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席家医科医师林青谷,教你如何跑好人生的马拉松!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人近中年,就像来到马拉松的折返点,通过之后,
便需要以不同的价值观、生存技巧去面对,
才能漂亮完成这场属于自己的赛程!
朋友A说:「林兄,你不是在音乐厅就在球场,不是在种菜就是骑车……你是最会享福的生活达人!」
病人B说:「林医师,你真的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认真过生活的医生!」
医生C说:「林院长,您到底有没有在上班呀?看您过的日子,真令人羡慕!」
是的,这是享誉全台的林青谷医师现在的生活。
但事实上,他也曾面临许多人生的低潮与关卡!
忧郁症一再袭击、身心孱弱,又面对接二连三的各种挑战,他一一克服、迎身面对,不但自己重拾健康、快乐,也在医术与医病关系上获益良多!
他相信,人到中年,可以越活越健康、越活越快乐、越活越好命!
这本书中,他以最切身的经历,与你分享有关情绪、疾病、饮食和运动的38个养生处方,并期许每个人都能在下半场,为自己打造更快乐自在的好命人生!
林医师这样看待人生
.丰富的人生正是来自于灰色地带
.不要整天牵挂小孩,他们自然会长大
.在大自然的教室里,当个无知的学生
.多劳动、多体验生活,会更懂得珍惜拥有
林医师这样面对疾病
.留心身体发出的警讯:体重突然减轻?不明原因的腹痛、胸闷?
.学会自我控管,谁说慢性病要一辈子吃药?!
.了解身体的耐受性,不轻易增加用药量
.不知道要看什么科的时候,家医科是最简单直接的选择
林医师这样维持体态
.选择容易执行、每天30分钟的运动
.爬山、骑单车、健走、跑步,可以训练逐渐老化的肌力和柔软度
.清晨发生心肌梗塞的机率最高,不要一大早起床就开始运动
.勤做纪录,是体重控制和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简介
林青谷医师
台湾家庭医学的先驱,家庭医学权威!
1988年开设全国最早的家庭医学科诊所,迄今堂堂迈入25年!专长为家庭医学、预防医学、肥胖医学、心血管防治照护、失眠与忧郁症照护、医学美容。
曾担任美国前总统柯林顿、麦可杰克森来台的指定随行医师,治疗过不计其数的友邦元首、跨国企业总裁、国际巨星,也是台湾民众心目中亲切、信赖的健康顾问。
家有四个小孩和美女太太Sandy及资深美女岳母,喜欢骑车、走步道、打高球、跑步、游泳、溯溪、马拉松、三铁等,热爱阅读、音乐和电影。
现任
林青谷家庭医学科暨精神科诊所院长
台北君悦、寒舍艾美、国宾、喜来登、远东、六福、高雄国宾各大饭店的医疗顾问医师
台湾睡眠障碍协会理事长
台湾癌症基金会顾问
历任
台大医院家庭医学科总医师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兼任讲师
台北荣总荣科医学影像中心执行长
1998年曼谷亚运、2000年雪梨奥运中华台北队医
台湾IBM、HP、保德信、拜耳、新光三越、中国时报等企业的家庭医师
台湾癌症基金会董事
前言 属于自己的人生马拉松
第1章 人到中年,你可以越活越健康
我靠运动瘦下来了!
01 为什么运动是减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02 选择适合中年人的运动,积少成多,效果一样好
03 万事起头难,运动习惯如何养成?
04 别被痠痛打败,提高身心的耐力
05 运动伤害知多少?学会自我保护是关键
我靠饮食瘦下来了!
06 适合运动者的饮食原则
07 少油少盐的煮夫料理
08 从週一无肉日到无牛无负担
09 准时喊开动,三餐定时适量的重要性
我靠预防医学「顾性命」!
10 一与零的拔河
11 健康检查是防癌第一线
12 三头六臂的家医可以做什么?
13 学会自我规律控管,跟慢性病说掰掰
第2章 人到中年,你可以越活越快乐
是郁卒?还是忧郁?
14 忧郁和忧郁症有什么不同?
15 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低潮和忧郁
16 开心果也会得忧郁症?
17 你,郁到了吗?
18 引爆忧郁的地雷
走出忧郁:用药和心理谘商
19 承认自己生病了,才能跨出治疗的第一步
20 找对门诊、看对医生
21 忧郁症一定要吃药吗?
22 已无忧郁症状,可以自行停药、停诊吗?
23 忧郁症的人可以正常工作吗?
人生的快乐练习曲
24 忧郁症能不能预防?
25 养成正向的心理素质
26 建立规律运动的习惯
27 建立人生的支持系统
28 忧郁,可能在未来的转角处等待
第3章 人到中年,你可以越活越自在
动一动,人生更自在
29 让你自己感到惊奇!
30 怡情养性,每个人都能建立自己的祕密基地
31 找回家人互动的亲密感,挥别子女离巢的空虚
32 寻梦不嫌晚,脚步务实,路才能走得远33 摆脱输赢的迷思
想一想,生活更自在
34 中场时间,谁说我们只能当夹心饼干!
35 步入中年的应酬哲学
36 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37 天天「庆生」,活着真好!
38 积极善用医疗的进步,坦然接受医疗的局限
后记 人生不能重来,但可以活得精采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风格让我感到非常亲切,一种素雅而又不失温度的设计,很符合我们这个年纪需要的宁静和扎实感。书名“好命中年”更是直接打动了我,毕竟到了这个年纪,谈论“好命”不再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多的是身体的健康和内心的平和。而林青谷医师,作为家庭医学的权威,他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专业和可靠。我非常好奇,这38个养生提醒,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呈现?是具体的食谱建议,还是详细的运动计划,亦或是深入浅出的健康知识讲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真正有助于改善生活品质的建议,比如如何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保持身心健康,如何调整饮食结构以应对新陈代谢的变化,又或者是在面对家庭责任的同时,如何不忽略自身的健康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个人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参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并采取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让我的中年生活不辜负“好命”这个词的寓意。
评分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林青谷”这三个字。在台湾,大家提到林医师,都会立刻联想到他那种温和又专业的形象,每次在电视节目上看到他,都能感受到他对病人的关怀和扎实的医学知识。所以,当看到这本书名时,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想买来拜读一下。感觉这本书的内容,一定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养生常识,而是经过林医师多年临床经验提炼出来的精华。我很好奇,他所说的“38个养生提醒”,具体会涵盖哪些方面?是关于饮食的调整?还是运动的指导?亦或是情绪的管理?抑或是睡眠的改善?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在生活中带来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在忙碌的工作日里,如何快速有效地补充能量,或者在周末的时候,如何规划一次放松身心的行程。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针对中年女性或者中年男性的具体建议,因为不同性别在养生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更懂得如何与身体和谐相处,从而过上一种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
评分看到“好命中年”这个书名,我立刻就联想到自己身边不少朋友,大家到了这个年纪,确实开始体会到身体的“抗议”声。以前仗着年轻,做什么都不太在意,现在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感冒、或者这里酸那里痛的。这本书的作者是林青谷医师,这位医师在台湾医学界可是响当当的人物,特别是在家庭医学这块,他的专业度大家有目共睹。我非常好奇,他究竟会分享哪些“养生提醒”呢?是不是有一些我们常常忽略,但却非常重要的生活细节?比如,关于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食材,或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进行有效的运动,甚至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减少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我觉得,养生不应该只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实用性的建议,让我能够将这些“提醒”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变成一种负担。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找到一种更智慧、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的中年生活真正做到“好命”,有质量,有活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亲和力,那种温暖的米白色调,搭配上圆润的字体,让人一眼望去就感觉安心。书名“好命中年”更是直接戳中了许多人的心坎,毕竟到了中年,身体的机能确实开始出现一些变化,大家都会开始思考如何“好命”地度过人生的下半场。林青谷医师的名字我也听过,在台湾医学界是很有声望的,尤其是在家庭医学领域,感觉他讲的养生之道会非常实用,贴近我们的生活,不会是那种遥不可及的理论。我特别期待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针对中年人常见健康困扰的解答,比如像是容易疲劳、体重悄悄增加、或是睡眠品质下降等等。毕竟,我们不是年轻的时候,随便熬熬就能恢复,需要的是更科学、更系统的方法来照顾身体。而且,家庭医学听起来就比专科更全面,感觉林医师会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健康,不只是针对某一个症状,而是教我们如何建立一套健康的生活习惯,让身体由内而外都散发活力。这本书感觉像是送给所有中年朋友的一份厚礼,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好命”秘诀。
评分我一直认为,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步入中年的群体来说,更是如此。林青谷医师的名字,对许多台湾家庭来说,都充满了信任感。他所倡导的家庭医学,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健康照护,这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书名“好命中年:家庭医学权威林青谷的38个养生提醒”,听起来就非常贴切,像是为我们中年人量身定做的一份健康指南。我迫切想知道,这38个提醒具体会包含哪些内容?会是关于如何对抗岁月痕迹的保养秘诀?还是如何保持充沛精力的秘方?又或者是如何应对中年时期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隐患的预防措施?我尤其看重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信号,从而及早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是等到生病了才开始注意,而是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才能真正做到预防胜于治疗。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让我们的中年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