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论语读本

我的第一本论语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专为中学生编写的论语读本
  从青少年的视角看论语
  学习为人处事最佳的范本

  国学大师南怀谨说:「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
  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
  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朽的价值。」
  教育部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列为高中必选课,
  认为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是下一代要具备的知识,
  也是生命的核心价值,今天不重视,明天就会后悔。

  2500年前的论语,以人性为出发,所以就算世界转了2500多圈,沧海早成桑田,然而人性还是人性,论语给予人们的修身启示,历久不衰。

  儒家的经典着作《论语》,很早就成为后人传述、研究的重点。到了西汉中期,儒家思想被确定统治思想,对它的研究就更盛了。到近代为止,据日本的学者林泰辅《论语年谱》的不完全统计,有关的文献竟然达到了三千种之多,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

  本书的阅读对象是以青少年为主。为了他们更顺畅的进入书中,本书在编排上,採取了将原文、注释、翻译和有趣的故事融合在一起的方式。青少年能够结合注释和翻译完整地阅读原文,还可以阅读与之相关的故事。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中了解儒家经典,并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作者简介

张子维

  中国语文学系毕业,从事文字工作。

  钻研中国古典文学十余年,学养俱丰,曾协同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撰工作。

  认为古典文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思想宝藏,我们有义务传给后世子孙,工作之余致力古典文学与哲学思想的注释。

  编着有《读懂道德经的第一本书》、《这个智慧我们用了2300年─孟子》。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学而篇...............015
为政篇...............037
八佾篇...............065
里仁篇...............095
公冶长篇...............121
雍也篇...............153
述而篇...............185
泰伯篇...............223
子罕篇...............247
乡党篇...............277
先进篇............... 301
颜渊篇...............331
子路篇...............357
宪问篇...............387
卫灵公篇...............425
季氏篇...............455
阳货篇...............479
微子篇...............505
子张篇...............523
尧曰篇...............549

图书序言

学而篇
【原文】 子①曰:「学而时②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⑥而不愠⑦,不亦君子⑧乎?」

【注释】
①子:古时候对有学问、有道德男子的尊称,在本书中指孔子。
②时:修饰「习」的副词,在一定或适当的时候。
③习:练习、温习。古书中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
④说:ㄩ ㄝˋ,「悦」的古字,愉快。
⑤朋:志同道合的人。
⑥人不知:不被他人所理解。
⑦愠:ㄩ ㄣˋ,怨恨,发怒。
⑧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原文】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③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④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⑦与⑧!」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中,对孔子的弟子一般都称字,只有对曾参和有若特称为「子」。因此有人认为《论语》是他们两人的弟子所编集的。
②孝弟:孝,指奴隶社会时期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同「悌」
(ㄊ ㄧˋ),指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封建时代也把孝弟做为维持它社会制度和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
③鲜:ㄒㄧㄢˇ,少。
④未之有:「未有之」的倒装形式。古代汉语中否定句的受词如果是代名词,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⑤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⑥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简单说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⑦为仁之本:为,实行。仁既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把孝悌做为仁的根本。
⑧与:音读和字义同「欤」,感叹词。《论语》的「欤」字都写作「与」。

【译文】
有子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的,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好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实行『仁』的根本!」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
① 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此处可以解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原文】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⑤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曾子姓曾,名参(ㄕㄣ),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②三省:三,泛指多次。省,ㄒㄧ ㄥˇ,自我检查,反省。
③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④信:诚实。
⑤传:ㄔㄨ ㄢˊ,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
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③事而信,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注释】
①道:治理。
②千乘之国:乘,ㄕㄥˋ,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③敬:严肃慎重。
④爱人:此处的「人」不是广指一切人群,而是狭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它与下句的「民」相对。
⑤使民以时:古时候老百姓以农业为主,本句是说役使老百姓要不妨碍他们从事农业生产。

【译文】
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原文】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悌,谨④而信,汎⑤爱众,而亲仁⑥,行⑦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①弟子:年纪幼小的人。
②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③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悌,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
④谨:寡言少语。
⑤汎:ㄈ ㄢˋ,同「泛」,广泛。
⑥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⑦行:做到以上这些事。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面前,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