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慈悲而流泪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就生起了观世音菩萨!
地裂开的时候,人间便涌现出无数的菩萨!
星云大师带领我们知见了:人间因为有了观世音菩萨代表诸佛菩萨的大慈悲心,希望、信心和自在,永无断绝。
求观音,拜观音,自己更要做个观世音。
~~~~~星云大师,2011年4月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万人大演讲时,如此说。
★ 本书〈观音管理〉专章,星云大师阐述了「观世音菩萨慈悲圆融管理法」,为佛光山多年来遵循、活用的「心的管理法」,成绩有目共睹。此观音管理法为星云大师对观音菩萨的创见,可作为个人、组织、企业的管理范本。
★ 本书详述华人世界敬仰的「观世音菩萨」,如母亲般温暖、慈蔼的形象,对我们人生有形与无形的重大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内在力量,如同观世音菩萨般助己、助人。
★ 此书书封观音菩萨像,为张大千绘∕佛光山佛光缘美术馆珍藏。本书收录15页彩色页,精美印制星云大师墨宝,以及佛光山、佛光缘美术馆所珍藏之张大千、溥小雨、施金辉等艺术大家所绘制之观世音菩萨像,以及杨惠珊、吴荣赐等艺术家所作之观音雕塑,极具有珍藏与欣赏、观想之功用。
★ 本书为星云大师「心」的经典第三部曲,前二部曲同叫好叫座推荐─《般若心经的生活观》、《成就的祕诀:金刚经》。
《般若心经的生活观》:星云大师不讲深奥的妙理,在本书中以一则则事理及故事,传达「般若」如何运用在生活中,了解、活用《心经》,在人间得幸福。
《成就的祕诀:金刚经》:星云大师奉行《金刚经》的要义与精神,书中讲说了在人间如何安心自在、开展无限潜能的祕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也许,你会怀疑:「真的有观世音菩萨吗?」
或者,你会自问:「观世音菩萨真的灵验吗?」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
他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当觉知到自己起慈悲心,即知有观世音菩萨。
.最为人所知,并融入民间信仰的观世音菩萨,慈悲、欢喜、祥和、闻声救苦、消灾解厄等形象深植人心。星云大师「心的经典」第三部《人海慈航: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即从〈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出发,人能起慈悲心,故能知而感应而效仿观世音菩萨,是人间佛教之本。
.近年来全球暖化、天灾不绝!让我们学习观世音菩萨,用「慈眼」观看、对待众生、地球和人间!慈悲,是二十一世纪我们永续和谐共存的法则。观世音菩萨的力量,是一份感动的力量,而有了感动,才能有感应。
.星云大师向观世音菩萨学习慈悲圆融管理法,将自己的心管理好,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透过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奉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健全自己,利益他人,并应用在生活、人际互动、工作、事业等各方面,提升自我的能量,做一个具有「慈悲心、智慧力、精进力」的21世纪人。
.本书收录星云大师翻译日人森下大圆所着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从经题开始,将经典原文分段深入浅出地解说,以及以读经本方式编排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字体大、清晰、方便诵读。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
一九二七年生,江苏江都人,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一九四九年初来台。曾主编《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觉世》旬刊等佛教刊物。一九六七年创建佛光山,致力推广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先后在世界各地创设两百余所寺院道场,并在海内外设立十六所佛教学院,培养佛门专业人才。此外,为推广社会教育,创办普门中学、南华大学、佛光大学、美国西来大学,及创办「人间福报」、「人间卫视」。一九八五年,卸下佛光山宗长一职,之后四处云游弘法,创办国际佛光会,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荣誉会长。星云大师着作等身,着有《成就的祕诀:金刚经》、《般若心经的生活观》、《释迦牟尼佛传》、《佛教丛书》、《佛光教科书》、《往事百语》、《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间》、《人间万事》、《当代人心思潮》、《人间佛教当代问题座谈会》、《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佛教语录》、《人间佛教论文集》等,并译成英、德、日、韩、西、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自序:对人间的祝福 星云大师
向观世音菩萨祈愿文 星云大师
【上卷】慈眼视众生,观音妙智力 星云大师
第一章 观音心
第二章 观音缘
第三章 观音法门
第四章 观音管理
第五章 观音力
【下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森下 大圆 着∕星云大师 译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大乘与小乘
第三章 妙法莲华经
第四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五章 无尽意发问
第六章 佛陀应答
第七章 冥益
第八章 显益
第九章 普门品偈颂
第十章 流通
【附编】观世音菩萨与佛光人的故事 符芝瑛等 着
【附录】〈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原典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
作者序
对人间的祝福
少年时,因为一场偶遇,答应师父志开上人出家,仅为了实现自己的一诺,因为一诺即一生。
从十二岁出家至今,沐于佛陀之恩泽,倏忽间跨越了两个世纪,竟彷若弹指而已。有时回想自己的人生:为何会出家?为何非佛不作?
当我们心灵脆弱时,仰望诸佛菩萨是如此慈悲而深具智慧,所以我誓愿在人间踵继佛菩萨的步履,做一介平凡的僧侣;但此平凡,何其幸运,又何其幸福!
做为一名平凡的僧侣,可以带给这个世界什么样的改变呢?尤其地球暖化,全球气候变迁的负面业果已全然浮现,「我们居住的地球、人间,为何愈来愈糟糕?」常常有人如此问我。
这一切来自人心的贪婪且不知足,因为人总是想把任何东西都归为己有,而非视为「我们的」;归根究柢,便是没有觉察自己内心本具的慈悲心。其实,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内心的一念柔软,诸佛菩萨的慈悲便瞬即加持涌现,启发我们的智慧。
将一切事物、资源、环境都视为己有,乃至所有生命所共同拥有,就是佛法所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慈为「予乐」,悲能「拔苦」;诸佛菩萨因具大慈心,虽然和众生没有造作的业缘,但也愿意发大慈心给予众生快乐,这是「无缘大慈」;而诸佛菩萨的法身,与众生之法身等同,自他无分,将别人的痛苦当作是自己的痛苦,故亦发大慈心而前往救度,拔除众生的痛苦,这是「同体大悲」。
既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有的生命与环境,将进一步和谐而处、吉祥共生。这也正是为何近年来我总是在倡导「心保与环保」的原因,当每个人把心照顾好、保护好了,我们的环境、国土、世间就会得到最好的保护和存续。
孩童时期我曾经失足溺水,生死边缘恍如一梦,梦中见那白衣大士,而体验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的慈悲。时迄今日,我仍然恭敬诵念、礼拜观世音菩萨,数十年如一日。
观世音菩萨具足的一切慈悲喜舍、圆通无碍的妙智妙力,我认为可做为人类二十一世纪,自利、利他且利人间的绝妙之方!
我曾翻译过日人森下大圆的作品,而成《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一书,时为一九五三年;今亦收录多位佛光人与观世音菩萨的善因善缘之记述,总绾于一帙,名为《人海慈航: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
《人海慈航: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这本书,是我对人间深深的祝福;相信也是观世音菩萨对人间的祝福。愿诸有情,因为懂得慈悲、行得慈悲,而缔造圆满无穷的慧命,点燃莹洁明亮的心灯,放光千里,普照有情。
星云
看到《人海慈航: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观世音菩萨的画面:无论是大慈大悲的圣像,还是在各种传说故事中显灵救世的身影,祂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对于“怎样知道”这一点,我一直觉得有些模糊。我们口中常说“有拜有保佑”,但这种“知道”究竟是源于内心的感应,还是外在的显现?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本书的题目,似乎给了我们一个探索这个核心问题的机会。 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很可能是一位对佛教有深入研究,同时又非常了解现代人心理需求的智者。我期待书中能够带领我们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知道”。也许会从佛教的哲学角度,阐述观世音菩萨的“法身”与“应身”,让我们明白祂并非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遍在的慈悲力量。或许也会引用大量的历史文献和佛教经典,为我们建立起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更吸引我的是,我期望书中能包含一些“方法论”,比如,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容易感受到菩萨的慈悲?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又如何能与菩萨的教诲相契合?我相信,这本书将不仅仅是关于“观世音菩萨”,更是关于如何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找到一份安宁与力量,而这份安宁与力量,或许就藏在对“知道”的不断求索之中。
评分《人海慈航: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这个书名,一语道破了我一直以来的心结。作为一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平凡人,生活中的风雨坎坷,人情冷暖,时常让人感到无力与迷茫。每当这时,我总会想起观世音菩萨,祂是那么多人心中慈悲的象征,是危难时的依靠。但“依靠”和“知道”之间,究竟有多远的距离?我有时候会在想,我口中念念有词,心里默念祈求,这算不算就是“知道”?还是说,“知道”需要更深层的理解和体验? 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为我这样的普通人提供一条清晰的路径。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佛学概念,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有所领悟。或许,书中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辨别真伪感应的指导,避免我们落入迷信的误区。又或者,它会引导我们去发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其实就体现在我们身边每一个善意的举动,每一次无私的付出之中。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引导性的冥想练习,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去感受那份源源不绝的慈悲能量。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不仅仅是“相信”有观世音菩萨,更是能够真正地“知道”祂,并将这份“知道”转化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指南,让我们在“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慈航”。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人海慈航: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让我眼睛为之一亮,感觉像是为我这样困惑已久的人指明了方向。我从小在台湾长大,观音信仰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论大小庙宇,几乎都有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香火鼎盛,信徒无数。但我有时会在想,这么多人虔诚地祈求,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心灵的寄托?还是真的能得到“观世音”的慈悲垂顾?这本书的名字,似乎就回应了我们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求索。 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结合台湾本地的观音信仰文化,来阐述“知道”的内涵。比如,可以分享一些台湾民间流传的观音菩萨显灵、救难的传说,这些故事往往充满了人情味,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同时,这本书或许也会从更深邃的佛学角度,解释观世音菩萨“无处不在”的慈悲观,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菩萨的精神。我想,与其是去“寻找”一个外在的存在,不如说是去“体悟”内在的慈悲与智慧。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们带来一些 practical 的指引,让我们不只是在佛前烧香磕头,更能将观音菩萨的慈悲化为自己行为的动力,去帮助身边的人,去化解生活中的烦恼,从而真正地“知道”有观世音菩萨。
评分《人海慈航: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这个书名,简直就是我内心深处的呐喊!作为一个常年在都市丛林中打拼的上班族,生活压力大,烦恼多,每天就像是置身于茫茫人海,被各种琐事和情绪裹挟着,找不到方向,感觉身心俱疲。每次看到寺庙里香烟缭绕,都会忍不住想要去拜拜菩萨,尤其是观世音菩萨,大家都说祂最慈悲,最灵验。但是,说实话,有时候我也会疑惑,我虔诚地拜了,我内心祈求了,我真的就能“知道”祂的存在吗?祂真的会听到我的声音,感受到我的苦恼吗? 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解答我这样的疑问。我希望它不是一本枯燥的经文解读,而是能用一种更贴近现代人生活的方式,去阐释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和力量。或许,书中会提供一些具体的修持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持咒、观想、行善来感应菩萨?又或者,它会分享一些真实的案例,讲述普通人在困境中如何因为对观音菩萨的信仰而获得力量和转机?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所谓的“知道”观世音菩萨,不仅仅是知道有这么一位神祇,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学到祂的智慧,并将这份慈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让自己的生命也成为“人海慈航”的一部分。
评分这本书名《人海慈航: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光听名字就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我一直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和救度众生的事迹有所耳闻,但总觉得有些虚幻,不太确定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才能真正“知道”祂的存在,感受到祂的护佑。这本书的书名直接切入了我的疑虑,它似乎在引导我们去探索一种更实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去认识这位深受我们东方文化影响的圣者。 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从历史渊源、经典记载出发,为我们梳理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是如何逐渐深入人心的。比如,我们会了解到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和信仰有着怎样的演变。也许会介绍一些经典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悲咒》等,并解释其深层的含义,让我们明白这些文字并非只是单纯的经文,而是蕴含着与菩萨沟通的钥匙。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让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修行、念诵、感应等方式,去体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这或许涉及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是大家共同分享的感应经历,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能感受到那份“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智慧与慈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