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重配和声 乐风编曲法:八大音乐风格和弦技巧一次学起来,乐曲氛围任你自由变化

图解重配和声 乐风编曲法:八大音乐风格和弦技巧一次学起来,乐曲氛围任你自由变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和声
  • 编曲
  • 乐理
  • 音乐风格
  • 流行音乐
  • 爵士乐
  • 和弦进行
  • 配器
  • 音乐制作
  • 图解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重编和弦做出新乐风,陈腔滥调瞬间焕然一新!
实务与理论并重 ╳ 推敲和弦眉角 ╳ 磨练技术和品味


以八种不同乐风的和弦进行,
将同一段旋律编排出迥异的风格特色!
R&B          Funk
Jazz          Bossa Nova
Folk          Rock
J Pop①    J Pop②


重配和声,就是透过改编和弦进行重新建构和声,表现理想的乐曲模样。
由于DTM环境的进步,使得人们即使不具备音乐相关知识也能仅凭感觉来制作音乐。然而,和弦与旋律的组合
几乎有无限种选择,可说是相当需要灵感、最具创造性的活动之一。虽然有时能以感觉和天分跨越障碍,但若
有理论辅助的话,便能使创作更有效率、和弦运用更加洗练,更容易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崭新风格!
本书以举世闻名的民谣〈The Water Is Wide〉改编为爵士、巴萨诺瓦、摇滚、节奏蓝调、放克、民谣、日本流
行乐等八种音乐风格为范例,教你透过重配和声的步骤,认识各种乐风的和弦特色,STEP BY STEP详细解说
编写和弦的方法与考量,以及乐曲整体平衡的判断取舍,同时也仔细说明理论要点,强化理解的统整性。


本书特色:
配上主要三和音用四和音自然和弦替换调整前后关系,教法清晰流畅
细腻解说+实际谱例+音乐示范,改编步骤、和弦选择考量完全剖析
‧二五进行、分数和弦、下属小和弦、引伸音等,各种作曲编曲必备技巧熟悉活用
‧以键盘吉他做为和弦改编的音乐示范,应用最普及

乐理新视野:从基础构建到高级和声的系统探索 本书旨在为音乐学习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践性的和声学与音乐理论指南。它超越了简单的规则罗列,着重于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引导读者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音乐创作和分析之中。 第一部分:和声学的坚实地基 本卷伊始,我们将从最基础的音高概念入手,系统梳理西方音乐的构成要素。这不仅仅是对音阶和音程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入探究它们在不同调式中的内在逻辑和情感倾向。 1. 音高与音程的精确解析: 调式基础: 详尽剖析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的构建原理及其音响特性。区别于常见的入门介绍,本书会重点讨论各调式音级功能的变化,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旋律的走向和和弦的选择。 音程的听觉训练: 不仅教授如何计算和识别音程,更侧重于“听感”的培养。探讨纯五度、增四度、减五度等关键音程在和声进行中的心理效应,例如三全音如何制造紧张感,完美八度如何体现解决感。 半音阶与全音阶: 介绍如何利用半音阶的色彩音来丰富和声的层次,以及全音阶在营造迷幻或特定地域风格中的应用潜力。 2. 三和弦与七和弦的深度挖掘: 三和弦的构建与转位: 详细阐述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的构成,并清晰界定其不同转位(如第一转位、第二转位)带来的低音声部运动规律和稳定性的变化。 功能和声核心: 深入讲解主和弦(T)、下属和弦(S)和属和弦(D)的“功能性”本质。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展示它们如何驱动乐曲的“矛盾—解决”动态过程。 七和弦的色彩与张力: 重点讲解属七和弦(V7)的解决规则,并扩展到大七和弦(Maj7)、小七和弦(m7)、半减七和弦(m7b5)以及减七和弦(o7)的听觉特征。探讨如何利用这些和弦的复杂性来深化情感表达,而非仅仅将其视为装饰音。 第二部分:和声进行的高级策略 在奠定了基础和弦的理解后,本书将引导读者进入更具创造性的和声编织领域,着重于如何打破常规,实现更流畅、更有深度的音乐语言。 3. 调性关系的拓展与转调艺术: 关系大小调与平行大小调: 系统梳理如何在这两种调性关系中进行自然过渡,这对于保持乐曲的连贯性至关重要。 平行转调与等音程转调: 介绍如何通过共同音或特定和弦(如Neapolitan和弦或减七和弦)作为桥梁,实现大跨度的、戏剧性的转调。分析转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曲手法中的作用。 离调与临时变化音: 探讨如何通过引入非本调音(变化音)来暂时“偏离”主调,增加和声的色彩变化,并为最终回归主调创造更强烈的满足感。 4. 导向和弦与非功能性和声的运用: 导向和弦(Secondary Dominants): 详细解析如何利用导向属和弦(V/X)来“暂时统治”目标调的属和弦,这是增添瞬间色彩变化的关键技巧。本书会区分一级、二级甚至更远级的导向和弦的应用场景。 增六和弦家族: 深入研究意大利式、法国式和德国式增六和弦(Augmented Sixth Chords)。分析它们独特的半音进行趋势,以及它们在巴洛克晚期至浪漫主义音乐中如何被用来增强属和弦的驱动力。 那不勒斯六和弦(Neapolitan Chord): 探讨这个降二级大三和弦(♭II)的起源和独特功能,它如何提供一种深沉、略带哀伤的色彩,并在功能和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三部分:织体、配器与音乐叙事 和声不仅仅是和弦的堆砌,更是音乐“织体”(Texture)的组织方式。本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讨论如何通过不同的织体和配器来放大和声的既有效果。 5. 织体分析与声部进行(Voice Leading): 四部和声的规范与自由: 严格遵循传统四部和声(S.A.T.B.)的声部进行规则,重点分析如何避免平行五度/八度,以及如何处理声部交叉与连接。 连接的艺术: 探讨不同和弦连接时,声部移动的效率和美学。对比级进连接(Stepwise motion)的平滑性与跳进连接(Leap motion)的戏剧性效果。 织体的多样性: 介绍主调音乐(Homophony)、复调音乐(Polyphony)以及单音音乐(Monophony)的结构差异,并指导读者如何在流行、爵士和古典音乐中灵活选择合适的织体来衬托核心和声。 6. 节奏、低音与旋律的互动: 低音线的构建: 强调低音线(Bass Line)作为和声骨架的重要性。教授如何构建具有旋律性、逻辑性和驱动力的行走低音线,使其与上声部形成有机的对话。 节奏对和声的影响: 分析同步(Syncopation)和切分音如何改变人们对和弦重心的感知,即使和弦本身没有变化,节奏的改变也能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旋律与和声的相互作用: 讲解如何创作出既能清晰表达调性,又能巧妙利用非和弦音(如经过音、倚留音、持续音)来增强旋律张力的旋律线。 第四部分:和声在现代音乐中的延伸思考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视野拓展到二十世纪及以后的音乐领域,介绍那些突破传统功能和声框架的创新方法。 7. 扩展和弦与色彩音的运用: 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 深入分析这些延伸和弦如何增加和声的丰满度和模糊性,特别是在爵士乐中的常见用法。探讨如何在不破坏清晰度的前提下,选择性地使用这些高位音。 和声的“色彩化”技巧: 介绍如何使用五度圈外的和弦连接,以及如何利用等音程(如连续的三度或四度)进行和声移动,创造出漂浮感或梦幻般的听觉体验。 8. 开放式调性与非传统方法: 音高集合理论的初步接触: 简要介绍如何从集合(Set Theory)的角度理解音高组合,为分析现代和无调性音乐打下基础。 模态和声(Modal Harmony): 区别于传统功能和声,详述如何利用各种调式(如利底亚Lydian、弗里吉亚Phrygian等)本身固有的音响特性来构建和声,而无需依赖主属功能。 总结: 本书强调的是“理解”而非“记忆”。通过对和声背后逻辑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够摆脱死板的和弦进行模板,真正掌握音乐的“语法”。无论是古典音乐的分析、影视配乐的创作,还是现代流行乐的编曲,本书提供的系统知识体系都将成为您手中最可靠的工具。每一次和弦的选择,都将是有意识、有目的、富含情感的表达。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杉山泰
作曲家/编曲家/钢琴家。
担任八神纯子巡回演唱会的钢琴手,展开职业音乐人的生涯。参与过中山美穗、小比类卷かほる、阵内孝则及财津和夫等多位音乐人的巡回演唱会及录音,还有许多广告配乐、电视节目或录影带等的音乐制作。1994年,自身所属的爵士融合乐团People of Spirits发行第一张专辑〈POS1〉。
此外,1995年至1997年间,赴美留学于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师事于Bob Winter(隶属于波士顿流行管弦乐团)、Joanne Brackeen。回国后,在1997年发行〈People ofSpirits2(POS2)〉。1999年发表了有Chris Minh Doky(Bass)及Clarence Penn(Drum)参与的个人专辑〈YasuSugitama〉,被Cyber Fusion(http://www.jazzfusion.com)选为1999年度最佳专辑之一。2003年发表了由David Benoit担任制作人,Abraham Laboriel(Bass)及Vinnie Colaiuta(Drum)参与的专辑〈Beautiful Momentsin LA〉,然后在2006年6月发行了有佐藤达哉(Sax)、Chris Minh Doky(Bass)及Joel Rosenblatt(Drum)参与的专辑〈Dreams around the corner〉。近年也会参与Fusion范畴以外的现场演出。
官网http://www.piano-man.jp/

译者简介

徐欣怡
台湾新竹人,毕业于台大电机系,绽放在台湾东岸的铁花全备型音乐人才培训课程结业。喜欢日本文化之细腻内敛,爱好戏剧、音乐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艺术。
专职译者,译有《茧居青春:从拒学到社会退缩的探讨与治疗》、《神的另一面》等书。
Email:shin12317@gmail.com

图书目录

引言  重配和声的基础
――――――――――――――――――――――――――――――――――
重配和声是什么?
   重新建构和声
   重配和声的步骤
   重视乐曲整体的协调性
和弦进行的基础知识
   记住形成乐曲故事的要素吧
   和弦的种类
基础谱~「The Water Is Wide」
「基础谱」的概要
    採用知名民谣当作重配和声的原曲
    利用主三和音来配和弦
「基础谱」的和弦解说
    选择多时就靠「感觉」
    在哪里使用主音的结束感很重要
活用本书的方法
    关于乐谱范例与附属CD
    有想法就要立刻尝试!
 

PART 1  爵士Jazz
――――――――――――――――――――――――――――
爵士重配和声谱
CONCEPT  和声进行复杂化与增添引伸音
    採用咆勃爵士的手法
    创造「爵士味」的要素是?
STEP 1 「增添爵士味」的第一步是副属和弦
    1-1为了使用引伸音而存在的副属和弦
    1-2想像最终成品的模样来增添终止式
    1-3利用代理和弦增加自然和弦数量
    1-4挑选和弦凭感觉及经验
STEP 2 配置副属和弦
    2-1副属和弦是什么?
    2-2实际配置看看
    2-3副属和弦的取舍
STEP 3 利用引伸音增添爵士味
    3-1调配整体的引伸音
    3-2分割属七和弦
    3-3下属和弦也能分割
    3-4在自由发想下做取舍
    3-5自然引伸音类Ⅱm7→Ⅴ7
    3-6变化引伸音类Ⅱm7→Ⅴ7
    3-7引伸音从属七和弦开始添加
    3-8自然还是变化?
    3-9建议引伸音初学者使用9th
    3-10关于没有添加引伸音的和弦
    3-11引伸音相关知识统整
STEP 4♭Ⅱ7是「爵士味」的关键!
    4-1把Ⅴ7替换成♭Ⅱ7①
    4-2把Ⅴ7替换成♭Ⅱ7②
STEP 5 利用分数和弦写出流畅的根音旋律行进
    5-1挂留四度型分数和弦
    5-2转位型分数和弦
    5-3四度堆叠的和弦声位
STEP 6 利用下属小和弦替乐曲增添色彩
    6-1可以用下属小和弦的时机是?
STEP 7 利用持续音替乐曲创造对比
    7-1想做出明确展开时的有效技法
STEP 8 站在编曲角度重配和声
  8-1 加上♯9th的声响
 

PART 2  巴萨诺瓦Bossa Nova
――――――――――――――――――――――――――――
巴萨诺瓦重配和声谱
CONCEPT 模煳和弦定位的调式方法
    调式是什么?
    四度堆叠的和弦声位是「调式氛围」的关键
STEP 1 减少和弦的种类
    1-1 改变各小节的功能,创造平缓的和弦进行
    1-2 替换成代理和弦
STEP 2 做出四度和弦的声位
    2-1 四度堆叠和弦声位的制作方法①
    2-2四度堆叠和弦声位的制作方法②
    2-3 将C的上三声部直接套用于F
    2-4 拥有四度音程和弦声响的声位
    2-5 四度音程相关声位的使用时机很重要
STEP 3 和弦动音与下属小和弦
    3-1 在创造展开时保持悠缓感的手法
    3-2 用下属小和弦表现惆怅感
STEP 4 用二五进行做出结束感
    4-1 配置副属和弦
    4-2 应用♭Ⅱ7做出和弦动音
    4-3 加上结尾就大功告成
 

PART 3  摇滚Rock
――――――――――――――――――――――――――――
摇滚重配和声谱
CONCEPT 追求速度感的吉他声响
    考虑吉他的特性,调性定为B大调
STEP 1 变更功能以打造笔直大道
    1-1 多用主和弦
STEP 2 用♭Ⅶ做出意料之外地展开
    2-1 利用同主调的自然和弦
    2-2 实际替换♭Ⅶ
    2-3 乐曲开头的第二个和弦很重要
STEP 3 以Badd9为主轴创造出多个和弦
    3-1 利用add9做出四度声位
    3-2 替换Badd9的最低音来改写和弦
    3-3 和缓的转弯
STEP 4 平衡引伸音效果及完成收尾
    4-1 从根音旋律行进来发想
    4-2 还要留意结尾的小节数
 

PART 4  节奏蓝调R&B
――――――――――――――――――――――――――――
节奏蓝调重配和声谱
CONCEPT 利用小调重配和声
    如何让乐曲变得又「酷」又「性感」?
STEP 1 平行调的基础知识和实验
    1-1 平行调的自然和弦是什么?
    1-2 平行调的实验
STEP 2 功能变更及四和音的和弦编写
    2-1 三种音阶
    2-2 预先想好乐曲走向来改变功能
    2-3 以两个和弦重复交替为基础来配和弦
STEP 3 利用和弦动音与二五进行增添变化
    3-1 利用暂时转调加上对比
    3-2 小调的二五进行
    3-3 将Ⅴm7改成有结束感的和弦进行!
    3-4 试着感受音调
STEP 4 平衡引伸音效果并加上结尾
    4-1 考量到音调与共通音的引伸音①
    4-2 考量到音调与共通音的引伸音②
    4-3 考量过旋律的引伸音
    4-4 加强小调印象的结尾
 

PART 5  放克Funk
――――――――――――――――――――――――――――
放克重配和声谱
CONCEPT 忘掉乐理,专注在7th
    目标是吉他弹奏的正统放克
    从蓝调来的放克味
STEP 1 编排和弦进行打好地基
    1-1 用七和弦建构放克味的基础
    1-2 检查与旋律打架的程度
STEP 2 利用♭Ⅱ7堆叠出放克味
    2-1 用♭Ⅱ7做出半音下行的行进
    2-2 下属小和弦的代理和弦
STEP 3 加上引伸音整理和弦声位
    3-1 用9th做出流畅的进行
    3-2 将整体变成更现代的风格
    3-3 吉他独特的声位
    3-4 靠反覆两个和弦做结
 

PART 6  民谣Folk
――――――――――――――――――――――――――――
民谣重配和声谱
CONCEPT 刻意不使用引伸音的方法
    引伸音只是「调味料」
    以吉他的声位思考
STEP 1 特色是单纯优美的声响
    1-1 在功能上几乎与基础谱相同
    1-2 前半用三和弦思考
STEP 2 思考副属和弦的使用时机
    2-1 最具效果的位置为何?
    2-2 加上关系Ⅱm7与暂时转调
STEP 3 利用调式内转增添色彩
    3-1 以三和弦型态运用同主调自然和弦
    3-2 先把第8小节改成B♭
    3-3 将第16小节改成A♭并加上结尾
STEP 4 以流畅根音旋律进行与挂留四度收尾
    4-1 加上和弦动音般的进行
    4-2 加上四度的声响
    4-3 在最后加上9th并拿掉7th
 

PART 7  日本流行乐J-POP①
――――――――――――――――――――――――――――
J-POP①重配和声谱
CONCEPT 考虑乐曲结构
    段落的基础知识
    在A—B—C模式重配和声
STEP 1 考量过主和弦多样型的功能变更
    1-1 重视弹性与灵感
    1-2 变更处只有两个
STEP 2 从副歌和弦开始替换
    2-1 拥有主和弦功能的三个和弦
    2-2 选择肃穆的气氛
STEP 3 A段落在前半和后半做出起伏
    3-1 前半用简单却触人心弦的进行
    3-2 加进四度堆叠的和弦
    3-3 A的后半要设想具有开放感的顺畅流动
    3-4 在副歌前的小节加上戏剧性变化
    3-5 利用反向进行凸显进入副歌前的旋律
STEP 4 B段落以四度声位为中心组成
    4-1 以根音旋律行进的动态当做主轴
    4-2 利用小调的♭Ⅶ出人意表的进行
STEP 5 C段落多用半音下行的根音旋律行进
    5-1 从二五进行着手
  5-2 结尾不可思议的和弦
 

PART 8  日本流行乐J-POP②
――――――――――――――――――――――――――――
J-POP②重配和声谱
CONCEPT 利用易懂的和弦进行让人们起舞
    套入常用的和弦进行
    留意减少最高音的动态
STEP 1 功能变更与替换成代理和弦
    1-1 利用Ⅱm7→Ⅴ7→Ⅰ△7揭开乐曲序幕
    1-2 下属小和弦
STEP 2 利用分数和弦做出流畅的声位
    2-1 挂留四度型分数和弦与自然引伸音类
    2-2 统一属和弦效果的重要性
    2-3 分数和弦的反向进行
STEP 3 利用副属和弦做出起伏
    3-1 利用Ⅱm7(9)→Ⅴ7(9,13)
    3-2 想要更加强化属和弦效果的解法
STEP 4 利用齐奏和和弦动音替乐曲做出记忆点
    4-1 平行移动与Ⅳ△7→Ⅲm7→Ⅱm7
    4-2 最高音的和弦动音
    4-3 下属小和弦的代理和弦
    4-4 平衡引伸音,完成
 

结语
CD INDEX

图书序言

作者序

笔者深感音乐相关的教学书籍多半偏重于实践或理论某一方,虽然也认同确实有其必要性,可是,「难道没有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书籍吗?」,这么想的人似乎也不在少数。在本书设定的主题「以重配和声来编写和弦」的领域中,基本上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举例来说,只要是常常作曲、编曲或演奏,就算不晓得「副属和弦」这个专有名词也能够使用这种手法。这或许就类似于,尽管我们不知道文法仍然能够讲话一样。但是,如果想开拓出更加洗练的和弦运用或者探索尚不熟悉的乐风,虽然有时也能凭借感觉和天分跨越障碍,但笔者认为有理论辅助会更有效率。因此本书在採取实践形式的同时,也加上了乐理说明,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掌握有用的技巧。
近年来,拜DTM环境进步所赐,即使不具备音乐相关知识也能仅凭感觉来制作音乐。然而,和弦与旋律的组合几乎有无限种选择,笔者认为这可说是相当需要灵感、最具创造性的活动之一。从这些思考出发,本书中将针对一段旋律,提出八种乐风的编曲,希望能让读者体会到就算旋律相同,但借由重配和声就能赋予乐曲形形色色的风貌。
此外,重配和声虽然经常被认为是编曲技巧,但其实在作曲上也是必备能力。「写曲」这个行为,在发想旋律的同时,编写和弦也是重要的元素。为了在作曲时提升旋律的质感、乐曲的原创性,以及在编曲时替乐曲增添丰富的想法,重配和声可说是不可或缺的技法。不仅如此,对乐手来说,获得重配和声的知识,就能与编曲者及表演者站在同一层次的视角,在知识的支持下打磨出好音乐。
笔者并不是超级钢琴家,但之所以能够在音乐业界存活下来,个人认为靠的就是熟读和声理论。能够在练团或录音现场提供像是「这里改成这个和弦如何?」、「这个和弦会和旋律打架,要不要改成这样?」之类的建议,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最近连音讯工程师和鼓手也都十分了解和声理论,所以有时也会收到像是「我认为这个和弦比较好」的提议,而这种情况也会让人燃起斗志,暗自决定「好!我要找到更厉害的和弦!」
本书所提出的重配和声虽然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几个范例,但也尽量把不同可能性的寻找方法,以及灵感的发想技巧都写入书中。请务必参考本书内容,找到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美妙声响。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图解重配和声 乐风编曲法》简直是编曲小白的福音!我一直对编曲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理论太枯燥,而且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的“图解”二字吸引了我,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拿到手后,果然没让我失望!书中的图例非常清晰直观,将复杂的和弦进行和编曲原理用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一下子就降低了学习门槛。我之前看的一些编曲教程,文字一大堆,看了半天都云里雾里,而这本书真的是“一看就懂”。它没有一开始就讲一堆艰深的乐理,而是从大家熟悉的音乐风格入手,比如流行、摇滚、爵士等等,然后讲解如何在这些风格中运用和弦进行,以及如何通过和弦的变化来营造不同的音乐氛围。最让我惊喜的是,书里提供的很多例子都非常实用,可以直接套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比如一段简单的旋律,通过不同的和弦编排,立刻就能焕发出不同的生命力。我尝试着用书里的一些技巧来改编我喜欢的歌曲,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感觉自己的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了。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做”,并且让你理解“为什么”,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真的太棒了!

评分

这本书《图解重配和声 乐风编曲法》真的颠覆了我对传统编曲教学的看法。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编曲的书籍,通常都是厚厚一本,理论枯燥,例子也很程式化,学起来感觉像是死记硬背。而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图解”和“乐风编曲法”的结合。它没有空谈理论,而是通过大量清晰的图示,将和弦的变化、功能的转换,以及如何用不同的和弦构建出不同的音乐情绪,一一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它对“乐风编曲法”的阐释,它不仅仅是教你和弦怎么“挂”,而是告诉你,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下,例如爵士的慵懒、摇滚的激情、或者电子的迷幻,应该如何选择和运用和弦,以及如何通过和弦的变化来“玩转”音乐的氛围。书中的“八大音乐风格”部分,让我对不同风格的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去模仿和借鉴。最近我正在尝试创作一首带有复古情怀的流行歌曲,在运用书中关于“色彩和弦”和“挂留和弦”的技巧后,感觉整首歌曲的质感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那种怀旧而又略带伤感的情绪被完美地烘托了出来。

评分

作为一名喜欢自己尝试写歌的音乐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自己编曲能力的书籍。《图解重配和声 乐风编曲法》这本书,在我看来,绝对是近期最值得推荐的编曲教材之一。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乐风编曲法”的独特视角,将编曲与音乐风格紧密结合。我之前学习和声,总感觉理论和实际运用之间存在一道鸿沟,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通过分析八大主流音乐风格(如流行、摇滚、爵士、R&B、电子、民谣、乡村、布鲁斯)的典型和弦进行和编曲手法,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风格的“味道”是如何通过和声来塑造的。书中大量生动形象的图解,将复杂的和弦进行和编曲技巧变得浅显易懂,让我能够快速掌握核心要点,并立即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我尤其喜欢关于“乐曲氛围任你自由变化”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通过对和弦进行和色彩的巧妙运用,我可以让同一段旋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感色彩,无论是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还是激情澎湃的画面,亦或是忧郁深沉的情绪,都能信手拈来。这本书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编曲思路,让我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也让我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

评分

我是一个对音乐充满好奇但又完全没有基础的“小白”。之前听别人谈论编曲,感觉就像是高高在上的艺术,离我非常遥远。偶然间看到了《图解重配和声 乐风编曲法》这本书,被它的名字和“图解”的概念吸引。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买回家,结果简直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平实易懂,完全没有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术语。最关键的是,它用大量精美的插图来解释每一个概念,比如和弦的构成、走向、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音乐的情绪。我之前对音乐理论一直存在畏难情绪,觉得它枯燥乏味,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学习音乐也可以这么有趣!它没有一开始就教我复杂的乐理,而是从大家最熟悉的音乐风格入手,比如听起来很欢快的流行歌曲,或者很有力量的摇滚乐,然后告诉你,这些感觉是怎么通过和弦的变化来实现的。我真的按照书里的步骤,尝试着去分析一些我喜欢的歌曲,发现自己居然能听出一些门道了!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让我觉得编曲也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就能掌握的技能。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有几年编曲经验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突破瓶颈的书籍。《图解重配和声 乐风编曲法》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之前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和声知识,但在实际创作中,总感觉自己的音乐缺乏“味道”,很难做出真正打动人的效果。这本书的“乐风编曲法”和“八大音乐风格”的切入点非常吸引我。它并没有停留于理论,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音乐风格下,和声和编曲的特点和常用手法。书中对爵士、R&B、电子等风格的和弦走向和色彩运用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某些和弦组合听起来会那么“对味”。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和弦技巧一次学起来”这部分的讲解,它不是孤立地介绍和弦,而是将它们融入到具体的音乐情境中,通过大量的范例,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技巧在实际编曲中的作用。我最近在尝试创作一首电子舞曲,遇到了瓶颈,卡在低音部分的律动和和声的烘托上。翻阅这本书后,关于如何运用属和弦的延伸和变奏来增强节奏感,以及如何用色彩和弦为旋律增加层次,给了我全新的思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编曲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对音乐情感和风格的精准把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