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感等时疫病多属于温病范畴,只要服用银翘散、普济消毒饮、小柴胡汤加减石膏、鱼腥草多可好转。
中医治急病、罕见病与特殊疾病的经验丰富,作者的神奇病例颇有可观之处。
现在H1N1新流感闹得沸沸扬扬,情况跟当年SARS肆虐差不多;但因疫苗制造缓不济急,加上可能有副作用,更造成人心惶惶。其实中医早有治疗时疫病经验,作者主张保持「进、出、动、静」平衡预防,再服食治「温病」中药即可改善。
张步桃医师亦提供他屡用屡效的方剂供参考,需要者请看「推介序」。
其实中医治急病、特殊疾病已有数千年经验,只是近百年来趋于式微而已。作者以实际医案详细说明,浅显易懂又有趣,更可以看出传统医学价值。
作者简介
董延龄医师
1935年生,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医师特考、公务员乙等特考及格
父、祖皆为鲁南着名中医师,并先后追随明义法师、孙培荣、朱训等名家学习
曾任邮政总局、立法院、考试院医师、考试院中医师典试委员、检核委员、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委员、文化大学中医师再教育客座教授
应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王室之邀为国王及王亲多人诊病,现在自行执业
着有【胃扩张之临床研究】、【杂病诊治经验谈】、【六味地黄丸为养生妙方】、【国医董延龄开药方】等。
推荐序:中医治疗急病早有妙法---兼谈我诊治流感病的验方…张步桃医师
推荐序:有效防治温病以「百龄壮年」…林佳谷教授
自序:治病就像开锁,需对症下药…董延龄
热门话题: H1N1新流感没有想像中可怕
继SARS之后最严重的流行病
新型流感和感冒、SARS之不同
孕妇、婴幼儿、青少年为高危险群
产妇即使感染也可以餵母乳---孕妇能不能接种疫苗要深思熟虑
怎样才能有效治疗与预防
口服型克流感 施打疫苗 坊间流传的食物与药物 温病的中药成方最有效
第一章 以温病急症急救法治新流感…
时令、地区与族群为疫病形成三要素
天时(季节) 地利(地区) 人和(易被侵犯的族群)
温病不能以治伤寒之法治疗
伤寒类似现代所说的感冒 温病多从口鼻传三焦
曾经以治「风温」法治好SARS病人 也以同法治好肠病毒
以脉象及有无口渴来诊断温病最准确
提供几个治疗新流感参考方剂
银翘散加减方 普济消毒饮 荆防败毒散+连翘败毒散加减
小柴胡汤加减石膏、鱼腥草
以进、出、动、静来预防新流感
「进、出、动、静」以维持动态平衡 善用身边的防疫材料
第二章 中医治急病早有经验
针灸具有简、便、廉、验等多种效验
亲身体验与耳闻目睹的针灸急救病例
首次因心口痛体会被急救滋味 推挤挫伤 改善急性头痛 痛风急救
低血糖昏厥 不明晕眩 晕眩兼大小便失禁 过度疲劳昏迷 急惊风
落枕 后脑胀痛 急性阑尾炎 车祸膝盖肿痛 治膝关节炎
其他急救法也值得称道
急掐臂前大筋令人立刻甦醒 黑能胜红止鼻血 生姜片灸肚脐可恢复生机
中医奇方治打嗝:丁香柿蒂人参汤 针灸加橘皮竹茹汤也有效
柿蒂生姜汤也能治打嗝
胃肠病排在急诊前几名
常见病因约有五种 腹痛如绞可考虑重用大黄 可以用猪腰尺治腹泻
参苓白朮汤治大肠激躁症 藿香正气散治胀气 呕吐可服小半夏加茯苓汤
其他肠胃急症:催吐与吐血
病毒感染昏迷之急救
小柴胡汤清热,清营汤醒脑 治疗急症须分主次
针灸治嵴椎痛有速效
骨刺、缺乏运动与代谢不良所致 搬重物导致椎间盘突出
僵直性嵴椎炎是因嵴椎钙化 先天性嵴椎侧弯
坐卧湿冷引发风湿性腰痛
生脉饮急救心脏衰竭
清代叶天士用急智治疗急症
埋木屑救油漆中毒 丢钱惊吓救难产
第三章 罕见疾病诊治…
什么才是罕见疾病
为何多数遗传病都治不好
中医治疗罕见疾病有丰富经验
熟记名方化裁运用 慎选有效成方 单味药合理、自由组合
为病人量身打造药方
罕见疾病的病原约有七种
饮食:半熟牛排导致身上长疙瘩 环境:气喘、过敏性鼻炎搬家就好了
时间与时令:唿吸系统疾病常于深夜发作 药源性:类固醇增加身体负担
医源性:不当开刀导致排便障碍 不良生活与嗜好:懒散导致举步难行
遗传性疾病:当归四逆散加四君子汤治雷诺氏症
台湾常见的罕见疾病举例
重度地中海型贫血 成骨不全症 苯酮尿症 黏多醣症
高血氨症 威尔赤氏症
第四章 特殊疾病也有诊治成功病例…
特殊疾病的远因与近因
远因:生活环境的快速变迁 近因:饮食失当、压力过重
导致特殊疾病的几个原因
发烧:分为外感与寒热两种 外邪六淫入侵人体 外感发烧 寒热往来
内热外寒的灯笼病 定时发烧:阴虚体质
为何多数女性都怕冷
阳虚证:高温仍穿厚衣 落水后怕冷 孕时受寒
耳聋:长期熬夜也有可能
失声与哑风
中风后的失声俗称「哑风」
强舌:多为血瘀导致
休葛兰症候群:全身干燥
长不高:原来是吃感冒药过量
精索静脉曲张:可用少腹逐瘀汤治疗
胃下垂与胃扩张
食慾尽失:不当减肥所导致
水肿、小便失禁:要补肾气
下肢水肿导致失禁 济生肾气丸治癒汉武帝而闻名天下
去桂附成六味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右归饮治疗夜尿症、遗尿
小孩先天不足:可服六味地黄丸
脑震盪后遗症:须驱瘀血
眼压过高:易导致昏眩
疮疽:中医不分有菌、无菌
乳痈:用托里消毒散治疗
皮肤病反覆发作
肝病:为台湾人国病
中医治疗肝病以解毒促进代谢为主 黄种人为好发肝炎的族群
第五章 中医如何治精神性疾病…
心理影响生理导致气臌病 电磁波太高导致失眠 神经系统太敏感
心病还须心药医
中医怎样治疗精神疾病
精神衰弱 强迫症 疑心病 恐惧症 幻听 登高症 胎惊
躁郁症 知觉异常 妥瑞氏症 恐慌症
治疗精神性疾病的常用药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天王补心丹 酸枣仁汤
高枕无忧散 加味逍遥散
附录:从中医病例管窥美国医疗…
嵴椎损伤的波多黎哥商人 消炎药性凉病上加病 喝冰啤酒、多啖牛肉皮肤生疙瘩
林夫人咳嗽久治不癒 精虫活动力不够无法生育 西医治标不治本
西医分科清楚、仪器精细
美国的先进医学不近人情
无法为病人量身打造处方 分科过于精细,导致临床诊断顾此失彼
见山不见树,只依靠数据治病 治病手段过于凶狠
医疗费太过昂贵
结语
作者序
治病就像开锁,需对症下药
自有人类以来即有疾病,而且推陈出新,好像医学愈发达疾病也跟着进化,医师愈来愈多,病人也从未减少,真应了一句老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汉代司马迁在《扁鹊仓公列传》中曾说:「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自汉迄今已历二千年,然现代医者(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在临床上仍常有心余力绌之感,这是值得我辈深思之处。
我觉得治病就如同开锁一样,只要选对钥匙、用对方法,只要轻轻一拨即可打开;若选错钥匙、开启的方向不对,当然打不开。古人说「医能通神」、「医能生死人、肉白骨」,指的就是若能选对钥匙开锁,即有起死回生之效。行医多年的经验发现,现在虽然科学进步,高科技医药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不过医者所面对的还是有气血、有骨肉、有感情与思想的生命个体;这些所谓的科学常识,其实传统医学中都早有充分论述(例如五运、六气、阴阳、五行等),而且包含了天文、地理、人事等宇宙间的很多学科,只是用语古典、未加註外文而已。所以我在第二届世界自然医学大会上说:「中医是全世界最早的自然医学,更是全世界最完美的自然医学。」
既然如此,为何医院愈盖愈大、装潢愈来愈豪华,检查仪器与医疗设备愈来愈精密、先进,流行病非但不绝如缕,还有「推陈出新」之势?我认为与书未读透、迷信新药,加上检查不当、治疗失误,反而造成医原性或药原性疾病有关。例如最近引起恐慌的H1N1新流感,被政府官员与媒体形容得极为恐怖,好像就快要亡国灭种一样。事实上只要熟读传统典籍、临床经验丰富者均知,这只是时疫、温病,只要以急症、急救法处理,简单几味药即可改善、好转,(张步桃医师亦有同感,推介序中亦提供了一帖常用方)。因此不揣浅陋,特别将这方面的资料、临床经验与诊治医案整理出来,希望有助于需要者与医界同道参考、应用。最后要谢谢董崇敏医师纪录、整理与校对的辛劳,以及张步桃道长、林佳谷教授赐序,为拙作增光。
以前大家都说「医者必能通儒,儒者未必能医」,治好垂危病人以后,家属所送的匾额往往题「良医良相」、「万家生佛」等,把医者比做良相、菩萨,这是多么崇高的荣誉!而今医道大不如前,希望本书之出版有助于达成我的理想。
董延龄医师
这个书名《从H1N1新流感谈中医急病诊治》让我联想到很多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H1N1流感,当时很多人都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这本书的出现,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我对中医在应对这种“新发”传染病上的能力一直充满好奇。 毕竟,中医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它是否能够穿越时空的限制,应对现代医学挑战下的新病种,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中医如何辨别“疫毒”的特征,以及如何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经验。 毕竟,中医最讲究“辨证论治”,面对突发的疫情,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证型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更多关于中医在应对急性传染病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丰富我对中医的认识。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从H1N1新流感谈中医急病诊治》这本书时,我immediately被它所吸引。 H1N1,这个名字曾经让很多人感到恐慌,而“中医急病诊治”则代表着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治疗体系。 我很好奇,中医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的。 我希望作者能够详细解释中医在治疗流感这类疾病时的基本原则,比如“扶正祛邪”,以及如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来判断是属于“表证”还是“里证”,进而选择合适的方药。 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中医食疗、穴位按摩等方法,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有所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流感症状。
评分《从H1N1新流感谈中医急病诊治》这个书名,直接击中了我的一个痛点。 我一直觉得,在面对像流感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中医的作用似乎总是被低估了,或者说,我们对中医在这方面的能力了解得太少了。 H1N1作为一种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病毒,如果这本书能从中入手,分析中医如何应对这类急症,那将非常有价值。 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看到,中医是如何通过调整身体的内在环境,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此外,关于中医在早期症状识别,以及如何通过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方式,快速缓解患者不适,甚至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这些具体的诊疗手段,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 我相信,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可操作的知识。
评分读到这本书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终于有这样一本针对“急病”的中医著作问世了! 毕竟,很多人对中医的印象还停留在慢病调理,对于像流感这样的急性传染病,中医是否能够同样游刃有余,甚至有独到的优势,这往往是大家比较关心但又不太了解的。 “H1N1新流感”这个具体的病名,更让这本书显得格外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我希望作者能在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如何看待“邪气”的侵袭,以及人体正气的抗病能力。 比如,中医是如何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又是如何从整体观念出发,调动身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来抵抗疾病的? 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打破对中医的固有印象,看到中医在应对急性、传染性疾病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评分这本《从H1N1新流感谈中医急病诊治》的书名,乍一看就让人提起了极大的兴趣。我一直对中医在应对突发疾病方面有着浓厚的探索欲,尤其是在面对像H1N1这样来势汹汹的“新流感”时,中医的智慧与实践究竟能提供怎样的视角和解决方案,是我非常想了解的。书名中“急病诊治”这几个字,更是直接点明了本书的核心价值,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是实践性的指导。 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中医如何辨证施治 H1N1 病毒感染,例如,对于风寒袭表、风热犯卫、疫毒闭肺等不同证型,是否有明确的方剂和用药指导?书中是否会结合古今医案,来印证中医理论在实际诊疗中的有效性? 我特别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让普通读者也能对如何预防和初步应对类似流感有更深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