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 (電子書)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凡三編,共分八冊,彙集瞭賓四先生六十年來討論中國歷代學術思想而未收入各專書之單篇散論。上編(一~二冊)自上古迄先秦,中編(三~四冊)自兩漢迄隋唐五代,下編(五~八冊)自兩宋迄晚清。先生治學主通不主專,是以能於歷朝歷代諸子百傢中,梳理其學術流變,闡發其思想精微。三編一貫而下,中國歷代學術思想之脈絡自然呈現。
 
  北宋諸儒,其議論識見精神意氣,有跨漢唐而上追先秦之概。本書既加抉發,尤於釋氏中剔齣契嵩《鐔津》一集,尤見夏蓮鞦菊,其品質相異,有隨其氣候水土而不爽如是者。本書舉濂溪、康節,南北相提並論,尤可探學風轉移之消息。於二程異同、程硃與孔孟異同、儒釋異同,抉發尤精細,衡論尤持平。治兩宋學者,於此書甚勿易視。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年)
 
  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年十八即任小學教師,歷中學而至大學。先後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等校任教。1949年,赴港創辦新亞書院。曾先後獲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1967年,來臺定居,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任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1986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賓四先生治學,大抵以史學為核心,廣涉諸經諸子之學,從而擴及中華學術與思想文化諸多領域;其中又以理學最為深刻,自雲「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其成就,直接反映瞭中國近代學術史之變遷。畢生心力鑽研中國古典文獻,即使晚年苦於眼疾,仍著作不輟,冀以喚醒中華民族文化之靈魂,儼然為晚清以來,力抗西方文化洪流之中流砥柱。所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秦漢史》、《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硃子新學案》等八十餘種,俱享譽中外學術界。

圖書目錄

初期宋學
《廬陵學案》別錄
讀智圓《閑居編》
讀契嵩《鐔津集》
濂溪百源橫渠之理學
論太極圖與先天圖之傳授
《正濛》大義發微
二程學術述評
硃子心學略
硃子學術述評
周程硃子學脈論
程硃與孔孟
辨性
象山龍川水心

圖書序言

 
  本冊所收全屬兩宋。餘之治宋代學術始自文學,自遍讀韓、柳兩集後,續讀歐陽永叔、東坡、荊公集,而意態始一變。始有意於學術文。進誦硃文公王陽明兩集,又進而誦黃全兩學案,有意改寫全氏學案,而學力未充,遂以擱置。時皆在餘三十歲以前。自後乃緻力於寫《先秦諸子繫年》、《近三百年學術史》,及《國史大綱》。三書成,已在抗戰中期,在成都曾寫此冊所收之一部分。抗戰勝利後,在江南大學又續寫一部分。避赤禍居香港,曾寫《宋明理學概述》一書,有散作數篇收入此冊,皆在撰述《硃子新學案》之前。及《新學案》成,乃一意撰寫《研硃餘瀋》,述硃學之流衍,自元迄清。而硃子前諸傢,迄未有所績論。今年事已衰,兩目失明,今此冊付印未能再校,略記其經過如此。
 
  中華民國六十七年春錢穆自識於士林外雙溪之素書樓,時年八十有四。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