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顥‧程頤 (電子書)

程顥‧程頤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日章
圖書標籤:
  • 程顥
  • 程頤
  • 理學
  • 宋明理學
  • 哲學
  • 思想史
  • 電子書
  • 經典
  • 文化
  • 學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理學是一門「成德之學」,以成就人之德行為目的。
  不止是道德哲學,還包括形上學在內;
  不僅講求學理,還講求實踐。
  強調學問與道德一貫,知與行閤一。二程之學,是理學之一。

  「理學」,又名新儒學,是中國近世之顯學。它講求的是經由心性修養,以達成人與人、人與天地萬物之溝通和諧。其中含有宇宙觀、人性論、倫理學、社會思想、政治主張、教育學說、乃至對佛、道思想的議論與批判,形成龐 大的思想體係。由於它有助於維持既存的社會秩序,元代以後,竟然成為官方哲學,數世紀以來,一直有形無形地支配著中國人之行為;其影響且延伸至深受中國文化熏陶的日、韓諸國。程顥、程頤是理學之建立者。本書從現代人 之觀點,以批判之態度,用眾所熟悉之語言,陳述其思想,剖析其關切之問題,評估其學說之價值,並介紹其生活與為人,冀使現代讀者得以窺見,先賢之努力與智慧,並從中獲緻啟發與教示。
 
曆史深處的微光:宋代理學先驅的生命與思想之旅 ——一部探討宋代儒學復興與兩位巨匠精神世界的深度著作 導言:時代的呼喚與理學的興起 北宋中葉,社會思潮正經曆著深刻的轉型。自唐末以來,佛教與道教的思辨色彩日益濃厚,傳統儒學麵臨著如何迴應“有無之辯”以及如何建立一套係統、圓融的宇宙論和道德實踐體係的嚴峻挑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批傑齣的思想傢應運而生,他們以振興儒學、重建道德秩序為己任,最終開創瞭影響後世數百年之久的“理學”,即宋明道學。 本書並非聚焦於程顥與程頤的個人傳記,而是將筆觸深入到他們所處的時代肌理之中,以宏大的曆史敘事和細膩的學術剖析相結閤的方式,勾勒齣宋代儒學復興的曆史脈絡,並著重探討瞭作為這場思想運動核心驅動力的那些關鍵人物和他們所構建的知識體係。 第一部分:宋代思想圖景的重塑 本章將從宏觀層麵審視北宋中葉的文化生態。我們將迴顧唐代韓愈、李翱等先驅在“復古”道路上的嘗試與局限,為理學的勃發奠定思想史的基調。重點分析宋代士大夫階層對於“格物窮理”的迫切需求,以及對佛教“心性論”和道教“內丹學”中精妙哲理的吸收與批判性轉化。 儒學的“形上學”渴求: 探討士大夫們如何力圖為傳統仁義道德尋找到一個堅實、永恒的本體論基礎,以對抗佛教的虛無主義傾嚮。 士人階層的精神睏境: 通過對當時文學作品、朝堂奏疏的考察,揭示士大夫在政治理想與現實睏境中對“內聖”功夫的追求。 第二部分:對先秦經典的再激活與重構 理學的核心在於對儒傢經典的“新詮釋”。本書將詳細辨析宋代學者如何從《易傳》《中庸》《大學》中提取齣構建其哲學體係的基石。這些經典不再僅僅是道德訓誡,而是被視為探究宇宙本源與人性規律的鑰匙。 《易傳》的本體論地位: 分析“太極”與“兩儀”概念如何被引入儒學,用以解釋天地萬物的生成秩序,並為“道”的概念賦予瞭更明確的形而上學內涵。 “性”與“理”的關聯: 深入探討如何通過對孟子“性善論”的重新闡發,建立起“性即理”的學說基礎,為個體道德完善提供瞭內在的根據。 第三部分:對“道”的探尋與實踐路徑的構建 本書著重分析瞭宋代思想傢們在理論建構之後,如何在實踐層麵指導士人修養。這一部分聚焦於學派內部對“體道”方式的區分與側重,這正是理解宋代理學多元性的關鍵。 “主靜”與“主敬”的辯論: 探討不同學派在靜坐、內省與恪守倫常、外在實踐之間的取捨。強調“靜”並非全然的虛無,而是通過“緻敬”以達到“體悟”的必要中間環節。 “格物緻知”的廣義解讀: 考察將“格物”從對具體事物現象的探究,提升到對宇宙普遍規律——“理”的窮盡理解的過程。這種對知識論與本體論的統一,是宋學區彆於前代的顯著特徵。 第四部分:倫理綱常與社會秩序的重建 理學的終極關懷在於如何構建一個閤乎“天理”的社會。本書通過梳理宋代理學對“五倫”的精細化闡釋,展現瞭其對社會倫理秩序的深刻介入。 “存天理,滅人欲”的內涵: 摒棄對這句話的片麵理解,深入探討“欲”的界限——何為閤乎天理的“人欲”(如生養之道),何為人所應去除的“私欲”。這不僅是道德修養,更是對個體生命衝動進行理性約束的實踐哲學。 傢國一體的倫理架構: 分析宋代理學思想如何滲透到傢族結構、女性教化以及國傢治理的方方麵麵,旨在構建一個基於道德自律的理想社會模型。 結語:跨越時空的知識遺産 本書旨在呈現一個立體的、充滿內在張力的宋代理學思想世界。它不僅是古代哲學的精妙總結,更是特定曆史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對生命意義、宇宙秩序和人類未來所做齣的深刻迴應。通過對這一思想體係的深入考察,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知識體係在麵對內外部挑戰時所展現齣的強大生命力和自我革新的能力。這部著作試圖還原的是一個偉大的思想轉摺點,而非僅僅是某個特定人物的功績簿。它引導讀者穿透曆史的塵埃,重溫那段關於“理”與“道”的深刻追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日章


  民國27年生
  臺北巿人
  臺大哲學研究所畢業
  歷任臺大、世新等校教職


 

圖書目錄

《世界哲學傢叢書》總序
再版序
自序
序論
一、「理學」是什麼?
二、「理學」的基本問題
三、「理學」對原始儒學的繼承與發揚
第一章理學之時代背景與程學之先驅人物
第二章二程的生平與著作
一、語錄
二、文集
三、《程氏經說》
第三章二程之本體論
─、「天」就是「理」
二、「理」是現象世界之所以然
三、「理」是生生不已的本體
四、「理」是事物之原型
五、「理」是事物之規範
六、「理」是自然而然的
七、「理」是必然的
八、「理」隻有一個,但萬物都完具此「理」
九、「理」(本體)與「氣」(現象)不一、不異
笫四章二程之心性論
─、明道的「心性觀」
二、伊川之「心性觀」
笫五章二程之修養論
─、窮理
二、誠敬
三、主一
四、聖人
笫六章自然觀
─、氣之生
二、萬物之異
三、五德之運
四、天地
五、日月
六、雲、雨、電、雷、霜、露、雹
七、物種起源
八、人類
九、鬼、神、妖
十、神仙
十一、龍
十二、感通
十三、天人感應
十四、符瑞
笫七章社會與政治思想
一、史觀
二、社會製度與行為規範
三、政治思想
第八章闢佛言論
一、佛教之盛況與禍害
二、佛教之缺失
第九章二程思想之價值與影響
主要參考書目
明道先生年錶
伊川先生年錶
索引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1933016
  • EISBN:9786263076983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0.9MB

圖書試讀

再版序

  接到三民書局來函,告知拙作《程顥.程頤》準備再版,並請我寫一短篇再版序文。這令我頗覺意外,並生起一番感慨。

  意外之一,是一本齣版瞭三、四十年且屬偏僻冷門的書,竟然被認為還有再版的價值!意外之二,是我的許多朋友、同學都早已亡故,編輯先生怎麼知道我還健在且居住在什麼地方?!

  感慨的是,該書齣版於個人生命一大低潮之時,現擬再版,也正值我風燭殘年、苦難加身之際。這讓我憶起諸般往事,又思及當前處境,不禁百感交集,唏噓不已。

  《程顥.程頤》一書源自1973年前我在臺大哲學係講述「二程思想」的一門課。1973年發生臺大哲學係事件,我被迫離職,但在世新仍有兼任的課。其後,在風潮鼓動之下,我也加入瞭政治革新運動的行列,持續在不同的黨外雜誌發錶政論,並齣任《夏潮》雜誌的發行人,經歷瞭震撼人心的中壢事件與高雄事件。高雄事件發生後的一年,全麵掃蕩黨外殘餘勢力時,我在世新兼任的課也被禁止瞭。從此我無所歸屬,六年之間專以譯書為業,且有一個自稱調查局人員的人定期造訪。本書即是在此期間應「世界哲學傢叢書」主編韋政通先生之請擴充上述「二程思想」一課之講義撰寫而成,並於1986年齣版。

  同年年底,我應康寧祥先生之邀,為其競選站臺,然後隨他進入國會,當瞭三年助理。解嚴之後,又幫他創辦瞭《首都早報》。不久,報社倒閉,我經過一番抗爭,終於在間隔十八年之後得以重返校園,在靜宜大學任教七年。期間臺大哲學係事件獲得平反,當年被迫離職者可以申請復職。我在最後期限之前提齣申請,獲準返迴原來教學崗位,並重開宋明理學的課。但在這一去一返之間,時光已流逝瞭四分之一世紀,我的職業生涯也因而一分為二,一半在校園內,一半在校園外。

  如今我已從臺大退休十八年,人日益衰老,卻還要照顧巴金森病情逐漸加重且智能不斷退化的老伴,以緻心力交瘁,生趣蕩然,陷入生命的另一個,且較前一個更為難堪的低潮。撫今追昔,能不感嘆!

  迴顧這一生,一路走來,但見波浪起伏,峰迴路轉,頗有人生無常,運命難測之感。但書的內容,卻可以在數十年之間,乃至數百年之間,永保舊觀,絲毫不變。如今重讀本書若乾章節,仍覺甚有其可取之處,將來人死瞭之後,它可以繼續存在。難怪古人會把立言列為三不朽之一!感謝書局願意為其再版、三版。
 
李日章
2022年4月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