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解庄:以《庄子》註为线索之考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秀威资讯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9/08/23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庄」、「佛」互动的实质义涵,一直是中国思想史上,特别是「佛道交涉史」的重要课题。
两者关系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及佛教思潮的衍进而变化,形塑了不同时代「以佛解庄」之内涵。
庄子与佛教,两者之间有何关连?
佛教与老庄之关系,随着时空的推移,为何渐行渐近?
「以佛解庄」的发展与内涵,有「以空解庄」、「以禅解庄」及「以唯识解庄」三大模式。
魏晋时代的「佛道交流」,是「以空解庄」的渊源,主在凸显「庄佛对话」的境界思维。
唐代的「庄禅合流」,是「以禅解庄」的思想根源,旨在彰明「庄禅汇合」的深度广度。
清末民初的「唯识盛行」,开启了「以唯识解庄」的新局,呈现「庄佛会通」的时代意涵。
本书旨在描述「以佛解庄」现象,从此现象的形成论起,寻绎其来龙去脉,并点出「以佛解庄」的思想发展,梳理庄佛互动的面貌与两者之间的交流史;并应用丰富的原典、史料和晚近的论着,揭示「以佛解庄」──《庄子》註疏之衍变与现象。
本书特色
○梳理历代「以佛解庄」之註本,探讨其成因与衍变,描述其现象,并略以检讨。
○透过「以空解庄」、「以禅解庄」、「以唯识解庄」等三方面条理、论述主题。
○透露「佛道(包括道家与道教)」如何相激相摄的问题,尤其是从「以老庄会通佛学」,到「以佛解庄」的过程与转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邱敏捷
一、现职
国立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教授
二、代表着作
1.《传道法师年谱》(104.5台南:妙心出版社)
2.《三心了不可得──与传道法师对话录》(104.1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
3.《「印顺学派的成立、分流与发展」访谈录》(100.1台南:妙心出版社)
4. 《印顺《中国禅宗史》之考察──兼与胡适及日本学者相关研究的比较》(98.5台南:妙心出版社)
5.《《肇论》研究的衍进与开展》(92.1高雄:复文出版社)
6.《文学与佛经》(90.4高雄:复文出版社)
7.《留住莲音》(89.11台北:法界出版社)
8.《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89.1台北:法界出版社)
9.《参禅与念佛──晚明袁宏道的佛教思想》(82.5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10.期刊论文四十余篇、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十余篇
以佛解庄:以《庄子》註为线索之考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自序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叙述
第二节 文献探讨
一、原典的考察
二、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第二章 「以佛解庄」的形成及其途径
第一节 魏晋「佛道交流」:「以空解庄」的渊源及发展
一、佛教与道教的互动
二、佛教与老庄的交会
第二节 唐代「庄禅合流」:「以禅解庄」的渊源及发展
第三节 清末民初「唯识盛行」:「以唯识解庄」的渊源及发展
第三章 「庄佛」原义及其会通
第一节 《庄子》的思想内涵
一、道体论
二、认识论
三、修养论
四、境界论
第二节 「空」、「禅」、「唯识」的思想内涵
一、「空」的理论与实践
二、「禅」的特质与境界
三、「唯识」的系统与意义
第三节 庄佛会通的努力与问题
第四章 「以空解庄」的背景与思想
第一节 「以空解庄」的时空背景
一、唐‧成玄英时代的佛道关系
二、宋‧王雱时代的佛道氛围
三、明‧陆西星时代的佛道互动
第二节 以「空」解《庄子》道体论
一、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
二、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
第三节 以「空」解《庄子》修养论
第四节 以「空」解《庄子》境界论
一、唐‧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
二、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
三、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
第五节 「以空解庄」的检讨
第五章 「以禅解庄」的背景与思想
第一节 「以禅解庄」的时空背景
一、宋‧林希逸与佛教
二、明‧方以智与佛教
三、清‧释净挺与佛教
第二节 以「禅」解《庄子》修养论
一、宋‧林希逸《庄子口义》
二、明‧方以智《药地炮庄》
三、清‧释净挺《漆园指通》
第三节 以「禅」解《庄子》境界论
一、宋‧林希逸《庄子口义》
二、明‧方以智《药地炮庄》
三、清‧释净挺《漆园指通》
第四节 「以禅解庄」的检讨
第六章 「以唯识解庄」的背景与思想
第一节 「以唯识解庄」的时空背景
一、杨文会与佛教
二、章太炎与佛教
第二节 以「唯识」解《庄子》境界论
第三节 以「唯识」解《庄子》认识论
一、以「藏识」解《庄子》认识主体之「心」
二、以「四寻思」解《庄子》认识的主客关系
三、 以「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解《庄子》认识的构成条件
四、以「圆成实性」解《庄子》认识的主客相泯
第四节 「以唯识解庄」的检讨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历代「以佛解庄」着作一览表
附录二 「以佛解庄」代表作基本资料及其註文出处一览表
附录三 本书未讨论之「以佛解庄」着作的内容对照表
附录四 历代「以佛解老」着作一览表
图书序言
佛教传行中国,与中土文化结下深远关系。初期之「格义佛教」,往往借用「老庄」文字、义理以求知解。「老庄无」义与「般若空」义的「比附」,为后世「以佛解庄」留下伏笔;接着,「六家七宗」之援引《般若经》与僧肇《肇论》之汲取中观思想,为「以般若空思想解庄」起了微妙的先导作用。可以说,魏晋时代的「佛道交流」,乃「以空解庄」之渊源;而唐代「庄禅合流」,则是「以禅解庄」的思想根源;至于清末民初「唯识盛行」,由之开启了「以唯识解庄」之新局。
《庄子》义蕴深邃宏达,自成一家。其「道体论」继承老子的学说,主张「道」是宇宙之本根;其性为实存、自存、遍在、先于天地、创生万物、不为久老。其「认识论」,以为认识的主体──「心」,有正、负两种意义;心之认识对象,包括「道」与「物」二者。而认识的知能则有「大知」与「小知」不同层次。其「修养论」,强调「心斋坐忘」的内省工夫,「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的修养进路,以及「无心」之道。其「境界论」,提出超越名利、优游自在、无牵无挂、逍遥无待、与物合一等精神境界,为个人之自我消解与自我证成别开活路。
佛教的「空」、「禅」与「唯识」各有理论脉络。「空」,相对于「有」,具有否定存在自性之意,但并非「无」或「虚无」。理论层面的「空」,指一切法无固定的自性,乃「自性空」;工夫层面的空,指的是体「空」的境界,无所得、不执着的处世态度,是一种自我证成。中国禅宗对于「禅」的表达,包括禅理的论述、禅修的历程与禅境的呈现等,均富赡异采。「唯识」,倡论「识」及其对象「境」的各种关系,集中表述佛教在认识论上的哲理。
「以空解庄」,历久不衰,包括唐‧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等都是这方面的杰作。这些着作运用一定质量的佛教「空」思想,註解、诠释《庄子》的道体论、修养论与境界论。
图书试读
None
以佛解庄:以《庄子》註为线索之考察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以佛解庄:以《庄子》註为线索之考察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以佛解庄:以《庄子》註为线索之考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以佛解庄:以《庄子》註为线索之考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