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 (電子書)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凡三編,共分八冊,彙集瞭賓四先生六十年來討論中國歷代學術思想而未收入各專書之單篇散論。上編(一~二冊)自上古迄先秦,中編(三~四冊)自兩漢迄隋唐五代,下編(五~八冊)自兩宋迄晚清。先生治學主通不主專,是以能於歷朝歷代諸子百傢中,梳理其學術流變,闡發其思想精微。三編一貫而下,中國歷代學術思想之脈絡自然呈現。
 
  先生曾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於有清一代學術思想已剖析良多,本書各稿成於其後,惟所重偏在思想,多為《學術史》所未及者。而書末更取康長素、章太炎材料,涉及民國時代,尤為有意考論民國以來之學術思想者所不可忽略。又所著《清儒學案》以故湮沒,則中國四韆年來學術思想傳統演變之跡,本書實為其殿。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年)
 
  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年十八即任小學教師,歷中學而至大學。先後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等校任教。1949年,赴港創辦新亞書院。曾先後獲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1967年,來臺定居,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任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1986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賓四先生治學,大抵以史學為核心,廣涉諸經諸子之學,從而擴及中華學術與思想文化諸多領域;其中又以理學最為深刻,自雲「得力最深者莫如宋明儒」。其成就,直接反映瞭中國近代學術史之變遷。畢生心力鑽研中國古典文獻,即使晚年苦於眼疾,仍著作不輟,冀以喚醒中華民族文化之靈魂,儼然為晚清以來,力抗西方文化洪流之中流砥柱。所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秦漢史》、《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硃子新學案》等八十餘種,俱享譽中外學術界。

圖書目錄


前期清儒思想之新天地
讀《硃舜水集》
陸桴亭學述
顧亭林學述
王船山孟子性善義闡釋
跋康熙丙午刊本《方輿紀要》
跋嘉慶乙醜刻九捲本《讀史方輿紀要》
陸稼書學述
呂晚村學述
讀張穆著《閻潛邱年譜》再論《尚書古文疏證》
記姚立方《禮記通論》
續記姚立方《詩經通論》
王白田學述
記鈔本戴東原《孟子私淑錄》
附 《孟子私淑錄》
讀薑白巖《尊行日記》
錢竹汀學述
讀段懋堂《經韻樓集》
記《鈔本章氏遺書》
《崔東壁遺書》序
讀《古微堂集》
羅羅山學述
硃九江學述
讀康南海《歐洲十一國遊記》
餘杭章氏學別記
太炎論學述
《清儒學案》序

圖書序言

 
  此為餘彙編《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之最後一冊。初,餘在民國二十年鞦始赴北京大學任教,即開設「近三百年學術史」一課,講論有清一代之學術。越二年,全部講義成稿,付上海商務印書館承印齣版;距今已四十餘年。稿既成,又獲戴東原《孟子私淑錄》一種,乃戴氏未刊之稿,又章實齋未刊稿二十餘篇。時日軍已占北平,餘藏其稿於衣箱之底,輾轉自天津抵香港,攜赴衡山南嶽,又轉自昆明攜赴成都;始刊布於四川省立圖書館之《圖書集刊》。有關章氏各稿,嗣經大陸再版,又分散入章氏之《文史通義》中;而戴氏一稿,則抗戰勝利後,迄未為人注意,今以附刊此集中。
 
  又餘在成都,受政府之命撰《清儒學案》一書。時政府擬編宋、元、明、清四朝《學案》,其前三朝分囑他人刪約黃、全兩《學案》為之;清代以諉餘,定時限,定字數。餘在成都郊外賴傢園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窮日夜之力依約草成。時適有友成都新識彭雲生教授亦治理學傢言,赴西安,餘懇其代搜有關清代「關學」各傢成書。雲生覓得近二十種左右攜返,有清一代關學材料幾備,其中極多外麵未流傳者。餘撰《學案》此一部分,最自愜意。又餘為李二麯撰新年譜,凡二麯一生思想著作,分年編入,所化精力為尤多。又餘從四川省立圖書館及賴傢園某氏藏書中得遍讀「寧都七子」之各書,自謂此一編亦甚得意。其次則為蘇州汪大紳以下,彭尺木、羅臺山各傢集,亦提要鉤玄,頗費苦心。竊意《學案》一書,此三編或稍有價值。惟其時生活,備極窮窘,中午喫麵湯,晚餐進稀粥,終未得白米飯入口。稿成不及另鈔副本,即郵寄重慶國立編譯館。不意其他宋、元、明三朝《學案》之節本皆遲未交稿;而編譯館擬俟全稿交齊始付印。而日軍忽投降,勝利還都。餘之《學案》一稿,乃由編譯館雇船載返南京;有數箱書中途沉沒長江中,餘稿亦在內。僅有〈序目〉一篇,餘寄稿前錄存,曾刊於四川省立圖書館之《圖書集刊》內,一鱗片爪,姑供想像者惟此已。
 
  及餘既撰《硃子新學案》,又草寫《研硃餘瀋》一書。其前諸傢均已散入本編之第六、第七兩冊。此編所收,如顧亭林、呂晚村諸人,於《學術史》為重見,但寫法微有不同;如陸桴亭、王白田諸人以下,則於《學術史》後又重寫;又有舊稿如顧景範、崔東壁諸篇,乃在北平舊作;本編最後章太炎一篇,則應中央研究院五十週年紀念所寫。彙收於此,先後亦逾四十年矣。迴念前塵,不勝惘然。
 
  餘患雙目不能見字,及今已近兩年。此編各稿皆由及門何君澤恆代為搜集,又代校字;積年陳稿,已不能親讀一過,一仍其舊,未能續有所改定,幸讀者諒之。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九月孔子誕辰前兩週錢穆自識於臺北士林外雙溪之素書樓,時年八十有五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