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NLP,平心静气教出好孩子

活用NLP,平心静气教出好孩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想教养出更棒的孩子,根本之道就在于亲子间的沟通
  只需改变一下思维和立场就能开心育儿,实现轻松无负担的教养法!

  从今天起,只要改变互动方式,调整沟通习惯,转换全新思维,就能平心静气教出好孩子!

  零失控、零碎念也能教养出心目中理想的孩子!

  只要照着这样做,就能让孩子准时上床睡觉、乖乖吃饭、出门整装迅速、在外听话不哭闹!

  「NLP沟通术」是为了令沟通更圆滑,而运用在人际沟通上的一种最新的沟通技巧。本书作者是德国公认首屈一指的亲子NLP教养专家、心理治疗师,实际上又是个妈妈,她将NLP沟通术归纳出幸福育儿八大技巧,针对各式育儿问题详尽提出实用建议。

  跟着道地德国妈妈这样做,让你的孩子听话、自律又好带!

NLP幸福育儿八大技巧:

  NLP技巧之1 了解孩子与生俱来的「资源」
  了解孩子的资源与长处,只要相信孩子与生俱来的资源,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辅助,孩子就能迈向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NLP技巧之2 找出孩子具备的「表象系统」
  表象系统是指一个人在沟通时优先使用的感官,可分为视觉、听觉和感觉。
父母在亲子关系中要了解并尊重孩子的表象系统,留意哪种沟通途径适用于现状,以使沟通能顺利进行。

  NLP技巧之3 努力提供有效的「激励」
  试着别对孩子用「不要这样」的否定句,改用「试试看」这种肯定的言词。
跟孩子说话时别让他联想到不好的结果,而是要用正向激励让他能够想像美好的结果,这样就能清楚看见孩子的行动变得主动进取。

  NLP技巧之4 定下育儿的「目标」
  目标是自己的目的,可以自行控制。达成目标是解决问题的开端。而愿望则是对他人的期待,要透过他人来满足。

  别以为孩子的行为都会如妳所愿,而是要在脑中设想今后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思考如何靠自己的力量来达到目的。

  NLP技巧之5 找出行为背后必然存在的「正向意图」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其正向意图。别把焦点放在行为上,而是要时常探寻行为背后的正向意图,积极提问「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父母可以辅助孩子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来满足其正向意图。

  NLP技巧之6 努力建立「亲和感」来了解孩子的世界
  父母一开始先不要急着否定或提出建言,而是要先从「倾听」孩子说话做起,进而认可孩子的世界。想要靠语言相互了解对方,或是营造与孩子之间的亲和感,就要积极利用这三大技巧:「回溯」、「映现」及「唿应」。

  NLP技巧之7 透过「设心锚」来因应压力
  会引发特定反应的刺激就叫做设心锚。我们要打造适合自己的设心锚技巧并灵活运用,借此改善感受到压力的状态并保持平静。想去除孩子的不安和紧张时,也可以使用设心锚的技巧。

  NLP技巧之8 借由「模仿」成为理想父母
  模仿是将现实化为理想的巨大力量。虽然自家父母或多或少也是自己的榜样,但自己却能选择要延续父母的做法再传承给孩子,还是要就此根绝。就让我们模仿自己所憧憬的人物并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吧!

  主要在讲述如何将NLP的技巧运用至育儿上,减少亲子间的冲突,让亲子间的相处更和谐。每篇末另附有与该章主题相关的作业练习,透过书写,让父母更能清楚省视自我平日对待孩子的态度及内心的真正想法,也能借此找出父母在育儿上所碰上的困难与挫折,以便加以改善,而朝向快乐的育儿生活前进。

作者简介

丹妮拉.布利坎

  德国NLP研究所法人代表,临床心理学家,具备20年心理治疗师经验,并撰写许多书籍探讨如何将NLP领域应用在教育及家庭生活。

  作者本身也育有两个孩子,她的书籍和讲座内容中的实用价值皆备受公认。

监修者简介

堀井惠

  NLP研究所法人代表,将NLP技术迅速从美国引进到日本,运用NLP进行训练、心理辅导、顾问谘询,其成就在国内外皆获公认。主要训练对象不仅侷限在商务、教育及医疗现场,亦遍及众多个人及法人团体。另着有多本NLP相关作品。

译者简介

李友君

  毕业于元智大学企管系,平时热爱阅读,喜欢吸收知识,
  深信最理想的学习方式是寓教于乐。
  希望能透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促使更多人体会到学问的奥妙之处。
  现为日翻中译者,译有《图解不再嫌恶统计学》等作品。
  电子信箱:yaruo@xuite.net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看透孩子的意图,就会明白他行为的真意
※NLP技巧之5※
找出行为背后必然存在的「正向意图」

何谓正向意图?

这是我女儿珊朵拉三岁时发生的事。那时她喜欢清理洗手台,每天都洗得很起劲,而在她清完之后,洗手台会沾满泡沫,地板也弄得到处都是水,到头来我还得再重洗一次。尽管珊朵拉做得非常开心,不过要说到我对这件事的反应,则是依当天的心情而有所变化。假如这天我心情好,就会夸奖她,但若是在我疲倦或是心情不佳时,就会心不甘情不愿地收拾残局。当我把这厌烦的情绪毫不保留地告诉珊朵拉之后,她露出了难过的表情。

NLP当中有一个前提是:「所有人的行为背后都有正向意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乍看之下像是负面行为,但当事人之所以採取这项行动,却是因为它能够带来某种好处。

这里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在于正向意图和行为不一定相同,而第二个重点则在于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以正向意图为基础。依照这些要诀,我们也能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令人头大的问题行为,而不希望事情演变成这样的父母,则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自己该採取哪种措施才恰当。

找出孩子的正向意图
假如只就珊朵拉的行为来看,会觉得她把洗手台沾满泡沫,又把地板弄得到处都是水,是一件给母亲添麻烦、令人伤脑筋的行为。但她「想帮妈妈做家事」的心意却是正向的,属于正向意图。若是我只注意到珊朵拉的行为失当而斥责她,她就会逐渐打消「想要帮忙」的念头。自从我发现到这一点后,我对她说话时就不再针对行为,而是着墨在她的正向意图上,即使在疲倦时也夸奖她所做的事,极力表达感谢的心意。后来珊朵拉的表情就变得自豪起来,想成为更厉害的小帮手,遇到其他的事情也会主动说要来帮忙。

这并不代表父母要夸奖孩子大声吵闹、造成旁人困扰的行为,但孩子真是为了造成旁人困扰才大声说话的吗?孩子大声说话的行为背后其实具备某种正向意图,也许是想引起父母注意,也许是想沉浸在周围的注目之下,想必还有的孩子是要讨大家欢心。另外,正向意图虽然也会依情况而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大声说话的行为中确实包含了孩子的正向意图和正向思考。

大人眼中总是只看得到浮现在孩子表面上的行为,因而会责备吵闹的孩子「给我安静一点」,呵斥敲敲打打的孩子「别再敲了」。然而解决问题的捷径并不在于遏止孩子的行为,而是要一併考量孩子的正向意图后再加以劝告。

认可孩子的正向意图不但能够解决问题,孩子也会因「父母认可自己,了解自己」而感到安心,进而培养出自尊心,最后就能帮助孩子健全成长。

同样在珊朵拉三岁时,她每天早上都会自己换衣服。由于那时下一个孩子已经出生,所以她会独力换衣服真是帮了我很大的忙。珊朵拉喜欢鲜艳的颜色和大块的花纹,会选择大花纹衬衫再搭配花样相同的裙子或裤子,造型十分大胆。每当周围的大人一看到她穿成这样去幼稚园,就会笑她打扮得很奇怪,批评她没有美感。所以在她挑选洋装时,我都得努力忍着不要插嘴干预。

但这时珊朵拉的正向意图在于「自立」,想必她会觉得「我已经长大啰!我要让妈妈看看我多厉害」吧?因此,为了顾及珊朵拉的感受,我并没有插嘴干预她该选什么衣服。当衣着不合气候要少穿或多穿,或是造型搭配太过怪异时,我就会建议她:「这件虽然也不错,但那件不是比较棒吗?」重点在于不要否定她的美感,而是要在认可其选择的前提下提出其他的方案。如果我硬要大力推荐其他衣服,就形同摘掉她自立的幼苗,或许反而会害她不敢一个人换衣服。

将焦点着重在意图而非行为
就如先前所言,人的行为必然具有正向意图。父母不是要针对孩子的行为有所反应,而是应该表示自己理解潜藏在行为中的正向意图后再对症下药。

父母在认可孩子的正向意图后,他就会感到喜悦,敞开心扉去接纳父母。最后亲子间的互动就会更深入,更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果父母老把孩子外在的行为挂在嘴边批评,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完全不了解自己。若要形诸言语来表达孩子的心声,他说不定会抱怨:「不过是一点小事,干嘛要气成这样?妈妈一点也不懂我。」这种不满在日积月累之后,孩子就会封闭心灵,亲子间的信赖关系也建立不起来,甚至还会进一步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

有些思春期的孩子会扒窃店里陈设的商品。潜藏在扒窃这项行为的正向意图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讯息呢?

或许是加入某个小团体之前要先试胆,或许是零用钱不够,却想得到和朋友一样的东西,或是心底正怀着苦恼,在无意识间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当扒窃的事情败露之后,想当然尔,父母会责备、惩罚和怒骂孩子,但这却是针对「扒窃」这项行为来教训子女。若父母把注意力转向潜藏在背后的正向意图,就会改变对孩子说话的用词和应对措施吧?

近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问题。这些少年打从一出生就是坏孩子吗?还是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原因而导致他们误入歧途呢?或许他们犯罪的契机就在于没人注意到他们隐藏在行动背后的真实心声。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