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相关统计资料如下:
.在台湾,保守估计,约有20-50万名女性深受此病困扰。
.在美国大约7%正值生育年龄层之妇女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在合併有骨盆腔疼痛及不孕症的妇女中,罹患率更高,有些报告说是20%,有些报告则高达90%
.在不孕症族群中,有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此病特色是「良性疾病,恶性作风」,虽然不是癌症,却会到处移转、一再复发,不仅造成严重的经痛,影响生活品质,同时也成为妇女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者,更会导致卵巢癌,实在轻忽不得!
本书特色
本书为妇科两大名医联合出马,结合中西医完整的观点,帮助妳抛开疼痛、迎向幸福人生!
作者简介
郑丞杰
现职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妇癌科主任
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副教授
美国旧金山人类性学高级研究院教授
国际外科学院院士
美国性学学院院士
学历
美国旧金山人类性学高级研究院性医学博士 (M.D.,Ph.D.)
台湾大学高阶企业管理硕士 (EMBA)
经历
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研究员
台东马偕医院妇产科主任
台北马偕医院妇癌科资深主任医师
台北国泰医院妇产科病房主任
着作
学术论文百余篇
妇女保健及性健康书籍30种
主编「妇产科超音波学」教科书〈中华民国医用超音波学会出版〉
曹玲仙
现职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顾问
学历
上海中医学院毕业
经历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
中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
中山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副主任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中医妇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医性医学学会副主任
推荐序
现代妇女保健良方
大众卫生教育是预防医学重要的一环,教导民众如何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疾病、预防疾病复发、早期发现复发、如何与疾病和平共存……等,我们常说预防胜于治疗,站在公共卫生的立场来看,我们可以说健康促进和健康维持,比治疗疾病还重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说是现代妇女的文明病,在晚婚、晚育、少子的时代,尤其常见。目前每六对夫妻有一对不孕,而每三对不孕夫妻中,就有一位是因为妇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除此之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引起经痛,影响生活品质,甚至有少数案例,日后会引起卵巢癌!因此,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女们不可轻忽的疾病。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妇癌科主任郑丞杰医师不但学有专精,在临床服务、教学与研究上皆成果斐然,他曾荣获北医大的「临床研究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也长期热心大众卫生教育,走出校园,走出象牙塔,积极参与全民卫生教育的推广,多年来已出版深入浅出的通俗保健书籍,三十册以上,精神可佩。
这本书从子宫内膜异位的定义、盛行率、病因、致病机转到诊断、中西医疗法、预防复发,乃至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以及家庭和病友团体的支持等,均有详细的叙述,无疑地是现代妇女的保健良书,也是值得社会大众阅读的医药卫生教育的好书,本人乐于推荐之。
台北医学大学校长暨亚太公共卫生学会理事长 邱文达
自序1
良性疾病,恶性作风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估计台湾地区一直保持有至少二、三十万的病患,老病号过了更年期,新病号过了青春期又「递补」进来,人数有增无减。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得许许多多的妇女朋友饱受严重经痛之苦,还有很多人因而不孕,据估计在不孕症患者当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罹患此病,另外还有一些人则苦于性交疼痛或异常出血;更可怕的是,少数病例日后却长出特定的卵巢癌来!
二十年来,我的门诊病患中,始终有10 ~ 20%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腺症的患者,她们之中,有些人痊癒了,有些人怀孕了,有些人始终不孕,有些人日后长出了卵巢癌,乃至中年早逝,也有些人一再地复发,苦不堪言。我常告诉患者,这病的特色是「良性疾病,恶性作风」,因为基本上,它不是癌症,但它会到处转移,也会一再地复发,而近来更肯定有少数会癌化!
医学界对这个病下了很多工夫研究,很多国家成立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医学会」,台湾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在钻研它。妇产科学教科书一向说「晚婚晚育」、「经血逆流」是此病的致病原因,但事实上近年来青少女患者日益增多,已令人不敢再说那是唯一的因素;而免疫学的研究更指出,经血逆流的妇女中,很多不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她们的免疫机能显然比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好。环境毒素,例如戴奥辛、多氯联苯,也在近年的研究中被认为可能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
总之,在这本书中,我在西医的部分引用了许多最新的医学资料,深入浅出,希望有助于妇女朋友们一同来对抗这个可能影响您半辈子的病。感谢过去在国泰医院妇产科的同仁黄文贞、赖宗炫、刘寿怀、张莉文、张美玲、畲伯青、骆长楠等医师协助翻译部分西洋文献和校稿。还有,谢谢台北长庚医院张明扬教授,也是中华民国子宫内膜异位妇女协会祕书长,他主编的会讯提供了本书不少本土的医学资料。最后,更要感谢书泉出版社的协助,若非她们的不断催逼,这本在1999年即已答应交稿的书,也不可能在我极其忙碌的临床工作中,抽出2002年的春节空档,终于在旧金山完成,并在2009年重新修订出版。
正如本书最后几章所写的,妇女朋友们以及她们的家人,都必须学习如何预防此病、预防复发,或如何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平共存,希望这本书的付梓,能够帮助读者以及她们的家人,一同以正面的态度去面对这个工商社会的文明病。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妇癌科主任 郑丞杰
自序2
中医看子宫内膜异位
我有幸从师上海名医唐吉父教授,学到他的高尚医德、独特的学术思想、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有幸在全国名医俞瑾、李超荆教授的带领指导下,耳染目濡现代医学整理发扬中国医学遗产的丰硕成果,促使我寻求探讨辨病辨证结合诊疗妇科的疑难病证。
余临诊四十年,目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苦不堪的情景,我翻阅中医古医籍,无该病症的病名,只能从「经痛」、「症瘕」、「月经过多」、「经期发热」、「不孕症」等章节中寻找了不少名医医案,获得不少的启迪。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症状归纳,「瘀」是本病征的致病本质;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大法。然而,单用活血化瘀药物堆砌的方药,治疗效果往往未能尽如人意。运用中医理论,从不同体质、病程长短等不同的临床表现区别不同征候,辨病辨证结合治疗,确实看到了不少重复的真实病例,为此从较多的病案中积累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规律。仅此以飨广大病患,并供同道共同探讨指正。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顾问 曹玲仙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让我眼睛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配色,再加上“中西医会诊”这几个字,立刻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对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很感兴趣,总觉得这样能更全面地照顾到身体的状况。尤其是在面对像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样复杂的疾病时,单一的治疗方式可能难以根治,或是副作用比较大。所以,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觉得它很有潜力,或许能提供一些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刚收到这本书,迫不及待翻开了目录,里面的章节设置很有条理。从疾病的定义、病因病机,到诊断方法,再到具体的中西医治疗方案,一步步深入。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中西医辨证论治”的部分,这正是我想深入了解的。以往我接触到的中医知识,常常是比较笼统的,而西医则侧重于器质性改变。这本书能够将两者结合,细致地分析不同证型的内膜异位症,并给出相应的处方和药物建议,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受到子宫内膜异位症困扰的女性,试过各种方法,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立刻就吸引了我。书中的内容非常详尽,从疾病的形成原因,到症状的区分,再到各种治疗手段的介绍,都写得很清楚。特别是书中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部分,提供了许多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例如,书中对不同证型的内膜异位症,都有具体的治法和方药建议,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
评分我一直觉得,对于女性特有的疾病,除了医学上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份理解和关怀。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非医学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在描述治疗方法时,书中不仅介绍了药物治疗,还强调了生活方式的调整,例如饮食、运动和心理调适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视,但对病情却有着深远影响的因素。
评分收到这本书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诊断和治疗部分,都写得非常详尽,而且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我特别喜欢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通过真实的病例,让我对疾病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让我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