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内心之所以感到受伤,是因为没能调整好人际距离。」
这是一本属于我们的故事,写给对内心情感、人际关系感到苦恼的你。
这是一个越来越便利、讲求高效率的世代,
然而,我们却仍然在人际关系中感到苦恼、受挫。
明明社群软体的好友名单满满一长串,可以说真心话的却没几个;
现实生活中想约出来见面互动,但又觉得维持关系好疲累;
也许你会想说干脆独处算了,难免又会寂寞,渴望有人理解……
活在现代的我们,虽然生活不虞匮乏,心灵却从未如此贫瘠空虚。
我们之所以在人际关系中感到徬徨无助,
往往是因为无法自由切换「一起模式」与「单独模式」;
其实,只要在恰到好处的人际距离中守护自我,
一个人独处就能自由自在,与人相处也能共享欢乐──
◎拿捏四种适当的人际距离,不再因别人而内心受伤: ‧我与他人的距离:与他人相处遇到问题时,先不用急着解决,而是观察自己的情感及内心需求,练习在最真实的感受中停留一阵子。
‧我与世界的距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不需要为了迎合团体而刻意改变。当你真正了解自己,才会知道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工作与休闲的距离:人类都需要适度休息,没有余裕的人生,就好比充入太多气体的气球,随时都会「砰!」一声爆炸。
‧我与自己的距离:「自己没有的东西,就不可能给别人」,所以不懂得和自己相处的人,也不可能和别人相处融洽。
◎让内心不再孤单,我们需要这样调整: ‧不断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的你,只是因为太过善良了
如果自己认为的「善举」没有为彼此带来良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应该暂时停下脚步思考,帮助对方有没有使自己感到快乐?就算「别人可能会影响我,但我也能成为不受别人言语影响的人。」
‧不论课业、工作、育儿,总想做得更好?
或许我们都不擅于安排人生,对自己也不够了解,但不妨把人生当成是一步一步慢慢了解、好好享受的课业,而非一定要完美达成。记得「就算不完美,你也是个不错的人」。
‧懂得断舍离,把内心空间清出来
我们的内心偶尔也需要来个大扫除,把压抑自己的想法统统清干净,不必要的念头也全部一扫而空,这样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令我们愉悦、满足的新事物。
‧不需要喋喋不休的关怀,学习「亲切的沈默」
不发一语地默默陪伴,这种亲切的沉默并非闭口不答,而是一种能力,让自己可以用更客观的角度观看自己与对方。
‧不必坚持到底,放弃并非失败,而是一种选择
放弃是放过自己、让对方自由。我们会在关键时刻选择放弃,所以更知道什么是重要、珍贵的。放弃是选择的另一个名字,因为选择了这一个,势必就得放掉另一个。
◎把「了解自我的时间」作为礼物,送给最亲密的家人,以及最不熟悉的自己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在意他人的眼光,根本无暇完成这幅属于自己的自画像,有些人是犹豫该不该画出真实的自己,有些人则是画着容易得到别人称赞的样貌,甚至覆盖掉原来的自己。然而,我们的肖像依旧在等待我们鼓起勇气,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从今天开始一步一步练习,准确意识自己的情感,找回本来的样貌,就能在难以拿捏的人际关系中,维持适当的距离。
名人推荐 〔专文推荐〕
临床心理师 洪仲清
心理学作家 海苔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