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我这一辈子和羽毛球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前半辈子当运动员,后半辈子做教练员。这个经历促使我积累了羽毛球技、战术训练与运用的经验,对羽毛球运动的钟爱促使我写成了这本书,这是我在人生道路上留下的珍贵足迹。
1939年2月2日,我出生在有羽毛球王国之称的印尼的一个小城镇。那时候,父亲林铁垣是巨港第一小学的校长,他喜爱羽毛球运动,所以我从小就常跟他在一起学打羽毛球。可以说,他是我的第一位启蒙教练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怀着对中国的无比热爱和向往,于1952年9年举家返回故乡──福建泉州。
福建省羽毛球队正式组建后,我于1957年4月25日被挑选入队,开始了四十多年的羽毛球运动生涯。在当运动员期间,我先后与杨人燧(已故)、吴俊盛(在香港任教练员)合作,多次获得全国羽毛球双打冠军。曾在1963年两次战胜来访的世界男双冠军──印尼队的杨金美∕陈景源。同年又作为中国羽毛球队的一员,参加了第1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获得了男团和男双两项亚军。正当我的技、战术逐渐处于颠峰状态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1964年5月,在广州的全国羽毛球锦标赛中,我在一次跳起扣杀时受伤,并被迫退出比赛。经医生确诊为右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决定立即手术。当时,不少人包括一些医生,都认为我不能继续当运动员了。我非常痛苦,内心争扎很激烈,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加上平时养成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思想极大地激励着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继续当运动员,只要中国需要,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因此,我积极地配合治疗,尽可能地做些锻鍊,使体能不至严重衰退。就这样,经过半年的治疗,奇蹟出现了。
1965年初,我终于又活跃在羽毛球场上,这使我信心大增,更加发奋训练,在1965年举行的第2届全运会上,我与队友合作,取得了男子团体和男子双打冠军。全运会后,国家体委根据贺龙副总理的指示,组队征战北欧──丹麦、瑞典。我由于在全运会上的表现突出而荣幸地被选入中国羽毛球代表队,结果我们以34:0的战绩大获全胜,震惊了世界羽坛,也写下了我们这一代运动员鼎盛时期的辉煌一页。
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加上我在一次训练中又受伤,故于1969年被下放到上杭县才溪公社劳动,一直到1972年才调回羽毛球队,从此开始了羽毛球教练员的生涯。
二十多年来,经找执教的运动员中有林瑛、吴迪西、郑昱鲤、陈瑞珍、施文、吴宇红6人先后获得了23次世界冠军,11人获得过洲际冠军,15人获得全国冠军,并获得国内外各种比赛冠军162人次,亚军108人次、季军94人次。为此,国际羽联为我颁发了「贡献奖」;国家体委给我记了一等功,并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8年我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和「优秀教练员」。1992年福建省政府授予我「首批优秀专家」称号,并于1997年继续得到确认。1993年国家体委批准我为国家级教练员(教授级)。
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能为我国羽毛球运动的理论建设作些贡献,我考入了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系函授班。我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边钻研,努力地使自己从一个教练员成长为在上海体育学院为全国羽毛球教练员岗位培训高级班、中级班的讲课教授。
我不断探索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先后在《中国体育科技》《中国体育报》《福建体育科技》和《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了近二十篇有关羽毛球运动的论文,并参与了《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羽毛球》的撰写工作。一次次的写作实践丰富了我的思路,开拓了我的视野,积累了大量的材料,也为我写成本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几十年羽毛球运动实践的总结。书是写成了,但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我只是希望由我肤浅的心得,能为广大羽毛球运动爱好者提供一些专业知识,也做引玉之砖,愿能促进中国羽毛球运动更快更好地发展。
于上海
序
本书作者林建成是原中国羽协教练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羽毛球协会副主席、教练委员会主任。国家级教练员,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首批优秀专家,并获国家体委员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是「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国际羽联「贡献奖」获得者。他告诉我,他的这部《羽毛球技、战术训练与运用》的书稿已经改毕,要我抽空阅读,并为之作序。诚託难辞。
承託多日,终于看完书稿,掩卷冥想,感慨颇多。建成这个生就一双劲手、素以「拼命三郎」着称于中国羽坛的壮汉,放下球拍后从何时起摇笔写书了呢?完成这部二十多万字的书稿要耗去他多少日夜,多少心血和精力啊!
建成是印尼归国侨生,也是1956年组建中国第一支羽毛球队(福建省羽毛球队)时诸多精英中的一员悍将。他驰骋征战多年,参加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赛事,多次以优异成绩为福建省乃至中国争光添彩。退役后,在二十多年的教练员生涯中,担当过援外(尼日利亚)教练员,多次出国(英国、朝鲜、菲律宾和中国香港地区)讲学,长时间执教福建省羽毛球队,培养了众多世界顶尖高手,林瑛、吴迪西、郑昱鲤、陈瑞珍、施文、吴宇红是他的得意门生。他的工作实绩之大,奉献精神之烈,令人敬佩。及至年近古稀,退离一线队伍后,他仍然风风火火,不甘闲于家室,依旧义无反顾地为中国羽毛球事业做他能做的一切,本书的撰写与出版就是一个力证。
在研读建成的书稿时,我注意到这样一个实际情况,即在很多体育教学大纲或图书中,至少我没有看到一本对羽毛球运动进行了如此具体而周详的综合性研究。我认为,这本书不仅对一般的体育教学有用,而且也对从事羽毛球运动工作或对其中一方面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有用。此外,对羽毛球教练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是建成从事羽毛球运动四十多年的实践总结,也汇聚了中国羽坛几代人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一读。
我还殷切盼望,有更多、更新、更好的羽毛球专着面世。
于北京
对于羽毛球,我始终抱有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总觉得里面蕴含着无穷的奥秘。这本书的书名,直观地传达了它所要涉及的深度和广度,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简单的运动教程,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名更聪明的羽毛球选手”的指南。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各种击球动作背后的物理原理,比如为什么斜线击球的路线更长,为什么下压的球更容易得分。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在不同的场地情况(比如室外有风,室内空间大小等)下,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战术和击球方式。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伤病预防和恢复的建议,那将大大增加这本书的实用性。我还会关注书中对双打配合的战术讲解,尤其是如何与搭档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共同制定比赛策略。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羽毛球这项运动,让我不仅能够享受挥洒汗水的乐趣,更能体会到智力博弈的魅力,从而在球场上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感。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球技的指导。市面上关于羽毛球的书籍不在少数,但很多都显得过于理论化,或者讲解不够深入,很难真正落实到训练中。这本书的书名《羽毛球技.战术训练与运用》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系统性的训练计划,能够帮助我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比如,对于步法训练,是否有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我提高移动速度和覆盖范围?对于力量训练,是否有一些适合羽毛球运动的专门练习,能够增强我的爆发力和耐力?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将不同的技术动作与战术意图相结合。例如,如何通过一个假动作欺骗对手,从而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如何在落后时,通过调整战术来扭转局面。我希望书中能够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各种技术动作的标准姿势和训练要点,让我少走弯路。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水平爱好者特点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训练建议,那就更完美了。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场羽毛球认知的革命。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在羽毛球场上摸爬滚打的爱好者,深知要想进步,技术是基础,但战术才是灵魂。这本书的书名《羽毛球技.战术训练与运用》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找到了通往更高境界的指路明灯。我非常渴望在书中看到关于不同技术组合的精妙之处,比如如何将高远球、吊球、杀球和搓球这几种基本技术,融会贯通,形成一套连贯且具有杀伤力的进攻体系。我还对书中关于如何“阅读”比赛的讲解充满期待。比赛中,如何通过对手的站位、表情、甚至拍子的挥动轨迹,来判断其意图?如何通过对比赛节奏的掌控,来引导比赛的走向?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想要学习和提升的方面。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心理调试技巧,帮助我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那就再好不过了。我还想知道,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能够帮助我发现自身弱点,并针对性进行训练的方法。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作战指南”,让我在每一次挥拍时,都充满信心和策略。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羽毛球的痴迷不仅仅停留在享受运动的快乐,更在于对它背后蕴含的智慧和博弈的着迷。这本书的书名,如同点石成金的钥匙,瞬间点燃了我对深度探究的渴望。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羽毛球运动中的各种战术思想,不仅仅是简单的招式罗列,而是能够揭示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例如,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采取拉吊组合比直接扣杀更有效?为什么在双打中,发抢战术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战术演练场景,并进行细致的分析,帮助我理解如何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如果书中能够结合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录像,进行解构式的讲解,那就更具启发性了。比如,某个著名球员是如何通过连续的网前搓球和挑球,将对手逼入绝境的。我还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场地意识的培养方法,如何通过对球场的熟悉程度,来更好地进行战术布局。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一个更立体、更深刻的羽毛球世界,不再是简单的“打球”,而是成为一个有策略、有思考的“羽毛球玩家”。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眼前一亮,毕竟羽毛球是我一直以来热爱的一项运动。我一直觉得,想要在羽毛球场上有所突破,光有热情和基本的拍子动作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进步来自于对技战术的深入理解和巧妙运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从最基础的发接发技巧,到中场控制、后场进攻、网前截击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详细的讲解,并且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提供实操性的训练方法。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能详细解析不同类型的对手,以及面对他们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战术策略。比如,面对喜欢压底线的对手,如何进行有效的调动;面对喜欢上网的对手,又该如何应对。而且,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常见的比赛场景分析,通过剖析真实比赛中的精彩对决,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战术的精髓。如果书中还能介绍一些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那将是锦上添花,毕竟在激烈的比赛中,强大的心理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羽毛球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让我在挥洒汗水的同时,也能收获战术的智慧,成为一个更全面的羽毛球爱好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