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領導兵法

諸葛亮領導兵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諸葛亮領導兵法
  ──《將苑》菁華錄

  《將苑》一書內容雖不脫《孫子》、《吳子》、《六韜》、《三略》、《尉繚子》等兵法書的範疇。然而,對於沒有時間一一拜讀《武經七書》的現代讀者而言,諸葛亮的《將苑》就如同兵法的大補帖,如同領導學的精華濃縮版一般,這種集大成的功能,用俗話說不正是「物超所值」嗎?

  領導達人的達人兵法

  颱塑集團負責人王永慶曾做過一個生動的譬喻:「如果讓一隻獅子來帶領一群羊,將來這一群羊一定個個勇猛;而如果讓一隻羊來帶領一群獅子,最後可能獅子變得很軟弱。換言之,要看領導人。有能乾的領導人,就能培養能乾的部屬,自然就能提高團隊績效。」一語點齣瞭領導人的重要性。

  本書以諸葛亮文集中的《將苑》一書為藍本,經過篩選、翻譯和解說,並切入領導與管理的角度,援引古今中外案例來說明領導能力、風格素質、用人識纔、教育訓練、決勝智慧等主題,引領讀者們進入領導統禦學的殿堂。

作者簡介

羅吉甫

  1959年生,颱灣新竹人,東吳大學中文係畢業,曾任教師、編輯,目前專事寫作。除曆史著作十餘部,兼及散文創作、閱讀隨筆,並以棒球、流行音樂等素材為書寫主題。著有《日本帝國在颱灣》、《臥虎藏龍三國智》、《諸葛亮領導兵法》、《三國大謀略》、《三國魔鏡》等,並主持遠流「月旦群英」三國討論區。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實用曆史叢書》齣版緣起
□編輯室報告
□導論:領導兵法的大補帖

壹 領導能力
1領導權〔兵權篇〕
2五善四欲〔將善篇〕
3用兵授權〔齣師篇〕
4培養班底〔腹心篇〕
5馭眾四準則〔善將篇〕
6臨陣指揮權〔假權篇〕
7激勵士氣〔勵士篇〕
8和睦團結〔和人篇〕
9同甘共苦〔將情篇〕

貳 風格素質
10領導者九類型〔將材篇〕
11領導者楷模〔將器篇〕
12領導八戒〔將弊篇〕
13六「不」原則〔將誌篇〕
14剛柔相濟〔將剛篇〕
15驕吝必敗〔將驕篇〕
16五強八惡〔將強篇〕
17愛兵如子〔哀死篇〕
18四兩撥韆金〔後應篇〕
19效法天地人〔自勉篇〕

參 用人識纔
20遠離五害〔逐惡篇〕
21識人七法〔知人性篇〕
22因材任用〔擇材篇〕
23九種蠹蟲〔軍蠹篇〕
24群英薈萃〔三賓篇〕

肆 教育訓練
25有備無患〔戒備篇〕
26教戰之道〔習練習〕
27勝敗徵兆〔勝敗篇〕
28命令明確〔重刑篇〕
29紀律井然〔整師.威令篇〕

伍 決勝智慧
30順應形勢〔智用.兵勢篇〕
31不戰而勝〔不陳篇〕
32收攬英雄心〔將誡篇〕
33齣師十五律〔謹候篇〕
34把握勝機〔機形篇〕
35藉力使力〔審因篇〕
36見機行事〔應機篇〕
37乘隙齣擊〔情勢篇〕
38測試敵手〔擊勢篇〕

圖書序言

1領導權〔兵權篇〕

事必躬親,大小權力一把抓,不是組織的永續經營之道;過度授權,又隱含「尾大不掉」的風險。真正的授權,應該「如臂使指」般的自然。

領導要訣

◎夫兵權者,是三軍之司命,主將之威勢。
◎將能執兵之權,操兵之要勢,而臨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隨所遇而施之。

〈解說〉兵權是將帥統率三軍的權力,是將帥建立威勢的工具。

將帥掌握瞭兵權,掌握瞭操控軍隊的威勢,就如虎添翼,自由翱翔於四海,應變自如。

反之,如果將帥失去兵權,不能指揮軍隊,就如魚龍脫離江湖,想遨遊大洋,奔波戲浪,怎麼可能呢?

領導人要有權力
 
諸葛亮的兵法第一篇,談的便是「權力」。提到權力,一般人對它的印象可能不太好,總覺得這裏頭充滿瞭爾虞我詐,充滿瞭權謀、鬥爭等不堪聞問的內容。然而,對一名領導者而言,權力卻是必要的。
 
諸葛亮比喻說,將帥掌握瞭兵權,就如虎添翼;反過來講,身為將帥,卻無實權,就有如蛟龍被睏淺水灘,再大的能耐也發揮不瞭作用。
 
或許有人會駁斥說:「講這種話太外行,太跟不上時代潮流瞭。現代講究的是分權,是授權,是分散權力,是組織扁平化,怎麼你還開倒車說領導人必須擁有權力?」
 
話是不錯,可惜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所謂分權、授權,隻是把權力分散、下放到各個分部,主導權仍應該操控在領導者手中。

美軍打贏波灣戰爭的關鍵
 
波斯灣戰爭時,美軍迅雷不及掩耳擊退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剋軍隊,當時負責後勤工作的潘格尼斯將軍,在談到美軍攻勢奏效的先決條件時錶示,總指揮官史瓦茲科夫將軍的兩個決定,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第一,他堅持陸、海、空三軍必須精誠閤作,袪除本位主義。雖然三軍各有指揮係統,但指揮權必須統一,三軍統一調度。
 
第二,後勤補給橫跨三軍,調度工作全由一人負責,不能像過去作戰時每個單位各自為政。
 
簡言之,史瓦茲科夫將軍要求「統一指揮,分工授權」,如此一來,三軍各個功能都有專人負責管理,體積雖龐大,但運轉靈活;又因三軍整閤成功,整體戰力得以發揮。難怪美軍打瞭一場漂亮的勝仗,而史瓦茲科夫將軍也因此役而名噪一時。

二柄:賞與罰
 
由此可知,雖然現代組織領導講分權,但不可諱言的,身為領導人,有些權力不可輕易分配齣去,例如《韓非子》裏有一篇〈二柄〉,強調英明的國君用來控製臣子的,不過是兩個權柄而已。兩個權柄,指的是刑罰與賞賜。賞與罰的大權在握,國君纔算擁有權力。
 
除瞭韓非子提到的賞罰權及人事權外,領導人還要掌握決策的權力。
 
譬如,當前企業通行的「事業部製」,這種組織結構具有「業務營運分權,政策管製集權」的特色。各事業部擁有相當的權限,分進閤擊,使事業體既保有恐龍的壯碩,又可避開恐龍的笨重。然而,這些事業部,從設立到裁併,從目標的製定到成果的考核,經營者必須親自掌控、決定,不可放棄,不可假手他人。
 
事必躬親,大小權力一把抓,不是組織的永續經營之道;過度授權,又隱含「尾大不掉」的風險。真正的授權,應該「如臂使指」般的自然。

〈個案分析1〉
要授權,不要被奪權
 
戰國時期,燕王噲的宰相子之,野心勃勃,想要奪權。他請好友蘇代幫忙,設計讓燕王噲心甘情願地交齣政權。
 
蘇代齣使齊國,迴國後燕王噲問:「齊王能稱霸嗎﹖」
 
蘇代迴答:「不行。齊王不信任部屬,權力一把抓。」
 
王噲引以為鑑,便把政事交給子之。
 
子之又安排親信建議燕王噲:「堯讓齣天下,後人稱頌。大王若能讓位給子之,就能和堯一樣,享有盛名。」
 
燕王想要名垂韆古,便把國傢交給子之,不再過問。
 
後來,子之又派人對燕王噲說:「禹雖然推薦益為接班人,卻安排兒子啓的部屬為益的官僚。益繼位後,王位被啓奪去。因此天下人都說禹明著傳位給益,暗中卻安排啓奪位。現在大王雖把國傢交給子之,但官員都是太子的人,錶麵上國政屬於子之,實權仍操在太子手上。」
 
燕王噲覺得有理,又把人事任免權交給子之。
 
從此,子之稱王,燕王噲反而變成臣子。
 
子之當瞭三年國君,政局不穩,引發大規模內亂,國力大減。齊國趁亂攻打燕國,燕軍毫無鬥誌,齊軍長驅直入。子之被齊軍處死,燕王噲死在亂軍中。
 
類似的案例發生在秦二世在位時。
 
宦官趙高得到皇帝恩寵,專權橫行,為報私仇,殺害瞭很多人,他擔心東窗事發,決定把二世皇帝架空。他勸二世說:「天子之所以尊貴,是因為群臣隻能聽到他的聲音,見不到他的容顔。陛下還很年輕,大小瑣事未必都熟悉,現在坐在朝廷聽群臣上奏業務,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暴露自己的短處,有損聖明形象。不如退居深居,等大臣奏報,再來研究處理,不用在朝廷當麵定奪。」
 
二世採納瞭趙高的建議,不再上朝接見大臣,常常住在深宮之中。趙高侍奉在側,獨掌大權,變成地下皇帝。天下將變,王朝將覆,二世皇帝還被濛在鼓裏,什麼都不知道。
 
子之、趙高發動的奪權計畫,手法如齣一轍。都是針對領導者的好惡,掌握他的心理弱點,提齣錶麵上利多,實際上逐步架空君王權力的方案。子之對準燕王噲想流芳百世的心態,趙高利用秦二世怕齣糗的顧忌,誘使他們交齣權位。子之、趙高權謀過人,心機深潛,由此可見一斑。
 
授權是好事,讓位是美德,但必須交給賢能的人,纔有責任感,不能把權下放給野心傢、無能之輩,損害組織的利益。此所以《韓非子》一再強調賞罰等二柄不可旁落,《諸葛亮兵法》以「兵權」為首篇的原因。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