加入至文字框
5-5 图形置入图形框

CHAPTER 06 色彩管理的百变应用
6-1 颜色面板
6-2 渐层面板
6-3 色票面板1

CHAPTER 07 路径绘图的私房秘技
7-1 绘图工具
7-2 编修路径外型
7-3 图形运算与变化
7-4 线条控制面板

CHAPTER 08 文字编排的流行创意
8-1 变更书写方向
8-2 显示隐藏字元
8-3 文字框上彩
8-4 文字溢排与链结
8-5 排文设定
8-6 内文编辑器
8-7 格点文字
8-8 沿路径排文

CHAPTER 09 段落与字元格式的视觉心法
9-1 选取文字
9-2 字元格式设定
9-3 段落格式设定
9-4 设定复合字体

CHAPTER 10 图像编辑的超完美设计
10-1 置入图像
10-2 编辑图像
10-3 以连结面板管理图像

CHAPTER 11 物件管理与变形技法一次搞定
11-1 图层面板
11-2 物件的复制
11-3 物件与版面对齐
11-4 物件的变形

CHAPTER 12 表格制作的快速达人攻略
12-1 认识表格
12-2 建立表格
12-3 表格的选取
12-4 编辑表格

CHAPTER 13 绕图排文技巧这样做才对
13-1 绕图排文面板
13-2 绕图排文方式
13-3 文中置图
13-4 锚定物件

CHAPTER 14 多种样式设定大补帖
14-1 段落样式设定
14-2 字元样式设定
14-3 样式的管理
14-4 表格样式设定
14-5 储存格样式设定

CHAPTER 15 物件效果与样式的混搭魔法
15-1 物件效果设定
15-2 物件样式面板

CHAPTER 16 多页文件与书册排版设计实务
16-1 认识页面面板
16-2 编辑多页文件
16-3 建立书册
16-4 制作目录

CHAPTER 17 档案输出与转存
17-1 准备工作
17-2 输出PDF档案
17-3 列印输出
17-4 转存为IDML格式
17-5 转存为HTML网页格式

CHAPTER 18 互动式电子书
18-1 内外超连结设定
18-2 书签制作
18-3 影片的加入与设定
18-4 制作互动式按钮
18-5 页面切换效果
18-6 转存互动式PDF
18-7 产生QR码
18-8 线上发佈文件-Publish Online
18-9 将书册输出为EPub

 

图书序言

序言

  InDesign是Adobe公司所开发的版面编排软体,它融合了以往QuarkXPress、PageMaker、CorelDRAW⋯等专业编排软体的优点,功能上变得更完美而成熟,让美术设计师不管在编排DM、海报、书册上,都变得简单容易,对于创意的表现或是精确度的控制,都是其他排版软体所不能比拟的。

  InDesign在框架的运用上相当的友善,设计师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框架来做页面的切割、精确的多重复制,让页面的切割能快速跟随脑海中的蓝图不断地实验、演变、进化,而切割后的框架再依需要转换成文字框、图像框或色块。透过这样的构思技巧,海报或DM的编排,就能在变化中显现统一的美感。

  长篇文件或书册的排版更是变得简单容易,善用主要文字框就能将文字档一次就定位,配合段落样式与字元样式的设定,书籍的层次感便呈现出来,图片加入文字框中,让图片也能跟着字串的编修而移动,就不用害怕出现文不对图,或是文字一做增删,就得为图片大搬风的窘境。

  当然书册章节的整合、封装与输出更是InDesign的强项,还有很多绘图软体所能做的效果,在InDesign中也能轻松做到,诸如:艺术效果文字、沿路径排文、文中置图、图形特效⋯等,甚至是互动式电子书的制作与出版,不管在内外超连结的设定、书签制作、影片的加入与控制、互动式按钮、页面切换效果、产生QR码、线上发佈文件、书册输出为EPub⋯等,都有详实的介绍,只要读了本书,保证各位轻松学会它。

  不用再寻找和等待了,就是现在,把本书带回家,本书就是你学习InDesign的最佳帮手喔!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一直认为,制作一本像模像样的书籍,或者一份看起来专业的美术画册,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对软件的操作技巧要求极高。当我开始阅读《InDesign CC超强数位排版达人必备工作术》这本书时,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之前的排版经验主要集中在简单的文档处理,对于出版级别的排版,我一直有些畏惧。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将看似复杂的排版流程,拆解得井井有条,并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工作术”,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上手。它详细讲解了书籍制作中的核心要素,从文件设置、出血、网格系统,到文字、图像、色彩的管理,每一步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网格系统”的阐述,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书籍看起来那么舒服、那么有条理,原来背后是科学的网格在支撑。还有关于图像处理的章节,它不仅教你如何导入和调整图像,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根据不同的排版需求,优化图像的色彩、分辨率和格式,这对于保证印刷质量至关重要。书中提到的“书籍面板”功能,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解决了困扰我已久的多个文件管理问题,让我可以像管理一个大项目一样,轻松处理包含几十甚至上百个章节的书籍。这本书不仅仅是软件操作的指南,更像是一本排版哲学的启蒙书,它教会了我如何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构思和设计,如何让文字和图像更好地协同工作,如何打造出真正具有阅读舒适度和视觉美感的出版物。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做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的梦想,但总是被复杂的操作和专业的术语劝退。拿到《InDesign CC超强数位排版达人必备工作术》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排版可以如此的“治愈”和“有成就感”。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专业名词,而是从最基础的“为什么”开始,一步步引导你理解排版的逻辑和原理。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文字美学”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排文字,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排,这样的排版能带来什么样的阅读感受。它分享了许多关于字体的选择、字号的搭配、行距和字距的调整的黄金法则,让我从一个“随便排”的状态,进入到一个“讲究排”的状态。我通过这本书,学会了如何让文字在页面上“呼吸”,如何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舒适和愉悦。而且,书中对于“图书制作”流程的梳理,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从一开始的文件创建,到后期的打包和导出,每一步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制作了一本包含我旅行照片和心情札记的小册子,整个过程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得多,而且最终的效果让我非常满意,甚至比我之前请人设计的还要合我心意。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一项技能,更是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创造的热情。

评分

我之前在大学期间也接触过一些排版相关的课程,但当时用的软件比较老旧,而且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听起来非常枯燥,感觉离实际应用很远。工作后,我偶尔会需要处理一些宣传材料,但我通常都依赖于一些基础的文档处理软件,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当我看到《InDesign CC超强数位排版达人必备工作术》这本书时,我最吸引我的就是“达人必备工作术”这几个字,我渴望能够真正掌握一门精湛的排版技能。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里面的每一个章节都围绕着如何解决实际排版问题展开,并且提供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技巧”和“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色彩管理”和“印刷输出”的章节,这部分内容是我之前接触的软件很难触及的,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环节。这本书详细解释了RGB和CMYK的区别,如何设置出血和安全区域,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印刷需求选择合适的输出设置。这些内容让我彻底摆脱了“猜猜看”的状态,能够自信地处理需要印刷的材料,并且确保最终成品的效果与设计意图一致。此外,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创意排版”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InDesign的无限可能性,激发了我更多的设计灵感。这本书让我觉得,排版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是一门充满创意和乐趣的艺术。

评分

接触到《InDesign CC超强数位排版达人必备工作术》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我最近工作上需要制作一些互动式的电子书,用来展示公司的产品案例和技术白皮书。我之前对电子书的认识仅限于PDF格式,而这本书则打开了我对“互动”的新世界。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利用InDesign CC的强大功能,将静态的文档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电子读物。书中关于多媒体元素嵌入的讲解,比如如何添加音频、视频,如何设置链接,如何创建导航菜单,都让我觉得非常惊艳。我之前觉得这些功能只能在专业的网页设计软件中实现,没想到InDesign也能做到,而且操作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它详细地演示了如何设置超链接,让读者可以在文档内轻松跳转,这对于制作产品手册或者技术文档来说,简直是神器。我还学到了如何制作动画效果,虽然可能不是那种炫酷的网页动画,但足以让电子书更具吸引力,比如让图片淡入淡出,或者让文字逐行显示。书中还分享了如何导出不同格式的电子书,以适应不同的阅读平台和设备,这解决了我在兼容性方面的一些担忧。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工作术”风格,让我觉得这些高级的功能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变得得心应手。它让我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让我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数字化产品。

评分

这本书确实打开了我对InDesign的新世界!我一直觉得排版这件事就像是做艺术品,需要耐心和细致。过去我尝试过一些其他的排版软件,总觉得不够得心应手,要么功能不够强大,要么界面太复杂,每次做个简单的报告都要耗费好几个小时。当我拿到这本《InDesign CC超强数位排版达人必备工作术》时,说实话,我最初的期望是能解决一些我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排版难题,比如如何让长篇文档的页眉页脚保持一致,如何快速调整图片尺寸和位置,还有如何让文字流畅地跨页。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软件介绍,而是真正从一个“工作术”的角度出发,把InDesign的强大功能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直接应用的技巧。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效率”的论述,很多我之前觉得是“必须做”但效率低下的操作,在这本书里都有更巧妙、更快捷的解决方案。例如,关于母版页的使用,书中讲解得非常深入,不仅仅是基础的应用,还包括了如何利用母版页来管理复杂的页面布局,这对我设计多页面的书籍和宣传册来说,简直是福音。还有它关于文字样式的讲解,我之前只是零散地使用,这本书系统地梳理了文字样式、段落样式的层层递进关系,让我能更灵活、更规范地控制文档的整体风格,大大减少了后期修改的麻烦。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及了一些我之前从未想过的InDesign高级技巧,比如如何处理复杂的表格,如何创建自定义的图形元素,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排版思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让我从一个“排版的手工匠”变成了一个“排版的设计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