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素食味道千篇一律?菜色乏善可陈?
跟着挑嘴、懂吃的作者吃
从中式到西式
尝小吃享大餐
你会开始爱上蔬素食
精选大台北50家蔬素食料理
书中囊括
变化多端的创意蔬食
经典好味的素食名店
荤食餐厅里的好素菜
市场巷弄里的素小吃
在品味的瞬间感动,享用后幸福满满的蔬食体验
作者简介
施启元
天生吃蔬食的七年级生,爱猫、视美食如命,崇尚自由。
复兴商工、实践大学媒体传达设计系毕业
现职设计师,兴趣广泛、喜爱创新
着作有《棒棒堂─Bomb的棒球秘笈》、《就是爱IllustratorCG创意联想》、《咪咪不是故意要离开》、《认识你自己─88人自画像》
苏小欢推荐序
梁吴蓓琳推荐序
谭艾珍推荐序
自序
PART1新势力─蔬果当家有创意
环保很重要,健康是王道,新鲜蔬果加上无限创意,造就蔬食美味新世界。
舒果新米兰蔬食
一沙一尘创意蔬食料理
福膳蔬坊
北平金厨新蔬食料理
苏菲花园
TRIO义式庭园蔬食餐厅
跨界蔬房
布蔬地中海蔬食
So Free柴烧比萨&起士专卖
PART2重量级─名店点将录
莲香斋、钰善阁……,素食餐厅的重量级代表,名声不虚传,请客有面子。
京兆尹
莲香斋素食餐厅
钰善阁
宽心园精致蔬食料理
阳明春天
明德素食园
国宾大饭店Aqua Lounge
山间仓房
SU蔬食料理
若荷蔬食时尚餐厅
PART3不点肉─荤食餐厅好素菜
到鼎泰丰不一定要吃小笼包;KiKi有素食版苍蝇头;大口咬风味独特的素汉堡,无须自我设限,在荤食餐厅一样可以吃得尽兴。
银翼餐厅
欣叶台菜
喜来登大饭店请客楼
鼎泰丰
KIKI餐厅
秀兰小吃
禅风茶趣
永福楼
苏杭小馆
东门饺子馆
PH7时尚创意料理
Coda义美式料理
KGB纽西兰风味汉堡
Forkers佛客汉堡
欧嬷乌苏拉德式美食屋
乡香美式墨西哥西餐
乐子咖啡
大直义面坊
坦都印度餐厅
三元韩式花园餐厅
PART4 素小吃─从早市吃到夜市
福德街早市的徐家素面、慈济食坊美食街,饶河街夜市的特色素食小吃,没有肉味一样香味四溢。
慈济食坊
禅香园
人人素食面馆
一心素食
徐家素面
六弄烧烤
49串烧臭豆腐
豆腐殿臭豆腐
开封包子
酷丝拉素食PIZZA胡椒饼
饶河街夜市
后记
作者序
这是一本传递蔬食与美味讯息的书。
一切生命本具有爱,爱有丰富的营养、美味、无量的包容以及无限的温暖。
以爱为出发点,蔬食的定义是:「没有伤害任何生命」的食物。当我们以爱为出发点,所有蔬食都有丰富的美味。
我是个天生只能吃蔬食的人,因为体质的关系,只要吃到肉,我准上吐下泻;记得,五岁至十岁这几年,家里用各种绞肉料理,成功地将我「矫正」,那恐怕也是我最后的吃肉时光,因为十岁以后,我又开始对肉类过敏,这时,我已会清楚表达自己,完全对肉食说「不」了。
朋
友对我这个体质,有的感到不可思议、有的则投以无比的同情,用怜悯的眼神看着我说:「不能吃肉真是可怜」。我会因此觉得难过吗?老实讲会有一点,但并非不能食肉之故,而是对当时素食的选择和变化实在太少了,感到无奈。
如今,一股蔬食热潮正在台湾风行,出现了一批「蔬食主义者」,所以,像我这样只吃蔬食的年轻人,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不论是以健康环保、不忌五辛蛋奶的蔬食者,或因宗教、不接受蛋奶与五辛的纯素食者,还是坚持不伤害任何动物、不使用任何动物制品的维根(Vegan)主义者,都因人数越来越多,蔬食料理也越来越有得选择,且绝对能享受到美味。
记得我一开始吃素,当时的中式素食都重油又重咸,让我很难适应!没过几年,素肉开始变成主角,素食餐厅越开越多,素鱼、素猪、素鸡、素虾、素排骨不断在市场出现,可说是人工代料统治了素食。
直到升高中的那年暑假,我才真正接触到素食中的美食。
那是一间独特的无菜单餐厅「惑我会馆」,餐厅主人是一位热爱美食的收藏家,特别聘请了一西一日两位厨师,所有的食材都以老板当日一早採买为主,再由厨师自由发挥,让每天的料理都不一样。
第一次在惑我会馆用餐,给了我非常巨大的刺激,这份套餐完全没有人工代料,主厨用蔬果原味创造出难以想像的美味,让我打开了味蕾、建立了美食观。
西餐主厨以芦笋、彩椒、义式香料清炒的义大利面,简单的组合却引出了食材本身的风味,另外那现烤的手工酥皮,味道跟口感都让我品味到一个全新的层次,就算已经过了十几年,我还记得那味道。
日式主厨利用酪梨、草莓做的蔬果握寿司,更打开了我对蔬食的视野,惑我会馆对我的美食观,有极大影响;品味的瞬间感动,享用后得到无尽的幸福,这便是我的美食标准,也是惑我会馆教会我的。遗憾的是,惑我会馆早就消失了。
而在食材运用上的震撼,则来自于南投埔里的「七巧屋」。
七巧屋在921地震之前,可说是埔里最具风味的餐厅,老板兼主厨王子华,是一位陶艺家,他并非专业厨师,却以创作艺术品的心情,创作七巧屋的每一样料理。他以新鲜的整支埔里茭白笋,配上冰冷清透的山泉水,便是美味。
王子华的妻子陈芳姿做的「芳姿米粉」,是我心目中最美味的米粉,埔里米粉配合陈芳姿独门的调理方式,搭上新鲜的炒槟榔心,不需要美丽的器皿、特殊的排盘,王子华夫妇以美食创造了艺术。
我开始了解,蔬食的食材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不只是炒青菜和素肉排,将料理视为艺术品、用心创作,是创造美食的关键。
在晶华酒店称为丽晶酒店的年代,义大利料理还没有普及,我在丽晶的义大利餐厅尝到的义式料理,不光是材料好,而是料理中所蕴涵的文化,义大利籍主厨用最地道的方式烹调,新鲜简单的材料配上对的做法,吃过后永生难忘。我学到了,如果愿意以开放的态度,会发现异国料理之所以美味,来自于它的文化。
这三间餐厅也证明,优秀细心的厨师、文化内涵的烹饪以及艺术品般的创作,素食绝对也能找出美食。
我并非宗教信仰吃素,可以接受五辛,因此每间餐厅,能不以肉入菜,不加肉类高汤,我都会尝试,当然,也为配合身边的朋友,去荤食餐厅聚餐,过程中逐渐发现,不少的荤食餐厅提供的蔬食料理,竟然更超越素食店的水准。
本书内容有三大重点:一是,分享我二十几年来的蔬食料理品尝经验,让不论是蔬食、纯素食、维根的朋友,都能有新的选择,找到美味,甚至无肉不欢的朋友,也可以来尝试。二是,介绍荤食餐厅中的美味蔬食料理,我希望,让朋友们聚餐时各取所需,同时也帮助想接触蔬食的朋友,方便由此入门。最后,提供各类型的素食小吃,让蔬食更有乐趣与变化。
说起来,我会成为这么爱吃的人,关键是来自家庭的影响,由于父母在媒体工作的关系,让我从小便有机会接触各国、各式料理,从地方特色小店到五星级饭店餐厅,样样通吃。从高中开始更是贪吃挑嘴,凭靠父亲给我的副卡,毫不手软的去吃一家一家的新餐厅,一直到现在,进而获得大量的美食体验。
我衷心的希望,我以多年不断尝试、比较的「心得报告」,能打动大家,喜欢蔬食,体验到蔬食之美。最后,如果再有人问你,蔬食料理好吃吗?不要怀疑,把这本书拿给他就对了。
我是一名蔬食主义者,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周末探索各种新奇的蔬素食餐厅。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简直是惊喜交加!《美食之都 蔬素食巡礼:精选大台北50家蔬素食料理》这个书名就足够吸引人,而翻阅之后,我更是爱不释手。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每个餐厅都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地址、营业时间、招牌菜品,甚至还有一些贴心的小提示,比如哪些菜品适合素食新手,哪些是店家独创的特色。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很多餐厅的介绍都附带了精美的图片,那些色彩鲜艳、造型别致的菜肴,简直就是艺术品!我迫不及待地将其中几家特别吸引我的餐厅加入了我的“必去清单”,已经计划好下个月的周末就要一一打卡。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多的是一种朋友间的分享,让我感觉仿佛在听一位资深吃货分享她的私藏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柔和的色彩搭配上精致的插画,瞬间勾起了我对美食的渴望。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健康饮食的人,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满足味蕾又不失营养的蔬素食选择。之前也接触过不少类似的食谱或指南,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不够接地气。这次看到《美食之都 蔬素食巡礼:精选大台北50家蔬素食料理》的名字,就抱着尝试的心态入手了。翻开书页,立刻被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所吸引,仿佛置身于大台北热闹而又充满烟火气的蔬素食小馆中。书中的介绍不仅限于菜品本身,更深入地挖掘了每家店背后的故事,主厨的理念,以及食材的来源,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菜品时使用的那些生动形象的比喻,仿佛自己也能品尝到那清脆的口感,浓郁的香气,以及层次分明的味道。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餐厅推荐列表,更像是一次深入大台北蔬素食文化的心灵之旅,让我对这个城市的美食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个对健康饮食有着极高追求的人,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能够真正代表蔬素食精髓的书籍。《美食之都 蔬素食巡礼:精选大台北50家蔬素食料理》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餐厅指南,更是一次对蔬素食文化的深度挖掘。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去介绍每家餐厅的背景故事、主厨的理念以及食材的精挑细选,这让我看到了蔬素食背后所蕴含的匠心和对生活的热爱。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每一道菜的细致描述,仿佛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食材的鲜美和烹饪的巧妙。例如,书中对某道用时令蔬菜制作的料理的描述,就让我体会到,即使是简单的食材,通过精心的处理,也能焕发出令人惊艳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蔬素食的可能性,不再是单调的草根和豆制品,而是充满创意和惊喜的美食。
评分我一直以为,蔬食料理就是简单的家常菜,直到我读了《美食之都 蔬素食巡礼:精选大台北50家蔬素食料理》这本书,我才真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里的50家餐厅,每一家都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从精致的创意料理,到温馨的家庭式小馆,再到充满异国风情的特色餐厅,几乎囊括了所有你能想到的蔬素食类型。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一家餐厅的描述,不仅有菜品介绍,还有一些关于餐厅文化和主厨的小故事,读起来非常有趣,也让我对蔬食料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一家小店,他们坚持使用在地当季食材,并且用最简单的方式烹饪,却能做出令人回味无穷的味道。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美味,有时候恰恰在于对食材本味的尊重和对烹饪的纯粹追求。
评分作为一个不常吃肉的人,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关于蔬素食的实用指南,能够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发掘更多美味。《美食之都 蔬素食巡礼:精选大台北50家蔬素食料理》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它将大台北的50家蔬素食餐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每家餐厅的特色、招牌菜、地址和营业时间。更重要的是,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蔬素食的知识和烹饪技巧,让我对蔬素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食材的介绍,让我知道如何选择和搭配不同的食材,以做出更加美味健康的蔬素食料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餐厅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健康饮食的生活百科全书,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