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印説明
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前,撰寫了《華工學校講義》,在他主編的《旅歐雜誌》上連載,其後收入《蔡孑民先生言行錄》。《華工學校講義》包括德育三十篇和智育十篇,其中若干篇後來被當時的中學語文教科書選為課文,又被列為大學文選,從性質和內容來看,可以作為《中學修身教科書》(本館重印本改題《公民教育讀本》)的進階。
現時這個重印本,原文一仍其舊,而於每篇之前撰寫「提要」,俾讀者更易掌握其內容要旨。由於文中引用古代載籍和典故較多,所以各篇之後增加「説明」,或列舉引文出處,或闡述相關知識,有興趣進一步探究的讀者,可以作為參考材料。
蔡元培此書編著於一個世紀之前,時移世易,書中一些見解和例子,間或不符當代社會觀點,讀者不妨加以酙酌,教師亦可據此與學生展開討論。
商務印書館編輯出版部
內容解説
蔡元培(1868-1940),號孑民,浙江紹興人,是近代中國新式教育體制的奠基者,又能注重中國傳統文化優良的一面,為知識人士樹立了良好的風範。他在新舊交替、中西結合的時代潮流中,對教育界和學術界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1912 年5 月,蔡元培擔任教育總長期間,他編寫的《中學修身教科書》,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同年7 月,蔡氏因不滿大總統袁世凱專權,乃辭去教育總長之職,隨後與夫人及子女前赴德國,仍進此前到過的萊比錫大學聽課,並在該校文明史與世界史研究所進行研究。次年中,因宋教仁被刺,蔡元培應孫中山之邀,自歐洲起程返回上海,又於「二次革命」後赴法國。
1914 年春,蔡元培在中國留法儉學團講學會發表演説;次年6 月,與李石曾等組織勤工儉學會。1916 年3月,又與李石曾、吳玉章及法國人歐樂等發起組織華法教育會,於6 月22 日正式成立,蔡元培任中方會長。華法教育會籌備廣設華工學校,藉此推行在法華工教育,先開設師資班,招收教師二十四人,此前已先於4 月3 日開課,由蔡元培考驗新生,並親自編寫教材,自行講授。8月15 日,蔡元培主編的《旅歐雜誌》創刊,第二期起,連續發表《華工學校講義》。同年10 月啟程回國,赴北京大學校長之任。
1918 年8 月,《華工學校講義》一書在巴黎印行,但在國內流傳極少。1920 年10 月,新潮社所編《蔡孑民先生言行錄》由北京大學出版部出版,將全部講義輯入作為附錄,包括〈汪精衞先生序〉。此後,《華工學校講義》中的一些篇章,大中學校或列為教材,或用作參考。蔡元培選集和全集均予收錄,漸受重視。由於講義內容較為艱深,引述文獻和典故甚多,有的選集酌量加入註釋,俾便讀者檢索。較早的一種,是孫德中編《蔡元培先生遺文類鈔》(台北:復興書局, 1961 年),及孫常煒在此基礎上編集的《蔡元培先生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年),當中計有註釋114 條。另外還有文藝美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蔡元培美學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3 年),註釋增至119 條。
蔡元培編著的《華工學校講義》,包括德育三十篇和智育十篇,內容比他此前編著的《中學修身教科書》更加深入,可視為該書的進階或教師用書。德育部分的編次和內容極為精闢,先言合羣及捨己為羣,繼而指出各人均要注意公眾衞生,愛護公共建築及器物,呼籲大家盡力於公益,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勸,常存「責己重而責人輕」之心,勿畏強而侮弱,愛護弱者和愛物。戒失信、戒狎侮、戒謗毀、戒罵詈,尤其發人深省。
第十五篇〈文明與奢侈〉開始,以相對相關事物或不同處世態度為言,例如理信與迷信、循理與畏威、堅忍與頑固,一一加以比較,指出其利弊,勸喻眾人宜加以警愓。又闡明自由不等於放縱,鎮定不同於冷淡,熱心與野心有別,英鋭與浮躁各異,果敢與鹵莽殊途,反覆引述古今中外事例印證,強調處事為人不可太過,精細太甚則多疑,尚潔過度則太潔,凡事過猶不及。然後講述互助與倚賴、愛情與淫慾、方正與拘泥、謹慎與畏葸、有恆與保守,就各種相關的行為作細致的分析。
智育十篇,前半概論文字、圖畫、音樂、戲劇、詩歌,後半談到歷史、地理、建築、彫刻、裝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兼而有之,視野廣闊。十篇的主旨,就是從不同領域和形式,説明德育的養成,與智育的倡導是相輔相承的。
蔡元培出身舊時代的科舉制度,又是最早投身新時代教育事業的一輩,是過渡時代成功抵壘的佼佼者,其風範足以垂訓後世。他有「兼容並包」的胸襟,亦有知所選擇的取態。1912 年發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指出教育既有隸屬於政治的部分,也有超軼政治的部分,兩者不可偏廢;並且將教育的類別,分為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五項。教育的最高理想,是要建立人類奮鬥的信仰與信心。
百多年來,學校教育的宗旨,大抵歸納為德、智、體、羣、美,或強調三育,或注重四育,或五育並舉,目標都與蔡元培所提倡的理念相合。蔡元培的《中學修身教科書》,從個人的修養、家族的倫常關係、各人在社會中的操守、國民與國家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等等,逐一加以闡釋。蔡元培指出,人生當盡之本務,皆屬於實踐倫理學的範圍;至於本務所由起之理,則為理論的倫理學。倫理的極致,就是從良心之命以實現理想,因而分述良心論、理想論、本務論和德論,謂德之本質,賅有智、情、意三者。《中學修身教科書》是中國第一本現代公民修身經典,時至今日,仍然是中國最好的一本公民教育讀本。
蔡元培的《華工學校講義》,進一步論述了德育的必要性和強調智育的重要性,是公民修養提升到高階的讀本,亦可視為現代成人教育必讀的參考書。在知識專業分工、資訊科技發達的當今社會,人的素質始終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一代教育家循循善誘之言,不愧為邁逾時流的修身處世良方。
周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