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吃了多少毒?
饭团→乳化剂
香肠火腿→防腐剂
面包油条→膨胀剂
塑化剂、石油色素、漂白剂、阿摩尼亚…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吃的食物吗?
向食品添加物说不,让全家人吃得安心,《不吃假食物的第一本书──摆脱恐怖食品添加物》
统整国内市场食品添加物滥用情形,告诉您蜜饯、香肠、热狗、豆干制作过程的秘辛,并提出解决之道,教您自己动手作安心食物的作法,附上清晰的照片,一步一步,只要照着买、照着做,就可以远离各种化学合成物质的危害,「健康要从改变冰箱、厨房生态做起」!
摆脱塑化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物,找回饮食与健康的平衡。
附赠免费VCD: 新手也能立即上手的 9 道无添加食谱!
作者简介
素人天然食研究会
为一群关心家人健康饮食、爱好慢活健康的主妇们所组成。由于市售食品一再出现问题,在读过《恐怖的食品添加物》、《超市食品的恐怖真相》、《速食的恐怖真相》(世潮出版),《与食品添加物和平共处》、《该给孩子吃什么──健康决定于幼时饮食》(世茂出版)等书之后,终于彻底觉悟,「健康要从改变冰箱、厨房生态做起!」不再依赖市售食物成品,彻底贯彻买食品前先阅读「成份表」、「制造日期」、「保存期限」,并选用天然食材,取代市售品,制作健康又美味的食物!
推荐者简介
王康裕
台北医学大学药学系第一届毕业之资深药师、胃药第一品牌「吉胃福适」创办人、「无毒的家」国际连锁创办人。
58岁那年,长期工作应酬的生活型态使他健康亮起红灯,后来更历经嵴椎、神经纤维瘤、切除胆囊等多次手术。但第一眼见到他的人,都会惊讶于他的精神健旺,而且活力十足地四处演讲授课,完全看不出曾经疾病缠身,这完全归功于他採行的低温烹调,以及有机健康的生活。
从药桶变成药王,从药活改成乐活,再到慢活。当众人都想当永远的CEO,2009年5月1日,王康裕却毅然从两大知名企业的CEO退下,成为自在优游人生的OEC。他并将一生的养生心血结晶,写成《非常识 低温烹调──35 ~ 85℃的未病养生》一书,交由世潮出版社在2011年10月出版国际中文版和英文版。
王明勇
原本是中原大学建筑土木系毕业的建筑工程师,对工作更是满腔热血,曾参与一个大型眷村改建案,在吊车上模板掉落的意外中受伤,之后奇蹟般好转,于是毅然决定转换跑道、从头学起,开始进修相关学分,并远赴德国、瑞士、日本、澳洲、美国、加拿大体验养生研习,终于成为新世代的饮食专家。目前致力于推广健康饮食「三好(我好你好环境好)运动」。TVBS「健康两点灵」、「女人我最大」、「MONEY我最大」、东森电视「五七健康同学会」、纬来电视「冰火五重天」、湖南卫视「百科全说」专家来宾。出版有多部着作。
前言从塑化剂谈起
第一章恐怖的食品添加物──我吃的食品安全吗?
食品里为什么会放添加物?
恐怖的市售加工食品──我吃的食品安全吗?
1.豆浆、奶茶、三合一咖啡(乳化剂的问题)
2.罐装、瓶装饮料
3.热狗、火腿、香肠、培根、腊肉
4.一罐100元与一罐20元酱油的差别
5.豆腐、豆干素料,起司(素食的问题)
6.乳酪、起司、干酪里的凝结剂
7.饮料爱好者的恶梦:珍奶、粉圆、芋圆、仙草冻、爱玉里的添加物
8.脱水蔬果干:蜜饯、果干、金针、白木耳、红枣、枸杞
9.烘培糕饼里的添加物:月饼、蛋黄酥、绿豆椪、凤梨酥
10.油条、松饼、甜甜圈、双胞胎(膨胀剂)
11.面包、馒头、包子、面条、米粉
12.便当是食品添加物的大集合
第二章食品添加物总体检──今天你吃了多少毒?
食品的正确标示
防腐剂
抗氧化剂
杀菌剂
漂白剂、保色剂
着色剂
膨胀剂和品质改良剂
调味剂
黏稠剂和结着剂
乳化剂和香料
第三章自己做无添加安心食品──请你跟我这样做,新手也能立即上手!
助你一臂之力的帮手【器具与容器】介绍
动手做超省力梦幻逸品各式机器
如虎添翼的梦幻逸品各式器具
第一次做也能成功!【我们试过绝对不失败】食谱
豆浆
豆花
豆腐
花生酱
果酱
果冻
布丁
日式蒸蛋
爱玉冻
仙草冻
芋圆.地瓜圆
粉圆
美乃滋
面条
肉松.鱼松
鸡块
萝卜糕
前言
2011年5月底,卫生署公佈了一则新闻:
『食品药物管理局与检调合作查获市售「起云剂」含有塑化剂成分DEHP 』
这个消息一发布立即引起恐慌,大家都害怕自己吃到了有害的物质。
「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饮料等食品中,通常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作用在使加工食品的颜色更好看。由于制作起云剂需要使用天然的棕榈油,棕榈油放久了会变质,因此添加塑化剂,加上塑化剂价钱只有棕榈油的1/5,因而才在市场畅行了30年之久。
塑化剂DEHP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不可以添加在食品中,也已被环保署公告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就算是盛装食物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在「食品器具容器包装卫生标准」中规定,可以容忍溶化出来的DEHP量是1.5 ppm。
但是DEHP究竟是什么呢?会造成哪些毒害?从维基百科可以查到: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或DOP),化学式:C6H4(CO2C8H17)2,学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邻苯二甲酸与2-乙基己醇生成的酯。它是最重要的邻苯二甲酸酯,也是使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塑化剂。
DEHP事实上就是一种PVC塑化剂,常见于保鲜膜(PVC保鲜膜)等与食物相关的容器,例如塑胶袋、塑胶碗、塑胶杯里面,用来制造出柔软透明有弹性的容器或包装塑胶袋,塑胶膜。
PVC是什么呢?或许我们对这个英文很陌生,但是恶名昭彰的戴奥辛,就是燃烧包装电线电缆的PVC所产生的。这样一看,果然非同小可。
DEHP有什么危害呢?在卫生署所公佈的文件中,定义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国家癌症中心则定义为第2B类致癌物,也就是确认为一种致癌物质。环境荷尔蒙指的是生殖与发育毒素,对发育中的男性生殖系统有很大的影响,譬如出生的男婴生殖器官阴茎短小、先天畸型、尿道下裂与隐睪症。若在成年男性体内DEHP浓度愈高,精子的数量就会愈少,品质跟活动力也愈差,也就是不孕的情形。包括生殖率降低、流产、天生缺陷、异常的精子数、睪丸损害、以及导致肝癌与肾癌等。
2009年秋天,中华民国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公佈,市售仿冒布希鞋、塑胶鞋含有可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DEHP)超标。建议消费者应该先穿上袜子,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胶鞋)。2011年4月,经济部标准检验局查到市售塑胶手表、玩具含有过量可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DEHP及DINP。因此市面上的塑胶制品含有过量DEHP的印象,使得有心的父母产生戒心,拒绝购买,以免造成家人和孩子的身体伤害。
由于DEHP不是食品里容许的添加物,因此在食品添加物的危害里面并没有将DEHP纳入,这就跟前几年恶名昭彰的三氯氰胺事件有类似性质,两者都不是食品添加物,却加入食品,造成危害。
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本应该带来便利与幸福的科学,却反而带来了灾难。从前没听过的名词:环境荷尔蒙、经皮毒基因、重组食物、狂牛症、食品包装标示不实、辐射食品、过期食品等,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或翻开报章杂志,随时都可见到这些和食品相关的报导。
特别是一家之「煮」的主妇们,由于掌握着家里的厨房大计,绝对不希望自己买回来的食物会毒害全家人和自己的孩子,因而常常不知所措:「到底该给孩子吃哪些食物?」「让人安心的食物在哪里?」。
我们的生活太便利了!到处都是速食和小吃,便利商店里24小时贩售着加工食品,不断播放的电视广告,一再地给大众洗脑,使得大家以为,只要购买着名厂商制造贩售的食品,一定没问题!结果,食品含有塑化剂的新闻报导,却大大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原来广告做得大,并不代表比较安全!同时,也对着名食品业者产生了怀疑。
自塑化剂事件以来,食品添加塑化剂的阴影,虽然看来大致上告一段落,却因为厂商的不明白告知,使得大众觉得还在迷雾中不是很清楚。究竟自己吃的是什么?除了不该添加的物品以外,是否吃进了许多合法却有害的物质?
就是因为厂商这样模煳的态度,使得大家只好自立自强,自己去追究市售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结果发现了惊人的内幕。不是这些厂商不愿意告知,而是,加工食品的确都有不可告人的恐怖真相!
譬如,许多食品添加物虽然合法,却已经陆续有医学报告指出,这些添加物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例如,食用色素中,有些研究指出会引发过敏。饮料里的代糖宣称可以减少热量摄取不发胖,结果却有引发膀胱癌的风险。
更甚者,有些我们根本不知到会添加到食物中的食品添加物,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竟然会出现在想不到的地方!例如,一个简单的火腿三明治,竟然就含有乳化剂、抗氧化剂、食品、改良剂、亚硝酸纳等。看似健康的营养早餐,却吃下了这么多不该有的东西。会不会对健康造成妨害呢?没有官员敢下定论,也没有食品业者敢打包票。
厂商都会说,食品添加物在法定安全范围内,请安心食用。问题是,东吃一点,西吃一点,累积起来就可观了。
事实上,如果要避免食品添加物的危害,首先就要尽量避免「祸从口入」,也就是不要购买经过多次加工的食物。因为,在食物加工的过程中,都免不了要添加各种物质,让产品看起来美观好吃,又能保存长久。
为此,「素人天然食研究会」决定自立自强,将市面上常见的食品添加物一一找出来,并寻求对应之道!只要作过一次,透过实际制作芋圆、肉松、汉堡等过程,读者们应该就能实际体会到「自制品」与市面贩售品完全不同之处!
摆脱恐怖食品添加物的第一步,请动手自己作,就能实际体会!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过去我一直觉得外面的食物看起来都好好吃,但又隐隐约约觉得不太对劲。市面上那些琳琅满目的零食、加工食品,包装上花花绿绿的,但仔细看看成分表,那些我根本不认识的英文、数字,看得我头晕眼花。每次带小孩出门,看到他们渴望的眼神,我总会在“满足小孩口腹之欲”和“担心那些看不懂的添加物”之间挣扎。直到我朋友推荐了这本《不吃假食物的第一本书》,我才好像突然开了窍!书里用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揭开那些食品添加物的真面目,而且不是那种让人看了就心生恐惧的“恐嚇式”介紹,而是很务实地告诉你,哪些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哪些是可以稍微放心的。它就像一个超级耐心的向导,带我一步步认识这些“隐藏在食物里的秘密”,让我不再对包装上的成分表感到绝望。尤其是它还附送了一张VCD,这真的太贴心了!我常常一边看VCD一边翻书,感觉学习效果加倍。VCD里的讲解生动有趣,有些案例分析也很有启发性,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现在,我去卖场买东西,至少能看得懂一些基本的东西,也不会再盲目地跟着广告走。真的,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对市售食品感到不安,这本书绝对值得你拥有!它会让你重新找回对食物的信任,也能让你更有底气地为自己和家人选择健康的食物。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台湾家庭厨房必备的“宝典”!我一直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食品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奇的食物层出不穷,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健康食品的焦虑也越来越深。市面上那么多加工食品,包装上密密麻麻的成分表,看得我眼花缭乱,也让我心生疑虑:我到底在吃什么?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我内心的困惑。它没有用那种让人看了就毛骨悚然的“恐吓式”语言,而是非常温和、非常理性地,一步步带我认识那些隐藏在食物背后的“真相”。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然后慢慢深入到具体的添加物,并且还给出了很多非常实用的生活小贴士。附送的VCD,简直是这本书的点睛之笔!我常常一边看VCD,一边翻阅书本,感觉学习效果比单纯看书要好很多。VCD里面的讲解非常生动,而且有很多实际的画面,让我更能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它让我明白,原来辨别“假食物”并不需要成为一个专业的营养师,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吃”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有信心去为家人创造一个更健康的饮食环境。
评分这本书真的改变了我许多对食物的看法,让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购买。过去,我常常被那些精美的包装和诱人的广告词吸引,买了回来才发现,那些所谓的“美味”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我不了解的添加物。我常常在想,我们吃的到底是真的食物,还是被“加工”过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它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对食品添加物的认知盲区。作者没有用很夸张的语言去吓唬读者,而是用一种非常理性、非常有条理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剖析这些添加物到底是什么,它们可能带来什么影响,以及我们该如何避免。我尤其欣赏书里提供的那些“实操性”建议,比如如何挑选食材,如何判断哪些加工食品是相对安全的,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接触这些不必要的添加物。附送的VCD更是锦上添花,它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我在观看的时候,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道理。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摄入过多的不良添加物,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辨别。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让我学会了“看懂”食物,不再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我现在去超市,都会有意识地去留意标签,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拿。
评分我必须说,《不吃假食物的第一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最满意的一本阅读经验!它不是那种看了之后让人感到焦虑的书,反而是那种让你感到安心和赋能的书。我以前对食品添加物一直有点模糊的概念,知道它们可能不好,但具体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又说不太清楚。这本书就像一个非常细致的老师,把我所有关于食品添加物的疑问都一一解答了。它没有用那些吓人的标题或者耸人听闻的说法,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从最根本的角度去解释,什么是“假食物”,为什么我们要避免它们。书里列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然后详细地分析了它们可能含有的添加物,并且给出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替代方案。最让我惊喜的是它附带的VCD,这简直是太有用了!我可以直接看到书中提到的一些例子,而且讲解者的声音也很温和,不会让人觉得有压力。看完VCD,我感觉自己好像瞬间掌握了一套“食品辨识秘籍”。它让我知道,原来避开那些不必要的添加物,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困难。现在,我买东西的时候,会更加谨慎,也会更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我买回来的食物到底是什么。这本书让我对“吃”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有信心为家人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评分我真的太庆幸自己买了这本书!老实说,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现在市面上的健康书籍太多了,很难分辨哪本真正有价值。但这本书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就像一个贴心的生活顾问,帮我理清了许多关于食品添加物的迷思。我尤其喜欢书里那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会一开始就丢给你一堆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本、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开始讲起。它让我明白,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里面可能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小秘密”。而且,它没有鼓吹我们要彻底回归原始的生活,而是教导我们如何“聪明地选择”,如何辨别那些真正需要警惕的“假食物”。书里的案例非常贴近生活,让我感觉作者很了解我们的烦恼。特别是VCD的部分,真的太有帮助了!我以前总觉得看书学知识有点枯燥,但有了VCD,就像有一个真人老师在旁边讲解,而且还能看到实际的画面,更能加深印象。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如何教我们解读食品标签,那些原本看了就头疼的成分列表,现在在我眼里就像是一张张清晰的地图,我能更清楚地知道我买的东西里到底有什么。这本书让我不再是那个对食品添加物一知半解的消费者,而是变成了一个更有主见的“食品辨识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