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出土文献所见儒家经典、墨家资料作了总结,对出土文献作用、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透过这些出土文献让我们得以了解到,过去中国纵然经过多次改朝换代分分合合,过去先秦时代所留下的这些儒、墨思想,仍然深植于人民的心中。
本书利用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上博楚简、睡虎地秦简等楚地出土文献研究先秦思想。共分四个部分,十六个章节。对《黄帝四经》、「物则有形」图、《恆先》、《凡物流形》、《昔者君老》、《尊德义》、《语丛一》、《语丛三》等文献作了个案分析,对与「名」相关的思想现象、黄老思想特?等问题作了综合整理和重点论述。
作者简介
曹峰
1965年出生。大学期间学习文物考古,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先秦史和古代哲学,博士研究生期间专攻先秦秦汉哲学,2004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在上海博物馆、上海人民出版社、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工作,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着有『上博楚简思想研究』(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参与编着『两汉全书』第36册『简帛文献』(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翻译『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合译『史记战国史料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中国古代道家思想新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撰写学术论文六十余篇,翻译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自 序
第一章 《黄帝四经》所见「名」思想之研究
第二章 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试解
第三章 郭店楚简《语丛》一、三两篇所见「名」的研究
第四章 郭店楚简《语丛一》「天生本、人生化」试解
第五章 郭店楚简《尊德义》分章考释
第六章 上博楚简《昔者君老》新注
第七章 上博楚简《恆先》研究综述─兼论《恆先》今后研究的方向
第八章 上博楚简《凡物流形》两处编联的文献验证
第九章 从《逸周书.周祝解》看《凡物流形》的思想结构
第十章 《凡物流形》「心不胜心」章疏证
第十一章 上博楚简《凡物流形》的文本结构与思想特征
第十二章 睡虎地秦简所见对「孝」的重视
第十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与墨家相关资料
第十四章 儒家经典与出土文献
第十五章 黄老思想与民间术数─以出土文献为线索
第十六章 价值与局限─思想史视野下的出土文献研究
说实话,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它的“分量”。不是说它有多重,而是说它所代表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光是“楚地出土文献”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我联想到那个战国时期璀璨夺目的楚文化,以及那些可能隐藏着惊人秘密的古老遗迹。而“先秦思想研究”则更是将研究的触角伸向了中国思想史的滥觞之地。我个人对先秦诸子百家以及那个时代各种思潮的交汇融合一直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总觉得那是一个思想极其活跃、百花齐放的时代。这本书,似乎就是一本能够为我揭开那层神秘面纱的钥匙。我虽然还没来得及翻阅,但想象一下,作者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出土文献中,挖掘出先秦思想的线索,是如何将零散的、不完整的文本重新组合,勾勒出当时人们的思想图景,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事情。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无论是从书本的物理属性——坚实的装帧、优质的纸张,还是从书名所暗示的研究内容——“出土文献”和“先秦思想”,都给人一种扎实、严谨的学术印象。我虽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或哲学研究者,但对于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思想的萌芽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联想到那些尘封在地下多年的竹简、帛书,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思考,而作者则肩负着将这些宝藏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我设想,书中一定充满了对这些出土文献的细致考证,对其中文字的释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想梳理和辨析。这种“从源头出发”的研究方法,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细致的先秦思想世界,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对宇宙、人生、社会的种种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颇具匠心,整体风格显得既典雅又不失现代感,厚重的书脊和精美的封面都暗示着其内容的学术分量。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非常着迷。总觉得那个时代是中国思想的“根”,许多后世的哲学流派都能追溯到那个源头。而“楚地出土文献”则更是为研究提供了最直接、最宝贵的史料。《楚地出土文献与先秦思想研究(精)》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设想,这本书会像一部详尽的考古报告,又像一次深刻的思想对话,作者通过解读那些可能鲜为人知的出土文献,来揭示先秦时期,尤其是楚地思想的独特面貌,以及它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我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被那些古老而又鲜活的思想所打动,能够更清晰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价值取向以及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评分手捧这本书,一股浓郁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厚实而富有质感的纸张,精致的印刷,再加上《楚地出土文献与先秦思想研究(精)》这样极具学术指向性的书名,都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建立在对原始文献的深入挖掘和严谨考证之上的。而“楚地出土文献”显然是研究先秦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从那些沉睡了千年的竹简、帛书甚至陶器上的文字中,抽丝剥茧,还原出先秦时期,特别是楚地那个区域的思想风貌。是道家的萌芽?是法家的雏形?还是某种我未曾了解过的独特思想体系?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这本书,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出土文献背后的思想火花,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力,也去理解这些古老思想是如何影响了后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气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确实令人印象深刻,精美的封面设计,厚实的纸张,沉甸甸的分量,一看就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学术著作。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其中的具体内容,但仅仅是摆在书架上,它就散发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从书名《楚地出土文献与先秦思想研究(精)》来看,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必然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对楚地出土的珍贵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探究先秦时期思想的发展脉络。这种跨越时空的学术探索,本身就充满了挑战和魅力。我非常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那个遥远而又充满智慧的时代,感受古人思想的碰撞与发展,也许还能从中发现一些今天依然能够启迪人心的思想火花。这本书的精装版本,更是表明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价值,相信它会成为我书架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给我带来惊喜和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