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中的西南叙事(平装版)(二版)

明清文学中的西南叙事(平装版)(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首开将「西南」带入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具有学术前瞻性的难得之作。
  ◎「西南」作为方法,意义不仅在于史地实证研究,更能捕捉书写者面对西南复杂的经验和反应。


  在明清文学中,「西南」正是文化、政治、战争、美学、地理、民族、性别等诸多问题的辐辏交点。从外地到此的文人,以不同的方式处理自然与人文景观所带来的陌生感,他们的作品深切结合文化的冲击与交流,表现出复杂的美学、情感与思想特色,亦关乎近代中国的地理学热度、思想的发展与新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文学审美、情感深度、历史意识、文化体认乃至对世界的认知等等方面,明清文人的西南叙事提供了一个因其边缘性而益显锋利的切入点。

  全书共分为三编,第一编〈情感与世界〉描述明清文人面向西南、所展现的幽微心事以及世界观。第二编〈战争与统治〉聚焦明清官员的戍守西南的纪实,包括明代田汝成《炎徼纪实》和清初田雯《黔书》等。第三编《性别、历史与文化多音》则偏向传统说部逸史,思考西南敍事——不论是人物列传或是野史传奇——衍生的过程。

  作者胡晓真带领读者从志╱治书中,窥见文人的情感张力和教化美俗的淑世理想;对少数民族的描述在「猎奇」中,也同时领略出明清时人的「好奇」之心:既是对「蛮荒辟土」的探索,也是一种「神秘仙境」的想像;既是自我开放,也是面向外在的世界观。本书以「文学感知」揭橥,精彩呈现「西南」在明清叙事中的政治性(战乱、治理)、文化性(教化)、社会性(礼仪、性别),乃至人文性(情感、诗意和美感),堪称具有学术前瞻性的难得之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胡晓真


  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校区比较文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研究领域主要为明清叙事文学、明清妇女文学,以及清末民初文学。曾获中央研究院年轻学者研究着作奖,国家科学委员会吴大猷先生纪念奖,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专书奖。着有《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2003)与《新理想、旧体例与不可思议之社会──清末民初上海「传统派」文人与闺秀作家的转型现象》(2011);编有《世变与维新──晚明与晚清的文学艺术》(2001)、《日常生活的论述与实践》(2011,与王鸿泰合编)等,另着有多篇学术论文。
 

图书目录

序文  写在华夏边缘╱王德威
自序
导论
第一编 情感与世界──西南叙事的内向与外向诠释
第一章 从峒中跳月到天下舆图
第二章 旅行、猎奇与礼学考古
第二编 战争与统治──官员视野的政治暴力与个人美感
第三章 炎徼与我乡
第四章 治理之书与审美经验
第三编 性别与历史──明清与当代的交错视域
第五章 前有奢香后良玉
第六章 华夏忠臣遭遇边域倮虫
第七章 代结论:征、流、寓
征引书目
索引
 

图书序言

第三章 炎徼与我乡(摘录)
 
如何将近代中国放在东亚乃至世界的脉络中重新思考,乃是近年来文史学者致力的重点。在此一学术思潮中,「中国与周边」以及「中央与边陲」的观念都不再不证自明,多元视角以及互为主体则成为观察与思考的主线。相对于中心,才有了周边或边陲的概念,其间不但必然存在我他的紧张关系,甚至牵涉集体或个人的,以及实质或象征的冲突与暴力。以此思考为背景,可由两个关怀点出发来进行讨论,一是派任或贬谪帝国边缘地区的中华官员,如何以征服者、统治者、旅游者的多重眼光,理解并表现他的闻见经历;一是卸任官员或地方文人,如何出于地域认同与乡土意识,重新感知并记录他的人文情怀。离乡与归乡的眼光,看似背道而驰,其实乃一体两面,都是在莽苍中寻找自我、安定感情的努力。在第二章中,我们曾借用「自我书写的民族志」这个概念,讨论清初文人陈鼎以回忆录形式撰写的《滇黔土司婚礼记》,发掘其中叙事者私人经验与边疆社会文化的交错,以及叙事者如何透过这一书写过程回眸其自我以及自身文化背景。本章将继续借此概念,探索应属「纪实」的文类,是否仍可能是一种自我书写。换言之,「故实」的考论,不无可能尽是「故事」的讲述。本章所论,择定一个兼有以上两种身分、经验与视野的个案,以期由此辐辏点为中心,对中心与边缘、离乡与归乡的叙事做较全面的思考。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