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与风幡《六祖坛经》

明镜与风幡《六祖坛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多轴心的二十一世纪阅读-打开传说中的书  打开梦想与未来

  ●香港、上海、北京、台北,四地书展合办巡回演讲
  ●华文世界十位名家导读
  ●结合文字、摄影、漫画、插图、图表的新型态出版
  ●平凡、可乐王、541、吴孟芸、李志清等十位漫画创作者参与
  ●台师大、台艺大、北艺大共同参与绘图

  在佛教中,所有被称为「经」的书,都是印度的书,必须是佛说的才是「经」。但唯一有本由中国人讲的,中国人编的也叫「经」,这就是《坛经》。

  葛兆光在讲解《坛经》时,特别切入几个重点。

  一是六祖惠能所代表的南宗,与神秀所代表的北宗之间的差异。神秀认为,每个人心都有可能是清净的佛性,却也跟明镜一样,避免不了外在灰尘的污染。所以需要採用传统佛教所保持的一些修行方法,通过渐修来达到真理境界。但是惠能所代表的南宗认为,外在世界是虚幻的,这些都是因缘凑合的结果。所以你只要转过身去,此岸就是彼岸。

  过去北宗认为,从此岸走到彼岸,要苦苦修行,走得非常辛苦。但是南宗回转过来,认为原来此岸就是彼岸,人心就是佛心,于是当下解脱,所以惠能的说法,是一个顿悟之说,这就和北宗神秀的说法截然不同。在这一点上,北宗和南宗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点点的差异,但是实际上差别非常大,

  二、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坛经》不同年代出现的版本字数有所不同,越晚出现的版本字数越多,可见我们现在看到的《坛经》除了惠能口述之外,也加上后人整理修订的文字。

  三、禅宗的中心思想。最重要就是要了解,什么是静坐?什么是空、无?什么是直心、顿悟?为什么要不立文字?

作者简介

葛兆光

  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任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学,着作有《中国禅思想史---从六世纪到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两卷本)、《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等。

绘者简介

李志清

  生于香港,为香港当代艺术家协会会员,从事绘画相关工作,包括漫画、插画、水墨画、西洋画。1992年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2007年获日本首届「国际漫画赏」,2008年获星岛集团「杰出领袖奖」。曾出版漫画《三国志》、《水浒传》、《射鵰英雄传》、《笑傲江湖》、《孔子论语》、《孙子兵法》等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0.0 讯息

他们这么说这本书….. ------XX
There are such Talks

这本书的历史背景------XX
Time line

这位作者的事情------XX
About the Author

这本书要你去旅行的地方------XX
Travel with the Book

和作者相关的一些人------XX
People related to the Author

这本书的谱系------XX
Books related to the Book

延伸的书、音乐、影像------XX
Further Reading and Watching

图书序言

明镜与风幡《六祖坛经》
葛兆光



今天我是门外谈禅。为什么这么说呢?「门」有时候是隔绝内外,把门关起来,阻止人通行。但是,有的时候「门」也是打开,让内外能沟通。不过,无论如何还是有一个门外和门内的问题。
开始谈《六祖坛经》(以下简称《坛经》)之前,我要先提醒大家两件事情。我下面所有讲的话,都和这两点有关。

从历史学角度看禅宗经典

第一点,我是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谈一本重要的佛教经典。大家知道,在佛教当中,所有能够被称之为「经」的书都是印度的书,至少名义上是印度书,必须是佛说才是「经」。但是唯一有一本书是中国人讲的,中国人编的也叫「经」,那就是《坛经》。一般人对于《坛经》,可以分成两种立场,一种是爱好者,信仰者,还有一种是研究者和历史学家。用一个比喻,爱好者和信仰者就好像是在戏台下面看戏的观众。他看见的是演员所演的角色,所以,跟他同悲共喜。但是,我们学历史的人有点让人讨厌,不是在台下看戏,而是在后台看卸了妆的演员,有点煞风景。他看到的是一种真实,而台下的观众看到的是演出里面所带的内容和感情。因此这两种人的立场有点不一样。像我这种老是在后台看卸了妆的演员,也许看到的不是他在台上扮演的青春靓丽的角色,也不是非常有感情色彩和曲折故事的剧情。总之,我今天讲禅宗,就是把它放在历史学,或者是求真实的历史角度去讲的。

在当代世界背景下理解禅宗的意义

第二点,现在讲禅宗,已经不再只是我们中国人讲禅宗。你还必须考虑到,它已经是全世界的一个文化资源。因此你要了解,对于要讨论的禅宗来说,不能说中国人怎么看,还得考虑到它已经传播到西藏、日本、朝鲜,不但要看东亚人怎么样来解禅,更重要的是二十世纪的时候,禅宗传播到整个世界,所以还要明白西方人是怎么样了解禅的。


禅宗在上个世纪迅速的流行,带来了对现代化的反思,它对理性、科学是有批判意义的,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思想资源。对于居住在城市当中的现代人,因为一直存在紧张、焦虑、生存的竞争,以及人和人老死不相往来的隔膜,很多西方人认为,禅可能为西方带来一种新的、可以改变生活的一种资源。他们认为禅宗不仅仅是东方的,也是世界的。所以,禅宗变成了世界文化资源。中国人里第一个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得奖之后写了一个剧本《八月雪》,说到禅宗当中的六祖惠能就是东方的基督。一个西方科学家卡普拉(Fritjof Capra)在《物理学之道》(The Tao of Physics: An Exploration of the Parallels Between Modern Physics and Eastern Mysticism)当中也说,禅宗是拯救西方之道。所以,我们第一、要知道禅宗在历史学上是什么样的意义,第二、在现代世界,禅宗又有什么新的意义。


六祖惠能的传说
我们先讲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有关六祖的着名传说。请大家注意,我这里要提醒大家,我说的是传说,而没有说历史,这意味着我并不认为这是真实的。但是,尽管它不是真实故事,却非常有象征性。大家可能听说,在唐高宗时代,广东新州有一个樵夫姓卢,他家的祖籍是现在的北京,他父亲那一代发配到了广东。这个人以砍柴为生,赡养他的母亲。有一天他在城里面卖柴,遇到一个人唸《金刚经》,据说他一听《金刚经》,马上心里面一动,觉得这里面有开启人心智的真理。于是他就问唸经的人说,你唸的是什么?这个人说我唸的是《金刚经》。他说你在那里学的呢?那个人告诉他在湖北黄梅,黄梅有一座山,这个山上有一个老和尚,我就是从那里学的。这个卢樵夫就到了这座山上去寻找真理。他到了山上以后,见到了这个着名的老和尚弘忍,是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说你是野蛮人,你又是南方人,你到我这里来干什么?砍柴人说,我虽然是野蛮人,也是南方人,但是佛法没有南北,我也是来追求真理的。弘忍当时就觉得这个人有慧根,很有出息。但是,为了不让众人生疑,就让他去劳动,劳动了八个月以后,这个弘忍年纪大,要选接班人,他怎么选呢?就让门下弟子每个人写一首诗,来表示对佛教真理的理解。这个时候大家都说我们都不要写,因为有一个年纪大的老学生,叫神秀,这个神秀学问好年纪大,他代表大家写一个就算了,反正接班人就是他了。神秀也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写了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这诗写得很好,包涵了佛教的真理。传统佛教认为,一个人内心是有佛性的,可是外在的现象世界那种虚幻的,肮脏的,诱人上当的灰尘是会污染、遮蔽这个青天白日的,所以你一定要经常擦干净,在灵魂深处闹革命,这样就可以保持身心清静,到一个卓越的境界。 

这首诗写出来之后,有人唸给卢樵夫听,他听了以后,说好是好,但是不彻底。他央求别人代笔,也写了一首。他说,「菩提本非树,心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他的意思是,智慧本来就不是树,大家知道菩提是智慧的意思,心灵也不是镜子,人心中的佛性永远是清净的,哪有什么尘埃?尘埃按照佛理来说,本身就是虚假的东西,所以人性本身就是干干净净的,怎么会染上尘埃呢?这是禅宗史上一个着名的故事。正是因为前后这两首诗,意思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所以这两首诗的代表人物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的两个佛教流派,这就是禅宗的北宗和南宗。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