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报导最详实、最正确的壹週刊, 10週年巨献!
◎韩良露、胡天兰、萧敬腾、九把刀 引路带您品尝庶民美食!
◎「壹週刊美食特搜员」历时5个月深入造访全台上百流动、固定夜市,
精选出北台湾6大区域、26个精彩夜市,227家最受欢迎小吃!
台北:士林、师大、公馆、通化、饶河、晴光、延三、大龙、宁夏、华西街、南机场
新北市:永和乐华、中和兴南、板桥南雅、板桥黄石市场、三重三和、三重五华
基隆:庙口、火车站前
宜兰:东门、罗东
桃园:桃园、中坜、中原大学
新竹:城隍庙、中正台、花园街
夜市美食琳瑯满目,该怎么选?本书在手,保证吃到最香的!
壹週刊首选夜市美食系列,由6名文字记者和逾10名摄影记者,深入造访全台流动、固定夜市,历时5个月採访而成,严选出北台湾及中南部近50个精彩夜市、500家庶民美食。
每个夜市,记者都先扫街一次,再找到熟悉当地、长年靠夜市吃喝的美食客,甚至包括韩良露、胡天兰、萧敬腾、九把刀等知名饕客,提供他们的必吃名单,两相对照下,才产出最终採访名单。出书前出版社更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查证商家资料,绝对是好吃、好用又完整的夜市指南!
作者简介
壹週刊美食旅游组
由6名文字记者和逾10名摄影记者组成的「美食特搜组」,上刀山、下油锅,冒着身材走样的风险尝遍全台流动、固定夜市,矢志详实报导,为读者呈现台湾夜市最动人的人情味和美味。
序 全台夜市精彩小吃壹之选 壹週刊美食旅游组副总编辑 林亦君 003
第一篇 台北
1. 士林夜市 台湾小吃集大成 016
阳明戏院
郭葱油饼018 ∕ 河粉煎019 ∕ ㄙㄨㄚˋ嘴盐水鸡020 ∕ 蜜酥鸡排021 ∕ 辛发亭022
大南路
福串炸023 ∕ 原上海生煎包024 ∕ 无店名鱿鱼羹025 ∕ 圆合兴鲜搾果汁冰舖026 ∕ 家乡凉面027 ∕ 庙口蚵嗲王028 ∕ 简家木瓜牛奶029
夜市周边
士林甜不辣030 ∕ 南港老张烧饼士林店031 ∕ 士林铜锣烧032 ∕ 生炒羊肉033 ∕ 混蛋老板果汁034 ∕ 剑潭肉圆王035
华荣市场
龙飞香肠036 ∕ 华荣市场水煎包037 ∕ 华荣号油粿038
2. 师大夜市 异乡客的入门夜市 040
许记生煎包042 ∕ HOOLA麻将红豆饼043 ∕ 阿诺可丽饼044 ∕ 珍品味泰式鸡腿045 ∕ 灯笼卤味046 ∕ 马来西亚咖哩鸡047 ∕ 大台北卤味048 ∕ yofroyo 049 ∕ 霖园050 ∕ 北港豆花052 ∕ 杨记古早味饮品053
3. 公馆夜市 最高学府的能量厨房 054
蓝家割包056 ∕ 龙哥无骨鸡腿排057 ∕ 通哥日式串烧058 ∕ 太学口糯米肠包香肠059 ∕ 御品海苔饭卷060 ∕ Yogurt Art 061
4. 通化夜市 外国观光客夜市首选 062
赵时机台南担仔面064 ∕ 杨婆婆八宝养生甜品065 ∕ 胡记米粉汤066 ∕ 通化肉圆067
5. 饶河夜市 庙口夜市典范 068
陈董药炖排骨070 ∕ 十全药炖排骨071 ∕ 金林三兄弟药炖排骨072 ∕ 福岛屋073 ∕ 日式大坂烧074 ∕ 福州世祖胡椒饼075 ∕ 茶水舖076 ∕ 义式手创冰淇淋077 ∕ 冰精灵078 ∕ 赖董台东特产079
6. 晴光夜市 日夜精彩美食一条街 080
阿富海鲜粥082 ∕ 阿万鹅肉084 ∕ 露天义大利面085 ∕ 城市爱玉086 ∕ 晴光红豆饼087
7. 延三夜市 老台北人的大桥头 088
阿美古早味090 ∕ 汕头四神汤091 ∕ 叶家五香鸡卷092 ∕ 桥头纯糖麻糬093 ∕ 大桥头卤肉饭094 ∕ 生炒鱿鱼羹095 ∕ 阿春粥店096 ∕ 嘉义鲍鱼海产粥097
8.大龙夜市 早市夜市都热闹 098
汤淳美食小馆100 ∕ 小光�饭101 ∕ 阿荣蚵仔煎102 ∕ 老蔡水煎包103 ∕ 阿川油饭104 ∕ 第一土鹅专卖店106 ∕ 大龙胡椒饼107 ∕ 甘蔗绿茶108 ∕ 面茶车109
9.宁夏夜市 最晚熄火的「灶脚」 110
鸭头正二代112 ∕ 鹅肉摊113 ∕ 鸡脚翅114 ∕ 香连铁板料理115
10.华西街夜市 美食酒香Live秀 116
昶鸿面店118 ∕ 珍□119 ∕ 寿司王120∕ 沛对原汁排骨汤121 ∕ 北海道鱿鱼122 ∕ 台南无刺虱目鱼专卖店123 ∕ 好味老店124 ∕ 苏家肉圆油粿125 ∕ 万安青草店126 ∕ 周记传统芋圆127 ∕ 蚵仔煎128 ∕ 麻油双腰129 ∕ 老店生炒鳝鱼130 ∕ 吴记排骨酥131
11.南机场夜市 舌蕾搞飞机 132
蜗牛饼铺134 ∕ 晓迪排骨酥136 ∕ 美兰阿姨果汁吧137 ∕ 彰化肉圆138 ∕ 臭老板现蒸臭豆腐139
第二篇 新北市
12.永和.乐华夜市 繁华好去处 142
无双涮牛肉144 ∕ 下港米糕排骨酥店145 ∕ 佳佳香锅贴146 ∕ 米肠包香肠147 ∕ 肥猪的摊148 ∕ 乐华蚵仔煎150 ∕ 三鲜羹151 ∕ 永康公园庞家生烤鸡腿152 ∕ 阿国虾仁羹&好吃鸡肉153 ∕ 队长芭乐154 ∕ 云南婆婆155 ∕ 寿老大日式料理156 ∕ 官记纯柠檬泰式凉拌木瓜157
13.中和.兴南夜市 巷弄里的好滋味158
纯柠檬泰式小吃160 ∕ 祥寿司162 ∕ 黄家大肠蚵仔面线163 ∕ 香菇肉圆164 ∕ 脆皮臭豆腐165 ∕ 豆花伯166 ∕ 碳烤玉米167
14.板桥.南雅夜市 小吃、热炒一应俱全 168
王记好吃麻油鸡170 ∕ 烫鱿鱼171 ∕ 鸡窝172 ∕ 眼镜仔174 ∕ 板桥宋家175 ∕ 骑士卷176 ∕ 南部口味番茄盘177
15. 板桥.黄石市场夜市 美味不减的黄昏夜市 178
高家生炒鱿鱼180 ∕ 秋香ㄟ店182 ∕ 红心冰饮中心183 ∕ 林员大粒肉圆184 ∕ 怀念泡菜臭豆腐185
16.三重.三和夜市 三重埔的美味聚落 186
市场口味木瓜牛奶188 ∕ 明宏蚵仔汤189 ∕ 曾记花枝羹190 ∕ 阿文咸圆馄饨191 ∕ 小杨脆肠192 ∕ 真永和烤鸭193
17. 三重.五华夜市 晚归族的解馋角落194
怀念泡菜臭豆腐196 ∕ 六叶烧烤197 ∕ 无名炭烤198
第三篇 基隆宜兰
18.基隆夜市 庶民老味道 201
庙口
庙口咸粥204 ∕ 阿华炒面206 ∕ 炭烤碗豆207 ∕ 王记天妇罗208 ∕ 虾仁羹猪脚209 ∕ 炭烤三明治210 ∕ 营养三明治211 ∕ 米苔目212 ∕ 圳记红烧鳗羹213 ∕ 油葱粿214 ∕ 天一香肉羹顺215 ∕ 大观园216 ∕ 烧迈大王217 ∕ 全家福元宵218 ∕ 远东泡泡冰219
火车站前
孝三路大肠圈220 ∕ 孝三路99巷肉圆.鱿鱼羹221 ∕ 远东蚵仔煎222 ∕ 刘家50年老店臭豆腐223 ∕ 台湾汉堡224
19.宜兰.东门夜市 「尽」好甲! 226
一串心老摊228 ∕ 彭记葱油饼229 ∕ 龙凤腿老摊230 ∕ 阿成蚵仔煎231 ∕ 梁大胖炭烤232 ∕ 香亭日式料理234 ∕ 老店东山鸭头235 ∕ 林小胖卤味236 ∕ 嘟好烧237 ∕ 摇摇冰238 ∕ 善美烧仙草239 ∕ 美茶坊240 ∕ 老店豆花241
20. 宜兰.罗东夜市 宜兰必游景点242
隆新一串心244 ∕ 义丰葱油派245 ∕ 阿公仔龙凤腿246 ∕ 卜鸭小吃247 ∕ 羊舖子248 ∕ 阿灶伯249 ∕ 郑记润饼250 ∕ 风味烤肉251 ∕ 王老吉怀旧卤味252 ∕ 无名干面摊253 ∕ 包心粉圆专卖店254 ∕ 阿贵伯焦糖花生卷256 ∕ 红豆汤圆摊257 ∕ 豆花摊258 ∕ 宜兰三宝冰259
第四篇 桃园新竹
21.桃园夜市 桃园人怀念的老滋味 262
鱼土魠鱼羹264 ∕ 北港烤肉265 ∕ 鸭肉面266 ∕ 烤马铃薯267 ∕ 土耳其沙威玛268 ∕ 天下奇冰269 ∕ 冬瓜粉圆豆花270 ∕ 妙香豆花271
22. 桃园.中坜夜市 跟着人潮走就对了! 272
好鲜屋274 ∕ 简师傅麻辣臭豆腐276 ∕ 波兰手工蛋糕277 ∕ 金宣记278 ∕ 中坜猪脚饭279
23. 桃园.中原夜市 超值校园商圈 280
不一样刈包282 ∕ No Time 284 ∕ 变色龙韩式小吃285 ∕ 葱油饼286 ∕ 麦面庄287 ∕ 三之小猪288 ∕ 小当家289 ∕ 巴黎290 ∕ 粉红蛙291
24.新竹.城隍庙周边 月老前贡丸遇到肉丸 292
和味清粥294 ∕ 老黄猪脚大王295 ∕ 践邑乌龙面296 ∕ 竹山意面298 ∕ 阿忠冰店299 ∕ 阿富鲁肉饭300 ∕ 大街茶酒馆301 ∕ 叶大粒粉圆302 ∕ 北门老街甜汤303
25. 新竹.中正台夜市 错过可惜的在地滋味 304
烤肉王306 ∕ 陈师父面食馆308 ∕ 鹏记汤包水饺309 ∕ 阿宗咸水鸡310 ∕ 蜂蜜大王311
26. 新竹.花园街夜市 繁华不再美味不减分 312
花园街果汁314 ∕ 竹莲臭豆腐315 ∕ 新加坡美食316
序
全台夜市精彩小吃壹之选
今年恰好是《壹週刊》在台湾创刊10週年,回顾过去这些年,《壹週刊》的美食旅游记者不止一次地踏过台湾各个角落,但却是头一次有系统地将全台夜市一网打尽。
从2010年3月的筹备期开始,我们共出动6位文字记者、10多位摄影记者,前后开了不下30次会,深入造访全台上百个流动、固定夜市,从中选出48个最精彩夜市。接下来的2010年5到9月,总共随刊出版了21本夜市别册,最后还因为夜市话题欲罢不能,而在21本之外,又多加一本精彩完结篇,把许多人心中的遗珠补齐,并且多介绍了9个夜市,让报导的夜市总数增加到57个。
很多人对《壹週刊》处理美食报导的方式很好奇,我只能说,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大家都知道本刊老板黎智英先生是爱吃之人,我们也只是秉持着爱吃的原则,实际付钱去吃饭,就跟普通食客一样,我们认为,这样才最能看出一家店的食物素质,与惯常的服务态度。
就像这次的夜市系列报导,即使採访范围广大、截稿时间急迫,我们仍坚持要用第一手资料,採访的资料绝不能靠听说而来。所以记者们先得收集各地夜市的书面资料,将上百个夜市各自划分责任范围后,再进行艰辛的踏查过程。每一个夜市,无论在台湾哪个角落,都必须先去扫街一次,找出美味且有特色的店家。
为求周全,接下来再想办法靠人介绍,或在网路上寻觅熟悉当地的食客,这些食客大都是住在附近、长年靠夜市吃喝的街坊邻居,有的还可能是名人,包括萧敬腾、九把刀,都是共襄盛举的食客之一,他们的共通点都是对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夜市,充满热情与感情,自然不吝惜拔刀相助。
最后,记者将自己罗列的美食名单,与在地食客的必吃List两相对照之后,才能列出最终採访名单。可以说,光是採访名单的确定,就已经是充满汗水的过程。
又因为採访范围遍及台湾各地,若在北部还好处理,了不起天天去报到,偏偏有的远在屏东、花莲、南投,而且中南部的流动夜市特别多,光是追着夜市跑就很耗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求老天爷帮忙,有时截稿在即,却偏偏连续几週豪雨,夜市不开张,我们只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差没去拜拜求雨停了。
而为了拍照,记者们还得先跟夜市里某家小吃摊套好关系,至少要借到一张桌子,然后把要拍的食物,全端来这张桌子上拍。别以为这很容易,在人潮汹涌的台南花园夜市、高雄六合夜市,要保住那张桌子,可是件超困难的差事,若有人看过一个神经病端着一堆食物,在夜市里来回奔跑,别怀疑,那一定是《壹週刊》的美食记者。
这当中当然少不了各种小意外,有时候前一天约好採访的摊位,隔天却临时放鸽子,老板到了半夜才想起来,然后狂打电话给已熟睡的记者;大部分的夜市交通混乱,记者被机车排气管烫伤,只能借冰块敷一敷就咬牙继续採访;也碰过採访到一半,夜市突然停电熄灯,只好请老板开机车灯帮忙照明的窘境;还有的店本来只有一家,等採访完已经因为老板夫妻离婚,而形成分拆两家的尴尬场面。
採访的时候,正是台湾最热的季节,我们穿梭在南北夜市中,开展短暂的夜市人生。不过现实中的夜市似乎更加有趣,曾把我们记者叫去「关心」半天的大哥江钦良,在他掌理的南投草鞋墩夜市里向女友小潘潘求婚;开玩笑叫我们要帮她修片的高雄六合夜市「郑老牌木瓜牛奶」的郑玲玉小姐,被请去总统府跟马英九总统见面;新北市永和「肥猪的摊」还参演了电影《鸡排英雄》,真是各有各的精彩。
到现在,每每翻开以往的报导,台北延三夜市的「煎马头鱼」、宜兰的「一串心」、南投埔里的「炸钢管」、苗栗后龙的「杏仁露」等又新奇又古老的美味吃食,都还让我们怀念不已。
幸好现在如何出版社独具慧眼地与《壹週刊》合作,将这一系列夜市报导集结出书,而且还大费周章地一一确认所有摊商的营业状况,删除已经停业的部分,让这本书更具时效性与实用性,带给读者极大的方便。
记得当初总编辑提出採访夜市的构想时,大家当场都顿了一下,心知这是个困难任务,但走过这一遭,几乎所有同事都被台湾极有活力的庶民文化感动。虽然夜市里的东西不一定最好吃、环境不一定最舒适,但这就是人味超浓的台湾夜市,也是台湾人最真实的面孔,也希望这些可爱的夜市老板和客人们,能好好爱护彼此,让我们的夜市更干净、更环保,成为名符其实的台湾之光。
壹週刊美食旅游组副总编辑 林亦君
说实话,我一直对夜市情有独钟。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食物香气,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潮,都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这本书《壹週刊首选 北台湾夜市美食》我拿到手后,第一感觉就是它很“实在”。它不像那种只讲排场、只谈概念的书,而是聚焦在最接地气的美食上,直接告诉你哪里有好吃的。北台湾的夜市,特别是台北和新北,简直是我的美食圣地。每一次去,都能发现新的惊喜。我最看重的是一份美食指南能否提供一些“故事感”,不仅仅是列出食物的名字和价格,而是能让你了解这个食物背后的文化,它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或者它有什么特别的制作工艺。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北台湾的夜市小吃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仅仅是“吃”,更是“品味”。我很好奇,书中会推荐哪些大家熟知的老字号,又会有哪些新晋网红店。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美味的“内行”建议,比如什么时候去排队最合适,或者哪些是必点的配菜。这本书给了我一种期待,一种想要立刻出发去探索的冲动。
评分作为一名对台湾美食充满向往的读者,我一直觉得北台湾的夜市是体验台湾生活方式的最佳窗口。这本《壹週刊首选 北台湾夜市美食》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份迟来的礼物。我尤其喜欢它的标题,包含了“壹週刊首选”和具体的几个县市,这让我觉得它信息量大且经过严格筛选。我常常在旅行前,会花很多时间去搜集关于当地美食的信息,但往往因为信息碎片化而感到头疼。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系统化的美食指南,让我能够事半功倍地规划我的美食之旅。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定义“人气小吃”的,是销量、口碑,还是特色?我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夜市摊位的历史背景介绍,或者关于食物起源的小故事,这样能够让美食的体验更加丰富。我同样关心的是,除了推荐美食,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攻略,比如夜市的交通信息、营业时间,甚至是推荐的游玩路线。这些细节对于一个计划周全的旅行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成为我下次北台湾之行的最佳伴侣。
评分老实说,最近生活节奏太快,感觉很久都没好好出去逛逛,更别说去挖掘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美味小吃了。这本《壹週刊首选 北台湾夜市美食》我是在书店里随手翻到的,当时就被那个封面吸引了,色彩鲜艳,图片都很诱人,感觉就像真的闻到了香气一样。我一直觉得,台湾的夜市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那里不仅有各式各样好吃的,还有一种很有人情味的热闹氛围。我特别喜欢那些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味道却能惊艳你的小摊,比如那种用传统方法熬煮的汤头,或者坚持手工制作的糕点,这些都带着时间沉淀下来的味道。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带我“云游”一下北台湾夜市的书,让我可以在忙碌之余,通过文字和图片,感受那份熟悉又陌生的烟火气。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这个小小的愿望。我希望它能带我回到过去那些美好的回忆,也让我能提前“尝”到那些还没来得及去过的美味。有时候,仅仅是看着那些诱人的照片,想象着自己身处其中,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吃货之心,让我下次出行,能有个更明确的美食目标。
评分每次想到台湾的夜市,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各种各样令人垂涎欲滴的画面:蚵仔煎滋滋作响,胡椒饼热气腾腾,还有那香甜的珍珠奶茶……这本《壹週刊首选 北台湾夜市美食》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吃货”量身定做的。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到特别兴奋,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美食推荐,而是“壹週刊”这个品牌对北台湾夜市美食的“首选”认可,这让我对它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充满了信心。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美食往往藏匿在那些不起眼的街头巷尾,而夜市正是这些宝藏的最佳汇聚地。这本书涵盖了台北、新北、基隆、宜兰、桃園、新竹这几个地方,范围很广,这让我觉得非常惊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深入了解每个地区夜市的独特风味,不仅仅是罗列出知名的几样小吃,而是能挖掘出那些真正具有代表性、让人回味无穷的味道。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发现,让我能尝到一些我之前从未听过的、但又备受推崇的特色小吃。
评分这本《壹週刊首选 北台湾夜市美食》我收到的时候,心里其实挺惊喜的。我是个对美食地图特别敏感的人,总觉得每次去一个地方,除了景点,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了。北台湾,尤其是台北、新北这些地方,简直就是美食的宝藏库,每次去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想吃的东西太多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美食类的杂志或者节目,但总觉得不够深入,或者信息有点杂乱。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首选”二字,这让我觉得它经过了筛选,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介绍,而是真正经过编辑和读者检验过的,有代表性的推荐。我特别想知道,那些在琳琅满目的小吃摊中,究竟有哪些是真正能让人念念不忘的。这本书的目录里提到了台北、新北、基隆、宜兰、桃園、新竹,涵盖的范围很广,这让我觉得很实用。我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选择最适合我的部分来参考。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我不知道的“隐藏版”美食,或者是那些已经很有名,但我还没去品尝过的必吃清单。我想通过这本书,能更系统地了解北台湾夜市的魅力,让我的下一次旅行,不再是“盲吃”,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美食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