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经营管理」是观光事业学系近年来新规划的课程。国际会议及展览的举行,不仅创造国际会议及展览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与会议有关的周边行业的经济效益,诸如与观光有关的旅馆业、餐饮业、旅行社、航空公司、交通公司、游乐区、观光景点等,也为与会议直接有关的会议中心及会议场地、会议顾问公司、翻译公司、资讯网路业、公共关系业,以及间接相关的广告、媒体、印刷业、文具礼品业、花艺、保全等提供了经营市场。
在欧美各国开设「国际会议经营管理」学术课程距今仅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台湾更是这几年才在大学观光事业有关学系开设本课程,因此中英文学术性的教材着作相对有限,作者参考国内外有关着作及相关网站资料,以及多次参加国际会议的经验编撰出版本书,期能提供学界教学及业界实务的参考。
作者简介
徐筑琴
现职:真理大学观光事业学系副教授
经历:淡水工商管理专校校长室祕书
淡水工商管理专校商业文书科主任
淡水工商管理专校董事会执行祕书
着作:《国际礼仪实务》
《秘书实务》
《国际会议经营管理》
第一章 绪 论
一、前言—会议的历史
二、现代会议产业的形成
三、会议产业发展的原因
四、会议及会议中心名词定义
五、国际会议的定义
六、国际会议的功能与效益
七、国际会议认证
第二章 国际会议顾问公司与会议工作人员
一、国际会议顾问公司
二、会议工作组织成员
三、会议各阶层之工作人员
四、会议专家的任务
五、会议规划人职责及角色
六、旅游作业人职责
七、商展及展览会作业人员职责
第三章 会议规划步骤
一、会议举办者组织背景分析
二、设立筹备委员会之组织
三、订定会议目标与主题
四、编列预算
五、制作会议计画
六、会议模式及议程
七、决定地点
八、选择场地
九、现场管理
十、会后评鑑及结束工作
第四章 会议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之步骤
二、预算编列
三、实地调查预算所需资料
四、预算内容
五、总成本超出预算之调整方式
六、国际会议合约
七、会议风险管理
第五章 会议议程与活动规划
一、议程项目
二、影响议程安排因素
三、议程架构
四、议程准备建议
五、拟定会议议程发展的形式
六、设计议程表
七、会议议程例
第六章 会议地点与场地选择
一、会议地点
二、会议所需的空间
三、决定场地
第七章 会议餐饮规划
一、会议餐饮种类
二、餐饮规划要点
三、餐饮安排
四、规划饮品功能
第八章 会议前之计画作业
一、会议筹备准备项目
二、促销、宣传与公共关系
三、出版品设计与标签制作
四、后勤作业支援
五、社交活动安排
六、视听设备安排
七、会议前作业安排
第九章 会议现场管理
一、註册与报到
二、会议场地管理
三、会议议程及会议设备管理
四、餐饮管理
五、社交节目管理
六、会议接待
七、意外及危机事件管理
第十章 会议评鑑与会后工作
一、会议评鑑工作
二、会后工作
阅读《国际会议经营管理》这本书,我感觉像是误入了一个迷宫,走了很久,却始终找不到出口。我最期待的,是在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处理复杂的国际合同以及应对法律风险的实用指南。国际会议涉及多方合作,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重中之重,而跨国经营更是充满了法律上的不确定性。我期望能看到关于如何起草和审查国际会议服务合同,如何处理版权、知识产权问题,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纠纷,以及在发生法律争议时,如何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权益。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指导,几乎为零。我翻遍了整本书,也只找到了一些关于“合规经营”的模糊表述,没有任何具体的法律条款分析,也没有任何关于如何规避法律风险的实操建议。这让我对未来在国际会议领域进行合同管理和法律风险防范感到担忧。此外,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上,这本书也显得力不从心。一场成功的国际会议,离不开一支专业、高效、充满活力的团队。我期望能看到关于如何识别和吸引国际会议管理人才,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如何设计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通道,以及如何激励团队成员克服困难、实现卓越。但书中对人才方面的讨论,也是泛泛而谈,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案和案例支持,无法为读者提供实际的帮助。
评分我对于《国际会议经营管理》这本书的整体感受,可以用“名不副实”来形容。书名听起来非常吸引人,似乎能带领读者走进国际会议的复杂世界,然而,实际内容却让我大失所望。我特别希望能在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建立和维护强大的国际会议品牌形象的深入见解。一个成功的国际会议,不仅需要精彩的内容,更需要与之匹配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我期望能看到关于如何进行品牌定位、如何设计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如何通过公关和媒体传播来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及如何建立长期的品牌忠诚度的详细指导。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零散,缺乏系统性。它更像是将一些零碎的营销概念拼凑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可操作的品牌建设框架。同样令人失望的是,在财务管理和盈利模式探索方面,这本书也显得相当薄弱。我期望能了解到国际会议的各种收入来源,例如赞助、展位费、注册费等,以及如何进行精细化的成本控制、如何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及如何分析和优化会议的投资回报率。然而,书中对这些财务层面的探讨,非常浅显,更多的是停留在“要赚钱”的层面,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财务模型、风险评估工具,或者盈利模式的创新思路。
评分坦白说,《国际会议经营管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我当初是被“国际会议”这个概念吸引,以为能学到如何在全球舞台上驾驭大型活动,结果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远未达到我的预期。我最想深入了解的是,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来提升会议的智能化和便捷性。例如,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优化会议流程、提升参会者体验?如何运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来创造更具沉浸感的会议场景?如何通过智能化的信息系统来管理参会者注册、日程安排、以及会场导航?然而,这本书对于这些前沿科技的应用,仅仅是轻轻带过,更像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的剖析,更没有实际的应用案例。我本期待能看到关于如何选择和部署合适的会议技术平台,如何整合不同技术系统来提供无缝的参会体验,甚至是关于如何利用科技来收集和分析会议数据以指导未来决策。但书中这些方面的内容,几乎是空白的。此外,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会议的理念方面,这本书也做得不够。在当前全球关注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如何策划一场环境友好的国际会议,如何减少碳排放,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这些都应该是现代会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本书对这些议题的讨论,显得非常薄弱,没有提供任何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指导。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令人失望了,我原本对《国际会议经营管理》抱有极高的期待,想着能从中学习到如何策划、组织和执行一场成功的国际会议。然而,读完后,我发现这本书根本没有涉及到我最关心的几个方面。首先,它对于会议的场地选择、供应商谈判以及预算编制的指导非常模糊,几乎是点到即止,没有提供任何实用的框架或工具。我期望的是能有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评估不同城市的吸引力,如何与酒店、搭建商进行有效的商务谈判,甚至是如何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会议效果。但这本书里,这些内容几乎是空白的,更多的是在泛泛而谈一些理论性的概念,缺乏实践指导。其次,在市场营销和参会者招募方面,这本书也显得力不从心。如何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如何制定有效的推广策略,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来吸引参会者,这些在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书中几乎没有深入探讨。我以为会看到关于如何撰写吸引人的会议议程、如何设计引人注目的宣传材料、如何建立有效的会员体系等具体方法,但结果是让我大失所望。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空洞,缺乏可操作性,根本无法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更不用说提升国际会议的经营管理水平了。
评分读了《国际会议经营管理》这本书,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间空荡荡的房间,本以为能看到满墙的宝藏,结果却只剩下几件破旧的家具。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一支国际化的会议团队?这本书对此几乎是只字未提。我期望能看到关于如何建立多元文化团队的沟通机制,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如何激励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公平、高效的跨国工作流程。然而,书中充斥的却是大量关于“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的套话,没有具体的案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甚至连最基本的跨文化沟通技巧都没有详细介绍。更让我沮丧的是,在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方面,这本书也显得极其肤浅。国际会议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例如天气原因、技术故障、甚至是政治不稳定。我期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如何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如何在危机发生时迅速有效地进行响应和恢复。但这本书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仅仅停留在“要重视风险管理”的层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建议,更没有提供任何危机处理的模板或案例。这让我在面对潜在挑战时,感到毫无准备,更加迷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