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改变的契机,都从「怕麻烦」而来!
槓桿系列着作畅销逾150万册,本田直之与你分享生活、事业两得意的祕密,
让你从「自甘堕落」的怕麻烦者,进化成「未雨绸缪」的怕麻烦者。
90%的人都自认「怕麻烦」,但人愈怕麻烦,愈能成材!
只要把「怕麻烦」当动力,就可以「用1分力气得到10分收获」。
麻烦事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像滚雪球般愈滚愈大。
「自甘堕落的怕麻烦者」一直在逃避麻烦、闪躲麻烦,但是到后来,麻烦却愈滚愈大。虽然是怕麻烦的人,最后却让自己卷进大麻烦之中。
其实,只要「事先解决掉小麻烦」,就可以切断这种负面的恶性循环!
「未雨绸缪的怕麻烦者」会在第一时间把「小麻烦」解决掉。此时问题还算小,处理起来比较没压力,更重要的是日后不会再有大麻烦,可以大幅节省时间,提升工作的成果,过着令人钦羡的轻松生活。
就让自己成为「超级怕麻烦」的人!运用书中建议的55个小动作,解决掉你生活、工作中的小麻烦事,然后把宝贵的时间用来做更多你想做的事。
作者简介
本田直之
槓桿效益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暨执行长。
公司在东京和夏威夷两处设置据点。他一年中有半年在日本演讲,半年在夏威夷冲浪、写作,生活惬意。
兼任日本财务学会、法人顾问会计董事、美国环球视野科技公司董事。在投资日本、美国新兴企业的同时,也协助企业导入槓桿管理术,以最少的劳力获得最大成果。
着有槓桿系列畅销书,包括《槓桿阅读术》《槓桿思考术》《槓桿时间术》《槓桿管理术》《槓桿学习全攻略》等等,总销量超过150万册,日本《GQ》评选为年度必读书,并获《日经Business》评选为50大畅销书。
美国雷鸟国际经营研究所经营学硕士
日本明治大学产业经营学系毕业
日本侍酒师协会认定葡萄酒顾问
世界遗产学会正式会员
一级小型船舶操纵士
译者简介
李彦桦
1978年生,台北人。东吴大学日本语文学系研究所毕业,曾赴日本明海大学及拓殖大学进行短期留学。从大学时代开始从事中日翻译工作,现为专职译者。译有《非常识成功法则》《提早6小时下班的工作术》《fu对了,就畅销》(先觉出版)。
前言 给「麻烦事」堆积如山的你
1 想法篇
法则01 怕麻烦,所以要建立「目标」
法则02 怕麻烦,所以要多听对方的声音
法则03 怕麻烦,所以要维持动力
法则04 怕麻烦,所以不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
法则05 怕麻烦,所以不去想「做不到的理由」
法则06 怕麻烦,所以不祈求好运
法则07 怕麻烦,所以虚心求教
法则08 怕麻烦,所以不装好人
法则09 怕麻烦,所以不要想得太难
法则10 怕麻烦,所以要做笔记
法则11 怕麻烦,所以不抱怨
法则12 怕麻烦,所以要将事情化为习惯
法则13 怕麻烦,所以要建立架构
法则14 怕麻烦,所以不怪罪他人
法则15 怕麻烦,所以不短视近利
法则16 怕麻烦,所以不要太努力
法则17 怕麻烦,所以不期待回报
法则18 怕麻烦,所以要自己承担责任
法则19 怕麻烦,所以要找出根据
法则20 怕麻烦,所以珍惜光阴
2 日常生活篇
法则21 怕麻烦,所以利用「早上的5分钟」
法则22 怕麻烦,所以要决定物品的位置
法则23 怕麻烦,所以要预订
法则24 怕麻烦,所以要运动
法则25 怕麻烦,所以要有充足的睡眠
法则26 怕麻烦,所以要到书店走走
法则27 怕麻烦,所以要详读说明书
法则28 怕麻烦,所以不独断独行
法则29 怕麻烦,所以要利用强制力
法则30 怕麻烦,所以要丢掉东西
法则31 怕麻烦,所以要调查清楚
法则32 怕麻烦,所以不睡回笼觉
法则33 怕麻烦,所以不续摊
法则34 怕麻烦,所以不归档
法则35 怕麻烦,所以要使用记帐本
法则36 怕麻烦,所以同样的事不做第二次
法则37 怕麻烦,所以要依行程表行动
3 工作篇
法则38 怕麻烦,所以要决定不想做的事
法则39 怕麻烦,所以要找出「范本」
法则40 怕麻烦,所以要频繁的更换电脑
法则41 怕麻烦,所以要外出走走
法则42 怕麻烦,所以不要想改变别人
法则43 怕麻烦,所以不迟到
法则44 怕麻烦,所以要记住规则
法则45 怕麻烦,所以要未雨绸缪
法则46 怕麻烦,所以要熟悉电脑和手机
法则47 怕麻烦,所以不争论
法则48 怕麻烦,所以发问前先调查好
法则49 怕麻烦,所以不依赖公司
法则50 怕麻烦,所以要只对有意义的「工作」投注全力
法则51 怕麻烦,所以要学会正确的打字方式
法则52 怕麻烦,所以不做自我介绍
法则53 怕麻烦,所以不喝应酬酒
法则54 怕麻烦,所以要学习英文
法则55 怕麻烦,所以要扩展人脉
结语 怕麻烦,所以要当「超级」怕麻烦的人
前言
给「麻烦事」堆积如山的你
啊 ~ 真是麻烦。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甚至是从打扫房间到健康管理,对于任何「应该做的事」,几乎所有人都曾经这么抱怨吧。
实际上,当我在研习会或演讲时对所有人说:「认为自己是个怕麻烦的人,请举一下手。」这时候通常会有九成的人举手。
而且,我自己本身就是个「超级」怕麻烦的人。
说来或许有点丢脸,我是典型的懒人。我讨厌循规蹈矩的做事方式,对整理房间和文件也相当不拿手。
我认识许多在工作和人生的路途上走得相当平顺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也承认自己是怕麻烦的人。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并不单单是怕麻烦的人,而是「超级」怕麻烦的人,因此才能让事情顺利运作。
那么,为什么这些「超级」怕麻烦的人,能如此平顺呢?
麻烦事如果搁置不管,
就会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
其实「怕麻烦者」,还分成两大类。
一种是自甘堕落型的怕麻烦者。这类型的人不断在逃避麻烦、闪躲麻烦中度过。但接着,麻烦就像循环利息一样,如雪球般愈滚愈大。虽然他们怕麻烦,却把自己卷进了麻烦之中。
另一种则是未雨绸缪型的怕麻烦者。
首先,未雨绸缪型的怕麻烦者,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麻烦事」处理掉。在这个时间点,问题还算小,也比较可能积极处理。
但是,时间愈拖愈久,「麻烦事」也会愈来愈大。由于自甘堕落型的怕麻烦者在前面的阶段搁置不管,结果就得面对更大的「麻烦事」。
这么一来,不仅造成自己压力大,要解决掉麻烦事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是难以想像。
如果,你不晓得自己是哪种类型的怕麻烦者,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式可以做判断。
在某个纪念日,你和你最重视的人要一起去一家很有人气的餐厅用餐,你会先预约吗?
不会懒于做预约这种小事的人,就有资格当未雨绸缪型的怕麻烦者。
反过来说,不仅不预约,甚至认为「因为是有人气的店,要排队也是正常的」,那么很抱歉,你有可能就是会把问题搞成像是滚雪球的自甘堕落型的怕麻烦者。
当然,即使现在是自甘堕落型的怕麻烦者,如果读了本书,能一一实践所有法则的话,也有机会转变成未雨绸缪型的怕麻烦者。
发明始终来自于「怕麻烦」!
大家对于「怕麻烦」一词,应该负面印象多过于正面印象吧。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做任何事都不应该怕麻烦,一步一脚印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的确,这种态度非常令人尊敬。
但是,「怕麻烦」真的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吗?
难道,「怕麻烦」真的会使人堕落吗?
我不这么认为。我反而认为未雨绸缪型的怕麻烦者有种神祕的潜在能力,能改变自己,改变这个世界。
为了让大家好了解,我举几个例子:
■「骑马太麻烦了」,所以发明了汽车
■「搭火车、搭船太麻烦了」,所以发明了飞机
■「在商店街来来回回的太麻烦了」,所以发明了超市
■「买东西还得注意时间太麻烦了」,所以发明了便利商店
■「要外出购物太麻烦了」,所以发明了网路购物
■「看地图找路太麻烦了」,所以发明了卫星导航
■「带着卡带或CD太麻烦了」,所以发明了iPod
无论是什么样的革新技术或新服务,其背后都必然隐藏着「真麻烦!」的强烈念头。「真麻烦!」这样的想法,正是进步与革新的原动力。
「如果要解决这个『麻烦』,应该怎么做呢?」
为了解决问题,才会造就不断进步的文明。
二十一世纪,接下来在哪个领域会有什么样的划时代发明或发现,谁都不晓得。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是什么发明,出发点都是「真麻烦!」
「真麻烦!」这样的思维充满了无限可能的种子。如果能用心灌溉,就有可能萌生新的点子。
如果当初没有背熟九九乘法表……
「怕麻烦,所以才要做一些小麻烦的事来解决大麻烦。」这是一种逆向的新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是日本人,无论是谁,小学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那就是背「九九乘法表」。
对一个国小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记住九九乘法表可说是相当麻烦的事。但是大人们都知道,「如果现在不把九九乘法表背下来,将来可是会造成大麻烦的」,因此,无论得花多久的时间,都会要求小孩牢牢记住。因为只要将九九乘法表背下来,无论到了几岁,九九乘法表都会一直留在脑海里,在人生的旅途上,这就相当有利。
我们应该要善加利用这种思考模式。
只要能「事先做些小麻烦的事」,就可以从负面的连锁中逃脱,从每一天的压力中获得释放。提升工作的成果,过着幸福的生活。
如果你是一个怕麻烦的人,你应该深信这就是你的才能,认定自己是个拥有无限潜能的人。
另一方面,如果你逃避了这个小小的麻烦,那么你将终其一生不断的在麻烦的日子中度过。当你发现麻烦事接踵而来时,你已经陷入了这个恶性循环之中,无法自拔了。
我本身就是以「怕麻烦!」这样的想法作为出发点,为了消除人生中或工作上所有可能遇到的「大麻烦」,我不断尝试错误,想出无数对策。
我打算借由这本书,毫不吝啬的公开这个技巧让大家知道。
这些技巧没有什么难度,因为我自己就是个怕麻烦的人。
另外,书中介绍的法则虽说多达五十五条,但你可以试着每天实行一项,这样会比较容易达成目标。目录的地方可帮助你做确认,当你做到其中一项,就在底下的方格内打勾,再继续往前迈进,如果能这么做,相信你的人生会有很大的转变。
如果这本书能让你的人生、工作发生正面的转变,多多少少为你带来帮助的话,那么身为笔者的我,将会感到万分的荣幸。
本田直之,写于夏威夷
这本书的作者非常有意思,他能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怕麻烦”心理出发,挖掘出背后隐藏的巨大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洞察力。我一直觉得,自己之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难以推进,就是因为被“麻烦”二字给绊住了脚,总是想着如何能省事,结果反而把自己搞得更被动。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它不否定“怕麻烦”的心理,反而将其视为一种契机,一种催生高效行为的动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批量处理”和“自动化”的理念,比如把相似的任务集中处理,或者利用一些工具来自动化重复性的工作。这些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但一旦付诸实践,真的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尝试了书中关于“预设好解决方案”的建议,在遇到一些可能触发“麻烦”的情况之前,就提前想好应对策略,结果发现自己真的能够更从容地面对,而不是被突如其来的情况打乱阵脚。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认识“怕麻烦”这件事,它不再是阻碍我进步的绊脚石,而是一种可以被巧妙利用的“工具”,一种促使我寻找更优解决方案的“驱动力”。它让我明白,真正的“不麻烦”不是逃避,而是用更聪明的、更省力的方式去应对,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时间和自由。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改变,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但却异常深刻。我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越多越好”的消费观和做事观,总是觉得要把最好的、最全面的都收入囊中,结果弄得自己非常疲惫,也丢失了很多真正重要的东西。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让我开始反思,也许“少即是多”的道理,才是通往真正幸福和高效的路径。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精简”和“专注”的讨论,它鼓励我们把精力集中在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而不是被各种无关紧要的琐事牵绊。书中提到的“一件事原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日程安排,学会拒绝那些不必要的请求,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尝试了书中关于“简化环境”的建议,清理掉家中和工作环境中不必要的物品,感觉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得轻松了许多,思路也更加清晰。这本书并非是要我们变得懒惰,而是要我们用一种更聪明、更省力的方式去生活,去工作,去成长。它让我意识到,那些所谓的“麻烦”,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主动给自己制造的,而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那些“小动作”,就能摆脱束缚,真正地“获益无穷”。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它能够真正地触及到我内心深处的某些“痛点”,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我一直是个容易“虎头蛇尾”的人,很多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很有热情,但一旦遇到一点小阻碍,或者觉得过程有点“麻烦”,就很容易放弃。这本书通过55个“小动作”的分享,让我看到了原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减少决策疲劳”的建议,我以前总是纠结于各种选择,结果消耗了大量精力,现在我学会了为一些日常的小事设定固定的模式,比如穿衣、饮食,这样就能把精力留给更重要的事情。书中关于“一次性解决”的概念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是习惯性地把事情拖延,导致越积越多,现在我尝试着在第一次接触到某件事的时候,就尽力把它处理好,避免了后续的麻烦。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没有空洞的理论,全是实实在在的经验分享,读起来就像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聊天,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接受。它让我明白,所谓的“获益无穷”,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从每一个微小的、毫不费力的“小动作”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动作”,真的能积少成多,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我一直以为,想要做出改变,必须要有宏大的计划和惊人的毅力,但这本书却告诉我,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稍稍调整一下方法,就能产生巨大的差异。比如书中提到的“整理的最小单位”,我以前总是想着要彻底打扫,结果因为工程太大而迟迟不动手,现在我明白了,哪怕只是收拾一个抽屉,或者整理一下书桌的一角,都能让我的心情和效率得到提升。还有关于“延迟满足”的策略,我以前总是想着“先享受,后努力”,结果越陷越深,现在我尝试着先完成一件小任务,再奖励自己,感觉执行起来更容易,也更有成就感。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关于“信息筛选”的方法,我过去总是习惯性地接收各种信息,导致脑子很乱,现在我学会了主动去过滤,只吸收对我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感觉思路清晰了很多。这些“小动作”听起来都非常简单,甚至有些笨拙,但正是这种“笨拙”的坚持,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变得更有效率、更从容,也更快乐。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改变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这些平凡的“小动作”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哎呀,这是不是在说我呢?”那种感觉。我平时就是个典型的“能不动就不动”星人,遇到需要花点心思或者费点力气的事情,总会本能地想找捷径,甚至有时候会干脆拖延。所以看到“怕麻烦”这三个字,就感觉找到了共鸣。但是,书名后面紧跟着“背后有金矿:让你获益无穷的55个小动作”,又瞬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它到底是怎么把“怕麻烦”这件看似负面的事情,转化成“金矿”和“获益无穷”呢?我很好奇书中提到的这55个小动作,是否真的像名字一样,简单易行,又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颠覆性的观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那些看似“偷懒”的行为,也许我一直以来都在无意中错过了什么宝藏。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教我如何在“怕麻烦”的惯性中,发现那些能够提升效率、节省精力,甚至最终带来更高回报的“小确幸”?我甚至在想,是不是有些“怕麻烦”的行为,其实是一种高明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过滤掉不必要的干扰,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自认为“麻烦绝症晚期”的读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让我看到了一线希望,让我觉得原来“怕麻烦”也不是那么不可救药,甚至可以成为一种优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