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真的!:13位台湾艺术家的创作与生命

玩真的!:13位台湾艺术家的创作与生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生,难就难在有所坚持!本书精选13位杰出的台湾艺术家,涵跨摄影、书法、绘画、版画、雕塑等各面向。除艺术作品的赏析外,更聚焦在艺术家如何创造自己的艺术生命、如何面对生活的瓶颈与创作的冒险,并记录人生不同阶段风格的形成及蜕变。

  艺术是个「非量产」的生命工程。如果你不了解艺术的缘起,就别说你了解艺术!希望借由这13位艺术家让大众更了解艺术创作的可贵,进而亲近艺术、提升艺术鑑赏力,营造品味人生。

  本书作者叙述艺术家在不同阶段的创作历程,及他们风格的形成及蜕变。除艺术作品的赏析外,更聚焦在艺术家如何创造自己的艺术生命、如何面对生命的瓶颈与创作上的冒险。郑惠美老师访问近年来杰出的华人艺术家,共有摄影、装置、书画、西画、版画、雕塑等。希望引领大众了解艺术创作的可贵,进而亲近艺术,增加艺术鑑赏力,营造品味人生。

作者简介

郑惠美

  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曾任台北市立美术馆学术编审,台湾现代美术、当代书法及美术馆文化等专文论述七十篇,发表于艺文杂志。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要玩就玩真的 张干琦 
2写出当代经验 徐永进
3绘画勘验生死 于彭  
4随时准备起跑 袁金塔
5土味、拙味、草根味 郑善禧 
6艺术国度的苦行僧 赵春翔
7用艺术照见生命 奚淞 
8舞蝶迷香径 黄铭昌 
9夜店写真 周孟德
10城堡?的国王 黄明哲
11血战毕卡索 吴炫三 
12寂寞身后事 陈庭诗
13活出祖灵 黑子

图书序言

要玩,就玩真的- 张干琦
张干琦CHANG CHIEN CHI
自由摄影工作者意味着什么呢?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现实的保障,也许穷困潦倒,没有年终奖金,也许三餐不济,一切只为自己的梦想而活,一切只是单纯的付出,不计代价。

要玩,就玩真的 张干琦
张干琦CHANG CHIEN CHI
1961 年 生于台湾省台中县
1990 年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育硕士
1999 年 获尤金.史密斯人道摄影奖、年度杂志摄影家
2001 年 「活性因子」于义大利双年展
2003 年 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第一届摄影三年展

「我现在想不到还有第二个选择!」张干琦斩钉截铁地说「自由摄影工作者」就是他唯一的选择。自由摄影工作者意味着什么呢?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现实的保障,也许穷困潦倒,没有年终奖金,也许三餐不济,一切只为自己的梦想而活,一切只是单纯的付出,不计代价。一个台湾出生的摄影家,如何在美国甚至欧洲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出人头地?他的背后有多少血汗与角力?他克服了那些难关,他有什么人格特质?

台湾唯一进入「马格兰」的摄影家
张干琦,一个让台湾可以走入国际的名字,凭着他的主观与偏见为台湾的摄影史刷新了纪录。他获得廿多项国际专业摄影比赛奖项及荣誉,包括多次获得美国年度新闻摄影奖与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首奖,更获得尤金•史密斯人道摄影奖。1999年全美新闻摄影记者协会特别颁给他「年度杂志摄影家」奖。最难得的是他是国际上最具报导摄影权威的「马格兰摄影通讯社」中,唯一的台湾摄影家,全亚洲只有两位,另一位是日本摄影家。

「他们审查很严格,审核了三次,才能成为会员。」1995年张干琦获提名加入马格兰摄影通讯社,经过六年的漫长观察,2001年他才正式获得会员资格。「马格兰」三个字等同于顶尖报导摄影的同义字,1947年在巴黎由四位国际知名摄影家罗伯卡帕、布烈松、乔治罗杰、大卫西蒙四人共同发起创立,近60年来马格兰成员以他们高水准的摄影精湛技术与自由创作精神,传达世界重大事件与报导,揭露人间社会真相,留下主要的历史见证,而奠定国际权威的专业地位。

生死由它的悍气
张干琦40岁跻身「马格兰」,成为一名报导摄影的国际新锐,距离他1993年,才真正投入摄影的时间不过10年。然而这样一位摄影家,他起步实在比别人晚太多了,28岁才决定走报导摄影的路,而他又很穷,常常以泡面果腹,况且他又不是学院科班摄影系出身,为什么在这些不利于他的重重条件限制下,他却能突破重围,脱颖而出。是侥倖?是上天的恩竉?不,关键就在他身上一股生死由它的悍气,这悍气包藏着他的冲劲、热情、决断、敏锐、毅力、执着与专注,使他疯狂地搏命下去。

他本来可以选择待遇好、福利佳的记者生涯,继续做他在美国的太阳报(马里兰州)摄影工作,然而他却辞职不干,选择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就像他说的:「某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转弯时转错了弯,然后又没有踩煞车,就一路走下去了。」从那时起,他的命运也註定有着不同的结局。

张干琦最闪亮的光环就是他在台湾独一无二的马格兰摄影通讯社成员头衔,究竟他的报导摄影与其他的报导摄影有何不同呢?为什么他的作品有重量、有冲击力,总是让人震惊?他的报导摄影不是游走随兴式的,而是就一个特定的主题做长期深入的追索,就像人类学家做田野採集一样,长期地在当地观察与当地的族群沟通,而不只是猎奇而已。张干琦正是观照到影象背后的思考,而不只是耽溺于影像的美学。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