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荀子》全书,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猎,且多精论,足以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
作者简介
陈修武
师大国文系毕业。
曾任:台大中文系副教授。
现已退休。
着作:《罪恶之感之由来与原罪之意义》、《论语现代意义之探索》等书。
出版的话
【导读】认识荀子的批判精神 陈修武
一、荀子的人和他的书
(一)他究竟姓甚么?
(二)一生的经历
(三)韩非
(四)李斯
(五)荀子的老师--孔子
(六)荀子的书
二、荀子的真形象
(一)一位奇特的思想家
(二)荀子的性恶论
(三)韩非、李斯--荀子性恶论的必然灾难
(四)荀子性恶论之检讨
(五)荀子的客观精神
(六)荀子重要文献选录评述
三、荀子天论篇评解
四、荀子重要篇章大义简介
(一)劝学篇
(二)修身篇
(三)不苟篇
(四)荣辱篇
(五)非相篇
(六)非十二子篇
(七)仲尼篇
(八)儒效篇
(九)王制篇
(十)富国篇
(十一)王霸篇
(十二)君道篇
(十三)臣道篇
(十四)致士篇
(十五)议兵篇
(十六)强国篇
(十七)正论篇
(十八)礼论篇
(十九)乐论篇
(二十)解蔽篇
(二十一)正名篇
(二十二)附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