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治疗实务手册

家族治疗实务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家族治疗
  • 心理咨询
  • 心理治疗
  • 家庭治疗
  • 婚姻家庭
  • 临床心理学
  • 心理健康
  • 咨询技巧
  • 实务指导
  • 个案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本适合给所有对于家族治疗实务有兴趣的人阅读的工具书,包括想认识家族治疗、正在修习家族治疗课程、刚踏入职场、有丰富实务经验及担任家族治疗实务督导教师的每一个人。本书作者依据大家熟悉的实务工作流程──从与个案家庭会面之前的准备阶段开始、第一次会谈、评估、拟定治疗计画、介入、到结案──分别就每个阶段的重点、执行原则及方法、常碰到的问题等议题,做了提纲挈领的整理说明。每一章的撰写架构清晰,内容条理简洁,新手治疗师更可视之为实务工作的圣经宝典。

作者简介

JoEllen Patterson博士

  美国圣地牙哥大学婚姻暨家族治疗教授,以及圣地牙哥加州大学精神科和家庭暨预防医学系的临床副教授。

Lee Williams博士

  圣地牙哥大学婚姻暨家族治疗学系教授,并且在圣地牙哥医学中心的荣民医院从事退伍军人的婚姻治疗。

Todd M.Edwards博士

  圣地牙哥大学婚姻暨家族治疗方案的主任和副教授。他是一位开业的家族治疗师,同时也是圣地牙哥加州大学精神科和家庭暨预防医学系的临床助理教授。

Larry Chamow博士

  圣地牙哥大学婚姻暨家族治疗学系的临床教授,并且在加州卡尔德斯巴市的太平洋家庭研究中心开业。

Claudia Grauf-Grounds博士

  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婚姻暨家族治疗学系的教授和主任,同时也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师。曾经获得华盛顿婚姻暨家族治疗协会的年度优良督导教师奖。

译者简介

刘琼瑛

  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硕士,是一位资深的社会工作者,曾经从事儿童与家庭心理卫生工作三十年。近年来投入翻译工作,已出版十多本译着,包括《家族治疗》、《学习家族治疗》、《结构派家族治疗入门及技术》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译者简介

第一章 新手家族治疗师──接受挑战
踏出第一步
处理焦虑感及信心议题
治疗师的养成阶段
对于临床工作的执着投入
处理专业枯竭议题
大蓝图
结论

第二章 初次会谈之前
处理家庭对于治疗的期待和焦虑
与个案初次接触的一些建议
该收集哪些资讯?
谁应该前来接受治疗?
初步假设
结论

第三章 第一次会谈
第一次会谈的不同阶段
建立连结:如何加入个案?
说明行政庶务
目录界定个案对于治疗的期待
建立动机
建立责信
结论:第一次会谈以及之后的历程

第四章 如何进行评估:指导原则
初次评估
潜在的伤害议题
物质滥用问题的评估
评估生理及神经学因素
一般心理评估
结论

第五章 建立治疗的重点
拟定治疗计画
治疗计画范例
可能影响治疗成效的一些变数
结论

第六章 基本治疗技巧与介入
草率匆忙介入处理∕建立好的关系
基本的谘商技巧
系统取向家族治疗师的独特介入
如何更细致使用这些介入方法?
结论

第七章 与家庭和儿童工作
评估儿童及青少年障碍问题
孩子是主要个案时的家庭介入
再探家庭生命週期
家庭发展的变异
结论

第八章 与伴侣工作
提供有效伴侣治疗的重要原则
特殊主题
伴侣治疗发挥不了作用时
结论

第九章 家中有人罹患精神疾病
个人和家庭概念
在家庭脉络之下的个别诊断
忧郁症
焦虑症
酒瘾及药物滥用
冲动控制疾患
结论

第十章 如何在治疗中脱困
认识个案对于「改变」的矛盾心情
治疗师不想要介入
治疗师-个案之间不契合的时程表以及时间安排
治疗师缺乏清楚的理论基础
督导
自我督导的提问句
进行文献搜寻
如何处理取消治疗时间及爽约
无法让其他家庭成员愿意来接受治疗
处理「秘密」议题
机构对于治疗师陷入困境时的协助
反移情:治疗师的个人议题如何干扰到治疗
如何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个案
结论:最后的提醒

第十一章 终止治疗──结案
双方同意终止治疗
由治疗师终止治疗
由个案终止治疗
结论

第十二章 家族治疗的未来──与新手临床工作者有关的议题
健康照护改革:对于你和个案的意义
新兴的治疗趋势
治疗师的个人及专业旅程
结论

图书序言

推荐序

  JoEllen Patterson、Lee Williams、Todd Edwards、Larry Chamow,以及Claudia Grauf-Grounds 等人又完成了一件大事!我在 1998 年为这本书的第一版写序时,就曾预言这本书将成为「新手治疗师的标竿参考书」。我很确信这本书在过去十年所接收到的赞美,将在新版本出版后继续获得更长久的肯定。Patterson 等人在这本精薄的册子,以完整且敏锐的方式写出了新手治疗师每天必须面对的议题,这真是很不简单的任务!如今新本又添加了最新的资讯,我和同事都认为这些是训练教材中极珍贵的资料。

  作者群不仅保留,还重新润饰了第一版的精华,以下是本书的几个特点:

  第一点,他们的取向强调「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虽然本书主要是介绍系统治疗以及评论这个典范,不过书中也同时介绍了许多其他学科以及各种心理卫生取向──这些都是新手治疗师必须熟悉的内容。作者群明智地不将家族治疗视为是一个可以治癒所有疑难杂症的唯一模式,且避免展现系统治疗有时给人的自大感。虽然新版也如第一版关注 DSM 诊断及精神疾病,不过新版提供了更多关于精神疾患、情绪疾患、焦虑症、物质滥用的最新资讯,以及身体化疾患和冲动控制疾患的相关新资讯。此外也增加新的单元介绍以实证为基础的医学领域、遗传学及神经科学。由于作者群的用心,新手治疗师得以在一个较大的健康照护服务系统架构之下,学习系统治疗。

  第二点,这本书针对以下主题提供了许多很棒的训练教材资料:知情同意、资料释出、自杀评估、物质滥用、暴力、责任警告议题等。这些主题大都经重新修订及更新,此外本书也提供许多能促进学习的珍贵表格、检核表及记录格式 。

  第三点,这本书按照工作流程,从提供治疗的第一个念头开始(包括克服焦虑和信心议题),经历第一次会谈、治疗中期,同时辟有独立一章专门讨论结案。这一章也扩及探讨转介个案的指引原则,和必须转案的准则、以及对于离开和新接手治疗师的关注。过去我从来没有看过针对这些议题的论述,这些讨论对于资深的治疗师(督导者)也同样有帮助。

  第四点,这本书特别关注「治疗师的自我」议题,我们认为这个议题对于新手治疗师特别有用。新版仍持续关注治疗师养成,不只在第一章就提到,全书也都处处可见。此外,治疗师崩熬、勉为其难介入及如何因应自己不喜欢的个案等议题,也都成为新版的创新内容。

  第五点,本书採用整合观点论述治疗企业。作为一位探讨共同因子的学者,此点最深得我心。由于作者群採取超越学派的方式介绍概念和介入方法,因此不论你的理论取向为何,都可以从这本书获益良多。举例来说,第五章「建立治疗的重点」就是以一种统整的观点来整理分析个案问题。第六章有一个单元「系统取向家族治疗师的独特介入」就在强调无论任何理论背景的系统取向治疗师该具有的核心介入技巧。第八章「与伴侣工作」谈到进行伴侣治疗的七个主要原则,我认为对于不管是焦点解决、客体关系或情绪焦点取向的治疗师都非常有用。我认为作者群用了一个非常睿智的策略撰写本书,因为尽管许多家族治疗模式使用不同的语言和特别的技巧进行教学,他们还是强调非常类似的改变机制。而且,虽然这个领域不断拥护各种不同的模式,但至今仍缺少实证的证据可以告诉我们,哪一种家族治疗模式确实比其他模式相对有效。

  第六点,这本书提到好几个重要的训练议题,譬如督导教学在新手治疗师养成过程中的功能。新版中特别强调多位督导教师同时指导时可能产生的挑战,以及受督者和督导教师之间因为不契合所衍生的问题。最有力的第十章谈到脱困议题,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科技进行文献搜寻,以找到与个案问题有关的参考资料、如何评估网路资源,以及如何概括性评估实证文献资料。综观本书内容,出现了好几个非常重要的训练议题:譬如如何进行动机式晤谈,以及如何配合个案的改变阶段挑选合适的介入方法。

  如同我在第一版的推荐序所言,「阅读及好好消化这本书内容,可以帮助一位初学者好像随身携带一位敏锐且具有丰富情感的督导老师一样。」───这里我还要加上「值得信任」这个形容词。我担任家族治疗教师已有三十六年了,也主编过重要的期刊;虽然我绝对不是万事精通,不过也有足够的学识涵养能够辨识作者论述内容的信誉和权威性。我非常信任这个撰写团队,相信你们也是!如果你是一位资深的治疗师∕督导教师,你可能心里想着,「真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书!」如果你是主要的读者群之一或新手治疗师,你可能会觉得,「《家族治疗实务手册》这本书让我更有能力做最棒的治疗工作」。

Douglas H.Sprenkle 博士
普渡大学儿童发展及家庭研究学系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