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文在茲,魂也在茲◎王浩一
「文在茲」是孔子的話,「斯文在茲」則是光緒皇帝送給颱南孔廟的匾額文字,其實,「斯」是發語詞,說的是一個「文采在這」的道理。颱南孔廟大成殿建築,左右有東廡、西廡,裡麵神龕分別祀有先賢先儒八十位、七十九位,牌位一字排開頗為壯觀,顯得文采熠熠。下午三點半後,東廡牌位在夕陽穿過方矩窗櫺,方方正正的光影下,更是莊嚴!
牌位有些人是我們認識的,更多是不認識的。根據我近年的爬梳,這些一百五十九位先賢先儒,其中孔子門下六十六位、孟子門下四位、子夏門下一位,其他周朝四位、秦朝一位(伏勝)、漢朝十位、三國一位(諸葛亮)、晉朝一位(範甯)、隋朝一位(王通)、唐朝二位(韓愈、陸贄)、宋朝三十一位、元朝五位、明朝十七位、清朝四位,其他幾位待查。
先賢先儒排列如林,在四本「易經與英雄」係列書籍中,目前僅寫瞭其中方孝孺、韓愈、文天祥與諸葛孔明,也有著墨不深的司馬光、歐陽修。這個配祀係統並非颱南自創,而是歷朝歷代所纍積下來的傳統,三百年來颱南孔廟謹守分際,維繫兩韆五百多年來的一炷馨香。每次我造訪孔廟,總前去瞻仰,好奇他們的故事。當然,這些人的內心神龕又來自「孔子」的思想,盛哉斯人,我一直企圖窺探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之際,他的內心世界與能量,內心世界如九仞宮牆阻絕不得其門,但是自己「耳順」之後,卻有些想法:
有風,有雨,纔是人生。
受高雄醫學大學校長之邀,二○一四年春天,開始在每個星期三下午兼任一堂通識課,說的是「歷史英雄與潛智慧」,一堂課一個卦,一位英雄一個智慧,也說一種「人生狀態的怎麼辦」,加上一些企業管理與職場競爭,也偶而加上時局與觀點。通識嘛,就是雜學混搭,上天文下地理,些許自己或他人的生命經驗。
其實,之所以颱南高雄兩地奔波,依然興緻勃勃,背後是有動力的。話說幾年前,颱灣數間衛生署立醫院的院長因為貪瀆,同時踉蹌入獄,在等待判刑前,其中一位院長感慨地說:「年輕時,學校沒有教我如何抵抗誘惑」。我俠氣地自忖,如果今天我去學校上課,麵對那些年輕的無邪眼神,我有能力教學生如何抵抗誘惑?不能說教,要如何授業?不講口號,要如何解惑?於是我想像著,也架構著上課內容基礎:「貪」並非病態而是常態,就像是病毒,你無法長居在無菌室,要認識它,纔能遠離它,「子不語怪力、亂神」,不語,並不是「圍堵,不去麵對」,而是健康地防範。人的心智有時是脆弱的,有時是矇昧的,有時是思慮欠周詳的,因此「心靈肌肉」的鍛鍊是必要的。我的課,希望有抗體功效!
會有「頓挫」,那是因為有高度,也纔會有風,有雨。這是上下興衰的常態,人生本來就是如股票上下起伏的麯線,春風好,但需懂得它有時暗藏凶險;鼕風寒,有時卻是暗香浮動。福禍相倚,這道理大傢明白,可是春風得意,多數人卻往往樂昏瞭頭;倒楣透頂之際,卻直往自怨自艾懷憂喪誌走去。蘇東坡對〈蠱〉説道:器皿久不用而生蟲,謂之蠱;人們長樂久溺而生病,這也是蠱;國傢久安而不治,也會生蠱。人生一世,真是無常,但卻有跡可循,像是水流在地麵走齣蜿蜒河道,嚮左嚮右,自有一番理解。
有瞭「頓挫」,那是人生最佳成長特效藥,從輕狂少年的狂妄與輕浮,蛻變成一位謙卑、有包容力的強者。中間多瞭許多獨立思考的東西,也多瞭陰陽圓缺的完整思維。像是對峙的棋局,當人們多瞭全盤瞭解,落下棋子的時候,思考自然多些層次,也更明白自己的極限,進退有節。
於是我們藉由宗教哲學的幫助,佛教養心,儒教養德,道教養壽,但是這些僅對療癒有效,站在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這些宗教哲學尚嫌不足。
《易經》的本質卻是「養理」,這裡的「理」即是邏輯——道理的規納,有數學的理則學概念,也有人心的吉凶趨離與善惡通性,其中有人性裡的劣根性與神聖性,彼此在拉扯,墮落與昇華本來就同時存在。梁啟超說他對於孔子所說的《易》道理,係統的哲學,有仔細探討,那就是「易無體」:宇宙萬有是沒有本體的。易,就是宇宙萬有。這種無體的易,究竟為何物?梁啓超又說,經過分析,「易理」有五方麵的論述:無體、生活、運動、規律、法則。這種以現代話語說的「流動哲學」,有趣,易懂,也傳神說齣「養理」的「理」調和瞭「萬有」,什麼都是,什麼都不是。原來「頓挫」,是生活,是運動(非靜止,也非僵硬不動),是規律(像春夏鞦鼕四季輪替,有一定的步驟進展),是法則(如同物理現象,也像數學定理),當然,每個人的生命現象無法重複,相同條件,結果卻盡不相同,這是「無體」。
然而本書「頓挫學」說的故事,即是九位英雄,不同的頓挫,九個卦,不同的貌相。理得從「見幾知微」到「背影優雅」,從「居高思危」到「澹泊汪洋」。過去,讀歷史人物總有許多「抑鬱而終」的例子,總想他們應該也需要心理醫師,然而真相是世間許多心理狀態,心理醫師至今也是束手無策,所以如何鍛鍊自己「心靈肌肉」,成瞭重要的自我體悟,是豁達,是雲淡風輕,也是心靈彈性調整。如果這隻是物質錶麵的頓挫,這個容易剋服,但是,真正的內心價值受到頓挫,有多少人能慧劍一揮?
嶽飛,大傢約能說齣他的悲慘命運,可是當我要落筆寫下他的內心世界,我卻屢屢怯於進入他的恨與悲,那個傷感情緒能量太大瞭。直到讀瞭他在接到十二麵金牌後,迴到鄂州,寫下《小重山》詞句,其中「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白首爲功名,舊山鬆竹老」,讓我深刻感受如此「韆年來的慨謂」,也嘗試整理嶽飛的頓挫心情。在他第四次北伐,以少勝多,連戰皆捷,已經包圍開封,眼看昔日故都光復在望,然而攻城前夕,局勢扭轉,他的忠誠被皇帝猜忌,被迫放棄勝利。這樣痛楚的嶽飛,想介紹他。
史浩,比嶽飛年輕三歲,齣生在布衣之傢,四十歲纔登進士第,遠離秦檜,遊宦地方,多年後,五十六歲的他輔佐瞭新帝宋孝宗,適時建言昭雪嶽飛的冤,平反嶽傢人的罰。他任宰相一職,最後以政治責任辭相,齣任小小地方官,而急著強勢北伐的宋孝宗失敗後,他依然隱居鄉裏,淡齣朝野享受人生。七十九歲時,在明州遇見瞭來訪已四十八歲嶽飛長孫嶽甫,史浩詳實地把當年昭雪他祖父嶽飛的故事娓娓說給嶽甫,前後經過,過眼雲煙,嶽甫激動拭淚。這樣豁達的史浩,想介紹他。
一位明朝纔子,一位宋朝纔女。唐寅,這位明朝的世紀纔子,以他的山水仕女畫,他的風流愛情傳頌於世。少年得誌,卻成瞭他的極限與睏境。赴京趕考遭誣陷洩題,從此天之驕子成瞭淺灘睏龍,一輩子不得誌,他的掙紮與睏頓,想介紹他。
李清照,這位宋朝的曠世纔女,她的詞有花影也有酒香,有閒愁也有英雄魂,喜歡她的詞,韆年來傳唱不絕,不捨她的情,韆年來也是低慨嘆聲。我好奇這位女詞人的人生,如何養成?老師是誰?愛情狀況?一路尋覓她成長的蹤跡,總感慨時代作弄,她的人生低榖,一波一波,詞句中的被翻紅浪,成瞭奢侈的浪漫。這樣清澈的李清照,想介紹她。
一位南朝末年宰相,一位北朝首席宰相。文天祥,宋朝的末葉狀元,成瞭亡國前最後的中流砥柱,讀書人的良心,史書上記載的美男子,天纔棋手,也非整天把國之興亡匹夫有責掛在嘴上的人。可是大難來臨,他立刻站在浪頭上,頂住漫天的風雪。這樣英雄的文天祥,想介紹他。耶律楚材,一位遼人在大金王朝上班,又要轉職到大元王朝打工,這位精采的「外勞」有精采的故事,他的良知拯救瞭無數生靈,他的專業輔佐瞭蒼狼王朝,在那的年代,他宛若菩薩庇護善男子善女子。這樣充滿善知識的契丹人,想介紹他。
還有〈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於謙、小說傢王文興最愛的唐詩人孟郊、那位三百五十年前奠定颱灣文化基礎的陳永華,我也想介紹他們,文在茲,魂也在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