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为台湾癌症患者与家属量身打造的抗癌指导书!
苏志中院长是一位肿瘤科医师,也曾是癌症病患家属。
他以切身之痛,教你对抗癌症,以及如何与癌症病患相处。
当罹癌,病患及其家属往往面临:
.「我的医师告诉我,我已经是末期了。什么治疗都不用做,回家把该交代、该处理的事情做一做就好了。」
.「治疗费加药费一个月要十多万,我真的没这么多钱,怎么办?」
.「医师,其实我好怕啊,怕我闭上眼睡着后,就再也不会睁开眼来。」
.医师:「妳相信我,我这样做对妳是最好的,妳完全交给我就对了。如果妳要继续再问,就请妳去找别人……」
现在,从这本书,你可以学到:
癌症绝对不是一种绝症:而是应该充分去了解病情,学习如何看检查报告、如何与医师沟通,并找出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癌症不是有钱才生得起的病:充分了解台湾健保对癌症给付的限额与规范,以争取最大的可利用资源。
病情的告知是一种艺术,也是病患的权益:末期癌症不等于没救,存活率与数据更不是癌症治癒的唯一标准,医师应该以同理心,并谨慎、详细地告知病患病情。
站在病患的立场着想:在治疗癌症时,应该同时兼顾病患的生活品质与心理健康。
学习迎接最后的时刻:如果癌症已不可治癒,倾听病患的意愿,让病患没有遗憾地走完最后的人生。
任职于大里仁爱医院的苏志中院长,是一位肿瘤科医师,也曾是癌症病患家属。因为父亲罹癌,却被医院漠视的痛心经历,让他深切体会病患与家属的弱势,并决定站在他们的立场。除了为每位病患「量身打造」属于他们的最佳治疗方式,贯彻「全程照顾」的信念;也为经济弱势的病患,设立癌症关怀专户,组织病友会;更为了兼顾癌症病患的情绪与生活品质,每两年,他带病患、家属到国外旅行,帮助病患找回正常的生活与快乐的人生。
本书特色
这不是一本癌症知识的教科书,也不是一本对抗癌症的饮食书。但读了它,将会让你了解更多关于癌症的祕密!
作者简介
苏志中院长
现任仁爱医疗财团法人大里仁爱医院与台中仁爱医院两院区院长,大里仁爱医院肿瘤治疗科主治医师兼顾问,专长为放射线肿瘤治疗。
毕业于国防医学院。曾任三军总医院放射肿瘤部主治医师、美国哈佛医学院及麻州总医院临床研究员,同时亦是美国肿瘤学会会员、教育部资审讲师。
由于父亲罹患癌症过世的自身经历,养成他「以人为本」的行医观念,特别重视病人的感受与权益,为每个病人量身打造细腻精致的专属治疗计画;在国内医疗资源有限的环境下,不断更新放射肿瘤治疗机器,并陆续推动「仁爱癌症病友会」、「癌症关怀专户」等机构的成立,为肿瘤病友权益努力,不遗余力。
2008年接任院长后,努力建制「仁爱」成为一个医疗、教学与社区服务专精的医院,以「病人的权益与健康」为核心价值,竭力增加医疗服务、提升医疗品质;就任以来,视野更广,在院内陆续成立「台湾嵴椎中心」、「心脏血管中心」、「大肠直肠微创手术中心」、「影像导引弧旋刀肿瘤治疗中心」……等等。
这本书是苏院长行医25年的全纪录,借着与病人、家属互动的许多感人小故事,希望能鼓励人心,带出癌症治疗人性化的正确观念。
苏院长,以「修德行善」、「敬天爱人」、「从来不放弃」自我期许,努力实践,期盼在既有的基础上,为社会、为病友创造出「医疗真正的价值」!
009【推荐序一】具醒思的提醒及声音!∕张俊彦(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长)
012【推荐序二】用心看癌症治疗,从来不放弃!∕颜上惠(台北荣总癌病中心主任、国防医学院教授)
014【推荐序三】值得託付与信赖∕陈英声(西湖渡假村创办人)
017【推荐序四】医病也医心的慈悲医师∕黄文博(资深广告人)
022【自序】关于「癌症」,请不要回避,更不需再害怕
027第一章 一位癌症病患家属的心声
047第二章 知的权利
065第三章 对病患与家属的同理心
081第四章 我们真的了解癌症吗?
109第五章 日新月异的癌症治疗工具
123第六章 订做治疗计画与健全医疗体系
145第七章 癌症的全程照顾
163第八章 如何与病人相处?
183第九章 从健保制度看癌症给付补助
213第十章 面对人生最后的路
235第十一章 医疗伦理
255第十二章 卫生政策、医院政策与病人的对策关系
283【后记】感谢生命中的贵人
推荐序
具醒思的提醒及声音!∕张俊彦(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长)
与苏志中院长认识已辗转近三十载,同样身为医师及学长的我,这一路走来不得不佩服苏院长是位难得的医师及医界管理者。我一直认为身为肿瘤科医师是上天所给予的机会与恩惠,医院其实是最好修炼的地方,而苏院长这数十年来不仅在行医过程中让身为学长的我感受到他生命中更加柔软的一面,以及坚韧的经历并克服种种的不顺遂外,他对于大里仁爱医院医疗团队的专业管理能力,更让医疗从业人员体验到医者、仁心更深的层面。
从《从来不放弃──关于癌症,肿瘤科医师给你的真心建议》一书中,如同苏志中院长提及:从病患与家属的角度,用同理心诠释医病关系与医界的伦理制度等等,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以医师的身分,却能时时反躬自省的一面,也让读者透过文字,更加认识一位肿瘤科医师给民众最真诚的建议及医病心得的分享。在书中,苏院长也透过专业及同理心的方式告诉读者关于癌症的变异性,也就是临床发生的肿瘤样态很多都是不同的,不论是医生或是病患,生命要是先放手了,肯定是没机会,只有继续坚持,才可能发现生命中的奇蹟。
诚如本书自始至终所强调的,苏院长在医病关系或是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上,真正所凭借的,乃是他所秉持的观念,即「从来不放弃」。尽管在书中我们看到他早年在学期间与实习过程中如何咬紧牙关,刻苦奋斗,而近年来则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更宽阔的医学管理……等,这些都是出自他的坚持和理念能够保持一贯,也使得所做出的决定和行为能与众不同,并在芸芸医师众生中能够脱颖而出。
以上乃是个人读毕全书的心得,我对苏院长感到由衷钦佩。每个人的故事或许都不尽相同,但同样的是他们都对工作具有高度热忱且全心投入,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并不起眼,但坚持到底,往往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也许每位读者是抱持不同的心境及需要在阅读本书,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阅读此书时,能体会到作者全心全意希望借由此书带给读者不同的医病关系感受及视野。对于读者而言,也许这更是有助于对于台湾癌症医病另一层次的不同认识。《从来不放弃──关于癌症,肿瘤科医师给你的真心建议》一书的出版,证明苏院长的坚持是对的,要写,就要写一本关于癌症肿瘤科医师给「世人」最真心的建议!
值此《从来不放弃──关于癌症,肿瘤科医师给你的真心建议》出书之际,承苏志中院长雅嘱,特缀数语,聊以为序。
自序
关于癌症,请不要回避,更不需再害怕
今年是我行医满二十五年。
一路从住院医师到总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到院长,蓦然回首,身后一步步深刻的足迹印在生命的浅滩上,曲折的海岸线走得远远长长的。拍打着浅滩的海洋,时而安静时而波涛汹涌,在安静的夜里阖眼聆听,随风飘扬起的,是我、还有那些曾经将生命亲手託付给我的患者们,共同用泪水与欢笑谱成的乐章。
行医这么多年,我的眼睛看过太多的生离死别,忙碌的双手至今仍为那些匆促生命感到深深惋惜。
但我知道,我不能不为这些感动留下纪录。
所以我决定写下这本书,当成自己行医的全纪录,也当成是记录病人抗癌过程的故事书。
我将自己个人所学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还有深深被感动的东西,做成备忘紧贴在胸口牢记;同时也将病人与家属所必须面对的、不安的、抉择的、忍受的还有应该要被尊重的东西也一併记录下来,当作记忆拼图送给他们。
虽然癌症对现在来说并不是罕见疾病,但是国人似乎仍然「闻癌色变」,在医疗资源及费用上,也由于科技的进步,与日俱增,对病人及家属来讲,癌症治疗它不只是全家人的压力,也是一段大家要共同面对的漫长过程。生命中很多事情都会让人手足无措,我写这本书是希望借由经验的分享,能让病人和家属在面对癌症时,能以正确的态度接受挑战,也期盼更多癌症医护人员能更以同理心来与病人走这一段路。
《从来不放弃──关于癌症,肿瘤科医师给你的真心建议》这本书它绝对不是一本教科书,也不是一本工具书,里面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更没有治疗癌症的祕诀。
我希望,透过这本书让不同的人都能看到不同的面向,得到不同的益处。让医护人员借由它,能重新思考医疗在自己心中的定位,修正对病人的医疗态度,并找回自己选择这条路的初衷;让病人透过它,在幽微紧闭的困境里能看见希望的曙光,感受正面鼓励之后能涌起尝试治疗的勇气。让他们知道有我们在,自己并不孤单!也让家属们在陪伴抗癌的最初与过程中更加了解肿瘤,学习如何与罹癌的家人相处、沟通并给予协助,也让医疗资源的供给者,思考是否能在制度与政策上适度做些改变。善用每一分医疗资源,救起更多珍贵的生命!
在书舖中因偶尔或好奇而拾起本书的读者们,愿你在阅读中体会在生命最柔软处所蕴含强大力量的感动之余,也透过这本书对癌症的整个过程有通盘的了解,关于「癌症」,请不要回避,更不需再害怕。
另外我也想借由这本书,给时下的年轻人一个建议,在人生的过程中,困难与阻碍是必要的因素,应以坚强的意志力,来面对一切,且坚持做对的事情。至于何谓对的事,应是「与人为善」及「敬天爱人」,如此,很多事情自然就会有好的结果。
我要感谢我的父亲,让身为肿瘤科医生的我,对癌症的医疗有更大的使命感,让我知道自己应该帮病人做得更多。感谢我的家人对我一路上无悔无怨的支持,尤其是我的太太,感谢她一路相挺,替我分忧解劳。感谢书里所提及或未提及的患者与家属,也感谢一路教导与鞭策我的师长与长官。
最后就是将这本书送给曾经服务过的病人与家属,希望这本书可以带给病人与家属,希望他们能将生命中的无奈转变成永不放弃的勇气!
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從來不放棄:關於癌症,腫瘤科醫師給你的真心建議》,我心裡就湧上一股暖流。身為一個在台灣生活的人,我對癌症這個詞並不陌生,身邊的親友、甚至自己都可能經歷過與之奮鬥的過程。這本書的出現,對許多正在與病魔搏鬥的患者及其家屬來說,無疑是一盞明燈。我尤其欣賞「腫瘤科醫師給你的真心建議」這部分,它暗示了書中內容的專業與可靠,而且「真心」二字,更是讓人感到溫暖與被理解。我相信,對於一個罹患癌症的病人來說,除了醫療上的專業知識,心靈上的支持與慰藉同樣重要。這本書的作者,身為一位腫瘤科醫師,一定能提供許多第一手、最貼近病患需求的資訊和建議,不只是治療上的,更可能包含如何面對情緒、如何與家人溝通、如何維持生活品質等等。我期待它能提供具體的實踐方法,而非僅是空泛的鼓勵。尤其是在台灣,醫療資源雖然相對豐富,但面對癌症這樣複雜的疾病,患者和家屬往往感到無助與茫然。如果這本書能填補這方面的知識與情感缺口,那它的價值就非同小可。我認為,這本書不只是一本醫學類的書籍,更是一本充滿人文關懷的生命之書。
评分坦白說,當我第一眼看到《從來不放棄:關於癌症,腫瘤科醫師給你的真心建議》這個書名時,內心是充滿期待又帶點複雜的情緒。台灣社會對癌症的議題是相當關注的,但同時也伴隨著許多迷思與恐懼。這本書的標題點出了「不放棄」的信念,這對於許多正在經歷艱辛治療的病友來說,無疑是強心針。而「腫瘤科醫師的真心建議」,更是讓我立刻聯想到,這本書應該會提供非常紮實、專業且充滿人情味的內容。我很好奇,醫師會從哪些角度切入?是關於最新的治療方法?還是如何與醫療團隊建立信任?抑或是探討患者在身心兩方面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克服?我希望它能解答許多病友和家屬心中對疾病的疑問,例如飲食建議、運動指南、心理調適的方法,甚至是關於預防與篩檢的知識。畢竟,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說法都有,而來自一位專業醫師的「真心」建議,其份量和可信度是無可取代的。這本書的出現,希望能幫助我們更理性、更有信心地看待癌症,並且學習如何在治療過程中,保有對生命的希望與尊嚴。
评分這本《從來不放棄:關於癌症,腫瘤科醫師給你的真心建議》的標題,瞬間就抓住了我的目光。作為一個在台灣生活,常常關注健康議題的普通人,我深知癌症對許多家庭造成的影響。看到「從來不放棄」這幾個字,就感覺作者在傳達一種積極、堅韌的精神,這對於正在與病魔搏鬥的患者來說,是多麼重要的鼓勵!而「腫瘤科醫師給你的真心建議」,這幾個字更是關鍵。這表示書中內容是經過專業人士的驗證,並且是以一種親切、真誠的方式呈現。我腦中立刻浮現出一些問題:書裡會不會討論到,在面對化療、放療等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以及如何有效舒緩?或者,對於患者家屬來說,應該如何給予最恰當的支持,避免造成額外的壓力?我也很好奇,醫師會不會分享一些臨床上觀察到的,讓患者保持樂觀心態的經驗談?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溫柔而堅定的嚮導,帶領我們穿過迷霧,找到面對癌症的勇氣與方法。它不只應該提供知識,更應該給予力量。
评分《從來不放棄:關於癌症,腫瘤科醫師給你的真心建議》這個書名,真的讓我感到一股暖意。在台灣,我們很常聽到親友罹患癌症的消息,那種無力感和擔憂,相信許多人都體會過。所以,看到「從來不放棄」這樣充滿希望的字眼,就覺得作者一定是要傳達正面的力量。而「腫瘤科醫師給你的真心建議」,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信心。我認為,一位身經百戰的腫瘤科醫師,一定有非常多第一手的經驗和寶貴的見解。我特別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患者該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和平共處?會不會提供一些實際的建議,幫助患者在生病期間,也能盡可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例如,關於飲食的建議,或是如何在體力允許下,進行一些簡單的復健或放鬆運動。我相信,這本書會像是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給予正在經歷艱難時刻的人們,最實質的支持與指引。
评分讀到《從來不放棄:關於癌症,腫瘤科醫師給你的真心建議》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本充滿勇氣和希望的書。在台灣,癌症的議題一直是大家關心的焦點,許多家庭都曾受其影響。而「從來不放棄」這幾個字,本身就傳遞著一種強大的生命力,這對於正在與病魔抗爭的患者來說,無疑是最需要的鼓舞。更讓我期待的是「腫瘤科醫師給你的真心建議」這部分。這代表著書中的內容,不僅有專業的學術支持,更帶有醫師在第一線接觸病患的寶貴經驗與人情味。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醫師在臨床上觀察到的,讓患者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與醫療團隊有效溝通的技巧?或者,是否會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患者在治療期間,也能照顧好自己的心理狀態,應對可能出現的焦慮、恐懼或失落感?我認為,一本真正的好書,不僅是傳遞知識,更能觸動人心,給予讀者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許多病患及家屬,在面對癌症時,能夠依靠的知識寶庫與心靈港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