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庸医:不吃药的慢性病疗癒法则

拒绝庸医:不吃药的慢性病疗癒法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ndrew Saul
图书标签:
  • 慢性病
  • 健康饮食
  • 生活方式
  • 自然疗法
  • 不吃药
  • 预防医学
  • 身心健康
  • 替代医学
  • 自我疗愈
  • 健康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疾病照护痛苦又所费不赀?
  手术与药物是治疗的必要条件?
  医院是恢复健康的最佳场所?
  美国营养学权威教你  健康不用花大钱!

  学习细胞分子矫正技术,就能保住您的健康与金钱!

  又一本保健书籍?到底烦不烦!
  但请看看您周遭的家人和朋友,
  就知道到底有没有需求;有太多不健康的人了!
  传统上用来对付疾病的药物治疗,才是危险!
  求人不如求己。特别是关于您的健康管理。

  作者不是医师。没错!
  但是他是美国名校临床营养学首屈一指的教授。

  安德鲁多年致力尝试并验证过,安全廉价又有效的各式自然疗法。提供那些爱药成痴(钟情药物治疗)的医师与奋战的病人们一些支持,并奉上一整叠具有医界公信力期刊参考资料。

  当保健书籍不再枯燥乏味

  保健书只能是一堆数据与文献?让《拒绝庸医》来打破这个魔咒吧!作者的笔法充满美式幽默的轻松,不同于一般保健书籍的枯燥沉闷,不只是一堆统计数据,来塞满自己的脑袋;无论你是不是「健康控」,都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保健圣经!甚至在某些章节,你还会忍不住笑出来!

  预防医学让您不再损失健康或金钱!

  本书的主题不是讨论维他命;而是能以各种维他命治得好的疾病。书中也包括相关个人经验谈及多起故事案例,在篇幅上都有一定的比重。内容充满可行的实作技巧、辅以精准详实的医学参考文献,并以大量的经验为基础。

  在书中,读者可以找到众多不同状况的相关讯息,范围涵盖之广,囊括痤疮 (青春痘)、关节炎、大肠炎、咳嗽、红斑性狼疮、黄斑部病变、运动神经元疾病等问题…还有更多其他内容。正如作者索尔博士于书中所示,所有列出的状况,皆可透过自然的方式加以治疗。

作者简介

安德鲁.索尔 (Andrew Saul)

  索尔拥有35年的临床营养学经验,并协助医师解决无数医疗难题。再美国学界是首屈一指的营养学权威。拥有三个国家的科学教育证书,并将两度获得纽约帝国国家奖学金,他的着作超过100部,其中七本书被选为许多保健医生作为参考用书。

  索尔亦被推许为国际「七个天然保健先驱者」之一,同时也是国际细胞分子矫正医学协会(ISOM)医学期刊编辑。他的网站www.DoctorYourself.com是闻名全美的非商业性临床营养学网站。每日有超过40,000个浏览人次寻求索尔的专业指导。

  《无药可医(Doctor Yourself)》在美国已经再版第8次;本书《拒绝庸医(Fire Your Doctor)》同样在美国也印刷了第5次,有更多的作品将会陆续出版。

编审者简介

谢严谷

  自幼成长于内科与小儿科诊所家庭,受祖父与父亲行医数十年的耳濡目染,19岁赴美求学,1991年毕业于宾州州立大学财经系,1993年取得俄亥俄州州立大学金融硕士。

  2008年与夫婿谢柏曜先生于台中市,共同创办「德瑞森自然医学中心」,致力于欧美学者细胞分子矫正医学与自然预防医学着作之编译与推广。曾编审《四週排毒计画》(日月文化出版)、《长寿养生之道》(博思智库出版)《无药可医》(博思智库出版)。

译者简介

曾院如

  学历:
  英国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 餐旅管理系研究所硕士
  国立中兴大学植物病理系毕业

  经历:曾当过空服员、国际级观光饭店副总秘书,喜欢为孩子唸绘本,目前为自由译者。曾翻译《长寿养生之道》、《无药可医》。

告别药物依赖,重塑生命能量:你的健康自主宣言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慢性病似乎成了无法摆脱的宿命,人们习惯了终身服药,将身体的控制权拱手让给医生和药片。然而,我们真的别无选择吗?如果有一种方式,能够让我们从“带病生存”的状态中挣脱出来,重新掌控自己的健康,你会愿意探索吗? 这本书,《告别药物依赖:重塑身体自愈力》,正是为了那些渴望彻底摆脱慢性病束缚,追求真正健康和活力的人们而写。它不是另一本教你如何“管理”疾病的书,而是一本指引你如何“疗愈”身体,激活内在生命力的实操指南。 核心理念:身体是最好的医生 我们深信,人体拥有惊人的自我修复和平衡能力。疾病的产生,往往是身体长期处于失衡状态(营养失衡、环境毒素、情绪压力)的结果,而非单纯的“零件损坏”。现代医学擅长修复受损部分,但常常忽略了导致失衡的根本原因。 本书的基石哲学是:通过回归自然的生存法则,为身体创造一个可以自我修复的最优化环境,从而让慢性病的症状自然消退。 我们将深入剖析,为什么药物往往只是在“掩盖”症状,而不是解决问题,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非药物干预方案,帮助你的身体找回它本应有的平衡点。 第一部分:解构“慢性病陷阱”——你所不知道的健康真相 在开始疗愈之前,我们需要彻底清除那些关于疾病的错误认知。 1. 药物的真相:双刃剑的运用与滥用 我们不会全盘否定现代医学的贡献,但我们会揭示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路径中存在的“陷阱”。探讨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止痛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器官负担,以及药物如何干扰身体的自然调节机制。我们将着重分析,很多时候,药物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加剧了身体的系统性失衡。 2. 炎症:万病之源的深层剖析 慢性低度炎症是几乎所有慢性病共同的幕后推手。本书将从分子层面解释,是什么在持续点燃你体内的“内火”。这不仅包括饮食中的促炎食物,更深入探讨了肠道菌群失调、慢性压力和睡眠剥夺如何成为炎症的温床。理解炎症的来源,是走向自愈的第一步。 3. 隐形杀手:环境毒素与生活方式的隐秘联系 现代生活中充斥着我们不易察觉的毒素,从水、食物中的农残、加工助剂,到我们使用的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它们如何悄无声息地干扰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排毒清单”和家居环境优化策略,帮助你切断这些持续的攻击源。 第二部分:重塑基石——启动身体的自愈系统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提供了详尽的、可操作的“疗愈法则”。这些方法不依赖于复杂的医疗器械,而是回归到人类数万年进化过程中最适应的生存模式。 1. 饮食革命:从“卡路里计算”到“营养密度疗法” 忘记复杂的卡路里或宏量营养素的精确计算。本书推崇的是“营养密度优先原则”。 食物的“信息”而非“能量”: 深入解析哪些食物富含强大的天然抗炎、修复和再生信号,哪些食物则在不断给身体发送“战斗”或“储存脂肪”的错误指令。 修复肠道屏障(Leaky Gut): 肠道健康是免疫力的核心。提供一套循序渐进的“清除、修复、重建”肠道方案,包括益生元、发酵食品的科学摄入,以及如何温和地排除肠道中的有害微生物群。 间歇性进食(Time-Restricted Eating): 探讨时间限制性饮食如何通过激活细胞自噬(Autophagy)过程,清除衰老细胞和受损蛋白质,为身体创造深度修复的时间窗口。 2. 运动的重新定义:高效、低压力的激活 运动不应成为另一种压力源。我们将摒弃高强度的“燃尽式”训练,转而强调“激活系统”。 呼吸的力量: 介绍几种已被科学验证的呼吸法,用以调节副交感神经系统(休息与消化系统),这是逆转慢性压力的最快途径。 基础活动力(Mobility): 如何通过温和的拉伸、姿态矫正和基础力量训练,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引流,帮助身体有效排出代谢废物。 3. 情绪与压力管理:破解“心身耦合”的密码 慢性病与长期的情绪困扰(焦虑、未解决的创伤、持续的担忧)紧密相连。本书提供了工具箱,帮助你识别并转化这些内在的阻碍。 压力反应机制的可视化: 学习如何感知身体发出的压力信号,并即时干预。 睡眠优化工程: 深入探讨深度睡眠对激素平衡、免疫重置的关键作用,提供从环境设置到睡前习惯的完整优化流程,让你告别数羊,真正进入修复性睡眠。 第三部分:个性化路径与长期维护 疗愈不是一蹴而就的旅程,而是一个持续学习和调整的过程。 1. 监测身体的“语言”:超越血液指标 我们不否认常规体检的价值,但更强调学会倾听身体发出的早期信号。如何通过观察皮肤、指甲、排泄物、能量水平和情绪波动,来提前预警健康风险。提供基础的家庭自我监测工具和方法。 2. 制定你的“非药物干预蓝图” 根据个人的慢性病类型、生活环境和身体反应,本书将指导你设计一套独有的、可执行的“生命重置计划”。从“最小阻力改变”开始,逐步扩大你的健康行动范围。 3. 保持觉知:持续进化的健康旅程 一旦症状减轻或消失,如何巩固成果,防止复发?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健康实践内化为生活方式,建立一套灵活的、能够适应生活变化的维护机制,真正实现对健康的长期自主管理。 这本书适合谁? 厌倦了长期服药,渴望探索根本解决方案的人。 被诊断出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等慢性病,但对现有治疗方案感到无力的人。 关心家人健康,希望学习非药物预防和逆转策略的实践者。 任何相信身体拥有强大自愈潜能,并愿意为之付出行动的探索者。 《告别药物依赖:重塑身体自愈力》 是一份邀请,邀请你从“病人”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自己健康旅程中的首席设计师和执行者。这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消除,更是关于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和能量的回归。准备好,迎接一个更自由、更少受限的健康未来。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亚伯罕.贺弗医师推荐序 vii
向亚伯罕.贺弗医师致敬
前言 ix

第一部 -- 健康生活的工具
暖身启动 2
自我教育 11
增进健康的快速入门 22
健康三步骤 32
无肉之路 38
健康饮食的秘诀 47
蔬果汁断食法 56
营养补充品的使用方式 61
探索自然疗法  78

第二部--针对一般常见健康问题的自然疗癒守则
痤疮(青春痘) 86
爱滋病(AIDS) 88
焦虑及恐慌 90
关节炎 93
行为与学习障碍 95
双极性情感疾患(躁郁症) 97
咖啡因成瘾 98
癌症 100
心血管疾病 106
动脉粥样硬化
中风与心脏病
慢性疲劳及免疫失调症候群(CFIDS) 110
慢性疼痛 113
大肠炎、溃疡及其他肠胃问题 115
便秘 117
咳嗽 119
唐氏症 120
耳朵疼痛与耳部感染 122
湿疹(异位性皮肤炎)  123
肺气肿及慢性唿吸系统疾病 125
发烧 126
真菌引起的皮肤病 128
胆结石 129
头痛 130
六套中国眼睛保健操作法
疱疹、唇疱疹、HPV(人类乳突病毒),以及带状疱疹(Shingles/Herpes Zoster)  133
增强您的免疫系统
消化不良 135
红斑性狼疮 137
黄斑部病变 138
运动神经元疾病 139
肌肉萎缩症((MD)  140
骨质疏松症 143
前列腺问题 145
牛皮癣(Psoriasis) 147
唿吸道感染 149
鼻塞 151
肌肉酸痛 152
糖瘾 153
菸瘾 154
牙齿护理 155
泌尿系统感染(UTI) 157
超重 158
念珠菌感染 161
拒绝庸医 -- 健康的真相 162

第三部--其他健康问题的快速参考指南 163
肾上腺衰竭
脱发 163
流鼻血 163
神经性厌食症 163
烧烫伤 163
结膜炎(「红眼病」) 164
头皮屑 164
尿布疹 164
药瘾 164
耳垢 164
癫痫(儿童) 164
食道炎 165
眼睛抽搐 165
指甲白点 165
食物中毒 165
青光眼 165
牙龈萎缩 165
肝炎 165
味觉及嗅觉丧失 166
莱姆病 166
记忆力减退 166
月经週期不规则 166
传染性软疣 166
单核细胞增多症 166
晕动病(晕机) 166
恶心反胃 167
噩梦 167
强迫症(OCD) 167
产后忧郁症 167
术后肿胀 167
酒糟鼻 167
坐骨神经痛 167
硬皮症 167
睡眠障碍 168

后记 169
网路资源 175

图书序言

推荐序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本书来教育患者如何保持健康?满足人们所有的健康需求,难道不是医学界与医疗专业人员的责任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完全笃信医学,将医学要求的建议奉为圭臬,就好像刻在石头上的天谕一样?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只需要读一读每天新闻的头条,您就会看到,不断重演的医疗灾难新闻:暴涨的医疗成本、哀鸿遍野的病患、维持高成长的死亡率、癌症罹患率、结核病死灰复燃、爱滋病的世纪灾难,以及暴增的帕金森与阿兹海默症患者。如果医护专业人员能够维持我们的健康,那么今日的局势为何会如此惨烈?

  主要的问题,在于公正专业人士蒐集到的重要资讯,经常隐匿在不为人知的期刊里草草刊载而过,而多数人根本听都没听过这些研究报告,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这些研究结果。这是自中世纪,医疗同业公会百年传统的遗毒,它们向来不惜一切代价隐藏它们的商业机密。

  现代医学已经失败了,并不是说是医界人士没有能力发掘医学新知,反而是他们没有让大众有效地关注到的疗癒新发现。然而,医界中制药业在宣导教育方面并没有失败,制药业历来都十分成功地向大众宣导,其所贩卖的药品是如何深具益处。而其他较没有商业利益的重要医学发现,如关于营养、草药、创新疗法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仍然掩埋在年年出版的成堆文献之中。我们需要像安德鲁.索尔(作者Andrew Saul)所撰写的书籍,来搭起一座桥梁,将如何疗癒与维持健康的知识,带给有需要的大众朋友们,让大家一同来学习这些保健良方,尽管这些方法可能与医界的金钱商业利益有所冲突。

  雪上加霜的是,如果这些深具价值的保健资讯不符合传统医学的观点,医学界就会企图压制。医学界中主流学派的更替,至少要花四十年的时间,而学派间激烈对峙的同时,病患们可能就失去了拯救生命的宝贵讯息。这是过度保守主义要付出的代价。1957年,我跟同事首度发表了一篇关于使用维生素B3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贺弗(Hoffer)、奥斯曼(Osmond)、考尔贝克(Callbeck)与卡汉(Kahan)合着之《以菸硷酸和菸硷醯酸治疗精神分裂症》刊载于《临床与实验精神病理学期刊》,1957年第18期,131-158页),一般人大多会忽略它,因为医界主流学派,不会以生物化学面失调的观点,来看待精神分裂症。

  反而,主流医学视其为一种生活模式,因此不会和高于一般剂量的维生素使用有所关连。但是,当我们採双盲实验结果发表报告时,主流医学的阻力其实才正要开始。到了197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因成见而开始抨击细胞分子矫正(营养)精神病学。他们利用其医学界的地位,阻止精神科医生与如我等主张维生素疗法学者接触;而无视于病患在营养治疗下确实恢复了健康。

  细胞分子矫正医学的执行,有赖于病患与医疗专业人士间积极地互动与参与。因为它涉及到饮食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这是无法由医生独自来完成的。我们迫切需要起身力行来教育人民,并激励大众,为自己来阅读与学习如何自我保健。《拒绝庸医》恰恰就是这样的一本教材。(而且肯定不是一本为自己进行胸腔手术的教材,正如恶意评论家对这本书可能怀有错误假设。)伟大的分子矫正医学教育工作者,如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等人,很早就将其目标读者设定为一般大众。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挽救生命的知识实在是太重要了,不可轻易忽略,然而学者,医生和医师协会却都不予理会。在这样的传统思潮之下,《拒绝庸医》选择直接与一般大众进行分享与交流。

  1945年时,我们被教育要以拉丁文写处方笺。经过了六十年后,世界有了极大的变化。现在,患者透过网路,就能获得整个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人们有了越来越多不同的资讯管道,但却多到让人眼花撩乱。我们身边充斥着不断出版的疾病丛书。所有已知病症的疗法也都有详细介绍。现代医学(包括替代疗法)整体如此多元,一个慵懒的民众,无法适当地评估书籍的疗法是否确实具有医疗价值。

  我们已经从贫乏资讯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充斥过多资讯的社会,甚至更多资讯还正在迅速累积当中。我们不得不转向有知识背景,也值得信赖的人求助,这样的人对治癒病患,比对获取名声和财富都还来得有兴趣。这些人为我们细筛过泸惊人的资讯量,去芜存菁,然后留下真相的核心。

  宣导健康的资讯,必须能够纠正目前医学文献中普遍存在的错误讯息。某医学教授有次于授课前,先告诉他的学生,他所讲授的资讯只有一半是正确的,但他并不确定哪一半才是正确的。我有次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讲前也跟学生说,他们在精神病学课堂中所学的东西大多都是错误的。接着,医学系三年级的学生们站了起来,为我这句话鼓掌喝采。

  错误资讯可用来支持或攻击一个正在盛行的信仰体系。在营养这个议题上,错误的资讯支持精致糖与化学食品添加物这种罪恶饮食,结果反而蒙蔽了真正的事实真相。当发现维生素有助益时,医疗体系便迅速动员,发布了成千上万的错误资讯,来为维生素冠上莫须有的罪恶之名。维生素C声称会导致肾结石,但这并不会发生;菸硷酸应该会损害肝脏,但这也不会发生。危险毒性只存在于医生的想像力之中。他们恣意散佈着三人成虎的不实资讯。事实的真相是,维生素不会损害肾脏,不会引起恶性贫血,不会降低生育能力,不会损害肝功能,不会造成血色沉着病,不会干扰葡萄糖的血液测试,也不会减低化疗或放射线治疗的效果。

  保健书籍的作者们也该是医治者,应该知道要强调什么,应该知道任何一个治疗方案的价值和缺点,最重要的是,应该要为大众而写。若要帮助读者们有效地分类整理大量的医学资料,让这些资料变成对读者们有意义的健康资讯,优良的保健丛书便不可少。每个人都应培养对个人最为有益的饮食习惯。但他们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得先了解可获得的治疗选项到底有哪些。《拒绝庸医》一书就是在帮助读者了解这些。

  因此,从五十年以前那个贫乏资讯的年代,到了今日身旁充斥得太多冲突资讯的时代,我们需要仰赖如本书的作品,来帮助我们从大量文献中,蒐集整理出现代营养疗法的一些重点原则。新的资讯会引发新的问题,然而人们又会反过头来创造出新的方法来处理这些问题。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倚赖医疗专业人士来告诉我们,有哪些非主流的健康资讯可选择。很多健康资讯仍然充满争议,但是争议原本就是医学的本质。「道法自然」,《拒绝庸医》这本书所探讨的是自然的医学──细胞分子矫正医学。

医师,亚伯罕.贺弗(Abram Hoffer) 致敬

图书试读

1-4无肉之路

以下提供一些让您考虑变得更像素食主义者的好理由:

※寿命--纯粹肉食既不容易也无法提供任何长寿的保证。猎豹大概是现今世上速度最快的陆地肉食动物。只有不到一半的猎豹能活到成年,而那些活过成年的寿命也只有7岁左右。素食的大象与乌龟,其寿命为70到150岁之间。

※近距离特写--就是下面这件事让我真正踏上无肉之路。回溯到1974年,当我还在西部非洲的时候,眼睁睁目睹一群浑身染血的秃鹰在露天的肉类市场抢食成堆不要的牲畜肠子及皮肤。那景象令人憷目惊心,而气味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狂牛症--您听过「狂菜症」吗?这样的解释够清楚了吧,没有人会因为吃菜发疯的。

※屠杀--我想我知道那些牛全都这么疯狂的原因了:单单美国,我们每天就要杀掉10万头牛供作食用。而这在火鸡跟鸡身上,情况又更加悲惨:我们每天要杀来吃掉的,多达数百万只。鸡肉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动物尸体(到下次您去购买时,受欢迎程度也只会微微下跌,轻易抢走死牛以及死猪的光采)。

※罪恶感--每次吃完肉跟我的宠物四目相对时,牠们个个看起来就一付介意的样子。我的意思是,也许是因为牠们也是用四只脚走路的缘故。不过,猫跟狗自己也是肉食动物。我们就此打住吧:「动物是朋友,我不吃朋友。」(出自英国大文豪萧伯纳)。

※下一代--研究显示,每週吃一次热狗的孩子们罹患脑瘤的风险会增加一倍;吃其他腌制肉品如火腿、香肠、培根等的青少年,罹患脑癌的风险则高出八成。而一个月吃超过12条热狗的孩子(即一个星期3条左右),罹患白血病的风险,几乎是不吃者的十倍。但有个好消息:吃热狗与其他腌制肉类的儿童,如果同时服用维生素补充品,就会减少得到癌症的风险。

※工人抚卹金--肉类加工厂对人类也是不安全的。以一间有2,000名工人的肉类加工厂来说,短短一年就会有800人因为职业伤害成为残障人士。

※鸡眼镜 --成千上万的鸡被饲养在幽闭、拥挤的笼子里时,牠们就会出现互啄致死的现场。为了减少「鸡场监狱」中鸡只互斗的情况,现在市面上竟开始销售,给养鸡业者帮鸡配戴的红色的隐形眼镜。制造商宣称,训练有素的操作者每只鸡只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配戴。如果有世上还有更苦的差事,应该不容易找到。

※可怜鸡屁屁--鸡肉因结肠细菌导致污染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现在出现了一种专门闭锁死鸡肠道的产品。它被称为「RecTite」,基本上是为鸡屁股特别设计的超级胶水。这不是在胡说八道,1995年4月24日,《食品化学报》(Food Chemical News)报导这则消息:「超级胶水倡导防止家禽粪便外洩的观念。」文章明确建议:「屠宰前使用超级胶水封住家禽的肛门口,可以防止禽类被屠杀时排泄粪便的本能反射。」祝您有个好胃口!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里涌现出无数个“原来如此”的瞬间。我一直对现代医学过度依赖药物的模式感到困惑,总觉得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来说,药物的副作用往往比疾病本身更令人痛苦。这本书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书中对于“庸医”的定义,以及如何识别和避免“庸医”的陷阱,让我豁然开朗。我回想起自己过去一些不愉快的就医经历,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没有真正去思考和质疑。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疗愈思路。它不是简单地否定药物,而是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内在环境来达到身体的自愈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饮食疗法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列出一些食物清单,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食物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来调理身体,从而缓解甚至逆转慢性病的进程。这种“治未病”的理念,以及强调身体自身的修复机制,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安心。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套 empowering 的智慧,让我重新找回了掌控自己健康的主动权。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久旱逢甘霖。我母亲长年被高血压和糖尿病折磨,每天都要吞下大把的药片,看着她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的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医生总是说,这些病是“慢性病”,没法根治,只能靠药物控制。可是,我总觉得,既然是“慢性”的,那就有“慢”下来或者“治”愈的可能,而不是一辈子被药物绑死。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拒绝庸医:不吃药的慢性病疗愈法则”,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呼喊吗?我非常好奇,书中到底有哪些“不吃药”的方法,是如何颠覆我们对慢性病的传统认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真实可信的案例,让读者看到,确实有人通过这些方法,摆脱了药物的束缚,重拾健康。而且,我对书中关于“庸医”的解读非常感兴趣,我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医生才算是“庸医”,什么样的治疗方式才是真正对我们有益的。这不仅关乎身体健康,也关乎我们是否能获得真正科学、有效的医疗指导。这本书的出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觉得,也许我母亲的健康状况,还有改善的余地,不再只能被动地接受药物治疗。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明灯!我身边有好多亲戚朋友,为了各种慢性病,吃药吃到身体都快撑不住了,各种副作用让人头疼。西医治标不治本的老毛病,加上医生一味地推销各种昂贵的药物和疗程,真的让人心生绝望。我一直觉得,身体有问题,不应该是靠外力硬塞东西进去解决,而是应该找到根源,通过身体自身的力量去修复。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读,光看书名就让我燃起了希望。它传递的理念,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不吃药的疗愈法则”,这不就是我们一直苦苦寻找的吗?它暗示着一种更自然、更温和、更尊重身体的方式来应对慢性病。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比如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甚至是心理调适等等,来达到“不吃药”就能让慢性病得到改善甚至痊愈的效果。毕竟,我们都想拥有健康的生活,而不是被药物绑架,成为医院的常客。这本书的出现,绝对是给所有饱受慢性病困扰的人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我们看到了摆脱药物依赖的曙光。我迫不及待想深入了解,学习书中那些能够帮助自己和家人重拾健康的方法。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养生”这个概念都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总觉得那些所谓的“偏方”或者“秘诀”,听起来很玄乎,效果也参差不齐。但是,当我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小毛病,尤其是被诊断出了一些“慢性病”的苗头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切中了我的这个转变时期。它没有回避“慢性病”这个话题,但又提出了“不吃药”的疗愈法则,这让我觉得它不是那种空泛的养生理论,而是有更具体、更实际的指导意义。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将“拒绝庸医”和“不吃药疗愈”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的。是说很多医生并没有真正找到慢性病的根源,所以才会开出以药物控制为主的方案吗?而真正的疗愈,在于唤醒身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能够指导我如何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比如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管理等等,来真正地改善我的健康状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颠覆性的认知,让我不再盲目地听从他人的建议,而是能够基于科学的理解,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健康选择。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在对抗慢性病的过程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方向。长期以来,我深受各种慢性病的困扰,感觉自己就像被药物套牢了一样,每天都离不开那些药片。每一次去医院,医生总是开出新的药物,或者增加剂量,让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就像一个不断需要“补给”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可以自我修复的有机体。这本书的“不吃药”原则,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让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一种更加根本性的解决之道。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论证“不吃药”的可行性的,它有没有提供一些循证医学的支持,或者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另外,关于“庸医”的论述,我也非常感兴趣。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定义“庸医”的,以及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去识别那些真正有能力、有良知的医生,避免被误导。毕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思路,是走向康复的第一步。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慢性病的“慢性”,并不意味着“无法治愈”,而是需要我们用更智慧、更自然的方式去应对,去唤醒身体本身的疗愈潜能。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在于它提供了一种 Empowering 的视角,让我们不再是医疗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自己健康的主导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