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QC手法
发挥解决各业种、各部门所有问题的能力
以浅显易懂并结合实例的方式传授品质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法。
从观念、执行方式到步骤,让读者透过本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提升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促进创造魅力商品。
本书特色
以浅显易懂并结合实例的方式传授品质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法。
从观念、执行方式到步骤,让读者透过本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提升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促进创造魅力商品。
总审校者简介
蒋永明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行销与流通管理所EMBA硕士
曾任仁印国际(股)董事长、三星鹏泰培训总监、旺旺集团餐饮事业部总经理特助、康华集团新事业企划及M&A经理、数码典范(股)日本区行销副总、管家婆科技(股) 行销副总暨大中华区副总
擅长经营管理、研发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连锁流通、真空科技、超纯水洗净、液晶制程、人力资源、物流管理等领域,累计同步口译超过2500小时、逐步口译超过3000小时,译有《企业环境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企业革新的生存之道》、《价值经营-VA/VE之彻底活用》等中卫丛书。
译者简介
唐一宁
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
喜爱採访、撰文、翻译
译有《百亿销售法》、《探索欧洲猫地图》、《我有一个岛:卡儿哈甘》、《麦克Do科学》、《牛顿杂志》、《上帝的绒毛玩具》、中卫丛书等。
出版序
新版发刊词
序文
前言
第1章 TQM与问题解决
1.1 TQM的必要性
1.2 何谓TQM?
1.3 问题解决的意义
第2章 QC式问题解决法的基本
2.1 QC式思考方式
2.2 问题解决的基本
2.3 针对问题解决的资料
2.4 问题解决与固有技术
2.5 问题解决小组的组设方法
第3章 问题的掌握方式
3.1 何谓问题?
3.2 问题的找出方法
第4章 问题解决的顺序
4.1 问题点的掌握
4.2 主题的决定
4.3 推动小组的组建
4.4 活动计画的拟定
4.5 现况掌握
4.6 目标的设定
4.7 要因分析
4.8 改善案的检讨
4.9 改善案的实施
4.10 改善效果的确认
4.11 标准化
4.12 管理的定型化
4.13 活动的反省
4.14 今后的课题
第5章 问题解决的QC手法
5.1 问题解决和QC手法
5.2 QC手法的种类和概要
5.3 问题解决手法的选择方法
5.4 QC手法适用上的注意事项
第6章 活动报告书的撰写方式
6.1 报告书的制作
6.2 报告书的内容
6.3 文章、图表的书写方式
6.4 报告书的格式
6.5 活动报告书的书写方式
第7章 针对问题解决的培训
7.1 培训的重要性
7.2 培训的方法
7.3 培训的内容
7.4 实战研究会及其推展方式
第8章 各部门的有效问题解决法
8.1 研发部门的推展方式
8.2 商品企划部门的推动方式
8.3 设计部门的推动方式
8.4 生产技术部门的推动方式
8.5 制造部门的推展方法
8.6 採购部门的推动方式
8.7 营业.服务部门的推动方式
第9章 问题解决的实施案例
9.1 组装工业的实施案例
9.2 装置工业的实施案例
9.3 建筑业的实施案例
9.4 服务业的实施案例
参考文献
出版序
日本企业跨过了日元疲软、泡沫经济崩溃和经济疲弱不振等等难关。日本制造业的强项究竟在哪里?日本制造业的高层一方面睥睨全球市场,一方面正视企业的现场和现实并且明示战略和方针。这样的高端方针,将由部、课长级人士具体展开。日式经营的强项就在于:确实掌握上司期待的方针、将各职场必须解决的问题与课题设定为主题、展开问题解决活动、以及陆续问题解决等等。事实上,有活力的企业已经有效实施了这些项目。自发行以来,本书已经历了23个年头,其间广泛被产业界所活用。自1949年,日科技连品管研讨会基础课程以「品质管制研讨会(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seminar)」之名、第1次开讲以来,至今也过了59个年头。其间召开过114次、277回课程梯次,总计送出32,811名研修生。就连人称TQC的全面品质管理也从1996年起改称为TQM;本书也是修订旧版而成者。
修订本书的目的在于全面审视书中内容。关于TQM之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和应用并没有改变,仅仅将部分表记变更为现代通用者。第8章的事例虽为旧例,但至今仍然通用。
本书的特征是透过QC式来思考、进行和安排问题解决的方法,既简单又容易明了。本书同时还穿插了事例,所以可以立即实践和应用。
活用本书可以实现下列各点:
(1) 可以从「品质」这个观点来看经营管理,并且解决经营上的重要问题和课题,达成经营课题。
(2) 可以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并且学会创造魅力性商品的思考方式、方法论和手法的使用方法。
(3) 可以学习QC式问题解决法所需要的QC式看法和思考方式。
(4) 可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佳的人员。
(5) 可以了解TQM(全面品管管理)活动是为何物,并且了解如何进行。
今后,日本企业的成长将和「能否以擅长的技术作支点、事业的发展能否配合成长市场、以及是否和全球展开有关联」。如果说,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受到职场人员对于问题的掌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所左右,这样的说法也不是言过其实。
期盼诸如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制造、採购、销售、服务等全体部门,都能活跃地展开 问题解决活动。同时期待各部门可以陆续,并且明快地解决经营上的重要问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此我确信,本书可以发挥效果。
最后,关于本书的修订,我要对日科技连出版社社长田中健、编辑户羽节文和课长田俊江等人提供的协助,表达深深的谢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