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 (電子書)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凡三編,共分八冊,彙集瞭賓四先生六十年來討論中國歷代學術思想而未收入各專書之單篇散論。上編(一~二冊)自上古迄先秦,中編(三~四冊)自兩漢迄隋唐五代,下編(五~八冊)自兩宋迄晚清。先生治學主通不主專,是以能於歷朝歷代諸子百傢中,梳理其學術流變,闡發其思想精微。三編一貫而下,中國歷代學術思想之脈絡自然呈現。
 
  本書乃上編之第一冊,共收論文七篇。首先推論中國上古之時,北方農作物及山居實情與今日所知之大不同,其中援史證經,多發前人所未發。再論周公對中國文化之影響與意義,探求《詩經》之源流意蘊,考辨〈西周書〉之文體,發明《易經》之旨趣,皆於理舊之中見其萌新。最後引經據史,以春鞦時代人之行為事例驗證中國文化之特殊精神──道德精神,深細剖揭民族文化之生命內涵。凡此種種,皆為研究中國學術思想指引齣具體路徑,有誌於此者可踵之入門,一窺中國文化至善至美之堂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年)
 
  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年十八即任小學教師,歷中學而至大學。先後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等校任教。1949年,赴港創辦新亞書院。曾先後獲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1967年,來臺定居,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任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1986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賓四先生治學,大抵以史學為核心,廣涉諸經諸子之學,從而擴及中華學術與思想文化諸多領域;其中又以理學最為深刻,自雲「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其成就,直接反映瞭中國近代學術史之變遷。畢生心力鑽研中國古典文獻,即使晚年苦於眼疾,仍著作不輟,冀以喚醒中華民族文化之靈魂,儼然為晚清以來,力抗西方文化洪流之中流砥柱。所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秦漢史》、《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硃子新學案》等八十餘種,俱享譽中外學術界。

圖書目錄


中國古代北方農作物考
中國古代山居考
周公與中國文化
讀《詩經》
西周書文體辨
《易經》研究
論春鞦時代人之道德精神

圖書序言

 
  餘少孤失學。民國初元,年十八,即為鄉村小學教師。授課之暇,閱讀每以報章雜誌為先導。猶憶見北京大學招生廣告,須先讀章學誠《文史通義》,餘即覓其書讀之,至形夢寐間。登一樓,滿室皆章氏書,並有未刊本。及餘任教北京大學,果得章氏未刊文近二十篇,斯夢之驗,則已逾二十年矣。梁任公、鬍適之皆盛推章氏,然於「六經皆史」一語,均不得其正解。其他章氏獨識孤詣,皆少闡述。近代國人涉獵舊籍,胥不以輕心掉之 ,即此足以為證。尤其是崇洋衊古,蔚為風氣,美其名曰「新文化運動」。狂論妄議,層齣不窮。餘就所譏評,一一按其實情,殆無一是。韓昌黎有言:「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餘之終亦不免於不得已而後言,則亦昌黎所謂不平之鳴也。既薄有撰述,絡續付之剞劂。而六十年來,所為散篇論文,未收入專書,尚猶存箱篋者,茲擇其有關學術思想之部分,彙為此編。名曰《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自上古迄先秦為上編,秦漢迄唐五代為中編,宋以下迄今為下編。上編又分上下兩集。上集迄春鞦,共七篇,十萬言。方民國十四、五年,餘在無錫第三師範,曾草《易學三書》:一《易原始》,專論《易》卦起源,及其象數。二《易本事》,就《周易》上下經六十四卦,論其本事,而主要則在闡明《易》起商、周之際之一傳說。三《易傳辨》,專辨十傳非孔子作。一、二兩篇先成,第三篇因事擱置。抗戰期間,寓成都北郊賴傢園,此稿為白蟻所蝕,每頁僅存插架之前麵,不及一頁之三分一,已無法補寫。吳江瀋生,在此稿草創時鈔去一副本,今不知尚存天壤間否?本集收〈《易經》研究〉一篇,乃其一鱗片爪。此稿則如飛龍之在天,雲漢無極,可望而不可得見矣。是亦一可悵惋之事也。
 
中華民國六十五年清明節後錢穆自識於臺北外雙溪之素書樓,時年八十有二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