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是绝种还是充斥?一场迅速蔓延的危机感,焦虑的却也只有那一群对这个词有反应的特定人种。作者佛兰克.富里迪怀疑,如「启蒙时期」全知的罗素、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那一派博学多闻,对大众事务关心的知识分子其实已经都是投机取巧者、智库说客、狡辩家的伪善面具。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因为某些原因结合了最广的教育层次和最低层的文化涵养。富里迪用他对知识界的热情和对此危机的迫切焦虑,阐述了知识分子如何做出在文化和民主上该扮演的角色,也声明社会应该要理出一个知识分子和大众能一同讨论的空间。
一段时间以来,作者深切感受到知识分子的迷失,并为此烦恼不安,这种感觉似乎困扰着我们文化机构、大学和专科学校中的许多人。公众有权听到来自我们文化的高质量的学术讨论,而且,最为有着无限潜力的听众,他们应该受到更大的尊重。本书就是写给众多聪颖的男男女女,他们渴望一种更具挑战性的学术和文化生活。
本书并不是哀悼学术生活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并没有变成白痴。我们有多令人难忘的艺术作品和科学成果,我们也继续做出出色的发现。本书旨在对我们当前着书发展思想、教育民众和塑造新型公众的方式展开研究,对当代教育和文化政治的反民主根基和保护主义同时提出质疑,即把大众参与描绘位无法保持优秀标准和谐共存。我认为今天的文化精英们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一看法,这导致了对待学术生活的庸人主义态度和有害的工具主义态度日益兴盛。一个文化如果把辩证等同于乏味的专业观点,这个文化就会出现冷漠和社会疏离。由于所有这些都确实至关重要,一场对抗庸人文化的文化战争早就该开始了。
本书特色
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位和学术环境的焦虑,富里迪用它一直以来的繁复思考方式严正检视学术界的种种环节。与社会大众的重新定位和结合,是富里迪极欲在本书提出的讨论。在许多严肃、甚至苛刻的评论中,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可以从本书获取讨论这个大问题的一个起点。富里迪的写作方式严谨复杂,文笔与一般现在的叙述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特色在于他对问题的直接处理,让知识菁英和有意探讨相关问题的人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基础。
作者简介
佛兰克.富里迪
1948年出生于匈牙利,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社会学教授。其学术研究主要围绕帝国主义问题和发展问题,着有
前言
绪论:穿越庸人之土的个人旅程
失去意义的知识
平庸崇拜
弱智化社会学
对标准的讨价还价
从英才教育到庸才教育
优胜的价值
本书写作目的
第一章:知识份子的贬值
从强大的主人公到迷失的灵魂
怎样才算是知识份子?
当代社会和知识份子
知识份子角色的贬值
顺从的知识份子
第二章:琐碎的追求
对启蒙传统失去幻想
面对不确定性的无能为力感
相对主义:竞相声称拥有知识
工具主义的妥协
第三章:弱智化
疏离的公众
最小公约数下的重新参与
精英主义平民论
第四章:社会改造
对独立自主的攻击
社会改造与市场
第五章:媚俗文化
通过肯定实现包容
将认可制度化
对平凡的颂扬
第六章:把民众当儿童
幼儿化的文化
幼儿化民众
反向的势利
塑造温顺的公众
结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