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诗人朱英诞先生晚年旧体诗的结集,收入有《风满楼诗》(甲稿、乙稿、丙稿、戊申、己酉、己酉冬作)、《病后杂咏》、《无正味斋近体诗抄》、《病起庵诗》、《梅花老屋诗》,与其夫人编辑的《旧体诗稿》等,以「风满楼诗」命名之。本书格律音韵讲究,典故轶事俯拾,但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显示诗人的家学渊源、智慧神妙的思绪、丰富真挚的情感,以及对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精深造诣,展现出旧体诗的新风貌与境界。
作者简介
朱英诞(1913-1983)
宋代理学家朱熹之后裔,中国新诗早期诗人。诗人废名、林庚之弟子。二十世纪四○年代在北京大学主讲新诗。印行诗集《无题之秋》(一九三五)。其遗着经后人整理,陆续出版有《冬叶冬花集》(一九九四)、《新诗讲稿》(二○○八)、《大时代的小人物──朱英诞晚年随笔三种》(二○一一)、《仙藻集.小园集──朱英诞诗集》(二○一一)等书。
自序
风满楼者,神楼而已。或以为是取许丁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的运道很好,大约在一九三六年就在上海传诵着了,可以说整整贯穿了近四十年,或许有希望到半个世纪之久吧?不过我取以为名,意思却没有那么高古。自然也没有那么时兴。家君有句云:「机杼声中风满楼」,这乃是我的室名和书名的来源。
不高古,尤在于诗,集中全是近体,没有古风。因为我并不会做旧诗。
我少时读唐宋人近体,能作吟讴;亦习而为之而不成。年事既秋,始重复稍稍命笔。戊戌之秋,于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偶有唱和,始留稿。辛丑、壬寅间,常在温泉小住,乃多为诗。丙午既过,丁未病中,时复哀吟,得已而不但不已,且下笔不能自休矣。然戊戌至丙午十年间,所写杂诗不足二百首,远愧西亚鲁拜在编,近羡西藏谐夜之什,蒙密桑下,成此,所谓「短歌微吟不能长」是也。丙午焚书,资料尽失,此赖陈腐,得以不燬。偶缮写之,以为客至谈笑之资,并略及其始末如此。
杂诗原两卷,最初,偶有所得,以七绝为主,略书琐事,期以自娱而已。其弊在于,迹近杂事诗。续编则多戏笔,又以七律为多,稍存典实,意在竞技。其弊得无为玩世之变态欤?丙丁既过,度可得浮生之闲,仍拟效法前修,借赎前愆焉。实则盖写新诗之余波也。偶志之,以俟时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