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及低碳减排的需求,汽车的动力来源将逐步摆脱石油资源的束缚,採用新的动力能源,推动汽车产业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其中以蓄电池为主要或者辅助动力来源的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中国大陆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以政策推动为主;此外,完善的商业模式也是电动汽车顺利走向大陆市场的强力保障;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动力电池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锂电池由于其绿色环保、能量密度大、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以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成为目前汽车厂商首选的动力电池。
2011年为大陆十二五规划元年,同时也是大陆电动汽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第一年,本专题即希望透过对大陆电动汽车产业政策、商业运营模式、动力电池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立体剖析,研究大陆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市场发展趋势,作为未来市场规划之参考。
第一章 大陆新能源汽车迈向产业化
1-1.大陆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进展
一.政策
二.大陆汽车厂商
三.商业模式
四.用户
1-2.未来大陆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分析
一.商业模式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地位
二.3种商业模式和2种能源补给方式
三.商业模式分析
四.充电或换电
五.谁为电动汽车买单?
第二章 大陆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
2-1.大陆锂电池产业链
一.锂电池四大原材料
二.锂电池生产厂商
三.大陆锂电池产业链
2-2.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发展路线分析
一.正极材料的选择是动力电池发展关键
二.大陆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路线分析
第三章 十二五政策加速动力电池产业化进程
3-1.十二五动力电池发展机遇分析
一.动力电池产业十二五规划解读
二.各地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进程及政策规划
三.动力电池产业政策对各分支产业的影响和趋势性指导意义
3-2.动力电池重点厂商布局规划分析
一.全球重点厂商分佈及产能比较
二.汽车厂商争夺战,多种方式确保稳固合作
三.生产基地布局与供给
四.技术研发
五.厂商同时涉足大型蓄电池市场
图目录
图1.1.1 大陆6城市私人购车补贴上限
图1.1.2 大陆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省市地图
图1.2.1 以电动汽车服务系统的形式面对用户
图1.2.2 用户角度的3种商业模式
图2.1.1 大陆主要正极材料重点厂商分佈
图2.1.2 大陆电解液和电解质厂商
图2.1.3 2010年大陆动力锂电池厂商产能扩张
图2.1.4 大陆锂电池产业链
图2.2.1 动力锂电池材料性能决定电动车性能
图2.2.2 2010年全球正极材料产量分佈
图2.2.3 2008~2010年全球LFP出货量
图3.1.1 十二五动力电池中央政策
图3.1.2 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关键
图3.1.3 动力电池十二五产业进程
图3.1.4 2010年大陆动力锂电池产业投资专案
图3.1.5 2011年大陆动力锂电池产业投资专案
图3.1.6 十二五各地动力电池产业规划特色
图3.1.7 十二五期间大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图3.1.8 十二五期间大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图3.1.9 2011~2015年大陆动力锂电池单价及市场规模
图3.1.10 2011~2015年动力锂电池材料需求
图3.1.11 2011~2015年动力锂电池材料市场规模
图3.1.12 锂电池材料全球市占率
图3.2.1 全球动力锂电池重点厂商
表目录
表1.1.1 大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历史
表1.1.2 公共服务领域补贴和私人购车补贴对比
表1.1.3 列入工信部《目录》的各车型厂商名录
表1.1.4 大陆各地厂商2015年产能规划不完全统计
表1.1.5 换电与插充模式比较
表1.2.1 不同商业模式下,用户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所需支付的价值
表1.2.2 不同商业模式对产业链各方利益影响
表2.1.1 大陆主要正极材料厂商
表2.1.2 负极材料重点厂商
表2.1.3 隔离膜厂商
表2.2.1 主要锂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参数
表2.2.2 全球主要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选择
表2.2.3 全球及大陆主要LFP厂商材料性能资料
表2.2.4 大陆主要LMO厂商材料性能
表2.2.5 大陆主要NCM厂商材料性能(一)
表2.2.6 大陆主要NCM厂商材料性能(二)
表2.2.7 大陆主要NCM厂商材料性能(三)
表3.1.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草案摘要
表3.1.2 大陆十二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动力电池部分摘要)
表3.1.3 能源汽车十一五与十二五政策比较
表3.1.4 各省市动力电池十二五规划摘要
表3.2.1 2009~2015年重点厂商动力锂电池产能规划
表3.2.2 电池厂商与汽车厂商建立的合资厂商列表
表3.2.3 AESC的电池生产基地和Nissan的EV规划
表3.2.4 美国ARRA法案奖励的动力锂电池厂商
表3.2.5 不同公司採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类别
表3.2.6 各厂商动力锂电池的电池芯参数
表3.2.7 在美国申请锂电池专利数量排名前十名厂商
表3.2.8 厂商在锂电池原材料的综合实力排名
拿到這本《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趨勢》,其實我有點猶豫。畢竟,這幾年中國大陸的產業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光是電動車市場就已經是全球數一數二的規模。我個人對汽車科技一直都有高度的興趣,尤其喜歡觀察不同地區在綠能轉型上的創新與挑戰。聽說這本書深入探討了大陸如何從後起之秀,一路成長為全球電動車領導者,並分析了其中的關鍵因素,像是政策導向、技術突破、以及產業鏈的垂直整合。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我們在台灣比較少聽到的,或是被忽略的發展細節。例如,像是早期哪些地方政府扮演了關鍵的推手角色?或是中國大陸的電池技術,特別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還有成本控制上,究竟是如何快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我也希望能從書中一窺,在面對全球環保壓力與地緣政治影響下,中國大陸的電動車產業鏈,未來可能面臨哪些新的變數和挑戰,以及他們又有什麼應對策略。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我一些全新的視角,讓我對這個快速變遷的產業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而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數字或是新聞報導。
评分當我看到《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趨勢》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第一個閃過的念頭是「這大概又是一本介紹中國大陸如何利用龐大內需市場和政府補貼,快速建立起電動車王國的書吧?」我其實對這類型的故事並不陌生,但往往覺得深度不足,而且容易忽略了背後的社會成本或是環境影響。我比較希望能從這本書裡看到一些不一樣的內容。例如,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中國大陸的電動車產業,在技術上是否真的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還是說在某些關鍵技術上,仍然依賴國外供應商?他們在電池的安全性、續航里程、充電速度等方面,與國際頂尖品牌相比,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而且,隨著電動車的普及,電池的回收和處理問題,也日益成為一個嚴峻的挑戰。書中會不會針對這個部分,提出一些前瞻性的看法,或是介紹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更具批判性的視角,而不僅僅是單純的讚揚。
评分這本《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趨勢》聽起來就像是一本為想深入了解中國大陸電動車市場的商業人士或是政策制定者所準備的教科書。我本身是做金融業的,平常工作會接觸到不少關於產業趨勢的報告,但通常比較零散,而且缺乏系統性的分析。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夠提供宏觀視野,同時又兼顧微觀細節的書。書名點出了「發展趨勢」,這意味著它應該不只會描述現狀,更會著重於未來的走向。我特別期待的是,書中對於「動力電池」這個環節的闡述,畢竟電池技術是電動車的核心,也是產業競爭的關鍵。像是材料科學的進展、固態電池的研發進度、或是回收再利用的技術瓶頸與解決方案,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而且,中國大陸的電池產業鏈龐大且複雜,從上游的稀土、鋰礦資源,到中游的電芯製造,再到下游的電池包組裝,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競爭與機會。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中國大陸是如何建立起這樣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以及在其中扮演著什麼樣的全球角色。
评分我對《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趨勢》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尤其是「產業發展趨勢」這幾個字。在台灣,我們也一直關注著電動車的發展,但對於中國大陸市場的深入了解,確實有很大的空間。我一直認為,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不僅僅是技術和市場的問題,更與文化、社會結構、以及歷史背景息息相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我一些關於中國大陸電動車和電池產業的「軟性」內容。比如,書中會不會提到,是什麼樣的社會氛圍,促使了中國大陸消費者如此快速地擁抱電動車?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有哪些代表性的企業故事,他們的創辦人是如何一步步將公司帶向成功的?還有,中國大陸在建立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方面,是如何克服了地理、人口密度的挑戰?我希望能從書中獲得一些有溫度、有故事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冰冷的數據和圖表。
评分說實話,我對《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趨勢》這本書感到有點複雜的情緒。一方面,我對中國大陸近年來在科技領域的飛速發展感到驚嘆,尤其是電動車和電池技術,進步的速度確實讓人刮目相看。但另一方面,我總覺得這類型的產業分析,很容易陷入數據堆疊或是過於樂觀的論調,而忽略了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我比較好奇的是,書中是否會討論到,在追求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大陸的電動車產業在品質控制、售後服務、或是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可能面臨的挑戰?還有,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日益成熟,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中國大陸的車企和電池廠商,要如何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書中會不會探討他們在品牌塑造、技術創新、或是全球化佈局上的策略?我希望這本書不只是告訴我「他們發展得有多快」,而是能深入剖析「他們是如何發展的」,以及「未來可能遇到哪些真正的難題」,並且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觀點,而不是只提供一種標準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