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生命对话,所要对话的就是解除所有识性的惯性轨迹,人类不能够停留在相对性的表相世界,一直在言说与生命无关的、不断往外的表达模式,人要与自己的生命透过生活展开一场空前的人性自我革命,让生命开演「互为世间尊重,互为自主」的生命之路。
作者简介
陈炳宏
台南县麻豆人,台南一中、文化大学哲学系毕业,目前定居于台北。此生以思考生命、于日常生活中恢复生命本然自主为其终生之志业,对人世有一份全然的初衷与深远的情怀。
能与自己的生命对话,生命才能够不往外,生命不往外,才能够开始走上内化的路,内化的重点就是在生活中进行自己的生命对话,相应的对话才能对生命的苦难进行转化,不断的与生命对话也等同在转化中进行生命各种层次的深化。
当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能与自己的生命对话,也代表着人对自己的存在能够意会,对自己生命的自主性有全然不同的深刻觉受,这也是人透过生活对自己展开一种根本性的进化演化。
若每一人都能如此,人类将有所改变,事实上,作者只是点出人早已在生活中与自己的生命进行着不可思议的对话。
Blog : tw.myblog.yahoo.com/zhongdao-life/
E-mail : ZhongDao2012@gmail.com
推荐序一 生命洗涤的眼泪 002
推荐序二 迎接生命自主不可思议的殊胜内涵 008
自序 让我们与自己生命对话吧 011
Ⅰ 叩问生命
1. 生命的枷锁 024
2. 寻觅 024
3. 诉说 025
4. 文明 025
5. 误以为 026
6. 独白 027
7. 企求 028
8. 流金岁月 029
9. 把酒叩问 030
10. 静坐 031
11. 千载风云 032
12. 诗 032
13. 独行者 033
14. 落拓 034
15. 哭泣之一 035
16. 哭泣之二 036
17. 如果 037
18. 感觉 038
19. 冷漠 038
20. 依托 039
21. 歌 040
22. 沉默 041
23. 真想 042
24. 叩问生命之一 043
25. 叩问生命之二 044
26. 我的寂寞 045
27. 留不住 045
28. 有爱 046
29. 沟通 047
30. 起跑点 048
31. 生命美诗 049
32. 秋季的午后 050
33. 若不是 051
34. 不理会 052
35. 绑架 053
36. 不能相信 054
37. 生命成就之一 054
38. 生命成就之二 055
39. 微笑 056
40. 夜晚 056
41. 答案 057
42. 生命 058
43. 今夜 058
44. 存在之一 059
45. 存在之二 060
46. 虚幻 061
47. 无名的年代 062
48. 傻劲 063
49. 心绪 064
50. 灯火 065
51. 冷寂的街 065
52. 黑暗之一 066
53. 黑暗之二 067
54. 买卖 067
55. 知音 068
56. 祈求 068
57. 心灵的力量 069
58. 忘了自己之一 070
59. 忘了自己之二 070
60. 生疏的地方 071
61. 第一个假设 072
62 方向之一 073
63. 方向之二 074
64. 孤寂 075
65. 怀疑 076
66. 为真理而生 077
67. 灵性的极致 078
68. 探问自我之一 079
69. 探问自我之二 080
70. 探问自我之三 081
71. 孤独之一 081
72. 孤独之二 082
73. 孤独之三 083
74. 孤独之四 083
75. 孤独之五 084
76. 孤独之六 084
77. 孤独之七 085
78. 关心 087
79. 答案 088
80. 改革之一 089
81. 改革之二 090
82. 解答 091
83. 从自己开始 092
84. 没有必要的 093
85. 与自己对话之一 094
86. 与自己对话之二 095
87. 唯一的路 096
88. 自作自受 097
89. 逃脱 098
90. 追寻自己之一 099
91. 追寻自己之二 100
92. 等候自己 100
93. 请给…… 101
94. 扩大视野 102
95. 平凡 103
96. 安宁 104
97. 交会 105
98. 权威 106
99. 逃避 107
100. 伪装 108
101. 变动 109
102. 放下 110
103. 我之一 111
104. 我之二 112
105. 逆向思考 113
106. 假象 114
107. 生命的可悲 115
108. 尊重 116
109. 理解生命之一 116
110. 理解生命之二 117
111. 理解生命之三 118
112. 真性情 118
113. 不安 118
114. 死亡 119
115. 生与死 119
116. 品味 120
117. 存在的价值 120
118. 梦 121
119. 伟大的心灵之一 121
120. 伟大的心灵之二 121
121. 时间的终点 122
122. 光明与黑暗 122
123. 真理的故乡 123
124. 神秘的力量 123
125. 生命问题 124
126. 生命格调 125
127. 悲剧 125
128. 生活思考 126
129. 真理之一 127
130. 真理之二 127
131. 命运 128
132. 罪 128
133. 无知 129
134. 自性 129
135. 死了的岁月之一 130
136. 死了的岁月之二 130
137. 幻象之一 131
138. 幻象之二 131
139. 害怕 132
140. 生命的岁月 132
141. 自己之一 133
142. 自己之二 133
143. 明白 134
144. 向一切处张望 134
145. 总要走下去 134
146. 对自己的了解 135
147. 限制 136
148. 一只蚂蚁 137
149. 深沉 137
150. 牵挂 138
151. 质变 139
125. 自尊 140
153. 看清 142
154. 真实 144
155. 认知 145
156. 最后的清醒 146
157. 路 148
158. 选择成为真正的自己 150
159. 生命的本然 152
Ⅱ 语世间
1. 生活之一 156
2. 生活之二 156
3. 奴隶 156
4. 先知 157
5. 神佛 158
6. 路之一 159
7. 路之二 160
8. 忙碌 161
9. 无知之一 162
10. 无知之二 162
11. 贪婪 163
12. 现世 164
13. 无根年代 165
14. 生命 166
15. 克服与超越 167
16. 爱 167
17. 尘世 168
18. 悲哀 169
19. 丑陋 170
20. 人生路 170
21. 旅人之一 171
22. 旅人之二 173
23. 追寻 174
24. 人生 175
25. 相逢 176
26. 改变之一 177
27. 改变之二 178
28. 面具 179
29. 歌 180
30. 命运 181
31. 真相大白 182
32. 迎刃而解 183
33. 难免 184
34. 变局 185
35. 一念之间 186
36. 唯一的 187
37. 工作之一 188
38. 工作之二 189
39. 工作之三 189
40. 活在现代 191
41. 现代人之一 192
42. 现代人之二 193
43. 现代人之三 193
44. 现代人之四 194
45. 超然 195
46. 合法化 195
47. 算计 196
48. 各种的剧码 196
49. 街头文化 197
50. 机会 199
51. 情绪 200
52. 是非 202
53. 退路 205
54. 人世尘封 207
55. 意识型态 208
56. 无法自在 210
Ⅲ 诉衷情
1. 漂泊 214
2. 佔据 214
3. 沧桑 215
4. 剎那 215
5. 爱情 216
6. 拥抱 216
7. 珍惜 217
8. 打击 218
9. 爱之一 219
10. 爱之二 220
11. 爱之三 220
12. 爱之四 220
13. 爱之五 221
14. 爱之六 222
15. 爱之七 223
16. 爱之八 224
17. 爱之九 224
18. 爱之十 225
19. 后悔 225
20. 孤单 226
21. 思念 227
22. 不变的守候 227
23. 情境 228
24. 婚姻 229
25. 相爱 230
26. 爱情 230
27. 世间情 231
28. 把爱找回来 232
29. 真爱 232
30. 思念的轮回 233
31. 前世的错误 234
序
让我们与自己生命对话吧
所有的生命必须懂得来到当世的重点,人所要进化的唯一目标,就是与自己的生命对话。
第一个层次就是,透过自己的心念跟自己内在生命最深的本质对话,中间所有的覆盖都要逐一去解除,也要能够了义内在的提点,更重要的是,相应于内在的生命对话也会根本性的变革自己身体的经络轮脉与对生命的见解。
第二个层次就是,人要有这样的知见──在生活的进行中对应的所有人事物都等同在跟自己的生命对话,这样子的格局,将会令自己在无常的滚滚红尘中解除所有生命的分别,打破所有生命的惯性,转化所有存在的苦难,涌动所有生命深层的内涵,叩问生命于生活中的一切,以无常见如来,在轮回的惯性中恢复生命不可思议的永生永世的永恆。
与自己的生命对话,所要对话的就是解除所有识性的惯性轨迹,人类不能够停留在相对性的表象世界,一直在言说与生命无关的、不断往外的表达模式,人要与自己的生命透过生活展开一场空前的人性自我革命,让生命开演「互为世间尊重,互为自主」的生命之路。
所以,人一生的身口意、生活中所行过的一切都在进行与自己生命对话的路,让我们因为有能力与自己生命的本质相应的对话,而走上自己人生的庄严之路。
这就是为什么形成这一本书《与自己生命对话》的重点所在,当整个大环境都已经习惯以识性的思议与表象来解读人世间一切的时候,在这个特别的时刻,这一本《与自己生命对话》的出版,由生命的本心、人性的初衷涌动而出的内涵,相信能在识性的文字图腾之外,提供人们充满感应感动感恩感念的、不可思议的、相应于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最需要的与自己生命本质的交流与交会。
这是一本深远的「生命契入之书」,把自己更深层的气质、品味、潜能、神祕、未知的自己都能够对应出来的一本书,请拿这一本书与自己的生命对话,你将会惊觉到,今生今世的你因为透过这一本《与自己生命对话》而开始与另一个不可思议的永生永世的内在的自己开始互动生命的对话。
陈炳宏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用了一种非常沉静的,像是水彩渲染的蓝色,但又透着些许暖黄的光晕,第一眼就抓住了我的目光。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某个安静的午后,一个人独自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细雨绵绵,内心却突然涌起一股暖流。我一直觉得,书的封面是它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也是它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这本《与自己生命对话》,从封面开始,就传递出一种“内在探索”的信号,没有那种华而不实的图腾,也没有过于直白的文字,而是用一种非常含蓄,却又充满意境的方式,邀请你一同踏上这段旅程。拿到书的时候,纸张的触感也很舒服,不是那种冰冷光滑的铜版纸,而是略带纹理的,仿佛能感受到纸张本身的呼吸。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是带着温度的,是作者用心打磨过的。在翻开之前,我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很多关于“与自己对话”的可能性,有关于自我和解的,有关于人生意义的追寻,也有关于如何与内心的声音相处。这种期待,就像是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迫不及待想要拆开,去感受里面的惊喜。
评分坦白说,我很少会主动去购买那些“心灵成长”类的书籍,总觉得会有些空泛,或者过于鸡汤。但《与自己生命对话》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它的内容,不是那种空洞的口号,也不是教你如何“成功”的秘籍。它更多的是在探讨,我们生命中最根本的那些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地爱自己,爱生活?书中的一些篇章,读起来像是散文,又像是随笔,非常自由,也非常流畅。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轻易地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读完之后,你会觉得,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很多困惑,似乎都有了新的解读角度。它没有告诉你答案,但它让你学会了提问,学会了用一种更深刻,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它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评分我一直以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陌生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每天在镜子里看到的面孔,在脑海中闪过的念头,似乎都理所当然,却又常常被遗忘在忙碌的生活角落里。这本书的书名,像是一记温柔的提醒,提醒我们,是时候停下来,好好看看那个最熟悉,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自己”了。我不是那种会频繁做深度阅读笔记的人,但这本书,真的会让你忍不住去思考,去反刍。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生硬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日常”的语言,去触碰那些我们内心深处,却又常常避而不谈的议题。读的时候,你会觉得作者就像是你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坐在你对面,用一种非常平和,却又充满智慧的语调,和你聊起关于“你”的故事。有时会心一笑,觉得“嗯,我就是这样”,有时又会突然被点醒,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盲点。这本书没有提供标准答案,但它提供了思考的方向,让我们有机会去审视自己的内心,去倾听那个一直以来都在低语的声音。
评分我个人在阅读上,比较偏爱那种能够引发我思考,让我产生共鸣的作品。而《与自己生命对话》这本书,无疑是近期我读到过中最符合我口味的一本。它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没有那种刻意的煽情,也没有故作高深。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温和的力量,一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热爱。我喜欢它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不像有些书,一开始就抛出很多概念,让人望而却步。它更像是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每一步都踩得很实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了它的世界。书中的一些观点,也让我受益匪浅。例如,关于如何面对“不确定性”的部分,它提供的视角,让我不再那么害怕未来的未知,反而开始思考,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如何在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导师,一位耐心的倾听者,陪伴你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一起成长。
评分收到这本书后,我把它放在床头柜上,每天睡前都会翻上几页。它不像那些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会让你废寝忘食;也不像那些硬核的学术专著,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它更像是一杯温润的茶,或者是一段舒缓的音乐,可以在你疲惫了一天之后,慢慢地渗透进你的心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很多段落,都像是作者在跟我进行一场私密的对话。他不会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些生活化的场景,一些非常细腻的情感描绘,引导你去思考,去感受。比如,有一次我读到关于“被误解”的部分,里面描述的场景,简直就像是在写我自己的经历。那种被误解的无奈,那种想要解释却又无从说起的无力感,都写得那么真实,那么触动人心。读完那段,我默默地合上书,静静地坐了一会儿。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原来这种情感是普遍存在的。这本书,让我有一种被理解,被看见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非常宝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